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
-
麻黄汤治疗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而紧。现用于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某些皮肤疾患等具有上述症状者。麻黄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麻黄汤的秘方制作方法,麻黄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而紧。现用于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某些皮肤疾患等具有上述症状者。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麻黄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而紧。现用于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某些皮肤疾患等具有上述症状者。...
-
定喘汤(《摄生众妙方》卷六。)治疗风寒外束,痰热蕴肺,哮喘咳嗽,痰稠色黄,舌苔黄腻,脉滑数。现常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肺炎等。定喘汤(《摄生众妙方》卷六。)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定喘汤(《摄生众妙方》卷六。)的秘方制作方法,定喘汤(《摄生众妙方》卷六。)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风寒外束,痰热蕴肺,哮喘咳嗽,痰稠色黄,舌苔黄腻,脉滑数。现常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肺炎等。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定喘汤(《摄生众妙方》卷六。)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风寒外束,痰热蕴肺,哮喘咳嗽,痰稠色黄,舌苔黄腻,脉滑数。现常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肺炎等。...
-
十个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偏方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在支气管高反应状态下由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广泛气道狭窄的疾病,为常见的慢性病,其临床特点为发作性胸闷,咳嗽,大多呈典型呼气性困难伴哮鸣者,往往可经平喘药物控制或自行缓解。属中医学的“哮”或“喘”范畴。 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收集十个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偏方,如下: 宣肺化痰定喘方 【组成】炙麻黄10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黄荆子15克,地龙15克,黄芪20克,制半夏15克,知贝母10克,仙灵脾15克,补骨脂15克。 【用法】每日1剂,煎2次分服。 ...
-
用椒目油丸治好一位13年的支气管哮喘患者
张某,男,16岁。患支气管哮喘13年,四季均发病。发病时昼夜不停,每天用7~8粒氨茶碱及肾上腺素、强的松等药亦不能控制,经常赴医院急诊或住院治疗。1978年11月来院门诊时,急性病容,喘重咳剧,汗出淋漓,两肺满布哮鸣音。当即给服椒目油丸(将椒目榨油,制成胶丸,含油量15%~30%,每丸含生药200毫克,每次服600~1000毫克,日服3次)1000毫克,7分钟后自觉胸闷、气急症状好转,40分钟后哮鸣音消失,呼吸由32次/分减少至24次/分,心率由140次/分降至112次/分。3日后病情得到控制,未用其他平喘药物...
-
丝瓜藤根炖白母鸡治支气管哮喘一般5剂可愈
主治:各种支气管哮喘。 配方及用法:成熟的丝瓜藤根300克,白母鸡(约750克)1只,白砂糖300克。上药加水700毫升,放入砂锅里密封,文火炖2小时,稍冷后即可食用。每日1剂,汤和鸡肉分2次食,一般5剂后即痊愈。 疗效:治疗支气管哮喘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最小者8岁,最大者55岁;病程最短者2年,最长者7年。结果痊愈18例,好转5剂,无效2例,治愈率72%,总有效率92%。 荐方人:黑龙江省扶远县省农垦前哨医院 戚进、王清贵 引自:《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 来源:《中国民间...
-
白芥子治疗支气管哮喘秘方有效民间偏方
来源:外治方 原料:白芥子、甘遂各21克,元胡、细辛各12克。 制法:共研细末,每次取1/3药末,加生姜汁调成稠膏(每次用鲜姜60克,浸泡后捣碎,挤汁),分摊在6块边长为5厘米的方玻璃上或塑料薄膜上(药膏直径为3厘米)再取麝香0.3克(无麝香时可用冰片1克,或丁香粉、肉桂粉共1克)分撒在药膏上,并贴在背部双侧肺俞、心俞、和膈俞穴上,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在三伏天共贴3次(即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从上午11时开时贴药,至下午2—3时为止,如贴后局部有烧灼疼痛时,可提前取下),连贴3年为1疗程。 功效:据报道,治疗...
-
我用宁肺丸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
1号宁肺丸配方及用法:海藻、昆布、蛤粉各150克,北沙参、百合、生地、玄参、茯苓、黄芩、钩藤、紫河车各90克,党参、黄芪、枇杷叶、半夏、陈皮、百部、杏仁、桔梗、蒌皮、马兜铃各60克,旋覆花、麻黄各45克,瓜蒌仁450克,白果100粒,小青蛙(干品)300克。炼蜜为丸。每日2~3次,每次6~9克,连服1000~4000克。 适应症:小儿患者及成年人支气管哮喘属病久体弱者。 2号宁肺丸配方及用法:生地、礞石、桃仁、钩藤各150克,大黄、大海子、陈皮、黄芩、党参、南沙参、白芍、紫河车各90克,昆布、蛤粉、海藻...
-
支气管哮喘最佳疗法
免疫疗法免疫疗法既可提高抗病毒感染的能力,又能降低患者的过敏状态。常用的免疫疗法有:可肌肉注射胸腺肽,每次5~20毫克,每周1~3次;或口服胸腺肽,每天15毫克,服1周休息1周。可口服左旋咪唑,每天2.5毫克/千克(体重),1周服2~3次。可口服葡萄糖酸锌,每天70毫克(含元素锌10毫克)。可肌肉注射或雾化吸入中药巴戟天,隔日1次,每次2毫升。可服用黄芪,每天6~9克。转移因子、卡介苗多糖、气管炎菌苗、核酪、麻疹疫苗、胎盘脂多糖、卡慢舒等其他免疫疗法,患者一般选择1~2种,但不论哪种疗法...
