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第8页
-
酷暑难耐 应时平补 以热制热
三伏天酷暑难耐,安徽省中医院施卫兵主任医师建议“应时平补,以热制热”。 所谓平补,就是通过温补去寒湿,通过滋阴来降热。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比如苦瓜、冬瓜、香水梨、番茄、马铃薯、番木瓜、猕猴桃等,都是很好的选择。此外,一些河蟹、河虾也具有较好的滋阴效果。 施卫兵指出,饮食偏嗜是最不利于养生的,只有适当调节饮食,才能保证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饮食偏嗜有过寒过热之偏、五味之偏。多食生冷寒凉,可损伤脾胃阳气,寒湿内生而发生腹痛泄泻;偏食辛温燥热,可使胃肠积热,出现口渴、腹满胀痛...
-
午时时辰养生“心经当令”
子时和午时刚好相反。子时是人体阴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养生,一定要注意补气的问题。对于气虚的人,这个时候最容易气透:而那些肾病不好的人,也最容易在这个时候出事情;心脏不好的病人,也很容易在这个时间段猝死;低血糖的人,也容易在这个时候发病。所以,身体有疾病的人。一定要在子时前,提前吃药,预防发病,这样才能安然度过这个时间段。子时是胆经的时间,如果午时要小憩,那么子时就要大睡,如果予时人体还得不到休息,那么身体很容易出现疾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熬夜对身体不好。我们可以看到经常熬夜的人,会出现精神萎靡、脸色发黄、疲劳、头...
-
谷雨时节养生原则推荐食疗
谷雨时节话养生 四月天气转暖,人们的室外活动增加,桃花、梨花、杏花等开满枝头,杨絮、柳絮四处飞扬,此时,花粉过敏的人应该加以预防。此季节还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如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等。要依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预防传染病是这一时期的关键。 养生原则 以补肾、调节阴阳虚实为主。从中医养生来说,清明节前后是郊游、踏青的好日子。白居易《春游》诗中说:“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从防病来讲,在这段时间里,天气阴凉,应以补肾、调节阴阳虚实为主。为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
-
立夏时节养生好凉风
立夏来临,养护心脏尤为重要。夏天的炎热非常容易使人产生烦躁易怒的心情,心绪不宁、焦虑不安会加速心跳频率进而加重心脏的负担,特别是原有心脑血管疾病者,对环境气候的不良刺激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发病。因而,在春夏之交时,人们要顺应天气季节转换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 精神调摄方面,调节心志、静坐闭目养神都有协调身心、平衡阴阳、安神定志的良好作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夏天气压降低或在雷雨前,经常会出现闷热天气,让人感到透不过气来,这时候心血管病人可能比健康人更容易出现胸闷、...
-
时令已入秋 注意食补 练习气功 定期沐浴
时令已入秋,一些体质弱的老人在秋季易因秋燥而伤肺,这样到冬季老年人就容易感染肺部疾病。因此,在秋季养肺是最适宜的。那么,养肺应该怎么进行呢?河南省中医院王敏主任医师推荐以下几种方法: 注意食补 秋季燥邪为盛,容易伤及肺阴,可通过食疗起到润肺补肺的功效。秋季可常食用百合汤:百合50克,蜂蜜30克,煎汤连同百合服下,可起到润肺清热、止咳化痰、生津养肺的作用。另外应主动饮水,干燥的秋季使皮肤的日蒸发水分在600毫升以上,肺呼吸的日蒸发水分在300毫升以上,因此,主动饮水是秋季养肺的重要环节。当然,主动饮水也是有一定技...
-
防治春季时疫 中药有疗效
入春后天气逐渐变暖,自然界一些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开始孳生、繁殖,为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在防治春季时疫中,中药有良好的疗效。 流行性感冒取板蓝根15克或大青叶9克,水煎代茶饮。其中还可加入羌活9克,煎汁同饮,连服3日。亦可用板蓝根冲剂冲服,每次1包,每日2次,连服3日。 流行性腮腺炎对于有腮腺炎接触史者,以板蓝根30克,煎水服用,或板蓝根冲剂每日2包,分2次冲服(均连用3日),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对腮腺炎肿痛发热,用板蓝根30克,金银花15克,薄荷9克,或大青叶、忍冬藤各30克,煎...
-
立春时节饮食选助生发阳
说起立春,人们就会想到咬春。咬春是指立春这天人们吃春饼、吃春盘、吃春卷、嚼萝卜等食物的习俗。立春是一年之中第一个节气,气温逐渐升高,人之阳气步步升发,一年中的健康,全靠这时打下基础。因此,立春时节的饮食要选有助生发阳气的食品,达到调养体质目的。 咬春首选就是吃春饼。春饼是以麦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饼,多以豆芽、韭黄或韭菜、粉丝、鸡蛋等炒成的合菜作馅儿包着食用。萝卜、韭黄、韭菜皆为辛味食物,有辛甘发散的功效,有利于升发和保护阳气。春季应肝,主升发疏泄,而春饼中的辛味食物和升发食物恰好有这个作用,这也是千百年...
-
夏至养生阳气时节
夏至之后,便进入炎热的夏季。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小儿养阳更健康 夏天一到,孩子格外兴奋,外出游玩,喝饮料,吃冰激凌。孩子高兴了,大人却发愁,有些宝贝食欲下降,抵抗力减弱,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有些则是脾胃不调,容易上吐下泻。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王乐平介绍,要想孩子安然度夏,夏日的生活起居很重要。平时给孩子穿宽松透气的衣服,帮助孩子散发体热;户外活动时,给宝宝戴上太阳帽或打太阳伞,别让阳光直射宝宝的皮肤;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补...
-
春夏防病 顺应时令养生 培养人体正气
日前,针对当下一些人服中药预防H7N9型禽流感有滥用趋势的现象,中医专家指出,当前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例处于散发状态,感染来源及传播模式尚未确定,民众不必恐慌。目前部分省市发布了预防流感中药方及中成药,群众在使用时应根据自身体质和健康情况、在临床医生的辨证指导下科学使用,不宜盲目跟风自行使用。 专家表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同一种病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人群,中药处方不一样;同一个处方,有的人服了有效,对另外一些人就可能有害。比如,板蓝根虽有抗病毒作用,但不能滥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