首页 时 第9页

时 第9页

  • 保健养生时节阴阳平衡协调

    保健养生时节阴阳平衡协调

    采访专家 陕西省人民医院中医科 衣蕾 副主任医师 柳树染绿护城河,玉兰花香飘满径,西安的三月是如此的春意盎然。3月20日就是春分,陕西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衣蕾提醒,春分时节,昼夜等长、寒暑平分。这个时节阴阳平衡协调,人们在保健养生时也要顺应节气的特点,注意保持体内阴阳“平衡”的状态。 不寒不热 保持均衡 春分时节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饮食,总的原则要禁忌偏热、偏寒的饮食,保持寒热均衡。春季适宜吃些大枣、春笋、山药、韭菜、菠菜、荠菜、鸡肉、鸡肝等。具体可根据个人体质情况...

  • 春分时节保健养生 保持阴阳平衡

    春分时节保健养生 保持阴阳平衡

    春分时节,人们在保健养生上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春分过后,要避免情绪的波动,调理情绪颇为重要。应当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多做户外活动,放松身心。 要注意食物的阴阳互补。有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疾病的患者要注意,此时的饮食调养应尽量避免偏寒偏热偏升偏降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需要添加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配上蛋类等滋阴食材。 春分后,吃有养阳功效的韭菜,可增强人体脾...

  • 冬令进补时节 古老膏方配方

    冬令进补时节 古老膏方配方

      每到冬令进补时节,“膏方门诊”就会变得异常火爆,在如此庞大的“膏方进补大军”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中老年人。目前,虽然中老年人普遍养生意识不断增强,但是过度养生、盲目进补的情况也在渐渐增长。那么,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吃膏方?膏方调补对体质有哪些要求?随便哪个医生都可以开膏方吗?许多中老年人仍然未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为此,记者采访到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治医生范宇鹏,让中老年人从专家口中全面认识膏方。   指导专家: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治医师 范宇鹏   ...

  • 立冬进补的好时机 膏方的运用

    立冬进补的好时机 膏方的运用

      11月7日是立冬,冬季来临又到了进补的好时机。近年市面上出现各种各样的膏方,但是其实,真正中医所开的膏方必须对症、辨体质。那么到底医院膏方与市面上的膏方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作用?专家表示,对于膏方的正确运用,市民仍旧存在很多的误区。那么到底膏方的那些事儿,你都搞清楚了吗?   为此,记者采访了广东祈福医院肾病科主任王晓光博士后。   指导专家:广东祈福医院   肾病科主任   王晓光博士后   记者 李楠   问   答   问题一:膏方是药吗?吃膏方有没有副作用?   答...

  • 遥望神圣“李时珍”

    遥望神圣“李时珍”

    静静地站在雨中的长廊,遥望神圣。 蕲春,处吴头楚尾,扼控长江。山区层峦叠嶂,峡谷幽深;丘陵冈峦起伏,绿树成荫;平畈湖泊棋布,汊港纵横。山川秀美而神秘,人文丰沛而多彩。 巨大的香鼎排列在开阔的山麓,万绿丛中的高处,安卧着圣者的灵魂。 “李时珍”,一个自幼就耳熟能详的名字。 想起我的表叔,一个老迈的中医。几重几进的幽深老宅,洗药的天井,煎药的作坊,堆药的库房,长年累月氤氲着浓浓的药香。表叔端坐于店堂,周边是一圈紫檀的书架,架上满是靛蓝灰白的线装古籍。中堂黑色的金字招牌下,挂着&l...

    养生秘方 2024-03-07 10 0 李时珍
  • 医易四时五行 四时五行六气层次

    医易四时五行 四时五行六气层次

    易学思维方式对中医学术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医与易在宇宙演化哲学观上具有同源、同宗、同法、同构的关系,不同者仅在于:《周易》是探讨包括人体生命在内一切天地万物的发生形成过程及其机制规律;而中医学则主要围绕人体生命的发生形成过程及其机制规律展开。故有不知易不可为医的说法。具体看,医易相通体现在以下几个层次上。 天地人三才合一观层次 《易经》认为,天地阴阳合气制化,产生了包括人体生命在内的自然界万物,人的性命取决天地,所以人的后天社会心理活动也要始终效法天地,天、地、人三才合一是《易经》卦象理论的思想基础...

  • 时值秋季谨防秋燥

    时值秋季谨防秋燥

    中医认为,燥易伤肺,因而“肺燥” 是秋季就医时患者听到的最多的名词。 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中,人体可由此产生诸多津亏液少的“干燥症”。比如,肺脏受伤,多有咳嗽,秋之咳嗽,常为干咳无痰或黏痰难咯,谓之“燥咳”。鼻乃肺之窍,鼻干燥或鼻衄于立秋之.后尤为常见。喉、咽也是肺之门户和肺气之通道,秋燥所袭,往往会导致咽干、口燥、音哑等不适。肺又外合皮毛,秋季出现的皮肤干涩、皲裂,甚至毛发不荣,都和秋燥有关。此外,肺与大肠还互为表里,肺燥下移于大肠,肠燥则便秘...

