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
-
三伏天胡萝卜抗癌
三伏天是全年最热的天气,自古以饮食为养的中国人对此是自古就有一套养生吃法。但是因中国地域广阔,南北饮食养生方式往往不同。 北方三伏天养生吃面食 饺子和面条都需要水煮,其中的可溶性养分,如维生素B1、B2、叶酸、尼克酸、钾、一部分镁等会溶到面汤中,溶出的营养成分比受热损失的营养数量更大。 南方人养生吃鸡 三伏天养生吃鸡倒是很有几分科学根据。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煮鸡时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温差,起去湿强身的作用。(...
-
三伏天 阳虚体质之人要补阳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期,当前已经进入初伏时期,我们已经明显感受到大地的炙热,这个时候,人们大多处于烦躁、易疲劳的状态。但是,三伏天却是补充阳气的最佳季节,什么样的人需要补阳?应该怎么补?请教了相关专家。 症状表现 哪类人是阳虚体质?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邱全介绍,阳虚体质的人较常人更容易怕冷,平时穿的衣服比别人多,四肢怕吹风扇、怕吹空调,吃生冷的东西容易腹泻,胃肠功能不好,还经常感到背部和膝关节以下寒冷等。邱全提醒,夏天是补阳的最佳季节,如果阳虚体质的人,不及时补阳或者错...
-
“三伏天”的排毒方式
人体汗腺,某种程度上讲,属于“天然空调器”。当气温达到30℃以上或者身体处于运动状态时,汗腺开始启动散热机能,以保持人体体温恒定。经常呆在空调房间的人,与其他处于自然环境里的人相比,对热的耐受力会逐渐降低。和其他器官一样,汗腺也会用进废退,一旦离开空调来到高温环境中,很容易因排汗不畅,热量散发不及时导致中暑。 出汗,是“三伏天”人体最有效的排毒方式。如果长时间不出汗,不仅会破坏皮肤的酸性环境,降低皮肤的抗菌能力,还会增加肾脏负担。科学研究表明,在炎热的高温天气中,人体内会产生一种应急蛋白,可抵抗暑热对人体的...
-
三伏天宜静养心神 听古琴宁神
三伏天气候特点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自然界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
-
三伏天 治皮肤病的好时节
夏季是某些皮肤病顽疾的好发季节,此时加以冬病夏治,利用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浮越的“优势”,对阳虚者用助阳药,可更好发挥扶阳驱寒、扶助正气、祛除冬病根因的作用,并可为秋冬储存阳气,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 冻疮 冻疮是冬季常见病,好发于妇女儿童,是由寒冷引起的皮肤损害,尤以手脚和耳廓好发。俗话说:“一年生冻疮,年年生冻疮”。一旦得了冻疮,组织就受到损伤,第二年容易复发。 从中医理论来讲,易生冻疮者多属阳虚体质,运用“冬病夏治”法,一方面可借助自然界夏季阳旺阳升之势,有效扶阳祛寒;另一...
-
三伏酷暑治冻疮“冬病夏治”
易发冻疮者身体多为阳虚,气血运行不畅,凝滞脉络,久之肌肤失养,阴寒久伏于脉络,导致冻疮反复发生。因此,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不失时机地对冻疮进行“冬病夏治”,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可达到根治的目的。民间有许多防治冻疮的方法,在盛夏酷暑期间,不妨抓住时机,加以运用。 1、三伏酷暑之际,选用成熟的紫皮独头蒜,捣烂成泥,中午放太阳下曝晒至温热,将蒜泥涂于冻疮好发之处,待1小时后除去。每日涂3-5次,每次使用的蒜泥都要用阳光晒热,连续4-6天。 2、取樱...
