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
-
胃癌合并糖尿病 孙桂芝医案医话治方
孙桂芝,女,1937年12月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原主任,从事肿瘤临床工作40余年,诊治中晚期肿瘤60余万人次,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筛选出系列抗转移防复发的有效方药与方案,并通过实验研究,从整体-细胞-分子水平探讨了抗肿瘤防复发、转移的作用机理,在中医药治疗肿瘤方面做出了示范性工作,彰显出中医治疗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本版自今日起开设“孙桂芝医案医话”栏目,详尽介绍孙桂芝的临床经验,以继承其学术思想,供广大中医临床人员学习借鉴。 潘××,男,54岁,2005年12月7日初诊。胃癌(...
-
胃癌并淋巴结转移 孙桂芝医案处方详解
王某某,男,74岁,2006年11月1日初诊。胃癌根治术后5个月。病理:低分化腺癌,侵蚀胃壁全层达外周脂肪,淋巴结3/3,切缘(-),网膜(-)。草酸铂+希罗达化疗4周期,白细胞3.40×109/L。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刻诊: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倦怠乏力,胃纳差,口服化疗药时感烧心,腹不胀,眠可,大便干结,2日1次,小便黄,口渴,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 辨治要点:胃热炽盛,肠燥便秘,挟肝阳上亢及血瘀;复经手术与化疗,胃气已伤。治疗原则为清热毒,潜肝阳,益气阴,散瘀血,和胃气。遣方如下: 处方...
-
治疗前列腺癌术后骨转移典型医案一则
前列腺癌大多生长速度较为缓慢,少部分生长相对较快,癌细胞可转移到骨和淋巴结等部位,早期症状不显著,晚期可导致排尿困难、尿血、骨痛等症状。本病归属于中医学“虚劳”“癃闭”“痹证”等范畴,病程长,且迁延难愈。笔者有幸跟随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杨进抄方学习,现录其治疗前列腺癌术后骨转移典型医案一则,并总结分析其经验如下。 典型医案 郑某,男,79岁,2020年8月9日初诊。患者于2016年诊断出前列腺癌,并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继予内分泌治疗。近年全身不定处疼痛,查有多处骨转移,刻下:倦怠乏力,骨痛时作,...
-
清宫医案 脾胃病治验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脾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脏器,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胃降,生化气血,滋长精气,被称为“后天之本”。清宫御医也颇为重视,潜心研究脾胃理论,透过众多医案,可以发现其学术思想在此方面的诸多体现。 清宫之中,皇家养尊处优,恣食肥甘厚味,加之受饮食习惯影响,患脾胃病者较多;其中,慈禧医案的记载可谓现存最全者。慈禧一生,常患气滞、食积、泄泻等症。笔者以慈禧医案为例,浅述对宫廷脾胃病遣方用药理论之理解。 重调脾胃 气机升...
-
中医治胃癌附医案 常用药对介绍
尤建良治疗胃癌常用药对举隅 药对又称对药, 是治疗疾病时使用相对固定的两味 药组成, 药对虽组成简单, 但具备方剂的基本结构及主 治功效。药对并非任意的组合, 而是古今医家经过长期 的医疗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 具有确切疗效的组合, 合 理的配伍不仅能增加疗效, 而且能降低药物毒性, 反之, 不但不会增加临床疗效, 还会增加药物毒性。药对常以 相须、 相使配伍发挥协同作用, 以相畏、 相杀配伍抑制不 良反应。 尤建良教授是江苏省名中医, 江苏省老中医专家经 验传承指导老师, 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硕士研究 生导师...
-
补肾药撤减激素案 独特的临床用药规律介绍三则医案如下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用在慢性病时,往往造成长期依赖。如何在撤减激素同时又能保持治疗效应,在这一方面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名中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沈自尹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特的临床用药规律,兹介绍三则医案如下。 医案一 李某,男,47岁,1994年11月26日初诊。诉患者自幼(5岁)哮喘宿疾缠身,当时用氨茶碱能缓解。年届30岁以后,氨茶碱不能控制,由此连续用激素长达10年之久,每年因大发作,需临时加用大剂量强的松。临诊见满月脸,动则有哮鸣音,服强的松30mg...
