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
脂肪瘤属于肉瘤范畴 兹举典型病例
脂肪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多发生于皮下。瘤周有一层薄的结缔组织包囊,内有被结缔组织束分成叶状成群的正常脂肪细胞。有的脂肪瘤在结构上除大量脂肪组织外,还含有较多结缔组织或血管,即形成复杂的脂肪瘤。好发于肩、背、臀部及大腿内侧,头部发病也常见;另有一类多发性圆形或卵圆形结节状脂肪瘤,常见于四肢、腰、腹部皮下。脂肪瘤因为是良性,一般进展缓慢,无临床症状者可不用处理,西医治疗大多选择手术或者激光切除。但是如果能不手术选择保守治疗有效的话会更受患者欢迎。因此治疗这方面可以选择中医治疗,笔者近年来治愈多例脂肪瘤患者,采用纯...
-
食管癌探究与治疗 辨证分型病例两则
食管癌是原发于食管的恶性肿瘤,为十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食管癌发病人数约25万人,北方较南方多见,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世界第一。食管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许多相关研究资料表明饮食习惯可能与发病有一定的关系。食管癌病情进展迅速,发病率、病死率高,多种治疗效果欠佳,其术后5年存活率在30%左右。 辨证分型 裴正学认为食管癌应属中医之“噎膈”、“翻胃”、“呕吐”、“胃反”等范畴。根据其50年临床经验,将食管癌主要分为以下四型: 痰气交阻型 食管癌早期大多属于此型,患者仅有轻度食物...
-
化瘀散结法治疗肺癌脑转移典型病例
益气养精、化瘀散结法治疗肺癌脑转移 在各种恶性肿瘤中肺癌患者最易发生脑转移。肺癌脑转移的症状及体征可呈多样化,其中最常见的可表现为酷似“中风”之神经系统症状,另外也可表现为颅内高压症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等,或表现为癫痫发作。我国古代文献中无脑肿瘤或脑转移瘤的明确记载,但已散在地提到一些主要症状。如《灵枢·厥病》指出:“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徐振晔教授在临床上善用补阳还五汤为主加减治疗肺癌脑转移,疗效颇佳。该方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尾、川芎、地龙等...
-
食管癌典型病例 以山甲鳖甲龟板软坚散结
一般食管癌中,上段以鳞癌多见,下段则鳞癌、腺癌均较常见,且食管上段癌多兼火热,中段癌多有痰气交阻,下段癌多见痰湿蕴结,概因火热炎上,痰湿趋下,而中段乃气机升降之枢纽的缘故。 典型病例 李某,女,78岁。2016年11月1日首诊,食管癌术后2个月,低分化腺鳞癌,LM2/10,舌暗苔腻脉弦滑。处方如下:藿香10g,佩兰10g,滑石10g,竹叶10g,生石膏30g,瓜蒌皮15g,清半夏10g,黄连10g,吴茱萸5g,莪术10g,威灵仙10g,石见穿30g,浮萍15g,太子参15g,炒白术15g,茯...
-
硬皮病中医病因病机 典型病例
硬皮病是以皮肤及各系统胶原纤维硬化为特征 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进行性发展疾病,对患者危 害严重,现代医学目前无确切有效疗法。本病属中 医学 “皮痹”范畴 ,《素问·痹论》曰 : “痹或痛, 或不痛,或不仁,……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 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 皮则寒 ” ; “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 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 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 。中医重视人体 自身抗病能力,强调早期治疗,防止病情发展和演 变,因此,从中医学角度研究,对于防治本病具有...
-
坏疽性脓皮病 溃疡性皮肤病 病例讨论
“淘砌”法是我科赵炳南老医生治疗体表溃疡的一种独特方法。即在治疗体表溃疡时,不但应用化腐的方法,去除掉局部的坏死组织,同时应用生肌的方法,促使局部的组织生长,加速溃疡的愈合。“淘砌”一词来源于赵老的临床实践。赵老解放前治疗一位腿部溃疡的患者,根据中医热盛,肉腐成脓而生疮的理论,治疗时内服大量清热解毒的药物,外用化腐祛瘀的药膏,早期取得了一些疗效,以后无论赵老怎样仔细换药,溃疡变化均不大,赵老百思不得其解。一日赵老在村头散步,恰巧看到一个学龄前的小孩“淘气&...
-
治愈痤疮防止复发 中药典型病例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玉英教授出身中医世家,师从著名中医学家刘渡舟先生、马雨人先生等,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数十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精通内、妇、儿、皮肤等各科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的治疗,对于痤疮的治疗,也有独到的经验和体会,临床疗效显著。 痤疮又称粉刺,是中青年人群中常见的皮肤疾患,以青春期和女性患者较为多见。其病程缓慢,易于反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王玉英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对本病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痤疮的发病与肺、脾胃、肝等脏腑气机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有诸内必形诸外,因此在治疗上必须从整体出发,详辨患者全...
