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 第5页

时 第5页

  • 哮喘发作时窒息 如何治疗呢?

    哮喘发作时窒息 如何治疗呢?

    哮喘窒息怎么治?   贵州读者梁叔:我女儿今年28岁,患有哮喘多年,发作时总是咳嗽、胸部憋闷,呼吸非常困难,有时还会咯痰,痰量很多,有的时候呈米粒状,有的时候是白色黏液,胸部紧迫感会持续几分钟。请问哮喘发作时窒息,如何治疗呢?   答:黏液栓阻塞与肺不张是哮喘急性发作时较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1%,对病情的影响取决于阻塞的部位及范围。痰栓的形成是由于哮喘持续发作时张口呼吸、出汗、进食少等原因引起脱水,导致痰液黏稠易堵塞气道,严重的甚至可能出现肺不张。   一般处理上可以考虑补液以...

  • 支气管哮喘“发时治标 平时治本”

    支气管哮喘“发时治标 平时治本”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学“哮证”范畴。本病主要由于体内伏痰,遇有感受风寒暑湿热燥、情志不和、疲劳或误食过食某些食物等因素而致。发作时痰气搏击,痰随气升,气因痰阻,气道壅塞,肺气升降不利,因而产生痰鸣、气喘等症状。本病总属邪实正虚,发作时以邪实为主,有寒哮、热哮两型;未发作时以正虚为主,有肺虚、脾虚、肾虚的不同,治疗以“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为原则。 偏阴虚者,方取七味都气加减。常用膏方:生地黄、熟地黄各250克,山药150克,山茱萸90克,泽泻90克,茯苓150克,牡丹皮90...

  • 外感咳嗽 伤于六淫者与时令有关

    外感咳嗽 伤于六淫者与时令有关

    外感咳嗽指伤于六淫者,与时令有关。一般而言,冬多寒,春多风,秋多燥,暑及长夏多湿。但可以兼夹,时令不可尽拘。 伤风咳嗽 伤风咳嗽最为常见,初起只须辛散轻扬,忌用重剂一味止咳。荆防败毒散、香苏饮功能宣畅肺气,疏达皮毛,咳嗽既能随证而解,痰多苔白润者,紫苏、防风不宜用。对于冷伤风之先感寒后伤风,初起忌用寒凉,以防闭塞肺气,用桂枝加前胡、杏仁祛风疏解即可,杏仁用量每剂不超过9克,因其所含苦杏仁苷易在胃肠道中分解氢氰酸,导致被吸收而中毒。 伤寒咳嗽 伤寒咳嗽多以辛温解表为法,但应避免汗之太过,中病即止,否则...

  • 凡遇有腑气滞塞病状时即用除滞丸

    凡遇有腑气滞塞病状时即用除滞丸

    笔者,男,年已八十有四,寒湿体质,不食凉,于2016年4月20~24日不思食,脐腹胀痛,压痛,欲便不便,便频不畅,舌苔白腻,脉象沉迟60/分次,自诊为“积滞”,治以理气导滞法。服自拟方“除滞丸”治疗。药用:生川大黄50克,木香25克,生鸡内金15克,菖蒲20克,企边桂10克,砂仁10克,吴茱萸10克,生白术10克,党参10克。各药先单独洗净,去净杂物,晾干后再称重量,共研为细面过100目筛。炼蜜为丸,每丸3克,含蜜60%,含药40%。服量:成人每次2丸,日服2~3次。...

  • 顾植山“六经欲解时”理论治哮喘胁痛

    顾植山“六经欲解时”理论治哮喘胁痛

    顾植山教授认为仲景提出的“六经欲解时”理论,实际上是基于《黄帝内经》“三阴三阳”“开阖枢”有序的动态变化的时空方位概念,是对人体气化六种状态的表述,六经“三阴三阳”于天地相应各有气旺主时,三阴三阳各藉其主气随其旺时而解。 “六经欲解时”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笔者通过跟师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学习实践,对其应用价值感触颇深,在此结合案例谈谈心得体会。 案1:胸...

  • 午时茶--胃肠型感冒良药

    午时茶--胃肠型感冒良药

    午时茶为中成药中的一种茶剂,处方来源于清朝恬素所著《拔萃良方》中的天中茶,加减化裁而成。主要成分为茶叶,再加上防风、藿香、羌活、六神曲、麦芽、山楂、陈皮、枳实等制成。 午时茶外观呈黄褐色,气微香,味甘苦,具有散风祛寒;消食健胃的功效。主治受风感冒、发烧怕冷、头痛鼻塞、胸满腹胀、消化不良、食积吐泻等症,是辛温解表药的代表成药。此药适用于外感风寒兼见脾胃失司所致食积吐泻、发烧怕冷等症,同时还适宜水土木服、饮食不下、脘腹不适者服用。午时茶服用方便,传统上每日使用1次,可用开水浸泡代茶饮, 也可以水煎去渣,取汁口服。风热感...