  • 使用中药时“配伍禁忌”

    使用中药时“配伍禁忌”

    在逐渐步入小康生活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养生,越来越关注中药的功效和使用。但大家在使用中药时,不要忽略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配伍禁忌”。 中药的配伍禁忌,是指在复方中,某些中药不宜互相搭配运用。早在《本经 序例》对“七情”的描述中就说:“勿用相恶、相反者”,这一直是后世配伍药物的禁忌依据。其中,相恶、相反,是被建议禁止配伍的种类,“十八反”便是其中代表。相恶与相反所导致的后果各有不同:相恶配伍只是降低药物的某些性...

  • 霜降时节忙“三秋”

    霜降时节忙“三秋”

      在我国南方地区,霜降时节,很多地方都处于三秋大忙时刻,赶着抢收双季晚稻、晚玉米、甘薯等,有的地区则忙于茶叶的培土、棉花采摘等。因此,有俗话说“霜降不割禾,一天少一箩”,说的就是霜降后抓紧收割双季水稻之事,不要贻误农时。   对于南北方各地而言,霜降时节也是粮食开始入仓、入窖收藏的时期。由于南北方各地情况不同,所以储藏方式也不尽一样。   在我国山东一带,大多人将晒好的粮食装进盘好的粮囤。像红薯,就有两种储藏方式,一种是打地窖存放,一种是切成片,趁天晴晾成地瓜干,然后入囤。...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十二时辰养生法”是中医传统的养生理论,国际营养张翀用通俗的话语对其进行了解读。   肝经   车间主任   肝经   此时,胆经已把原材料运送到位,肝经这个车间主任就开始指挥肝脏车间进行生产加工了。身体就会自动将这些白天采购的物资(阴),生化成各种化合物,目的是为第二天的身体提供各种机能(阳)。短短的两个小时时间里,肝经要合成出人体所需的上万种化合物,即中医所说的气血。   如此时熬夜,肝脏合成的化合物就会不足,无法提供给其他脏腑足够的气血。长此以往,容易气血不...

  • 分时段喝茶最养生

    分时段喝茶最养生

      以茶养生的关键就是掌握喝茶的最佳时间,什么时候喝茶最好?      早晨喝红茶补水降血压   有人说,喝茶最佳时间是早晨。因为经过一夜的新陈代谢,人体消耗大量的水分,血液的浓度大。饮一杯淡茶水,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而且还可以稀释血液,降低血压。特别是老年人,早起后立即饮一杯淡茶水,对健康有利,饮淡茶水是为了防止损伤胃粘膜。   专家认为,早上适宜喝红茶。人在睡了一夜之后,身体往往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喝红茶则可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能够祛除体内寒气,让大脑供血充足。   红茶性质温和,可在每天早上...

  • 时令节气养生 保健营养汤

    时令节气养生 保健营养汤

    老妈今年72岁。她刚退休那会儿,身体出现了很多不适。后来,在医院工作的大姐给老妈开出了以喝汤为主的“节气喝汤食疗养生方”,即根据节气的变化,去挑选一些时令保健营养汤来增加身体的营养成分,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从而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老妈愉快地接受了女儿的“孝敬”。 清明时节,天气乍暖还寒,老年人吃得过饱、过多,就会影响胃液的分泌,容易导致胃肠炎、溃疡病的发生。每年这个时候,老妈按照“要求”,煲些“鹌鹑蛋蘑菇笋片汤”来养生...

  • 起居有常 晨练适时 情志宜疏

    起居有常 晨练适时 情志宜疏

    1月20日是马年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中医学“天人相应”的观点认为,人体应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养生理念也要随着气候变化适当调整。大寒时节养生宜做到以下三点: 起居有常 俗话说:“大寒大寒,防风御寒”。若衣着过于单薄,易感受寒邪;反之,衣着过于厚重,则腠理开泄,亦易导致寒邪入侵。在大寒时节衣着要随着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还应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寒冷天气,有些人因怕冷而紧闭门窗,还有的人喜欢蒙头入睡,这些不好的习惯会...

