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理
-
蒲黄治疗癌症机理 蒲黄的食疗方
蒲黄入药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为临床常用中药。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浊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性平、味甘微辛;归肝、心、脾经。具有活血化瘀、止血镇痛、通淋的功效。主治: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等。 蒲黄为黄色粉末。体轻,放水中则飘浮水面,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手指上。气微,味淡。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花序,晒干后辗轧,筛取花粉。生蒲黄可揉碎结块,过筛。蒲黄炭:取净蒲黄,照炒炭法炒至棕褐色。临床的常用量为5~10g,包煎。外用适...
-
“癌毒”理论在中医肿瘤病因病机理论
“癌毒”理论是在中医肿瘤理论不断发展中 提出的,是指在正虚基础上,内外各因素共同作用 产生的特异性的致病因子,这一概念已得到广泛认 同 [1 ] 。我们认为,癌毒是导致肿瘤产生和发展的 具有特异性致癌作用的毒邪致病因素 [2 ] ,是促进 肿瘤发生、发展、变化、流注的异常动力。肿瘤为 病,是正虚与癌毒共同作用的结果,正虚是导致肿 瘤产生的病理基础,癌毒是导致肿瘤产生的必要条 件,癌毒是对中医肿瘤病因病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1 癌毒是肿瘤病机核心 肿瘤形成过程中,癌毒内生是使动因子,痰 浊、气滞、血瘀是病理产物,正虚...
-
继承创新国医大师“癌毒”学术思想 创建病机理论体系
病机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灵魂,是中医继承、发展、创新的突破口。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程海波领衔完成的“中医肿瘤癌毒病机理论体系创建与应用”获得2015年度“康缘杯”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继承创新了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创建病机理论体系,开展了中医肿瘤癌毒病机理论体系创建研究。 癌毒病机理论是中医肿瘤病机理论的重大创新,对于丰富完善中医肿瘤理论体系,提高中医药抗肿瘤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据研究团队介绍,近十余年来,团队紧紧抓住提高中医药抗肿瘤临床疗效的关键科学问题—...
-
基于中医血瘀理论阐述皮肤衰老的机理
衰老又称老化, 是机体各组织、 器官功能随着年龄 增长而发生的功能退行性改变 [1 ] 。皮肤是人体衰老过 程中最明显的器官, 其衰老程度直接反映机体的老化 水平 [2 ] 。皮肤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现象, 主要分 为自然衰老和光老化两种形式, 现已有报道明确提出 皮肤衰老是内源性生理因素和外源性环境因素共同作 用的结果 [3 ] 。由于皮肤暴露于体外, 容易受到紫外线 等外源性因素影响而导致皮肤衰老 [4 ] 。美国皮肤病协 会也指出皮肤老化主要是由于紫外线辐射对皮肤造成 的损害所引起, 这个过程即称为光老化...
-
从脾阴虚论治口渴的机理
口渴作为临床上重要的自觉症状, 反映着全身气 血津液的输布运化, 对证候的转变治疗有着重要的指 导意义, 而产生口渴之证的病因颇多, 分外感、 内伤。 外感多从温热伤津入手, 内伤则涉及人体各个脏腑。 但观历代古籍医案, 凡口渴从中焦论治者, 多从胃火炽 盛、 胃阴亏虚等角度入手, 鲜有涉及脾阴虚口渴的证候 及治疗, 因此对其认知略显不足。在深入探讨其发病 机制的基础上, 结合脾脏的生理特性, 提出“脾不升清、 阴虚火旺、 气阴两亏” 为脾阴虚口渴的主要病机, 并详 细阐明其发病特征及鉴别要点, 以“滋补脾阴、 生...
-
升降散治疗火郁肌肤皮肤病的机理
升降散治疗火郁肌肤皮肤病体会 升降散源于明代张鹤腾的《伤暑全书》 , 后经杨栗 山在 《伤寒瘟疫条辨》 中阐发, 成为治温名方。方中“僵 蚕、 蝉蜕升阳中之清阳, 姜黄、 大黄降阴中之浊阴” [1 ] , 功在升清降浊, 宣散郁火。其配伍药少而精、 结构严 谨, 有寒温同用、 升降兼施、 透泄并举等相反相成的 特点 。 《素问·六微旨大论》 载 : “非出入, 则无以生、 长、 壮、 老、 已; 非升降则无以生、 长、 化、 收、 藏。是以升降 出入, 无器不有。 ” 因而“出入废, 则神机化灭; 升降息, 则气立...