  • 支气管哮喘(从“厥阴欲解时”“阳明欲解时”论治)

    支气管哮喘(从“厥阴欲解时”“阳明欲解时”论治)

    支气管哮喘(从“厥阴欲解时”“阳明欲解时”论治) 龚某,女,30岁,于2014年12月2日初诊。自幼患哮喘,2014年10月以来哮喘频发,在当地服用中药2月未见好转来诊。刻诊:夜间2点哮吼痰鸣,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夜间发作哮喘时伴口渴,烦热,咯痰色白清,有清鼻涕,咳嗽不甚,胃纳可,大便正常,舌苔薄黄,舌质偏红,脉细。考虑其证丑时(夜间2点)发病,符合“厥阴欲解时”,遂予乌梅丸方加减:乌梅30克,细辛3克,肉桂4克(后下),川连6克,黄...

  • 时尚妈妈省心妙方

    时尚妈妈省心妙方

    现在家庭主妇再也不是过去的“黄脸婆”了,她们追求时尚,但不耽搁家务,她们有时候比较“偷懒”,但她们发现一些小妙方,让家务变得更加简单了。 煮稀饭 在煮稀饭时往锅里滴两滴芝麻香油,开锅后用小火慢慢煮,这样粥就不会溢出来的;或者先淘好米,等到锅大半开时,再把米下到锅里,就可以防止锅里的米汤往外溢了。 清洗果汁机及奶瓶 先在果汁机或奶瓶里放入20粒左右的大米,然后加点水,盖上盖子,再使劲地摇晃,很快就能把容器洗得干干净净了。这种方法不用担心有洗涤剂...

    精品偏方 2024-03-08 16 0
  • 金橘上市之时介绍之常用验方

    金橘上市之时介绍之常用验方

    秋冬季节正是金橘上市之时,色金黄、气清香,为人们喜食的水果之一。金橘又名金柑、卢橘,为芸香科植物金橘的果实,营养丰富,可以洗干净后直接嚼食,皮的营养物质比橘肉还要多,所以最好果皮和果肉一起吃,还可泡茶饮用,亦可糖渍蜜饯,制成金橘饼、果酱等美味食品。除此之外,金橘还具有较高的保健和药用价值。 金橘性温,味辛甘,入肝、肺、脾、胃经。据测定,金橘果皮中的维生素C含量每克高达70毫克,全果每克含43毫克,几乎可和猕猴桃比美,此外尚有丰富的金橘苷、胡萝卜素、蛋白质、脂质、无机盐、多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锌和铁等微量...

  • 少年李时珍用井水巧治病

    少年李时珍用井水巧治病

    少年李时珍就已懂得医术。有一次,李时珍的好朋友冯玉山慌张来请李时珍的父亲去看病。冯玉山的父亲和人怄气,急火攻心,痰火壅盛一下子背过气去。李时珍的父亲给冯玉山的父亲灌了蒜汁将他救起,随后开了药方,叮嘱文火煎服。 七天之后,李时珍问及病情,冯玉山说病无起色,又问煎药用的什么水,他说就是缸里的水。李时诊听罢开了药方递给冯玉山,冯玉山打开一看,上面只写了三个字“井华水”。冯玉山不解,李时珍便道:“医书上说‘平旦第一汲,为井华水’,就是指清晨第一次从井中打...

  • 几则实用的应急疾小方 备旅行时燃眉之急

    几则实用的应急疾小方 备旅行时燃眉之急

    旅行中,遇到突发疾病,确实令人不知所措,如果通过一个穴位,就可以治疗或者暂缓疾病的发展,岂不是大快人心的事?这里,为大家介绍几则实用的应急疾小方,以备旅行时燃眉之急。 头痛 旅行劳累,引发头痛,时作时已的情况不少见。对于这类头痛,患者常出现头部昏痛、涨痛的感觉,或有搏动性疼痛,用力重压,稍有缓解。中医认为,这类头痛多属于肾虚冲气上逆所致。 治疗方法 大拇指指腹代针用力按压肓俞穴,可使疼痛缓解。按压时一般取仰卧位,按压1~3秒后抬起,连续按压5~15次,按摩力度以感到疼痛且能耐...

