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
刘嘉湘治癌中药新药 善用经方选药精当
刘嘉湘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及龙华医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三届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导师。从事中医工作近60年,谙熟经典,学验俱丰,创建“扶正治癌”学术思想体系,建立肺癌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与疗效评价体系,构建中医肿瘤转化研究体系,研发三种治癌中药新药,积极推动中医肿瘤学科的创建和发展。 扶正为主 培植本元 《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诸病源候论》载有:“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腑脏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腑脏之气所为也”,《外证医案汇编...
-
刘鲁明胰腺癌“因势制宜”施治策略辑要
胰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 中位生存期不足6月 [1-2] , 5年生存率徘徊在2%-5%左 右 [3] , 预后极差。 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经验积累,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鲁明教授临证灵活拓展 《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中 “因势利导” 的辨证施 治思路 [4-5] , “因势制宜” 顺疾病动态发展, 结合患者 正气强弱, 采用针对性强的胰腺癌个体治疗。 笔者有 幸随刘老师临证, 受益匪浅, 临证学习中略有心得, 现将其 “因势制宜” 施治策略在胰腺癌维持治疗主 要理论经验总结如下 , 以飨同道。...
-
刘启泉治疗癌症术后验案
临床上,癌症术后患者气血戕伤,正气受损,加之放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多出现消瘦乏力、虚汗淋漓、纳寐欠安等一派虚象,亦常有发热、恶心、呕吐等急症,其病理性质为虚实夹杂,属本虚标实之证,基本病机为正气损耗、余毒留连。中医辨治癌症术后优势明显,可发挥治病、防变的作用,不仅能增效减毒、有效治疗术后并发症,且对防止复发与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成效甚佳。全国名中医刘启泉系河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临证对癌症术后的中医辨治有独特见解,尤其将“和”法贯穿治疗始终,主张“以平为期”的调治理念,既改善症状,又改善体质,以恢复机体...
-
刘丽坤治疗肺癌经验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逐年上升,且均居癌症首位。目前,西医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等。有研究证明,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放化疗治疗过程中,加用中药能显著减轻药物毒性,降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增强其总有效率[1]。 刘丽坤,教授,山西省中医院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6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第2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西名中医,山西省优秀专家。其从事中医药治疗肿瘤3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笔者有幸跟师学习...
-
刘沈林教授 论脾胃濡养周身
江苏省中医院刘沈林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师从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数十年,在脾胃病和消化道肿瘤证治研究方面有较深造诣,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术思想。笔者现简介如下。 学崇东垣天士 术承吴门孟河 李东垣强调脾胃为元气之源,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多从温补脾胃,升举阳气立论。叶桂则强调脾胃分治,“脾胃体用各异,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倡导甘凉濡润,滋养胃阴法,即“所谓胃宜...
-
刘嘉湘治疗胃癌经验
国医大师刘嘉湘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主任医师、教授,认为胃癌的病机,多为忧思过度,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司,痰湿内生,气结痰凝所致。病久常可因气机郁滞,血行失畅,而致瘀血内结;脾胃损伤,宿谷不化,积而化热,耗伤胃阴,亦可因气郁日久,化火伤阴;脾虚日久则可耗气伤阳,以致脾胃阳气虚,日久损伤肾阳,故产生噎嗝反胃之证,有气结、瘀血、热结、食积及脾胃虚寒之证。但气滞可出现在胃癌的任何阶段,痰气交阻大多出现在胃癌的中晚期。热结伤阴多见于胃癌晚期。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将胃癌分为6个证型。 分型论治...
-
刘启廷组方治过敏性紫癜依据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临床表现除皮肤出现紫癜外,常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痛、腹痛及肾炎等表现,少数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本病好发于6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发病率14岁以下儿童约占70%,20岁以下约占85%,积极有效的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过敏性紫癜属中医学血证、斑疹等范围,中医学称之为“肌衄”、“紫癜风”、“葡萄疫”。如《张氏医通》中有“血从毛孔出者为肌衄”。《圣济总录》谓:“紫癜风之状...