-
痤疮“肺风粉刺”中医病例
禤国维 ( 1937—2017) ,国医大师,广东省中医院主任 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皮肤科临床工作 50 余年,在中医皮肤病研究领域颇有建树,不仅对皮肤病 的病因病机有独到见解,而且在治疗皮肤病上对于药物的 运用独具特色。擅长运用中医疗法治疗脱发、痤疮、荨麻 疹、红斑狼疮等皮肤病。 昆布,始载于 《名医别录》 ,性味咸、寒,归 肝、肾、胃经,有消痰软坚、利水消肿之功效,医 家多用于瘿瘤、瘰疬等疾病的治疗,常配伍海藻。 《玉楸药解》载 : “昆布咸寒清利,治气臌水胀, 瘿瘤瘰...
-
辨治小儿汗证中医典型病例
小儿汗证指小儿在安静状态下, 以全身或局部汗 出过多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为儿科临床常见病之 一 [1] 。北宋儿科大家钱乙 《小儿药证直诀》列 23 则 医案, 却专门将汗证列为一则, 论述导致小儿汗证的 3 种不同病机 [2] , 由此可见多见及多变。现代研究表 明汗液中含有钠、 钾等电解质, 长期汗出过多、 大汗淋 漓, 可使小儿体液中电解质紊乱, 营养物质消耗, 导致 儿童机体免疫力下降, 易感他疾。因而积极防治本病 与小儿的生长发育、 营养健康等关系十分密切。桂金 贵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工作多三十余...
-
前列腺肥大性尿潴留典型病例中医案
马齿苋性寒味酸,人大肠、肝、脾经,功用 清热解毒、散血消肿。《开宝本草》云:“利大小 便”。《本草纲目》云:“散血消肿,解毒通淋”。根 据民间验方,用单味马齿苋鲜品食用,或干品研 粉冲服,治疗数例老年性前列腺肥大性尿潴留 取得满意疗效。 典型病例:于某,男性,76岁,患者无明显 诱因情况下出现小便次数增多,量少,淋沥不 爽,尿如细线,并时有灼热感。曾在当地医院B 超检查,诊为前列腺肥大。两天前出现小便点滴 不通,急来医院。医生给予置导尿管导尿和相应 对症支持疗法,并...
-
治愈男性不育症 中医典型病例数案
男性不育症主要是由于精液异常导 致。精液异常大体分为精子稀少、精液不 液化:精子畸形、精子活力低下以及死精 等。用中药治疗男性不育症264例,疗效 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病程最长8年,最短2年; 年龄最大43岁,最小23岁;一胎不育者 241例,输精管结扎复通者23例。 依据精液检查情况分为以下几种类 型:1.精子稀少:精子计数少于2000万/ 毫升或者无精子。2.精液不液化:l小时 以上完全不液化。3.畸形精子过多:精子 形态异常超过20%。4.死精子过多:精子 成活率低于50%以下,活...
-
典型病例 前列腺肥大坐浴提肛治
前列腺肥大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 影响生活质量,临床采用中药煎水坐浴配 合练提肛收肛功治疗该病,疗效可靠、价 廉,特别是练提肛收肛功是改善生活质量 的好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患者均为门诊和住院病 人,年龄最大81岁,最小43岁;11例伴有 慢性前列腺炎,41例有性功能减退,46例 B超均提示前列腺良性增生。 诊断标准:中年以上男性,有尿频尤 以夜尿次数多、排尿困难、尿余沥不尽、尿 失禁、血尿、尿潴留等;B超提示前列腺良 性增生;对尿闭及真性尿失禁不在本治疗 范畴。 二、治疗方法 处方...
-
慢性盆腔炎 治疗方法效果 典型病例
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48 例,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48例患者,年龄25。35岁者16 例,36~50岁者32例;其中合并盆腔包块者34例;病程6个月~4年。 临床表现:一般全身症状多不明显,下腹坠胀疼痛及腰骶部疼痛,在劳累、性生活后或经期加剧,常伴有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体检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在子宫以及卵巢一侧或双侧可触及索状物,并有轻度压痛,盆腔结缔组织炎患者一侧或双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可扪及包块。舌红,苔腻微黄,脉弦或滑。中医辨证为湿热血瘀型。 二、治疗方法 处方:薏苡仁...
-
刘启廷主治乳痈典型病例方
乳痈是乳房部常见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病症,临床以乳房局部结块,红、肿、热、痛,并有恶寒发热为特征。多发生于哺乳期妇女,以初产妇多见,好发于产后3至4周内。若治疗不当或失治,可导致溃脓,不仅威胁产妇的健康,而且关系到哺乳及婴儿的生长发育,因此要及时治疗,避免溃脓后手术治疗带来的不便。 乳痈,又称为乳疮、吹乳,中医认为乳痈之成,外因为产后哺乳,乳头破损,风毒之邪入络;内因为厥阴之气不行,阳明经热熏蒸,肝郁与胃热相互影响,引起乳汁郁积,乳络阻塞,气血瘀滞,化热酿毒以致肉腐成脓,如《诸病源候论》中说&ldqu...
