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验案

中医验案

  • 晚期癌症之中医验案 以补中益气法

    晚期癌症之中医验案 以补中益气法

    全国名中医刘亚娴出身于中医世家,现为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主任医师。刘亚娴在癌病治疗中常精研古方,灵活运用。兹介绍其以补中益气用于晚期癌之验案以析之。   医案杜某某,女,工人。2008年1月14日因右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癌变术后23个月,发现盆腔肿物17个月,再次入院。1月18日二次手术,术中见腹腔内大量黄色胶冻样黏液,冲洗液约6000ml,盆腔肿物约4cm×4cm×4cm大小,内为黏液,盆腹腔、腹膜、肠管、膀胱区等布满黄色黏液,难以清除,术后病理:考虑卵巢黏液腺癌种植性浸润,于2月21日行第六次化疗(TP方案...

  • 疖疹(脾胃蕴热)中医验案

    疖疹(脾胃蕴热)中医验案

      侯某,男,18岁,2009年6月19日初诊。   患者平素喜食肥甘,抽烟、饮酒1年。半年前始在头皮、胸背、腹股沟等部位出现散发性、红色、灼痛小疖疹,偶有化脓。自以为“热重”,购买三黄片、清热散结片等中成药治疗不愈,遂前来就诊。   刻诊:患者体胖,颜面、头皮、胸背、臀部有散发疖疹,或已化脓,或已结痂,或红色痒痛欲化脓,此起彼伏,时作时止,伴有口苦、口干,便秘时作,口苦,舌红苔黄,脉濡数。   诊断:疖疹(脾胃蕴热)。   组方:山楂20克,当归10克,野菊花30克,金银花20克,黄柏10克,...

  • 慢性荨麻疹中医验案举隅分析

    慢性荨麻疹中医验案举隅分析

    杨志敏运用经方以扶正托透法辨治慢性荨麻疹经验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 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 加出现的局限性水肿反应, 多以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 痒为表现。反复发作≥6 周且每周发作≥2 次, 时多时 少, 时轻时重, 达数月或数年之久者, 称为慢性荨麻 疹 [1-2 ]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是最常见的类型, 约 80% 的 患者难以找到确切的诱发因素 [3 ] , 因此各种手段未必 能发挥确切效果且并非所有患者均对常规抗过敏治疗 敏感。有研究显示 H1 组胺受体拮抗剂即使用量升级 为常规剂量的 4 倍以上...

  • 小儿积滞发病机理 中医验案举隅

    小儿积滞发病机理 中医验案举隅

    积滞是儿科常见病、 多发病, 近年来, 由于人们生 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结构的改变, 小儿积滞的发病率 逐年上升。积滞不仅作为一种疾病单独存在, 而且常 可诱发其他疾病, 如发热、 咳嗽、 感冒、 泄泻、 呕吐等疾 病, 所以积滞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宋明锁主 任医师是第 5 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 工作指导老师, 山西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 任委员, 硕士生导师。曾师从 “山西小儿王”张刚老 先生以及脾胃病专家郝玉明主任, 全面继承二位名老 中医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 多囊卵巢综合征 刘雁峰中医验案举隅

    多囊卵巢综合征 刘雁峰中医验案举隅

    刘雁峰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采撷 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tic ovary syndrome, PCOS) 主要是由于生殖内分泌与代谢功能异常引起的排卵障碍性疾病, 是女性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主要原因, 约占无排卵性不孕症的75%[1]。刘雁峰教授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师从全国妇科名家肖承悰教授, 秉承肖教授学术思想, 在治疗PCOS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现总结如下。 PCOS与应激学说关系 近年来, PCOS患者常合并心理障碍问题已受到一些学...

  • 经行发热中医验案分析

    经行发热中医验案分析

    国医大师段富津教授治疗经行发热验案举隅 国医大师段富津教授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方剂学 学科创始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省重点学科带头 人,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 博士 生导师, 博士后指导教师。 段老幼从名师, 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从医六十余载, 擅长诊治中医内、 妇、 儿科 及诸多疑难病证, 其治疗经行发热有较好疗效。 病因病机 经行发热是指每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以发热 为主的病证, 称为 “经行发热” 或者 “经来发热” [1] 。 最早可...

  • 妊娠便秘 难治者中医验案

    妊娠便秘 难治者中医验案

      便秘,为临床常见病,有易治者,亦有难治者。妊娠便秘当属难治者,然难不在便秘,而在妊娠。下面介绍一增水行舟治妊娠便秘的验案,与大家共赏。   刘某,女,26岁。2013年9月7日初诊。主诉不大便12日。当时已怀孕2月余,平素大便通调尚可,2~3日一行。   为求通便,曾自服芦荟胶囊2粒,未果,且担心会对胎儿有影响。又服香蕉数根,亦未果。又口服豆油半碗,仍未达到通便的效果。后于同仁堂药店欲自行购买开塞露,得之有孕,不敢售之,遂就诊于我处。   症见患者虽12日不大便,但无所苦。问及伴随症状时,自述眼...