    养生秘方 2024-03-07 10 0
  • 寒露时节 饮食调养

    寒露时节 饮食调养

    昨日,时令已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天气将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且带寒意。 寒露时节,民间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南方地区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易伤肺伤胃。加之秋季病菌繁殖活跃,易造成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相关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在此阶段最易诱发。因此,人们要采取综合措施,积极预防感冒。在防止受凉的同时,经常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新鲜。 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

  • 李时珍画像
  • 李时珍养生观点滴

    李时珍养生观点滴

      李时珍(1518~1593年),字东壁,号濒湖山人,明朝蕲州人。14岁考中秀才,但此后一连三次科举失意。于是打消“科举致仕宦游之路”念头,弃儒学医。在《本草纲目》中,他明确提出:“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而营卫赖之。故曰:水去则营竭,谷去则卫亡。”他认为一个人的健康长寿,首先取决于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饮食方法。   水:顺流水为最佳   在李时珍之前,不少养生家已研究过饮用水,并普遍认为:天是一,地是二,水生于天,谷成于地,人之先天只是一滴水,所以要以水和谷食...

  • 时已立冬养生 打响“五官保卫战”

    时已立冬养生 打响“五官保卫战”

      冬季从立冬开始,经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至立春前一天。随着气温的下降,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发生着变化。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不同影响,很多疾病都在此时发作。那么,究竟该怎样健康过冬呢?      鼻子罢工   鼻部出血的现象在冬季最容易发生,有个医学名词叫“鼻衄”。这也是由于气候干冷时,鼻腔粘膜变得干燥脆弱,很容易受伤而导致小血管破裂。如果是患有高血压病的人,流鼻血的情况则较为紧急。尤其是一些抗高血压的药物会使末梢血管扩张,导致出血量相当多。   轻微的出...

  • 儒家 古时称医术为“仁术”

    儒家 古时称医术为“仁术”

    儒家以济世利天下为人生最高理想。医学作为一种除疾患、利世人的手段,与儒家的仁义观是完全一致的,古时称医术为“仁术”就是这个道理。 儒士追求的是居高官、佐君王,以实现济世利天下之志,但毕竟业儒之人为官者少,大部分儒生并不能做官,因而有相当一部分仕途不通或官场失意的儒士转而学医,以完成其济世之志。这也代表了中国古代儒家的处世之道——进则为官,安邦治国,平定天下;退则行医,救死扶伤,造福黎民。由此可见,医者在人们心目中地位之崇高。 范仲淹提出良相与良医的关...

    养生秘方 2024-03-07 8 0
  • 庞安时行医不志于利

    庞安时行医不志于利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与湖北蕲水医家庞安时(字安常)交往密切。东坡擅长书法,经常有朋友馈赠他好墨。有个人家里收藏的一款廷跬墨已历经好几代人了,不幸患重病,庞安时妙手回春,坚决不肯要病人送的钱财,只求廷跬墨。不久庞安时以这款宝墨与东坡交换,换取了几幅字画。苏东坡觉得自己捡了大便宜,还主动替他做广告,说他医术高明,善于治疗怪病,治疗伤寒,手到病除。 《东坡志林》载:庞安时行医不志于利,每次都要求以善书古画作为他的报酬,倘若得到满足常会喜上眉梢。九江胡洞微道士很好地继承了他的医术,也继承了老师“...

  • 疲劳时搓一搓脸

    疲劳时搓一搓脸

    许多人都会感觉到,在疲劳时搓一搓脸,不仅面部舒服,而且眼睛也明亮些,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惬意。其实,搓脸的好处不仅仅舒展面神经和表情肌,更重要的是可防止面神经炎、视力减退和肩周炎。 面神经很丰富,才得以使人表现出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感。然而,这支来自于脑干的神经不仅较细,而且必须穿过几支动脉间隙及颞骨的一条小管道才能到达面部。这种结构上的特点决定了面神经的脆弱性,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神经炎,出现口角歪斜,下睑外翻,甚至进食时漏汤漏饭。因此面神经必须细心呵护,除增强体质,不让风寒乘虚侵袭外...

  • 春天养生好时节 少湿少怒少懒

    春天养生好时节 少湿少怒少懒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养生的好时节,尤其对老人来说,把握好时机,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春天,老人要注意五个“少”。 少湿“湿邪”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之一,当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弱时,“湿邪”就会侵犯人体,引起疾病。春季雨水增多,风气重,这个季节,风湿及关节炎极易发作。因此,春天应注意控制室内湿度,勤晒被褥,不要在早晚等湿气大的时候到户外运动,运动时...

  • 这个时候最适合“夏病冬治”

    这个时候最适合“夏病冬治”

    张小姐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会计,以前每到夏天就特别爱出汗,哪怕是呆在空调房内,只要稍微活动一下就会汗流浃背,还特别容易感冒。两年前,她听朋友说有些“夏病”能在冬天治疗,于是到一家医院的中医治未病中心试了试,没想到今年夏天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所以,今年入冬以后,她又如约来到医院继续进行“夏病冬治”。那么,“夏病冬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冬病夏治”对大家来说,听得多了,但是如果说“夏病冬治&rdquo...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中医历来重视进补,正确进补可补 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改善体质、调 节脏腑的机能、延缓衰老、美容护肤等 等。秋冬季是进补的好季节,但进补也要注意以下三点,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一、因人而异 由于性别、年龄、生理状况、形体差 异以及个人生活习惯的不同,对膳食会 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对于保健食品的选 择不能千篇一律。同样的一种补品对一 类人可能效果显著,而对另一类人可能 适得其反。 例如牛奶对大多数人是理想的营养 食品,但少数人体内缺少乳糖酶,食后就会出现腹胀不适甚或腹泻;食用同等剂量的龙眼肉,有人食后能安眠,有...