-
三伏贴治疗哮喘虚证二则
敷贴处方及用法: 白芥子30克。延胡索30克.甘遂15克。细辛15克.研为细末,加冰片15克.麝香1 克,混匀,以生姜汁调和,于三伏天(三伏天即农历夏至的第三个庚目起到立秋后的第二个庚日止)的每伏第一天用胶布贴于患者穴位上。每穴敷贴药量约0.25 克。贴后大多数患者敷贴部位都有发热感.嘱咐贴3-6 小时后去掉。 表寒肺热证验案 本证症见咳喘上逆,胸胀或痛,息粗,鼻煽,咳而不爽,吐痰稠粘,伴形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苔薄白或黄,舌边红,脉浮数或滑。 病机为寒邪束表,热郁于肺,肺气上逆。治宜解表...
-
三伏天活色生香好入眠
进入伏天以来,不少人的睡眠越来越差。天气炎热,蚊虫叮咬,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早上就昏昏沉沉起不来。专家表示,以夏季而言,由于天气炎热,让人难以入睡。而早晨太阳升起得早,位于大脑的视交叉上核会向松果体发出信号,睡觉时分泌的褪黑素就会减少,直接导致大脑清醒度逐渐提高,即使表面上还在睡觉,其实已经清醒。 苹果玫瑰香能助眠 从中医角度而言,苹果、玫瑰以及薰衣草的气味能镇静中枢神经,一定程度上可以安神助眠。还有失眠患者将生姜洋葱放枕边助睡,原理也是生姜和洋葱的气味可以镇静神经、缓解疲劳,因此有助于改善睡眠。专家...
-
过敏性鼻炎 三伏天进行中药穴位贴敷疗法
我国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约为11.25%~30.03%。相对成人而言,小儿的患病率更高。据有关报道,3岁以下婴幼儿的患病率约20%,6岁以下儿童约占40%。患儿常表现为突然且反复发作的鼻痒、鼻塞、喷嚏、流清涕等。或者说话带鼻音,或者出现喉头、耳道发痒,甚至出现头晕、头胀感,可以常年发作,也可季节性发作,或在气候骤然变化、吸入异样刺激物质时发作。症状出现后患者注意力不能集中,部分患者可合并有鼻窦炎、夜间打鼾、嗅觉不灵敏、睡眠障碍等,从而影响到患者的学习、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更为严重的是,过敏性鼻炎若不得到及时有...
-
三伏已到大暑将至 缓解阴暑良方
三伏已到,大暑将至,这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候,特别要注意防暑降温。除了高温、烈日曝晒会引起中暑(阳暑)外,长时间待在空调房、贪食冷饮也会中暑,这叫阴暑。因此,中暑有阴阳之分,解暑的方法也大不相同。 阳暑动而得之 动而得之,意思是说阳暑一般是在活动时、高温时所得。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一旦出现早期中暑表现,如全身乏力、头昏眼花、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要立刻转移至阴凉通风的场所,静卧休息,同时服用十滴水、仁丹等具有解暑功效的药物治疗...
-
三伏天适宜防治虚寒性疾病
随着三伏天的到来,人体阳气也进入了最为旺盛的时期。此时适宜防治虚寒性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颈腰椎病、风湿病、关节炎、肩周炎、女性妇科病等。而高温潮湿的天气,易导致湿疹、荨麻疹、自癜风、皮炎等复发或加重,也应尽早预防治疗。 气候潮湿给细菌繁殖提供条件 夏季天气闷热,气候潮湿,这给细菌、微生物的繁殖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上紫外线强烈,容易导致皮肤病发作,如慢性湿疹、荨麻疹、皮炎、白癜风、痤疮、银屑病、手足癣、黄褐斑、老年斑等,病情反复让人无法安心工作和睡眠。 中医专家提醒,如果发现自己得了皮肤病,...
-
夏天补阳 尝试三伏贴
夏天阳气升发,人体内阳气少,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中医师吴蔓彤建议,夏天补阳,不妨尝试贴三伏贴。 7月2日,记者在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碰到了桂林市民苏先生,他开心地与记者分享三伏贴给他带来的惊喜。 苏先生今年28岁,虽然年纪不大,但两年多来,他经常感冒,基本上平均每个月感冒一次。去年冬天他开始贴三九贴,今年夏至日,他也贴了三伏贴,如今,苏先生几乎不感冒了,而且精力充沛,不像以前经常昏昏欲睡。 吴蔓彤介绍,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