-
小儿积滞发病机理 中医验案举隅
积滞是儿科常见病、 多发病, 近年来, 由于人们生 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结构的改变, 小儿积滞的发病率 逐年上升。积滞不仅作为一种疾病单独存在, 而且常 可诱发其他疾病, 如发热、 咳嗽、 感冒、 泄泻、 呕吐等疾 病, 所以积滞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宋明锁主 任医师是第 5 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 工作指导老师, 山西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 任委员, 硕士生导师。曾师从 “山西小儿王”张刚老 先生以及脾胃病专家郝玉明主任, 全面继承二位名老 中医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
浅析胆囊炎的发病机理及治疗
常见胆囊炎虽有急性,慢性之别,但都是饮食和情志所致。或饮食不节,或情志不畅,肝胆气滞,湿热壅阻中焦,损伤脾胃,滋生湿热,热毒熏蒸肝胆,气滞血瘀,肝失疏泄,胆失通降,土壅木郁,或肾气不足,水不涵木。西医认为是胆汁被细菌感染,或返流入胆囊的胰液之化学刺激等而引起该病。慢性胆囊炎有部分患者是由于急性病期未能及时治愈,迁延日久而致,常伴有胆石症。 治则:疏肝利胆,泻火解毒,理气化瘀,开郁通络。 方药:柴胡15克,蒲公英150丸,鸡内金30克,大黄15克,杜仲20克,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温服。 加减:疼痛甚加玄胡15克,...
-
从肾阳虚探讨多尿少尿的形成机理
“证”是由证候与病机组成的统一体,即证 候是证之外候,是病机的证据,病机是证的内在本 质,是证候的根源 [1 ]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常出 现相同病机引发相反症状的情况。肾阳虚病机的发 展变化可以影响肾阳虚证出现不同症状,多尿与少 尿就是其中一对相反的临床症状,但都可作为肾阳 虚证的临床诊断依据。多尿可表现为尿量增多或排 尿频次增多; 少尿通常表现为尿量减少,而排尿困 难、小便闭塞不通在肾阳虚证中都可以出现尿量减 少,三者统称为小便不利,它概括了肾阳虚衰引发 少尿的三种情况,故可以体现少尿含...
-
大便秘结 治法疏理少阳气机理通内结
张某,男,50岁,1996年12月3日初诊。大便秘结3年有余,常3~5天、甚则6~8天排便1次,必登厕努责,大便虽下,已疲惫不支。除便秘外,常有腹胀、干呕恶心、嗳气频作、时有腹痛、不欲饮食、胸胁满闷、口苦心烦等症。舌质偏红,苔白,脉弦细。 诊断:气秘(少阳枢机不利)。 治法:疏理少阳气机,理通内结。 处方:柴胡10g,炒黄芩10g,法半夏10g,太子参15g,炒白芍15g,甘草6g,生姜6片,红枣6枚,决明子20g。 服1剂后,脘腹满闷减轻;服2剂后,大便通畅;服7剂后,诸症...
-
哮喘的中医发病机理认识 全程温法治则理论
国医大师洪广祥全程温法治哮喘经验探析 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临床常见的症状有喘息、气短、胸闷和咳嗽,同时存在可变性的呼气气流受限,哮喘发病比例在不同国家中占1%到18%[1]。现代医学治疗哮喘的主要方法有抗炎、解痉、平喘等,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仍是控制哮喘气道炎症的有效药物[2],但依旧有着难以替代的激素副作用。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早在《全程温法治疗哮病之我见》一文中提到了全程温法治疗哮病[3]的学术思想,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将哮喘的发病主要归为“气阳虚弱是哮喘发作的内因&rd...
-
从分子水平谈清肺排毒汤作用机理 新型冠状病毒
该方包含948种化学成分,它们作用在790个潜在靶标蛋白上,这些靶标间相互作用可形成一个分子网络,多个中药活性成分可对包括病毒入侵、病毒复制过程的整个通路起作用,多方位保护机体。 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已蔓延全国,其潜伏期长、传染性强、各类人群普遍易感,对人民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新冠肺炎至今尚无针对性的有效药物,西医药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而中医药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临床数据证明效果显著 清肺排毒汤源自中医经典古籍《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
-
针刺戒烟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烟草依赖作为一种疾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0,F17.2,属精神神经疾病),确认烟草是目前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因而,戒烟日益受到人们重视,许许多多的戒烟方法也应运而生。我们检索了截至2011年12月的中文文献112篇,英文187篇,现将针刺戒烟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报告如下。 机理研究尚浅 目前有关针刺戒烟的机理研究仅处于初始阶段。多数中医专家认为,吸烟与脾肺两脏密切相关,烟进于口而出于鼻,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而脾与胃互为表里,经常吸烟则邪气壅塞,肺失肃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