  • 中暑时按压头部正中央的百会穴

    中暑时按压头部正中央的百会穴

    夏日在太阳底下曝晒或长时间待在闷热的环境中,若突然进入冷气房中,皮肤上的血管遇冷空气会急剧收缩,导致体内高热无法通过发汗排除,留于体内,就会出现头昏脑涨、倦怠无力、食欲不振等中暑的症状。 当身体散热出现问题,又长时间处在闷热环境时,很容易中暑。感到轻微中暑时,可按压头部正中央的百会穴,有助提振精神。 两耳之耳尖向上连线的中点,位于头顶处即百会穴,轻压时会感受力道传导致头颅各部,直达下颚。按压该穴有助于醒脑,改善中暑症状。 为了避免中暑,别待在高温环境太久,开冷气时温度别太低,避免内外温差过大,造成身体无法适应...

  • 侧身睡觉时耳朵容易被压痛偏方

    侧身睡觉时耳朵容易被压痛偏方

    我父亲是位年逾九旬的老人,曾经常说侧身睡觉时耳朵会很痛。我向一位医生朋友进行了咨询。医生朋友对我说,这是因为上了年纪大老人耳部软骨钙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造成耳朵变硬,所以侧身睡觉时耳朵容易被压痛。在这位医生朋友的指点下,我自制了一个空心枕头给我父亲,我父亲自从有了这个空心枕头之后,侧身睡觉就不再担心耳朵会被压痛了。 用棉布缝制出一个长约20厘米、宽约10 厘米的小枕头,在枕头的中间挖出一个略大于耳朵的空心洞,并缝制严实。然后将适量的荞麦皮或者干菊花灌人小枕头内,高度约为5厘米,并将洞口缝制严实。老人睡觉侧身时,...

  • 为什么小时候打耳洞对视力好?

    为什么小时候打耳洞对视力好?

    近日,有“无声天使”之称的艺人宋晓波在微博上传两个月大的女儿带耳钉的照片,并称:“今天我是狠心决定给女儿打耳洞的,一是为了美丽,让女儿以不同的形象展现自我,二是为了健康,让女儿的视力保持地更好更明亮。”很多网友在夸赞宝宝可爱的同时也表示不解:“为什么小时候打耳洞对视力好?” 那么,给宝宝耳朵上打耳洞到底有没有保护视力让眼睛更明亮的作用呢?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耳穴疗法专家臧平主治中医师介绍说,很多喜欢打耳洞的人都认为在耳垂部位打耳...

  • 心慌时作1年余 乌梅丸验案一则浅析

    心慌时作1年余 乌梅丸验案一则浅析

    韩某,女,69岁,2016年7月21日初诊。 主诉:心慌时作1年余,再发1周。 病史: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心慌、汗出,入某院心血管科住院,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阴性,建议冠脉造影,因惧怕手术作罢,长期口服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比索洛尔、稳心颗粒等药。半年前发作尚频繁,生气、爬楼梯后易诱发,多可自行缓解,近半年来病情稳定。1周前心慌再发,多在上午餐后较重,今特来诊。刻下:心慌已发作过去,仍有阵发性自汗,右侧乳腺不适(不胀不痛、莫可名状),口干苦,心烦寐差,项背僵硬,纳可,大...

  • 延髓麻痹是咋回事 金秋时节养护四法

    延髓麻痹是咋回事 金秋时节养护四法

    时值金秋,叠翠流金,又到了象征着幸福和收获的美好时节。然而,对于中医来讲,每于季节交替变更之时,就容易出现各种病症。尤其秋季是温度由酷热转为寒凉的季节,因此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多在此时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容易造成二次发病,从而出现延髓麻痹。那么,什么是延髓麻痹?哪些人群易发此症?金秋时节该如何预防和养护呢?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延髓麻痹协作分组组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盛国滨就以上疑问给予了详细解答。 延髓麻痹是咋回事 延髓麻痹又称为球麻痹,是常见的咽喉肌和...

  • 脑外伤后综合征 针灸时穴

    脑外伤后综合征 针灸时穴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蔡晓刚   脑外伤后综合征是指一部分患者在发生脑外伤后持续3个月以上甚至几年,仍有如头痛、头昏、疲乏、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抑郁、易激动及工作能力下降、心慌、多汗、性功能下降等一系列躯体、认知、精神、情感方面症状,但神经系统检查、CT或MRI检查并没有阳性体征。   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发病机理至今不明,但当前比较公认的是由于暴力打击头部之后,引起一系列不同程度的脑组织病理生理改变。轻者仅有暂时的生物化学及脑血管灌注变化,如头部受伤后颅内循环减缓。重者不仅...

