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气候特点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自然界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三伏天身体特点
夏季出汗多耗气伤阴:汗乃津液在阳气蒸腾气化作用下,从玄府(汗孔)排出体外的液体。故《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由于汗为津液所化,而津血同源,且津液为血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有“血汗同源”之说。而全身之血归心所主,“心主血,汗者血之余”(《类经》)。
出汗多,心阴不足,心火旺盛,表现出心烦不安、烦躁易怒、失眠、健忘等症。出汗过多,不仅容易耗津伤血,而且也能伤及阳气,导致气血两伤、心失所养,出现心慌、气短、失眠、神疲乏力、烦渴、尿少等症状。
三伏天宜静养心神
夏季属火,与心相应。心主神明,静以养心,静能藏神,静能生慧。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夏天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的时候,人体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明显影响,人也容易心烦意乱。心静自然凉,中医学十分重视人的精神对疾病的影响,指出盛夏季节“心宜恬淡,冰雪胸怀”,主张“静养勿躁”,切忌脾气火爆,急躁动怒,而劳神伤气,于健康不利。因此,入夏以后,应注意调养情绪、放松精神、平心静气、止躁制怒、乐观愉快,就会进入“心静自然凉”的境地。
三伏天听古琴静心宁神
古琴音乐讲究静美。要求弹琴的人首先做到心静,心无杂念,淡泊宁静,心神归于一处,声由心出,运指才能不燥不浊,达到大音希声,声音缥缈,意存弦外的幽深境界。弹琴过程也是以指法调节气机的过程,调气则神自静,练指则音自静。在静中循动,如坐观水中明月,静看香绕铜炉,有雪其躁气,释其竞心作用。
三伏天听静美的古琴曲可安静心神。笔者推荐适合三伏天听的古琴曲有《平沙落雁》《良宵引》《桃源春晓》《鸥鹭忘机》《渔樵应答》《醉渔唱晚》等古琴曲,这些古琴曲的共同特点是曲意歌颂自然,在古琴曲中有黎明的晨曦、黄昏的彩霞、傍晚清风明月,依山傍水,泛舟江河,烟雨任逍遥。琴曲能传送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把天人相应、人景相应、人时相应的怡然自得表现的淋漓尽致。听这些古琴曲可以使心念归于一处,使大脑入于静定状态,把散乱的心安定下来,心境达到清净安祥,气脉自然畅通。
在听古琴曲时刻配合做一些小的健身操,比如端坐闭目吞津就是一个好方法。方法是: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双目和口微闭,调匀呼吸;待口中津液较多时,将其吞咽,可连续吞咽3次;然后,上下牙叩动10~15次,可起到养心安神、固齿健脾的效果。
《昭德新编》说:“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灵台清静,静能生定,定能智慧生。祝大家在安静平和中度过一个健康祥和的夏季。
相关文章
- 2024-03-09治疗脚气民间老偏方大全
- 2024-03-09三个民间老偏方治疗女性贫血效果好
- 2024-03-09甲鱼白鸽汤治疗女性偏头痛效果好
- 2024-03-09斑蝥槟榔治疗脚气偏方
- 2024-03-09治疗宝宝消化不良十二个有效偏方
- 2024-03-09两个民间偏方防治胰腺炎效果好
- 2024-03-09食疗偏方中常用的水产类食品
- 2024-03-09四天就能治愈小儿疝气的偏方
- 2024-03-09老中医推荐两个治疗牙周炎偏方有奇效
- 2024-03-09民间巧用莴笋治疗老年便秘偏方
最近发表
- 治疗咳嗽,哮喘,肺炎的精品中药秘方
- 成为VIP用户,免费查看本站99.99%秘方!
- 亲测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方
- 尖锐湿疣和尿道口尖锐湿疣和各类尖锐湿疣的治疗小偏方配方,防复发性极高!亲测防复发!!
- 痛风的中医中药降尿酸配方,亲测,绝对有用!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来自于中医国药大师!!
- 内补黄芪汤治疗溃疡脓水出多,或过服败毒之剂,致气虚血弱,发热无寐,或兼盗汗内热,或不生肌。内补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防己黄芪汤治疗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防己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痛泻要方治疗补脾泻肝。主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痛泻要方秘方制作方法。
- 参术补脾汤治疗疟疾。参术补脾汤秘方制作方法。
- 人参胡桃汤治疗补虚定喘。主治喘促日久,肺肾两虚。人参胡桃汤秘方制作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