  • 中医养生 因时制宜地调节健康

    中医养生 因时制宜地调节健康

    顺天时大自然有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地上万物有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人体也要适应这个规律。人的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运行必须与四时相适应,不可反其道而行之。“逆春气易伤肝,逆夏气易伤心,逆秋气易伤肺,逆冬气易伤肾”。只有因时制宜地调节自己的生活行为,才能健康长寿。 重饮食古人认为,合理的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饮食既要注意“博食”,即以“五谷为养、丘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又要苇视“五味调和&...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小寒、大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两个节气,天气寒冷,要根据此时气候及时调整饮食,做到“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   饮食要随四时之变而变,不能被动跟着四时跑,要变被动为主动,提前调节饮食。而营养全面、易于消化和吸收的汤、粥,就是这时最好的饮食,俗话“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就是这个道理。大寒时节要注意饮食营养,防止寒冷对身体造成危害。   牛奶黑芝麻粥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大寒食品,将黑芝麻炒熟研末备用,粳米洗净与...

  • 风寒夹湿的多雨时节 养生防病

    风寒夹湿的多雨时节 养生防病

      纷繁的雨水滋润了厚实的泥土,也告知南方人民,春意正浓,冷暖交替。春季气候多风,加上雨水期间湿气缠绵,天气以多风多湿为主,且此时冬寒尚未完全褪尽,寒风时作,外感致病多见风寒夹湿。风为百病之长,风湿相薄,湿疹、皮肤过敏、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等疾病容易发生,加之风邪致病,易袭阳位,故而鼻炎、流感及脑血管疾患也易发生。面对这样恼人的天气,要如何应对?   为此记者采访到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成杰辉。   指导专家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   副主任医师成杰辉   记者李楠通...

  • 顺时养生 谷雨时节揉腹部习导引

    顺时养生 谷雨时节揉腹部习导引

    顺时养生才能百病不生。谷雨时节就要到了,这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今年谷雨节气从4月20日到5月5日。谷雨是“谷得雨而生”“雨生百谷”的意思,农作物开始茁壮生长。谷雨节气应该如何养生呢?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博士代金刚谈到,春季对应人体肝脏,而谷雨时节降雨明显增多,空气的湿度逐渐加大,从中医角度而言,这个时节又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所以应注重养肝健脾。 揉腹部 代金刚建议,在生活起居方面,可以多揉腹部,腹部为胃肠所在,胃...

  • 古代医家在方剂命名时用心匪浅

    古代医家在方剂命名时用心匪浅

    张仲景“八味肾气丸”与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两方的方名均值得医者思考。前者方中有桂枝、附子,本为温阳之品,却名“肾气”;而后者方中君药黄芪为益气之属,却名为“补阳”,若将两方方名中“气、阳”互换,似乎才药名相对。然古代医家在方剂命名时用心匪浅,岂能有误! 其实,仔细研究两方“温阳药”和“益气药”的用量,就能明白两方命名的含义。 肾气丸在...

  • 谷雨时节肝脏气伏 当食益肝补肾食物

    谷雨时节肝脏气伏 当食益肝补肾食物

    雨时节,肝脏气 伏,心气逐渐旺盛,脾气 也处于旺盛时期,正是 身体补益的大好时机, 但不能像冬天一样进 补,应当食用一些益肝 补肾的食物,为安然度 夏打下基础。 居:养阳多晨练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晨”。谷雨 时节阳气渐长,阴气渐 消,要早睡早起,更要注 意心理保健,在精神上 和体力上都不要过度疲 劳和紧张,切忌遇事忧 愁焦虑,甚至大动肝火。 早晨是采纳自然之气的 好时机,而活动为养阳 最重要的一环,老年人 可选择静中有动的运动 如太极拳等。运动能提 高身体新陈代谢,增加 出...

  • 春为四时之首 调畅肝气益身心

    春为四时之首 调畅肝气益身心

    春为四时之首,是万物复苏,推陈出新的季节。此时节天气转暖,气温回升,自然界草木开始萌发新芽,天地间万物出现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的气象,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此即为“春生”。人与天地相应,在春季,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舒发。此时应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春季的大自然相适应,充满勃勃生气,以利春阳生发。由此可见,春季养生要掌握阳气生长升发的特点,一方面保护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另一方面,凡是阻碍阳气升发肝气郁滞...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