-
多发性硬化症拟刘河间法
患者某, 女, 65岁 , 金华人。 2015年7月20日初诊。 主诉: 行走不利3个月。 7月17日金华中心医院头颅 MRI检查提示: 双侧脑白质缺血性脱髓鞘病变。 症 见: 行走不利, 举步沉重, 大便1周1行, 口干不欲饮。 右尺虚浮, 舌苔薄而干。 西医诊断: 多发性硬化症; 中医诊断: 瘖痱病。 拟刘河间法。 处方: 熟地黄20g, 山茱萸12g, 麦冬15g, 五味子5g, 巴戟天10g, 肉苁蓉 10g, 肉桂3g, 石菖蒲6g, 茯苓15g, 远志5g。 7剂, 常规 水煎2次共200mL, 分2次...
-
刘志龙运用 神应养真丹治脱发
患者,女,39岁。2015年9月1日初诊。 患者产后脱发十三年,加重四个月,头顶发稀疏,晨起枕头上可见散在脱发,颇以为苦。刻诊:形体中等偏瘦,面色暗黄,头晕眼花,少腹有下坠感,双膝盖怕风,温覆后好转,大便两三天一次成型,经前烦躁,痛经,睡眠可,舌淡苔腻,脉弦。 辨证为肝肾不足,血瘀湿滞。治当滋补肝肾,活血化湿,方选《外科正宗》的神应养真丹化裁:川芎30克,熟地20克,菟丝子20克,枸杞子20克,当归20克,天麻10克,木瓜15克,荆芥10克,羌活15克,五味子6克。 7剂,水煎服。 二...
-
治疗黄褐斑 刘启廷经方 独到见解今择一案
黄褐斑是面部的一种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主要发生于育龄期妇女,甚或未婚青年女子,少数男性青年亦有发生。中医学谓之黧黑斑、面尘等。笔者作为基层中医工作者,有幸跟随刘启廷教授门诊伺诊,获益匪浅。刘师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善治疑难杂症,对治疗黄褐斑有独到见解,今择一案,供同道参考。 病由湿瘀为患 刘启廷认为,黄褐斑多见于育龄期妇女,未婚青年女子及男性青年也有发生。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情志失调致使气机紊乱。气滞血瘀不能上荣于面。“湿”在该病的病因病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湿邪致病范围...
-
刘敏如临床用药经验分析
研究方法:将刘敏如教授指导诊治病例中随机抽样100例,将其中符合中医妇科病种统计要求标准的92份,采取实数累计方法求得92份病例中总诊次为407次、服用处方共计2576剂、其中所用药123味,分类共计11类。 所用药物类中补益类占26.83%,清热解毒类占13.82%,软坚散结类占10.57%。反映了刘敏如选用药物不多,每剂药的药味结构精当,使用频率高。如白芍用药频率最高,刘敏如说这正是白芍既有养血止血又有柔肝缓急止痛之效,适合妇女属阴,易伤于血、滞于气的生理病理特点之用,妇科多见血虚肝郁证、血证、痛证等...
-
刘玉洁内外合治愈输卵管堵塞案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刘玉洁教授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载,倡仲景之学,灵活运用,师于古而不泥于古,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诊疗风格。临床中善治各种疑难杂症,现举其辨治输卵管堵塞验案1例加以说明。 郑某,女,27岁,已婚。于2014年10月8日初诊。患者婚后2年未孕,输卵管造影提示:双侧输卵管堵塞。诊为:输卵管堵塞性不孕,于唐山市妇幼医院做2次试管婴儿失败后,求治中医。患者月经周期正常,经来小腹冷痛,畏寒肢冷,经量多少不一,色暗,有血块,块下痛减,舌淡紫边有...
-
多囊卵巢综合征 刘雁峰中医验案举隅
刘雁峰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采撷 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tic ovary syndrome, PCOS) 主要是由于生殖内分泌与代谢功能异常引起的排卵障碍性疾病, 是女性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主要原因, 约占无排卵性不孕症的75%[1]。刘雁峰教授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师从全国妇科名家肖承悰教授, 秉承肖教授学术思想, 在治疗PCOS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现总结如下。 PCOS与应激学说关系 近年来, PCOS患者常合并心理障碍问题已受到一些学...