  • 肝硬化腹水伴黄疸中医验案

    肝硬化腹水伴黄疸中医验案

    林某,男,56岁。2007年11月5日初诊。   患者素有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史,8月中旬因肝硬化腹水伴黄疸加深入住江阴市某医院专科,经治2月,于10月15日出院。出院时肝功能报告:谷草转氨酶56.3单位/升,谷氨酸转肽酶307单位/升,总胆红素60.4单位/升,直接胆红素28.6单位/升,间接胆红素21.8单位/升,血清白蛋白32.9克,球蛋白41.2克,HbsAg(+),HBV-DNA :2.56×104。B超提示:肝弥漫性病变,脾脏肿大肋下2厘米。   刻诊:患者面色萎黄黯滞...

  • 尿血或尿中夹血病因病机 中医验案举隅

    尿血或尿中夹血病因病机 中医验案举隅

    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中记载:“血淋者,是热淋之甚者,则尿血,谓之血淋。”血淋属淋证范畴,系“五淋”(石淋、劳淋、血淋、气淋、膏淋)之一,以尿频数、刺痛、小腹拘急、尿血或尿中夹血,舌苔黄,脉滑数为主要症状。 病因病机 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中指出:“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诸病源候论》曰:“诸淋者...

  • 风湿热痹中医验案方

    风湿热痹中医验案方

    我国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在《素问?痹论》中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之说。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气血凝涩不行之意,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为主证,或兼感重著、痠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凡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均属痹症范畴。痹症的发病一般比较缓慢,部分患者可能开始有发热汗出,口渴、咽喉肿痛、...

  • 痹证中医验案 行痹案痛痹案

    痹证中医验案 行痹案痛痹案

    国医大师李济仁是新安医学世家“张一帖”第十四代传人,在继承新安医家前贤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临床屡起沉疴,尤其在痹证、痿证等疑难杂病的诊治上独具特色。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并且在李济仁工作室进行一些病案收集整理工作,受益匪浅。现撷李济仁治疗痹证验案2则,以飨同道。 行痹案 黄某,女,62岁,2009年7月15日初诊。诉周身关节疼痛4年,加重10天。患者现周身关节呈游走性疼痛4年余,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服用布洛芬、强的松等治疗后缓解,自行停药后症...

  • 治失眠中医验案二例

    治失眠中医验案二例

      失眠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西医对本病多采用镇静类药物治疗,虽能较快缓解症状,但其药物副作用及其依赖性却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而中医学对本病认识较早且几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从阴阳失调的角度把握和认识本病,辨证论治,标本兼治,且治愈后不易反弹,因此受到病人的欢迎。笔者在临床跟随赵志付教授临证,观其以刚柔辨证理论指导失眠的治疗,收效较好。   刚柔辨治失眠的经验   刚柔辨证理论是赵志付在继承其导师欧阳琦教授和董建华教授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根据《黄帝内经》相关理论的基础,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

  • 小儿腹痛中医验案举例

    小儿腹痛中医验案举例

    小儿功能性腹痛为儿科常见病证,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由管状器官的肌肉痉挛或梗阻引起,空腔器官脏壁层对张力最敏感,牵拉、痉挛可产生阵发性绞痛。 其疼痛特点为:1.发作性钝痛,反复发作;2.局部压痛不明显;3.腹部柔软,局部喜按;4.肠鸣音无改变。主要原因与饮食不当、消化不良及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西医多采用对症治疗,如解痉、镇静、促胃动力药等,但疗效不佳,且不能阻止复发。 验案举例 邱某,男,1岁5 个月,4月27日初诊。家长代诉:纳差伴腹痛二三天,患儿二三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食纳减少,有时摸腹,腹部隐痛,未...

  • 糖尿病肾病分型用药 老中医验案二则

    糖尿病肾病分型用药 老中医验案二则

    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许公平主任医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糖尿病科项目建设负责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许公平认为,该病属中医“水肿”、“关格”等范畴。多由素体不坚、情致不畅或嗜食肥甘厚味之品,导致脾胃损伤,致脾失健运,生湿聚水,水湿泛溢肌表则为水肿,久而影响到肾,致肾的气化失常,气不化水而可加重水肿。正如《内经》所...

  • 帕金森病肝肾亏虚为发病之本 中医验案举隅

    帕金森病肝肾亏虚为发病之本 中医验案举隅

    马云枝分期治疗帕金森病经验 马云枝 ( 1953—) ,女,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第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名誉院长,河南中 医药大学帕金森病研究所所长。从事神经系统疾病中西医 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 40 余年,善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中 风、痴呆、帕金森病、头痛、眩晕、癫痫等疾病。 帕金森病 ( Parkinson's disease) 又名震颤麻 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 病,发病初期不易察觉,主要临床症状为...

