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
非常适合在夏季喝的中药饮品
玫瑰花玫瑰花属寒性,可纾解因压力引起的肝脏不适,具有疏肝解郁闷的功效。将5、6朵玫瑰花拿来泡茶,在白天有压力时饮用效果最好。 莲子莲子味甘涩属于平性,任何体质都适合饮用,可以解决心脾的问题,当天气闷热晚上入眠不易,莲子有清热解烦闷的功效。可以使用约15-20g的莲子做成甜汤,非常适合夏天饮用! 百合百合味甘微苦,属微寒性,有润肺的效果,当你常常忧郁、躁郁烦闷时,可以帮助你清心安神容易入睡。炖煮汤品时,可加入15-20g的百合,帮助解忧。新鲜百合也可用中火清炒,加少许盐,非常鲜甜美味。&nbs...
-
中医药在肿瘤治疗
中医药在肿瘤治疗的运用目前已相当广泛,然而其作用也受到一些质疑。我们强调从临床实践体会出发,提出“正确理解中医,让中医在抗肿瘤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观点。 肿瘤是慢性病,它的治疗过程是漫长的。目前没有一种现代医学治疗手段可以贯穿其始终(如手术、化疗之类),很难想象有哪个肿瘤分科医生(如外科、化疗科等)可以陪伴癌症患者走完整个治疗过程,然而中医恰恰可以做到这一点。 这一点我们在跟师明代御医凌云第十六世传人凌耀星教授过程中深有体会。凌耀星认为:肿瘤患者需接受整体调治,其原则可归纳为“攻、补、调、...
-
以毒攻毒治法在肿瘤临床中的运用
2012 年我国肿瘤患者的人数约占全世界肿瘤 患者的五分之一,每年肿瘤患者死亡人数约占全世 界肿瘤患者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 [1 ] 。在恶性肿瘤 的传统中医治疗方法中,使用有毒药物达到祛除毒 邪之目的的以毒攻毒治法一直受到历代医家的重 视。现阐述以毒攻毒治法在肿瘤临床中的运用。 1 以毒攻毒治法的内涵 《说文解字》曰 : “毒,厚也,害人之艸,往 往而生,从中从毒。 ”此 “毒”指的是毒药,一般 指作用较强烈的毒性药物,即王冰所注 : “能攻其 病,谓之毒药 ” ; 《类经》所曰 : “毒药,谓药之峻 烈者” 。亦...
-
晚期癌症患者不要绝望 希望的钥匙在自己手上
癌灶远端转移,极度恶液质,腹部膨隆,滴水难进,全身疼痛……除了越来越频繁的镇痛剂注射,医生们似乎也很难再做些什么——当广东省中医院大妇科主任王小云见到卵巢癌晚期患者李婆婆(化名)时,李婆婆的生命已走向尽头,“我就想着尽量让她活得久一些,存活质量高一点”。 家人的安慰和强装出微笑难以慰籍李婆婆越来越黑暗和绝望的世界,“她对生命好像已经没有追求了,人也很冷淡,连亲人都不搭理”。王小云弯着腰,凑在李婆婆耳边小声和她聊了一个多小时,李婆婆从漠然到逐渐搭腔。“她干部出身,年轻时样样拔尖,退休后感觉...
-
“癌毒”理论在中医肿瘤病因病机理论
“癌毒”理论是在中医肿瘤理论不断发展中 提出的,是指在正虚基础上,内外各因素共同作用 产生的特异性的致病因子,这一概念已得到广泛认 同 [1 ] 。我们认为,癌毒是导致肿瘤产生和发展的 具有特异性致癌作用的毒邪致病因素 [2 ] ,是促进 肿瘤发生、发展、变化、流注的异常动力。肿瘤为 病,是正虚与癌毒共同作用的结果,正虚是导致肿 瘤产生的病理基础,癌毒是导致肿瘤产生的必要条 件,癌毒是对中医肿瘤病因病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1 癌毒是肿瘤病机核心 肿瘤形成过程中,癌毒内生是使动因子,痰 浊、气滞、血瘀是病理产物,正虚...
-
癌症患者 别在走投无路时才看中医
贾立群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主任。兼任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抗癌基金会理事、中国中医药促进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肿瘤化疗委员会委员。擅长老年性肺癌、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放、化疗不良反应的防治,以手足综合征、化疗性周围神经毒、放射性皮炎为重点研究项目;前列腺癌的中医治疗。 近日有媒体报道,有专家提出至少有70%的癌症患者都是在“无路可走”时才看中医的;而很多中医医院的肿瘤科大多接收的是晚期的肿瘤患者,只能接受“单纯中药...
-
食物可以防癌 重在膳食搭配
随着人们对癌症的重视,网络上流传了诸多数字式的“抗癌食谱”“抗癌饮食宝典”,甚至号称可以用“养生法清除癌细胞”。果真如此吗? 癌症与饮食有关 网络流传1/3的癌症与饮食有关,这个观点并非危言耸听。目前已经比较明确的对人类致癌的物质有熏制食物中的多环芳烃,煎炸食物中的苯并芘,腌制食物中的亚硝胺,还有霉变食物中的黄曲霉素等。而与食物中的致癌物关系比较密切的癌症主要是消化系统的癌症,比如胃癌、肠癌、肝癌、食道癌等。食物中如果有致癌促癌成分,最先是对消化道造成损害。此外,还有研究认为,高脂肪与高热量的饮...