  • 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失眠

    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失眠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成肇仁,男,1944年生。主任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为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所所长。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近50年,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和专著25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学术上侧重《伤寒论》方的现代临床拓展应用。临床上喜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症,尤其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疾病颇有见地与心得,临证多取得满意...

  • 厥阴病与失眠 厥阴病欲解时与乌梅丸

    厥阴病与失眠 厥阴病欲解时与乌梅丸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宋军,从医30余年,临证经验丰富并且见解独到,潜心中医经典,善用经方调治睡眠及各种杂病。宋军认为乌梅丸组方缜密,配伍精妙,可以补虚泻实,阴阳双调,并可针对多个脏腑,把握其特点用于治疗失眠疗效显著。现将其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乌梅丸首载于《伤寒论》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可见,乌梅丸...

  • 治疗老人腹泻注意事项 腹泻时坚持进食

    治疗老人腹泻注意事项 腹泻时坚持进食

    张大爷今年72岁,平日里身体还算硬朗。而上个星期因家人不在,张大爷为了省事就吃了一些未加热的剩菜剩饭,没想到下午2点多钟开始张大爷就陆续出现腹泻症状,他自行服了点止泻药,也没到医院看。等第二天家人回来时发现张大爷脸上惨白、汗水直冒,急忙将其送到医院。经检查发现,张大爷为急性心肌梗塞。 老年人腹泻明显增多 这主要是因为夏末秋初老年人抵抗力差,在多种原因下,就极易发生腹泻疾病。 低血糖腹泻 换季时食欲通常会下降引起摄入食物不足,此时就需要分解体内贮藏的肝糖原以维持血糖稳定,而老年人没有足够...

  • 进食有时作噎咽下困难 治则处方

    进食有时作噎咽下困难 治则处方

    贾某某,男,79岁。平素嗜酒,数月来情怀抑郁,食减便燥,渐至进食有时作噎,咽下困难。现只能进半流质食物,硬食已有2个月不能进矣。胸际闷胀微痛,饭后尤甚,有时吐白黏沫,口干,不思饮,大便干燥,4~5日一行,夜寐多梦,精神委顿,体重减轻,经北大医院检查,谓食管狭窄,未发现癌变。舌苔白而燥,脉沉涩。 辨证:平素嗜酒,加之情志怫逆,气郁积聚,致使阴阳不和,三焦闭塞,咽噎不利,拒格饮食,渐至津液干枯,口燥便难。 治则:顺气开郁,养阴润燥。 处方:薤白10克,全瓜蒌18克,天冬、麦冬各5克,炒枳实...

  • 泄泻 晨起时已不再排稀水样便 治则方药

    泄泻 晨起时已不再排稀水样便 治则方药

    冯某,女,1964年4月22日生。首诊时间:2005年11月21日。诉稀水样便10年。 现病史:该患于10年前饮冰啤酒及吃凉香肠后出现稀便,每于晨起时便1~2次,持续至今,未予治疗,今慕名求治于李老。刻见:晨起后排稀水样便,便前肠鸣,无腹痛,偶伴有恶心、呕吐及泛酸,食后嗳气,兼有乏力,畏寒,食欲、夜眠良,小便正常,大便中无黏液脓血。 舌脉:舌薄质淡绛,少苔而润。脉沉脉且细。 患者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大便溏泄;肾阳不能温煦脾阳,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腹中肠鸣...

  • 探究唐宋时期疟疾发病的韵体纪实文献

    探究唐宋时期疟疾发病的韵体纪实文献

    疟疾是一种古老而现代的传染病。唐宋诗歌中有不少描述患疟疾及求医饮药的述病诗,是供今人探究唐宋时期疟疾发病的韵体纪实文献。 杜甫 疟疠三秋孰可忍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杜甫旅居长安下杜城,贫病交加,卧床不起。当时长安阴雨连绵,蚊虫肆虐,杜甫又染上了疟疾。诗圣病后走访青年友人王倚,受到热情款待。他在《病后遇王倚饮赠歌》中写道:“酷见冻馁不足耻,多病沈年苦无健。王生怪我颜色恶,答云伏枕艰难遍。疟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 惟生...