  • 论治不寐的临床经验 中医验案举隅

    论治不寐的临床经验 中医验案举隅

    失眠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古籍记载为“不寐”“不得卧”“目不瞑”。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多为3 周以上)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可见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后再难入睡,甚至彻夜不眠等睡眠障碍。顽固性失眠临床多反复不愈,迁延日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刘景源教授辨治不寐,临证常分营卫不和、心肾不交、肝郁气滞、痰浊扰心四型,刘师根据病证合理选方用药,临床常获良效。文章归纳总结了刘师论治不寐的临床经验,以资临床借鉴。 祛痰化浊,降逆和胃...

  • 支气管肺炎实证以祛邪为主中医验案

    支气管肺炎实证以祛邪为主中医验案

    支气管肺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病,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肺部听诊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罗音,胸片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或见不均匀的大片阴影。支气管肺炎四季均可罹患,冬春季节多发,若早期发现、治疗,预后良好,若病情较重,失治或误治,可导致急性心衰甚至死亡等严重不良后果。现将导师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贾六金主任医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余邪未尽的病案介绍如下: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多为感受外邪,邪气闭肺,并根据呼吸节律和频率,心率快慢,唇甲颜色,是否有神昏等分为常证和变证两大类(本文仅讨论肺炎常证的治...

  • 感冒后遗留咳嗽 中医验案举隅

    感冒后遗留咳嗽 中医验案举隅

    感冒后遗留咳嗽为内科之常见疾病,一年四季均可见,患者往往初起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咳嗽、咽痒、鼻塞、流涕等症状,迁延数日或经治疗后,外感症状基本消退,然而常遗留咳嗽一症,难以缓解,轻者数日不解,重者可延至数周,甚至数月难愈。此类患者大多外周血象不高,影像学检查亦无明显异常,现代医学对于此病往往没有特效方法,临床治疗大多给予镇咳、化痰等药物进行对症处理,疗效欠佳。中医学重视机体整体的状态,量体裁衣,灵活辨治,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此病具有独特优势,临床辨证准确则可收佳效。 目前,现代...

  • 湿热病邪所引诸多病症 中医验案详解

    湿热病邪所引诸多病症 中医验案详解

    盛增秀治疗湿热病经验述要 湿热病是指由湿热病邪所引起的诸多病症的总称。临床上常以身热缠绵、胸脘痞闷、身重体倦、小便短而黄赤、口渴不引饮、舌苔黄腻、脉象濡数为主证;以发病慢、病程长、缠绵难愈为特点[1]。中医所称的“湿热病”, 涉及到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两大类, 涵盖内、外、妇、儿和皮肤各科。现代不少病症, 如肠伤寒、痢疾、胃炎、肠炎、肝炎、关节炎、尿路感染、盆腔炎、带状疱疹、湿疹、原因不明低热等, 从中医病因学和发病学来分析, 常与湿热病邪有密切的关系。湿热病作为临床常见病证, 已成...

  • 胸痹致气痹不通发为胸痛 中医验案

    胸痹致气痹不通发为胸痛 中医验案

    全国名中医袁金声是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她认为胸痹多为痰浊阻塞,以致气痹不通,发为胸痛,治疗主张以治痰为主,并根据痰浊所兼挟的发病因素进行论治,特总结于下。 医案一 汪某,女,70岁,2019年2月3日就诊。现感胸痛、憋闷,乏力困倦,双下肢酸软,气短声微,怕冷,四肢肢端冰凉,纳少,小便清长,夜尿频,大便可,夜寐不安,舌紫暗,苔白腻,脉弦紧。 诊断:(阳虚夹痰型)胸痹。 治则:散寒化饮,通阳泄浊。 方药:枳实15g,瓜蒌壳15g,薤白10g,厚朴1...

  • 饥不欲食嗜猪油中医验案

    饥不欲食嗜猪油中医验案

      张介眉教授,是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北省知名中医、中医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擅长巧思治疗心脑血管、脾胃等科疑难杂症。笔者在此举例说明。   李某,女,52岁。患者饥不欲食,但嗜猪油,烦渴思饮,干呕呃逆,苔少,脉细数。   方药:北沙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15克,玉竹10克,鲜石斛60克。水煎服,日1剂。   服药3剂后,患者服猪油量减少,继续服药1周后症状消失,不赖猪油。后再服药1周巩固疗效。   按:本例病怪,喜食猪油,初甚为不解。细思之,猪...

  • 五火渊源 五火病机 五火治法 刘纯中医验案

    五火渊源 五火病机 五火治法 刘纯中医验案

    刘纯补充完善五火说 刘纯, 字宗厚, 约生于明至元六年 (1340年) , 卒于明永乐十年 (1412年) , 江苏吴陵 (现江苏省泰县、如皋一带) 人;明代著名医家、丹溪学派的传承人。著有《医经小学》《玉机微义》《杂病治例》《伤寒治例》等。其以《素问》《灵枢》《难经》理论为本, 融汇张仲景及金元诸家学说;在五志之火、肾无实不可泻及损伤专从血论、施泄于肾等中医理论上卓有建树, 承前启后, 对后世颇有影响[1]。既往研习刘纯著述甚少, 在此不特耀古以腾今, 实足光前而启后, 不致掩质埋光。《玉机微义》火门中...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