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则

二则

  • 治耳鸣法二则

    治耳鸣法二则

      1)热盐枕耳:耳鸣影响听力和睡眠,不少患者久治无效,本方可为你解除烦恼。用盐适量,炒热,装入布袋中,以耳枕之,袋凉则换,坚持数次,即可见效。   2)煎服葵花籽壳:葵花籽壳15克,放入锅内,加水1杯,煎服,日服2次。   荐方人:重庆市第二药品检验所 唐德江   来源:《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

  • 介绍治牛皮癣效方二则

    介绍治牛皮癣效方二则

      方一:将山药200克加明矾50克,放在石板上捣碎成黏状,涂抹在一块白布上,按患处位置用胶布或布条捆、贴好,每晚睡前贴患处。有时发痒,但不要揭开,第二天早晨再换1次,连用1周即可。此秘方曾治愈山东一位患者。   方二:斑蝥(中药店有售)10克,医用酒精150克,同入瓶内泡1周。用药棉蘸药液擦洗患部,一直擦到起水疱(千万勿用针挑破,到一定程度自破,水即流出),3天后水疱皮自行脱落,不留疤痕,不再复发。此偏方曾治愈一位患牛皮癣达14年之久的患者。   引自:1996年2月14日《安徽老年报》   来源:《中国民间秘验...

  • 痛经的奇效食疗偏方十二则

    痛经的奇效食疗偏方十二则

      玄胡益母草煮鸡蛋: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鸡蛋2个。将以上3味加水同煮,待鸡蛋熟后去壳,再放回锅中煮20分钟左右即可饮汤,吃鸡蛋。具有通经、止痛经、补血、悦色、润肤美容功效。? 乌豆蛋酒汤:乌豆(黑豆)60克,鸡蛋2个,黄酒或米酒100毫升。将乌豆与鸡蛋加水同煮即可。具有调中、下气、止痛功能。适用于妇女气血虚弱型痛经,并有和血润肤功效。 姜艾薏苡仁粥:干姜、艾叶各10克,薏苡仁30克。将前两味水煎取汁,将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药汁同煮至熟。具有温经、化瘀、散寒、除湿及润肤功效。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

  • 方宝华整理白血病医案二则

    方宝华整理白血病医案二则

      方宝华主任医师为孟河医派丁氏嫡传弟子,江苏常州孟河医派传承学会创会理事,又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从事中医事业已六十余载,在临床上对许多疑难疾病正确地运用辨证施治,特别注重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中医理论,使许多病员转危为安,今整理白血病医案二则如下:   病案一   施某,女,39岁。2001年5月28日初诊。   因患急性白血病曾于2000年12月13日住某市级医院治疗,口服强的松5mg,4~5次/日,现已停用2周。今来门诊诉,每日下午发热,体温37.5℃~37.7℃,纳谷较差,夜间少寐,大便...

  • 刘沈林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案二则

    刘沈林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案二则

    全国名中医刘沈林是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师承国医大师徐景藩,长期从事脾胃病和消化系统肿瘤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兹择刘沈林临证医案二则介绍如下。   医案一 胃癌术后案   郑某某,女,56岁。2018年4月1日初诊。患者胃癌术后近1年,曾行4个疗程化疗。吐酸,嗳气时作,胃脘不适,有冷痛感,口干。苔薄白,脉细。   诊断:(中虚气滞,气血不足型)胃癌(西医称胃癌术后)。   方药:太子参15g,炒白术10g,云茯苓15g,广陈皮6g,广木香5g,炒当归10g...

  • 补肾茶饮二则

    补肾茶饮二则

    仙茅茶 取仙茅(药店有售)5克、红茶3 克,用2()()毫升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本方温肾阳、壮筋骨,适用于男子阳痿精冷、小便失禁、腰腿疼痛与女子阴冷、性欲低下等。 菟丝麦冬茶 取菟丝子5 克、麦冬3克、花茶3克,用250毫升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本方补肾养心,适用于心肾不足引起的阳痿早泄、遗精滑精、小便赤灼、口干烦热、失眠多梦。 (吴质谱)...