-
支气管哮喘茶疗偏方
【组成】鲜仙人掌茎(去皮、刺)60克,蜂蜜30~40克。 【功用】清热解毒,止嗽平喘。 【主治】 支气管哮喘,症见喘息痰鸣,不能平卧,咯吐黄稠痰,口干舌红,脉滑数。辨证属热喘者。 食用仙人掌 小编插语:食用仙人掌通常是指仙人掌科,仙人掌属所包含的其肉质茎可以作为蔬菜食用,果实作为水果鲜食的品种。我国南方干热地区均有野生繁衍。食用仙人掌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可加工成多种保健品。食用仙人掌的吃法很多可采用煎、炒、炸、煮、凉拌等多种烹制方法。 【出处】《中医良药良方》 【制法】 取仙人掌鲜品,洗净切细,置...
-
陈宪海谈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
专家简介 陈宪海,男,山东省中医院肺病科(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中医药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命审题专家,山东省基本药物目录审定专家,山东省第二批高层次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学科带头人等。 具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从事呼吸疾病病因学、证候学及临床防治研究。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特别对长期发热、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难治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人肺炎、肺间质纤维化等疾病的诊治...
-
自拟钩龙麻黄汤治支气管哮喘
组方:钩藤(后下)20克,广地龙15克,炙麻黄10克,桂枝10克,法半夏12克,辽细辛3克,北五味子10克,杏仁6克,黄芪15克,防己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喘息痰多者可加白芥子、苏子、莱菔子;水肿甚者加大腹皮、桑白皮、葶苈子;肾虚不能纳气可加紫石英、磁石、蛤蚧、肉桂;如兼有血瘀之象可加桃仁、红花、僵蚕。 本病宿根在于痰瘀胶结于肺,故本方重用清热化痰兼有逐瘀之功的钩藤、地龙,佐以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麻黄、桂枝、黄芪、防己、茯苓,诸药合用相得益彰。临症不论外感内伤...
-
治支气管哮喘方小汇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一种肺部过敏反应性疾病,也称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的、带哮鸣音的呼吸困难。典型患者发作前常有前兆症状,如咳嗽、胸闷、连续喷嚏等。急性发作时,出现气急、哮鸣、咳嗽、多痰等症,呼气困难尤为明显。患者往往不能平卧,被迫采取坐位。两手前撑,两肩耸起,额部冷汗,甚至唇、指青紫。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小时,严重者可持续数日才逐渐缓解。此病多发生于具有过敏体质的人。致病原因主要是所谓的致敏物质,如植物花粉、动物皮毛、细菌及其产物、生产性粉尘、鱼虾等。当这些致敏物质通过吸人、食入或直接接触进...
-
周天寒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 止哮丸
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周天寒,幼承家学,笔耕不辍,勤于实践,临床经验丰富。常用家传“周氏固本止哮丸”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疗效甚佳。 组成:人参、白果、京半夏、白术、川贝母、紫河车各31克,黄芪、鹿衔草、熟地(另蒸,捣烂如泥)各62克,椒目50克。 方药加减:偏脾虚加扁豆、鸡内金各40克;偏肾阳虚加肉桂、补骨脂各30克;偏肾阴虚加枸杞、女贞子各60克;挟瘀血者加丹参、红花各40克。 制法与服法:分别将以上各药研成细末,混合均匀,加熟地、蜂蜜为丸,制成梧桐子...
-
支气管哮喘用姜葱敷脚效果不错
李女士的女儿6岁时得了支气管哮喘,每当受凉感冒就发作。在用止咳药控制病情的同时,有个老中医让给孩子用姜葱敷脚,效果不错。即每晚睡觉前用热水泡脚10~15分钟,再取鲜葱白50克、鲜生姜15克,捣成泥敷在脚心,用纱布包住,第二天起床时去掉。每晚1次,两周为1疗程,一般使用1~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7天。 天津药物研究院副研究员李红珠认为:此偏方主治风寒引起的哮喘,对受凉感冒后引发的咳喘有效。生姜性味辛温,能化痰止咳、发汗解表,多用来治疗风寒或寒痰咳嗽。葱白性味辛温,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的功效,多用于风寒感冒的方...
-
治疗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
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分别属于中医“哮病”和“鼻鼽”的范畴。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有研究表明,78%鼻炎患者伴发哮喘,58%哮喘患者伴发鼻炎。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其发病多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内伏痰饮,三者相合,闭塞气道,遂致呼吸困难,升降不利,触动其痰,产生喉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若鼻鼽、哮喘反复发作,由实转虚,临床可见自汗,常易感冒,食少便溏,倦怠无力,短气息促,动则为甚,腰酸腿软等肺脾肾气...
-
支气管哮喘 止咳平喘 针灸艾灸
支气管哮喘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治疗主要以止咳平喘为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中医不仅有行之有效中药汤剂,还有针对发作期与缓解期的各种外治法,均有不错的疗效。 一、针灸 取穴 (主穴)鱼际、孔最、大椎、定喘;(配穴)肺俞、风门、膻中、内关。 操作 以主穴为主,酌加配穴。先针刺鱼际、孔最,进针约3-7分,得气后施泻法,亦可进针后接通电针仪,频率120次/分,强度以病人可耐受为宜。如效不显,继针或改用他穴。发作期每日1-2次,缓解期隔日1次,10-15次为1个疗程。 二、艾灸...
-
小儿支气管哮喘中医疗法详解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小儿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气性呼吸困难,常在夜间和凌晨发作。 辨证论治 1.发作期 (1)寒饮停肺证 [证候]咳喘哮鸣,恶寒怕冷,鼻流清涕,痰液清稀,四肢欠温,面色淡白。舌质淡胖,苔薄白或白腻,脉浮滑。 [治法]宣肺化饮,止咳平喘。 [方药]小青龙汤。主要药物:麻黄、桂枝、白芍、半夏、细辛、干姜、五味子、甘草。 咳甚者,加紫菀、款冬花化痰止咳;痰涌喘逆不得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