-
参苏饮治疗肥胖体虚 医案1则
参苏饮源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功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教授王克勤针对某些体虚病人外感而不愈情况,选用参苏饮治疗肥胖体虚之人外感,疗效很好,兹介绍医案1则。 崔某,男,35岁,2002年12月10日就诊。 患者体胖,发热,咳嗽,痰多,周身酸痛,困倦不适,口中有秽浊之气,咽痛;舌淡略紫暗,苔白,脉濡。辨证:气虚外感,夹有痰浊。 处方:太子参20克,紫苏15克,陈皮15克,枳壳15克,前胡15克,半夏15克,葛根20克,木香15克,甘草15克,桔梗15克,茯苓15克。5剂,日1剂水煎服。...
-
臁疮分型辨治 典型医案
臁疮是发生于下肢经久不愈的溃疡,常继发于下肢静脉功能障碍性疾病,关于臁疮历代医家均有较详尽的论述,《疡医心得集》载:“臁疮者,生于两臁,初起发肿,久而腐烂或津淫搔痒,破而脓水淋漓……”,其表现为以小腿下部内外侧溃疡,经久难愈,愈后不久又溃为特征,故又称为老烂腿、裙边疮、裤口毒等。多由久立或负重,日久耗伤气血,致小腿筋脉横解,青筋显露,郁阻脉络,影响气血运行,复因湿热下注,气血凝滞而成;或因小腿皮肤破损染毒,虫咬湿疹而诱发。病变部位大多在内踝上三寸处(内臁),内侧多于外侧,以痒痛、红肿、糜烂、溃烂、疮口下陷,...
-
仝小林 治疗瘾疹的医案观点
瘾疹,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并伴有瘙痒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类似于西医的荨麻疹。 中医外科教材对瘾疹的辨证多从寒热论治,认为风团若色红多属于热,如风热或血热,用《外科正宗》之消风散或犀角地黄汤等疏风清热凉血的药物来治疗。若风团色苍白,多属于寒,如风寒束表,一般常用桂枝汤或桂枝麻黄各半汤疏风散寒。仝小林在临床中却常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或升阳散火汤治疗风团色红伴灼热感之瘾疹,看似属热,但却予辛温透邪之药而愈,这是为什么呢? 仝小林认为,部分瘾疹其实属于火郁范畴。那么何为火郁?火郁中的火是实火还是虚...
-
中医误治“冻疮”医案
患者王某,男,43岁。2008年2月17日来诊。 主诉:双手冻疮4年。患者4年前双手即开始生冻疮,手背胀痛,纳眠俱佳,余无不适,察见患者双手肿胀,按之凹陷不起,颜色苍白微青紫,手背冻疮较多,手凉,耳边有冻疮,舌淡红,脉沉细。正处方之际,患者诉说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上肢无力症状,不能长时间举重物,无肩颈酸楚疼痛不适,曾于当地医院检查颈椎正侧位片未见异常,期间未做任何治疗,后自行缓解。目前上肢无力症状基本消失,再查:颈椎活动度基本正常,双侧臂丛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旋颈试验均为(-),双上肢肌张力无明显...
-
治疗风疹瘙痒中医案例处方
赵某,男,3.5岁。 初诊2016年2月19日:全身皮疹伴瘙痒两年余。患儿自2013年9月起全身散在皮疹,随年龄增加,不轻反重。两年多来,往返于北京、上海等多家西医院求治,反复住院治疗,不但无功,反每每被劝尽早出院。目前除外涂各种药膏暂时可缓解剧烈瘙痒外,即使激素冲击治疗亦无法控制病情发展。患儿家长哭诉,患儿自皮疹后几未进食过任何蛋白质,肉蛋奶等对此患儿皆属奢望。进而又述,因多方求治西医无效,似已无处寻药,今方首次就诊中医,虽对中医中药将信将疑,但见患儿每日之痛苦,实属无奈,只得一试。笔者听此,虽难免不悦...
-
神经性皮炎 辨证思维程序 医案经验方及常用中成药
本病因皮肤状如牛项之皮,厚且坚,故名牛皮癣。 其特点是皮损多为圆形或多角形的扁平丘疹,融合成片,剧烈瘙痒,搔抓后皮损肥厚,皮沟加深,皮嵴隆起,极易形成苔藓样变。 相当于西医学的神经性皮炎。 【主要病因病机】 1.初起为风湿热之邪阻滞肌肤,或硬领等外来机械刺激阻滞肌肤发而为疹。 2.病久耗伤阴液,营血不足,血虚生风生燥,皮肤失去濡养。 3.肝火郁滞,情志不遂,郁闷不舒,紧张劳累,心火上炎,气血运行失职,凝滞肌肤,每易成为诱发的重要因素,且致病情反复。...