  • 阴部瘙痒 百部治方二则

    阴部瘙痒 百部治方二则

      阴虱是一种性传播疾病,是由寄生于人体毛发的寄生虫阴虱导致的,常见阴部瘙痒,夜间尤甚,阴部出现红疹,丘疹,血痂或青斑。   1.百部30克,苦参30克,蛇床子30克,川椒6克,枯矾6克,白头翁12克,蒲公英15克。水煎外洗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   2.百部50克,蛇床子30克,鹤虱20克。用75%酒精500毫升浸泡1周后,去渣滤液备用。将阴毛剃净,清洗局部,用消毒棉签蘸药液涂于阴阜处,每日3次,连用7天为1个疗程。已婚者夫妇同治,内裤、床单等煮沸,日光下暴晒,以杀灭虫卵。...

  • 粉刺 丘疹疙瘩如刺 兹举病案二则

    粉刺 丘疹疙瘩如刺 兹举病案二则

    粉刺因生丘疹疙瘩如刺,破出白色粉汁而名,属于中医学“肺风粉刺”“肺风酒刺”范畴。现代医学称本病为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此病好发于青少年,虽无痛楚,但影响美观,故成“心病”。 中医学一般从肺经风热、湿热蕴结、痰湿凝结论治粉刺。临证中,笔者在导师杨扬的指导下,从六经辨证之太阳病论治该病,方用麻杏苡甘汤、麻黄加术汤等加味,取得良好效果,兹介绍如下。 麻杏苡甘汤出自《金匮要略·湿病篇》,是仲...

  • 陈国权辨治盗汗验案二则

    陈国权辨治盗汗验案二则

    盗汗,又名寝汗。《景岳全书》云:“盗汗者,寐中通身汗出,觉来渐收。”《素问·经脉别论》云:“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可见五脏六腑皆令人汗,盗汗亦是。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陈国权扎根临床近60年,笔者有幸跟随其抄方体悟,现挑选四则验案分享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案一 肝气郁结、阴阳不和证 王某,女,52岁。2023年2月26日初诊。诉盗汗半年余。眠时燥热汗出、汗后发...

  • 方用赞育丹加减治疗验案二则

    方用赞育丹加减治疗验案二则

      李寿庆主任医师系鄂尔多斯市名中医,临床推崇张仲景、叶天士、张景岳,学思结合,精益求精;临证寻求古训,求索真谛。笔者兹介绍其采用温阳补肾法,方用赞育丹加减治疗验案二则,供同道参阅思析。   病案一:心动过缓并阳痿案   某男,39岁,个体。于2009年11月5日初诊。   患者诉心悸烦躁2年余,渐伴阳事不举,神情紧张,情绪低落。曾就诊于北京多家医院,查ECG:心动过缓,心率40次/分,伴右束支房室传导阻滞。自觉心悸,怔忡,胸闷气短,烦躁不安,多家医院多次诊断为“心动过缓”,...

  • 外阴白斑外洗方二则

    外阴白斑外洗方二则

    外阴白斑又称为外阴白色病变,通常发生在50 60岁的女性中。其主要症状是:外阴瘙痒,有时可有灼热、疼痛感;皮肤粗糙,呈苔藓样增厚,有抓痕,有时发生皲裂;局部色素减退,大阴唇、小阴唇普遍变白;外阴叫—见轻度萎缩,严重时阴蒂、大小阴唇萎缩、粘连,小阴唇部分或全部消失,阴道口狭小、弹性消失,甚至影响排尿和性生活。祖国医学认为,此病与肝肾不足、血虚风燥、湿热下汁有关。应用中药外洗的方法有较好的止痒、润肤作用。 方一:取当归、仙灵脾各 30克,鸡血藤60克,加清水 3000毫升,浸泡1小时后煮沸 20分钟,滗取...

  • 盆腔炎验方二则

    盆腔炎验方二则

    急慢性盆腔炎是困扰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认为,盆腔炎属于“腹痛”、“瘕积聚”范畴,多由湿热蕴阻、痰湿凝滞、气滞血瘀引起。采用以下两则验方治疗,安全可靠,中老年女性不妨试试。 苦菊莱菔汤 组成:苦菊100克,金银花20克,蒲公英25 克,青萝卜200克(切片)。 用法:上四味共煎煮,去药后吃萝卜盆腔炎验方二则喝汤。每日1剂,连服1周。 功效主治:对盆腔炎属湿热瘀毒型,症见发热、下腹胀痛、小腹两侧疼痛拒按、带下色黄量多、舌质红苔黄、...