  • 胃痛的诊断与治疗 观察疼痛的位置时间

    胃痛的诊断与治疗 观察疼痛的位置时间

    现在很多人饮食作息无规律,常常出现胃痛。 胃痛的原因和伴随症状繁多,不要因为上腹部疼痛就以为是胃病,有可能是其他脏器所引起的疾病。对于胃痛,先明确疼痛的位置,并将疼痛的时间,及所伴随的症状做完整说明,以便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具体来说,可以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疼痛的位置 胃位于上腹部,胸骨下放凹陷、肚脐上方(靠近心窝处)处。如果将腹部划分为四个区域来看,左侧偏中上的部分这一区域的疼痛,最有可能是胃痛。不过,也有可能是食道、十二指肠、胆、肝或胰腺等脏器疾病引起,所以还需要以疼痛持续的时间、...

  • 肺系病的时间节律与择时治疗

    肺系病的时间节律与择时治疗

    中医时间医学起源于 《黄帝内经》 ,即指在中 医理论的指导下,以 “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动 态观为基础,研究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之间周期 性变化规律的学科 。 《黄帝内经》中已有季节节 律、日节律等时间医学相关内容的描述,且中医时 间医学的很多理论的科学性已被现代时间生物学所 证明。近年来随着肺系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学术 界更关注将中医肺的生理和病理时间节律特点应用 于临床,制定出因时制宜的治疗原则,择时施治, 从而提高肺系病的临床疗效。 1 肺的生理节律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

  • 下半夜作咳 从“阳明、太阴、厥阴欲解时”论治

    下半夜作咳 从“阳明、太阴、厥阴欲解时”论治

    晚8~11点及下半夜作咳,从“阳明、太阴、厥阴欲解时”论治。   陈某,女,30岁,2017年3月18日初诊。患者主诉咳嗽反复发作1年,受凉易咳,服药无数。此次发作以晚间咳嗽为甚,晚8~11点易咳,且夜间1~2点常因剧咳醒来,痛苦异常。观其舌苔黄腻,舌质暗红,脉细。根据咳嗽发作时间分别属于“阳明、太阴及厥阴欲解时”,顺势调节气机升降出入,拟方如下:   处方一(理中汤合小承气汤):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干姜6克,炙甘草5克,枳壳10克,厚朴10...

  • 秋季是肺气当值的时令 肺开窍于鼻

    秋季是肺气当值的时令 肺开窍于鼻

    从立秋之日开始,便进入秋季了,其间经过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节气。 秋季是肺气当值的时令   五脏通应四时,前面我们谈过了肝通应春季,心通应夏季,脾通应长夏,而肺则与秋季相通应,按照我们谈到的五脏与五时的关系,一方面,可能肺的功能在秋季表现的最强;而另一方面,则是秋季最容易出现肺受伤的病症,如气管炎、肺炎、甚至肺癌等,均是秋季发病最高。下面,我们看看肺有哪些方面的功能。 主司呼吸之气——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秋季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多的季节,很多人进入...

  • 中医并非慢功夫 中药退热“及时雨”

    中医并非慢功夫 中药退热“及时雨”

    编者按: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文中两位新冠肺炎治愈患者介绍了自己的病程经历与恢复情况,分享了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情逐步好转的切身体会,也让我们看到了患者们对中医药的肯定、信任与支持。 受访患者:晨曦(化名) 入住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武汉新冠肺炎患者晨曦(化名),2020年2月初因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入住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6病区。在接受不到一个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后,2月底符合出院条件,顺利出院。 出院后,晨曦谨遵医嘱,继续服用中药汤剂,并注意饮食及生活...

  • 咯血依据“六经欲解时”的概念选方治疗

    咯血依据“六经欲解时”的概念选方治疗

    咯血是呼吸系统常见病症。2017年丁酉岁,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燥化在上,阳专其令,燥淫所胜,故该年肺金尤易被火燥灼伤,出现咯血之症。笔者自从跟师顾植山老师学习五运六气法理以来,每当诊疗时多喜参用运气思维,除了结合该年岁气特点,选用审平汤、苁蓉牛膝汤、麦门冬汤、正阳汤、加减葳蕤汤辈治疗肺金燥火咯血外,还遇到多例定时咯血案例,依据“六经欲解时”的概念选方治疗也获得满意效果,兹举案例如下,以飨同道。 医案1: 夜11时咯血从“少阴欲解时”论治...

  • 大雪时节预防哮喘 预防关节类疾病

    大雪时节预防哮喘 预防关节类疾病

    每年十二月七日左右就是大雪节气,历书记载“十一月(阴历)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意思就是说大雪节气就应该是雪花纷飞,银装素裹的季节,当然这样的景色也只能在我国的北方见到。 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也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责任编辑 / 冯欣宇) 大雪时节,万物蛰伏,人们的作息习惯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r...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