-
皮肤红疹瘙痒风团 红色皮疹及抓痕 中药医案
近3年,笔者有幸跟随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学习五运六气,通过参加学习班及临床跟诊、沙龙讨论等多种方式,对五运六气的临床应用略有心得。 笔者通过以下两则医案,浅谈学用顾植山老师五运六气理论及遣方用药经验的体会。这两则医案主要是通过抓病机,辨五运六气和六经欲解时,调和天人关系,最终达到见病不治病而病自愈的效果。 案一 杨某某,男,1958年12月16日出生。2021年9月7日初诊。皮肤出现红疹,瘙痒1月。患者平素怕冷,故行“长蛇灸”调理,在做完4次后出现皮肤...
-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 医案撷举 赖氏治新法
通元疗法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 赖新生教授、 临床工作40余载, 德艺双馨。 赖 教授独创的通元疗法, 为通督调神、 引气归元的简 称, 是一种以中医学基础理论为基础, 尤以阴阳学 说建立的科学、 传统、 有效的针灸循经取穴方法, 涵盖了调和阴阳、 通督安神、 针药合璧的中医诊疗思 维。 其取穴以督脉和任脉的腧穴为主, 配以五输穴 或其他特定穴, 充分发挥了督脉贯脑为通调元神、 任脉连肾为精气之归的经络治疗效应, 可治疗脑 病、 过敏性疾病、 妇产科疾病及其它疑难杂症, 效如 桴鼓。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
-
前列腺肥大性尿潴留典型病例中医案
马齿苋性寒味酸,人大肠、肝、脾经,功用 清热解毒、散血消肿。《开宝本草》云:“利大小 便”。《本草纲目》云:“散血消肿,解毒通淋”。根 据民间验方,用单味马齿苋鲜品食用,或干品研 粉冲服,治疗数例老年性前列腺肥大性尿潴留 取得满意疗效。 典型病例:于某,男性,76岁,患者无明显 诱因情况下出现小便次数增多,量少,淋沥不 爽,尿如细线,并时有灼热感。曾在当地医院B 超检查,诊为前列腺肥大。两天前出现小便点滴 不通,急来医院。医生给予置导尿管导尿和相应 对症支持疗法,并...
-
孙自学教授治疗阳痿医案两则以分享同道
孙自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河南省名中医,国家重点学科中医男科学科带头人。长期致力于中医男科学的研究,学验皆丰,其善于运用经方治疗男科疾病。笔者随侍左右,收益颇多,现选其治疗阳痿医案两则,以分享同道。 案一 刘某,男,45岁,勃起功能欠佳近3年。刻诊:阳痿,疲惫乏力,怕冷,易汗出,动则加剧,手足不温,腰膝酸软,咽干口燥,舌质红,少苔,脉沉细。辨为脾阳虚,肾阴亏虚。治当健脾益肾,调和阴阳。给予桂枝加人参汤合百合地黄汤加味。处方:桂枝12克,党参12克,生白术15克,炙甘草9克,干姜9克,百合18克...
-
叶天士医案男科杂病证治特色述要
叶天士( 1667- 1746 年) , 名桂, 字天士, 号香岩, 为清代江南名医, 在温病学说、 络病说、 奇经说、 胃阴 说等方面有独到创见。他擅长诊治内科杂病, 一生 忙于诊务, 著述极少, 惟有医案存世, 这些医案为后 学提供了极佳的学习素材。叶天士医案有关男科杂 病涉及癃闭、 淋浊、 遗精、 阳痿、 疝气等, 梳理其证治 特色, 可管窥其男科杂病诊治特色。 1 重脏腑辨证, 尤重肝肾, 兼顾心、 肺、 脾 在叶天士医案中, 对脏腑各自阴阳协调以肝、 胃、 肾阐发较多。认为肝肾位于下焦, 肝阳易亢, 肾...
-
中医学滑胎治疗复发性流产医案
复发性流产(RSA)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RSA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本病病因不明确,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血栓前状态(PTS)在RSA发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岐黄学者谈勇是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本病多为肾虚血瘀型,采用补肾活血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本文梳理了中西医关于PTS致RSA的发病机制,总结谈勇治疗本病的特色,报道如下。 辨证经验 RSA属中医学滑胎、屡孕屡堕的范畴。清·王清任提出少腹逐瘀汤可治疗血瘀型流产,认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