-
治不孕症刘启廷经验方
不孕症系指凡婚后夫妇有正常的性生活,未避孕同居2年而未受孕的一种病症。近年来,不孕症的发病率较高,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1.生殖器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生殖器病变,妨碍从外阴直到输卵管的生殖道通畅和功能,从而阻碍了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引发不孕,这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2.排卵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中无排卵,或虽有排卵,但排卵后黄体功能还是不健全。3.性生活失调,性知识缺少,全身系统性疾病及不明因素等导致的不孕约占不孕病因的1/3。4.免疫学因素,是指女性生殖道或血清中有抗精子抗体,导致...
-
降逆止呕 刘丽芳治疗妊娠恶阻
名医治妊娠恶阻(肝胃不和)方 处方:苏叶、法半夏、黄芩各10克,茯苓、熟地各 15克,陈皮、甘草各6克,竹茹、葛根各12克,黄连3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抑肝和胃,降逆止呕。用于治疗妊娠 恶阻,中医辨证属肝胃不和型。症见呕吐酸水或苦 水,胸满胁痛,嗳气叹息,烦渴口苦,舌淡红,苔微黄, 脉弦滑。 创方者:刘丽芳 名医治妊娠恶阻(脾胃虚弱)方 处方:木香、砂仁、陈皮、甘草各6克,苏梗、白 术、熟地各12克,茯苓、山药、党参、薏苡仁各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
-
刘启廷主治乳痈典型病例方
乳痈是乳房部常见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病症,临床以乳房局部结块,红、肿、热、痛,并有恶寒发热为特征。多发生于哺乳期妇女,以初产妇多见,好发于产后3至4周内。若治疗不当或失治,可导致溃脓,不仅威胁产妇的健康,而且关系到哺乳及婴儿的生长发育,因此要及时治疗,避免溃脓后手术治疗带来的不便。 乳痈,又称为乳疮、吹乳,中医认为乳痈之成,外因为产后哺乳,乳头破损,风毒之邪入络;内因为厥阴之气不行,阳明经热熏蒸,肝郁与胃热相互影响,引起乳汁郁积,乳络阻塞,气血瘀滞,化热酿毒以致肉腐成脓,如《诸病源候论》中说&ldqu...
-
治闭经 北京妇科名家刘奉五举其一案
对内寒或外寒入于血分,或寒邪凝泣经脉所致的闭经,应以温血通经,散寒祛瘀之药为主,使之温散流通,瘀祛而生新。但鉴于闭经者大多体质偏虚,若过用温通行血,常致体虚不支,故又将温补气血之药配入方中,以冀温补联手,互促成功。 正常的月经需要健全的大脑-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的功能和正常的子宫及经血流出的通道。上述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均可使月经暂时或永久停止,即为闭经。该病一直是世界关注的妇科疑难病症。 中医传统认为闭经属于妇人三十六病中的痼疾,其病因病机较复杂,若以虚实统之,虚有肾气不足,肝肾虚损,气...
-
刘启廷治慢性腰痛经验方
腰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又称“腰脊痛”,可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现代医学认为腰痛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诸如腰部肌肉、韧带和关节发生损伤或病变,任何原因导致的姿势失衡和某些内脏疾病都可引起腰痛。除外内脏疾病,临床上以腰肌劳损、腰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退行性病变、类风湿性脊柱炎等疾病为多见。该病的发生与劳损有一定的关系,又有多次发作史,临床习惯性地将此归纳为慢性腰痛。 中医学认为,腰痛是由外感寒湿、素有内损、扭挫外伤等,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络脉瘀阻,失于濡养,引...
-
胁背相引痛病案 刘渡舟验案
胁背相引痛病案 有这样一个病人,女性,53岁。有一天我是晚诊,晚上9点正要下班,这个病人来诊,告诉我她得的病有点奇怪,右胁下有一个点痛,背部的中间有一个点痛,两处的痛点大约都是小孩手掌般大,相互之间牵引疼痛,时从胁下开始,时从背部开始,但不管从哪里开始,最后都是两个点共痛,有密切的关联性。这个患者拿出好几本病例来,上面记载了她治疗用药的经过和处方,看看最初日期,治疗过程已经有一年半了,但疼痛从来没有间断过,只是时轻时重,重的时候影响睡眠,有时半夜被痛醒。问她的饮食、二便都正常,舌象也基本正常,脉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