  • 男科疾病 阳痿不射精治案二则

    男科疾病 阳痿不射精治案二则

    阳痿 余某,男,26岁, 某公司职员。2007年4月15 日初诊。结婚半年余,阳事不 举,性交一直不能成功。多处 求诊,壮阳之品累进,终无效 验,延余诊治。视患者表情悲 伤,抑郁不乐,时作叹息。诊 之,舌苔薄白,脉弦。细询其 因,知患者中学毕业,复读三 年,皆未考中,因而心情郁 闷,渐至阳事不举,此情志郁 结可知也。乃细心开导,并劝 其妻,处处体贴患者,夫妻合 作,且服药剂,方能奏效。处 方:柴胡、白蒺藜、菟丝子、枳 实各10克,甘草6克,香附、 白芍各12克,仙灵脾15克。 水煎服,每日l剂。复诊,上 方略事加...

  • 治闭经的中医经验二则

    治闭经的中医经验二则

      中医认为,继发性闭经多属于肝肾不足、气血虚弱、痰湿内阻、气滞血瘀等引起。不外两因,一是体制虚弱无经水而闭。二是气血不畅致经水无法下行而闭。现将山楂配当归治闭经的经验介绍给大家。   病案1   冷某某,女,19岁,未婚。2007年11月2日初诊。因“月经从未至”来诊。患者平素多病,8年前曾患肺结核,服用抗结核药物1年余而痊愈。5年前因外伤致大出血而晕倒住院等。多次重病致身体虚弱,月经一直未至。曾到多家综合医院做过B超、CT及妇科相关检查,未见明显器质性疾病,都认为多病导致血少...

  • 治痛经方二则

    治痛经方二则

    方一:全当归12克,桂枝、赤芍、白芍各9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 7枚,饴糖(冲服)30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补血通经,缓急止痛。 主治:痛经,血虚型。每逢月经将行,必先发腹痛,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 方二:茯苓24克,桃仁12克,桂枝、赤芍、丹皮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调和气血,化瘀止痛 主治:痛经,气血失和型。月经先后不定期,每逢月经来潮,腹痛如锥刺,腰痛如折,舌紫暗苔薄,脉涩。 王可喜...

  • 骨伤科术后调治案二则

    骨伤科术后调治案二则

      案1邵某,男,58岁。因“右胫腓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急诊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第五天,患者自觉汗出,恶寒,盖被褥一床尚觉寒冷,且小便淋漓难解。血、尿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查舌淡红,苔白,脉滑。考虑时至盛夏,病房空调开放,患者正当凉风,辨为太阳蓄水证,给予桂枝汤合五苓散加减,处方:茯苓15克,猪苓15克,泽泻15克,白术15克,桂枝9克,白芍9克,滑石30克(包),甘草6克,生姜15克,大枣20克。3剂,水煎服,日1剂。   上方服一剂后,小便淋漓不尽以及自汗、恶寒症候得以缓解,3剂后症...

  • 女性肾虚食疗方二则

    女性肾虚食疗方二则

    鹿茸枸杞猪腰子汤鹿茸10克,枸杞子25克,猪腰2个(去内膜,切碎)。将猪腰放入锅中,加生姜小炒至熟,再与鹿茸、枸杞放入锅内隔水炖熟,调味即成,进食时可加半匙白酒,每周食用1-2次。此汤适用于因肾阳亏损而造成的头晕、耳鸣、疲倦无力、怕冷等。 冬虫夏草淮山鸭汤冬虫夏草15克,淮山药20克,鸭1只。将鸭、冬虫夏草、淮山药放入锅内隔水炖熟,食用时略调味,每周食用1-2次。此汤适用于因肾阴不足而导致的失眠、耳鸣、腰膝酸痛、口干咽燥等。...

  • 治疗脂肪肝验方二则

    治疗脂肪肝验方二则

    方一:本组82例,用黄芪25克,黄精、生首乌、泽泻各20克,生山楂30克,郁金、枳壳各10克,丹参、决明子各15克,炒白芍、炒麦芽各12克。湿热偏胜加茵陈、马鞭草、车前;脾虚痰浊加半夏、白术、薏苡仁;肝郁气滞加川楝子、柴胡、佛手;瘀血内阻加益母草、桃仁、地鳖虫;肝肾虚加女贞子、枸杞子;纳差腹胀加太子参、鸡内金、炒莱菔子。水煎服。无副反应,1个月后,改丸剂3—6克/日3次口服。对照组80例,用脂必妥片4片,肌苷片0.4克,日3次口服;肝功能异常用保肝、护肝药。均对症处理,清淡饮食,禁酒。结果:两组分别显效...