-
治继发性闭经 病例处方点评
病例:李某,女性,32岁。患者诉2年前行刮宫术后闭经至今,注射黄体酮20毫克3次仍未行经。现精神倦怠,乏力,食少,面色无华,头晕,嗜睡梦多,记忆力减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西医妇科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继发性闭经,中医辨证属血虚肾亏,治宜补肾养血。 处方:当归、枸杞子各15克,熟地、怀牛膝、仙灵脾各12克,白芍、覆盆子、菟丝子、五味子、车前子(布 包煎)、仙茅各9克,川芎3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服药1个疗程(15日)后月经来潮,经量较少,色淡红,质稀。效不更方,继用1个疗程,月经如期而至,量色质均正常而...
-
倒经 青春期闭经 处方组成 病例验证
处方组成:鲜生地、珍珠母(先煎)各30g,丹皮炭12g,焦山栀、荆芥炭、黄芩各6g,牛膝炭15g,生甘草3g。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早、晚各服1次。于周期性吐衄前服完5剂,每日服1剂。如无效果,可于下个月周期性吐衄前再服5剂。 功效主治:倒经。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倒经患者13例,未婚9例,已婚4例,年龄均在35岁以内。13例中,服药5剂治愈4例,10剂治愈者3例,15~20剂治愈者4例,无效2例。 (魏忠义) 麻黄石楠叶治青春期闭经 处方组成:麻黄、桑白皮、桑叶、香附、牛膝各9g,白芥子...
-
骶髂关节骨错缝 治疗手法 典型病例
骶髂关节骨错缝又称骶髂关节半脱位,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因暴力损伤所致,如突然跌倒单侧臀部着地、单侧跳跃、下蹲位承重站立时扭伤等,此外,女性在妊娠期和产后,因内分泌的作用,可使关节周围的肌筋、韧带等产生撕裂,也易产生错缝。伤后表现为骶髂关节处臀外上方疼痛,行走呈跛行,弯腰、翻身、仰卧等均可引起疼痛,自觉下肢有延长和缩短。 治疗手法 临床上分为前错缝和后错缝,正确采用中医手法治疗收效快。 前错缝手法:采用拔伸屈曲法,患者仰卧位,医者站在患者伤侧身后,左手握住患肢踝部,右手扶在...
-
膝关节肿痛典型病例中药体会
用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肿痛7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7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肿痛及肢体关节活动障碍。其中男性32例,女性46例;年龄13—75岁,平均59.5岁;病程21天~28年;双膝关节均肿痛者58 例,单膝关节肿痛者20例;有劳损、受凉、扭伤史者63例;检查示膝关节胫骨内外踝及髌骨周围明显压痛者67例,伴有膝关节积液者20例,伴有发热者53例。 二、治疗方法 处方:取川乌、独活、姜黄、大黄、栀子、当归、赤芍、红花、桃仁、桂枝、川牛膝各10 克,草乌6克。...
-
放射性结肠炎 典型病例中医处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素贤 治痢当以虚实、寒热、气血为纲领,从消导、去滞、调气、和血、行血入手,将清湿热、解热毒、行气滞、和营血、化血瘀、祛寒湿、补虚损、固脾胃、益阴液、收敛固涩等治法按需结合。①清湿热当以黄连为主,例如芍药汤中黄连、黄芩组合,可清热燥湿解毒;②解热毒当以双花为主,双花是治疗痢疾的常用药,其解毒的功效优于黄连;③行气滞当以木香为主,例如芍药汤中木香、槟榔的组合,可行气导滞;④和血当以当归为主,例如芍药汤中芍药、当归、甘草同用,以和营理血;以上清湿热、解热毒、行气滞及和血的药,是中医...
-
辨治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典型病例
现将杨震临床辨治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经验介绍如下。 典型病例 李某,女,44岁。患者半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腹胀、尿少,B超提示肝硬化腹水,口服中药3月余,症状改善停药。近感乏困,胃胀,口干苦,尿黄,尿量可,大便粘滞不爽,日2—3 次。舌淡暗苔黄腻,脉细滑。查乙肝病毒(HBV)DNAl.38x106单位/毫升;转氨酶升高,MG=42.6/40.5;B超提示肝硬化腹水(少量);血清肝纤维化检查:透明质酸(HA)大于800毫克/毫升。既往有胆囊炎病史。 证属肝胆湿热挟瘀。治拟清热化湿,活血通络。 处方:佩兰...
-
女性尿道综合征 典型病例处方
女性尿道综合征是指有尿频、尿急、尿痛,伴少腹部胀满及耻骨部不适等症状,但泌尿系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尿检无白细胞、脓细胞或偶见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的一组非特异性症候群。不少病人排尿急迫和下坠感十分明显,还伴有会阴部、下腰部疼痛。该病多见于女性,常在情绪不畅及劳累后发生。基层医疗机构及患者常按泌尿系感染治疗,因无炎症,用西药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此类病症属中医淋证范畴,但按常规治疗亦效不显著,中西治疗都颇为棘手。经多方查证资料,在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中有类似记载:”女性小溲频数,量少窘急,腹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