-
秋冬日养生重点在肺
祖国医学认为,秋冬天气候干燥,燥是“六淫”(风、寒、暑、湿、火、燥)之一,是秋天的主气,又是致病因子,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损伤肺。因此,秋冬日养生重点在肺。 防鼻病以护肺鼻为邪气侵入肺脏的门户,不少人鼻腔黠膜对冷空气过敏,易患伤风、感冒和鼻炎。鼻炎可引起动脉低氧血症、睡眠障碍、肺容量下降等病变。因此,把住病从鼻入关,可有效护肺。 清气道以净肺秋日居室不宜终日闭封,应经常注意开窗通风换气,每日早晨应选择空气清新处主动咳嗽,呼出肺部的污染物。同时,注意不要蒙头睡觉,入睡时上身要盖一些东西,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
调中以脾胃为核心 养生重在调脾胃
•脾胃居中央,为气机升降之枢以辅佐五脏气机升降,脾胃一调则周身气机皆调,脾胃一健则五脏六腑俱健,此乃“持中央,运四旁”。 •临证用药如将用兵,不在多而在独选其能,药不贵繁,量不在大,唯取其功,所谓四两拨千斤,“轻可去实”。轻锐御敌,贵在选兵择将和兵将组合得当,用药君、臣、佐、使合理搭配,特别重视药对。 •临证处方遣药必须维护气机运动,不能呆滞气机,宜动静刚柔相配,轻灵活泼。 恩师路志正教授系首届国医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博士...
-
脾胃病 病在胃而关乎脾 健脾当和胃
脾胃病是临床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病在胃而关乎脾,盖脾与胃同居中焦,通过胃纳致脾运、脾升胃降、脾燥胃湿(润)功能的协调完成对水谷的纳化、谷精的输转以化生气血。脾胃病的发生是脾胃的纳与化、升与降、燥与湿失衡而引起的病证,调治脾胃病以纠其偏,以平为期。但病位有在胃在脾之偏重,病性有实与虚之异,病势有逆与滞之不同,治病以求其平,贵在用药适中,用药不及不能纠其偏,若用药太过反伤其正,亦可致偏。 【健脾当和胃,燥湿防伤津】 胃为市,主纳谷消食,脾为使,主转谷化精,脾胃纳化相助以完成消化功能。脾转谷化...
-
排毒的真正目的在于调理肠道
如今,电视和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排毒 养颜”之说,似乎向人们昭示:肠道每天产生 很多毒素;如果不排除这些毒素,就会影响 容颜,还会生病;排除了这些毒素,人就健康 美丽。同时还推荐各种缓泻药,让人们长期 服用,声称无毒副作用。事实果真如此吗? “宿便”:是健康的杀手? 近年来,随着养生行业的火热发展,很 多以前从没听说过的概念被推到了风口浪 尖上进行批判,“宿便”就是其中之一。在各 种广告宣传的狂轰滥炸下,连小孩都会说 “清宿便,排肠毒”这样的广告词,而网络上 更是充斥着关于宿便的各种说法,甚至有微 博宣传宿便的危害堪...
-
老人寒冬重在养肾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易伤阳气。人身之阳气根源于肾,故寒邪最易入侵中伤肾阳。而老年人肾之阴精又渐衰退,所以,数九严冬老人养生应特别注意养肾。 坚持运动,补益肾气老人冬天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保持睡眠充足;宜常参加适合自己的运动。这不仅能增强肾气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还因“肾主纳气”,可助肺气呼吸,预防老慢支、哮喘、肺气肿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作。但冬天运动不可过度、出汗太多,以免造成肾之阴精亏损,阳气耗散。 防寒保暖,护养肾阳祖国医学认为,肾与膀胱,一脏一腑,互为表里。膀胱经脉行于背部,寒邪入侵首当其冲。故冬天老人应注意背...
-
何谓三焦 黄芪重在补三焦之气
黄芪,味甘、微温,无毒。其根茎独上独下,其根有三成,中间黄,次一层是白色,最外层为褐色,三层界限分明清清楚楚地向我们展示了它的独特功效: 直入中土行三焦调和营卫之气。其根中间黄为脾土之色,次外层白色为肺金之色,最外层褐色为心火之色,肺主一身之气,一身之气在表的运行叫卫气,心生血,主血脉,血脉在表的运行叫营血,然营卫气血的生成和运行依赖于三焦之气,而三焦之气出自脾土。 也就是说,三焦之气有助于脾土化生气血且运行气血到周身上下,脾土化生气血反过来也滋养三焦之气,给三焦之气输入能量。 ...
-
大脑健青春常在 大脑衰病多命短
大脑是人体极其重要的器官,有“司令部”之称。大脑健,青春常在,大脑衰,病多命短。因此,未病先防,贵在健脑。 药食补脑 古今健脑,一般是以补肝肾、益精血、益元气、活血脉为主,化浊痰、开清窍为辅,应当辨证施补。掌握以食补为主、药补为辅的原则,多吃一些对脑有益的食物,如核桃、黑芝麻、花生、豆制品、玉米、蜂蜜、海藻类、鱼虾、牛奶和动物脑等食品。 节欲利脑 中医认为,脑为髓海,肾主精生髓通于脑。若肾精满盈则髓海充实,积精之法,在于节欲,故节欲可以利脑。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说:“善养生者,必保其精,精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