  • 中药调理 顽固性便秘治验二则

    中药调理 顽固性便秘治验二则

    患者,女,67岁,2006年5月20日初诊。 大便经常秘结10余年,时轻时重,重时自行口服通便灵、三黄片等通便泻下药及中药番泻叶代茶饮治疗,症状暂时缓解。近1年来便秘症状加重,服上药效果亦不显,遂要求服中药调理。症见大便秘结,5~6日一行,但大便并不干硬,肛门内有物坠感,数至厕而无便或大便量极少,伴有胸脘满闷,身疲乏力,声低懒言,纳食乏味,舌质暗淡,少苔,脉细弱。辨证为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治宜健脾益气,升阳助运。方用:黄芪30克,白术12 克,党参15克,当归12克,陈皮10克,升麻 12克,柴胡12克,山药15克...

  • 外治肛裂方二则

    外治肛裂方二则

    1.大黄20克.芒硝、苦参、白矾各15克。先将大黄、苦参水煎取汁.加入芒硝、白矾.待水温适宜时熏洗肛门患处.熏洗15~20分钟.每日2次. 2.苦参50克.荆芥30克.防风30 克.川椒30克,冰片5克。先将前4 味药置于600毫升冷水中浸泡20分钟.用文火煎30分钟.停火后加入冰片.待药液冷却至40℃ 时滤掉药渣.以此药液坐浴20分钟.每日1次。5-8 次为1个疗程。(潘勇)...

  • 治糖尿病肾病方二则

    治糖尿病肾病方二则

    一方:熟地、生地各15克,女贞子、旱莲草各12克,山药、黄精、丹皮、茯苓、泽泻各lO克,山萸肉6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滋养肝肾。 主治: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型,症见糖尿病日久,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尿频量多,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舌红而干,脉细数。 二方:丹参、当归各15克,川芎12 克,桃仁、熟地、赤芍符lO克,红化6 克,三七粉(冲服)5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活血化瘀。 主治: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为血瘀内停型,症见糖尿病日久出现蛋白尿、水肿...

  • 周仲瑛治疗重型肝炎案二则

    周仲瑛治疗重型肝炎案二则

    案一 沈某,男,14岁,学生。1992年7月24日入院,1992年9月3日出院。两旬前开始感觉乏力,纳差,食量较正常减少一半,恶心厌油,上腹饱胀隐痛,尿色黄似浓茶,面目皮肤黄染逐渐加深,经当地医院治疗病无好转,昨来本院血查肝功能异常,谷丙酶(ALT)520u/L,麝浊(TTT)8u,总胆红素(TSB)362.52 μmol/L收治住院。以往无肝炎史。查体:T 37.℃,P88/分,R22次/分,BP 17/8kPa,神萎,皮肤深黄,巩膜呈金黄色,肝肋下2cm,剑下3cm,质Ⅱ°,轻压痛,叩痛...

  • 治偏头痛方二则

    治偏头痛方二则

    方一:菊花、白芷、川芎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成粉,每次6克,黄酒调服,每日3次。 功效:疏风止痛。 主治:外风偏头痛。 方二:菊花、桑叶、白芷各10克,鲜茅根、川芎、连翘、夏枯草各12克,藁本、黄芩、薄荷、苦丁茶各6克,荷叶 2张,细辛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清肝降火。 主治:肝经风火上攻偏头痛。赵志恒...

  • 米烈汉用滋肾清肝饮治验二则

    米烈汉用滋肾清肝饮治验二则

    全国名中医米烈汉是陕西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善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滋肾清肝饮是米烈汉临床常用的方子,组成为:熟地,炒山药,酒萸肉,丹皮,泽泻,茯苓,柴胡,黄芩,当归,白芍,山栀,酸枣仁。出自清代高鼓峰《医宗己任编》,原方无黄芩,用于肝郁化火伤阴,症见胃痛,胁痛,口苦,咽干,心烦失眠或夜梦纷纭,身体忽热忽止;还治胃脘痛、大便秘结,肝血虚。米烈汉用该方治疗各种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肝胆郁热的内科疾病,效果极好,现介绍如下。 滋肾清肝饮方解 滋肾清肝饮中熟地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为君药;以山萸肉养肝血而涩肾...

  • 自拟五藤四味对苓术汤治痹验案二则

    自拟五藤四味对苓术汤治痹验案二则

    风湿痹症主要累及筋脉、肌肉、关节、骨骼等部位,肝藏血、主筋,肾主精、主骨,脾统血、主肌肉四肢,筋骨有赖于肝肾精血之充养,又赖肾中阳气之温煦,肝肾不足,脾失健运,精血不足,正气亏虚,风寒湿热毒邪侵袭,痰瘀气滞,合而为痹。笔者在临证中,以自拟五藤四味对苓术汤加减治疗痹症效果良好。 案一 患者,男,47岁,农民。主述:左髋部反复疼痛3年,加重2月且伴膝关节疼痛。曾在某医院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刻下:精神萎靡,双髋、双膝部肿痛,皮色正常,微热,行走困难,身重,微恶寒,口渴不欲饮,小便黄,舌质暗淡,舌苔黄...

  • 三伏贴治疗哮喘虚证二则

    三伏贴治疗哮喘虚证二则

    敷贴处方及用法: 白芥子30克。延胡索30克.甘遂15克。细辛15克.研为细末,加冰片15克.麝香1 克,混匀,以生姜汁调和,于三伏天(三伏天即农历夏至的第三个庚目起到立秋后的第二个庚日止)的每伏第一天用胶布贴于患者穴位上。每穴敷贴药量约0.25 克。贴后大多数患者敷贴部位都有发热感.嘱咐贴3-6 小时后去掉。 表寒肺热证验案 本证症见咳喘上逆,胸胀或痛,息粗,鼻煽,咳而不爽,吐痰稠粘,伴形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苔薄白或黄,舌边红,脉浮数或滑。 病机为寒邪束表,热郁于肺,肺气上逆。治宜解表...

  • 眩晕对因而治 药膳二则

    眩晕对因而治 药膳二则

    眩晕是一种症状,引发眩晕的病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耳源性疾病临床上较常见,梅尼埃病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其特点是突然发生,并有典型的眩晕、听力减退和耳鸣三联症状,且易于复发。耳迷路炎、前庭功能障碍也是发生眩晕的主要病因之一。有些老人患中耳炎或某种病毒感染时,也可发生眩晕。 ▲颈椎病变由于骨质增生及椎间盘的退变,椎间隙变窄,椎动脉受压,致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使其分支内听动脉循环障碍而引起眩晕。一些年老体弱的老人,平时颈部活动较少,若是猛然扭动头颈或使颈部过分后倾,往往也会成为眩晕之诱因。 ▲高血压因血压升高,细...

  • 治百日咳方二则

    治百日咳方二则

    方1、麻黄4克,紫苑6克,苏叶3克,白前6克,百部6克,杏仁5克,陈皮6克,生甘草3克。以水800毫升,煎取300毫升,分早、午、晚3次空腹服用。每日1剂。此方适用恶寒微热,喷嚏,咳嗽逐渐加重,昼轻夜重,痰稀色白,舌苔薄白之百日咳风寒型初咳期等症。 方2、桑叶10克,菊花10克,百部6克,连翘10克,桔梗6克,前胡6克,浙贝母6克,枇杷叶6克,生甘草3克。以水800毫升,煎取300毫升,分早、午、晚3次,空腹饮服。每日1剂。此方适用微恶风寒、发热、喷嚏、咳嗽逐渐加重,昼轻夜重,伴咽红,痰稠不易咯出,舌苔薄黄之百日咳...

  • 毒蛇咬伤验方二则

    毒蛇咬伤验方二则

    方一:鲜半边莲120克。取60克水煎,一日分2次服。另60克捣烂,外敷伤口周围,不宜盖没伤口,以便于毒液流出,连用2日。 方二:鲜垂盆草适量,雄黄0.6克。捣烂敷伤口周围。另取鲜草60克,捣汁1杯,加雄黄0.6克,白酒一汤匙,内服,每天服2次。...

  • 板蓝根妙用二则

    板蓝根妙用二则

    板蓝根味苦、性寒,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可用于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痄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丹毒和痈肿等。兹介绍其人药方两款: 治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板蓝根8克,茵陈15克,青蒿5克,茯苓5克,鸡内金5克,半夏3克,山豆根3克,川楝子3克,甘草3克,淮山药12克,白茅根12克。日1剂,水煎服。上述剂量为5岁儿童量,可随年龄大小酌情增减药量。 治扁平疣:板蓝根、牡蛎、代赫石各30克,白芍、金银花各9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