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则 第2页
-
民间老中医乔蔚然 经验方二则
乔蔚然医师是石家庄一位民间老中医,从医数十年,经验丰富。笔者在随其抄方过程中,见其好用经验方二则介绍如下。 补气养血汤黄芪30克,山药15克,玄参30克,苍术15克,鸡血藤30克,丹参3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熟地15克,枸杞15克,党参15克,桂枝6克,麦冬15克。水煎服,日1剂。功效:补气,养血,活血,滋阴。主治:气血不足,血脉运行不畅。可用于下肢不宁综合征、脉管炎、皮肤病、痿证、糖尿病并发的皮肤瘙痒、妇女月经量少或痛经等。 何首乌汤何首乌30克,怀牛膝12克,杜仲12克,菟丝子1...
-
治白带清稀方 治尿频方二则
治白带清稀方 炒扁豆15克,淮山20克,车前子12克,白英30克,石见穿20克,白蔹、海螵蛸、苍术各6克,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7-10天为1个疗程。本方有健脾和中、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生肌敛疮之功。治宫颈类疾病可将石见穿加至30克。 湖南省长沙市 欧阳传斌献方 治尿频方二则 方一 猪肚1个,洗净后,将6克白果仁塞入猪肚中,加水炖熟后将猪肚捞出切丝,加入盐等调味后吃猪肚、白果,喝汤。隔日吃1次,连吃3-5次。 方二 白扁豆、莲子各20克(提前浸泡2小时),大米50克,淘洗干净,一同煮粥...
-
老中医许德甫 验方十二则
许德甫是鄂州市名老中医,从医数十年,经验丰富,用药简便廉验。现摘录其治病验方十二则,以飨同道。 1.治崩漏方:地榆炭30克,仙鹤草30克,侧柏炭15克,金刚藤15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20克,生黄芪15克,杜仲10克,桑寄生20克,续断15克,白及15克,炙甘草10克。 2.治病毒性疱疹方:生地黄10克,赤芍15克,丹皮10克,白鲜皮10克,地肤子15克,紫花地丁30克,玄参12克,白芷10克,牛膝10克,土茯苓30克,野菊花15克,板蓝根15克。 3.治咳嗽方:罗汉果1个,桑白皮...
-
二则香 砂六君子汤临床应用治验
香砂六君子汤出自清. 柯琴《古今名医方论》,具有 益气化痰、行气温中之功。 适用于脾胃气虚、痰阻气滞 证,证见呕吐痞闷.不思饮 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 气虚肿满。笔者整理二则香 砂六君子汤临床应用治验. 以飨读者。 1.胃脘痛 陈某,男.42 岁。务农。患者上腹部隐痛 1个月,泛冷酸,暖气纳呆。 饭后胃脘部有胀满感.大便 溏,面色黄无华.舌质淡,苔 白微腻,脉细无力。投香砂 六君子方加减:党参、炒白 术、茯苓、浙贝母、法半夏、 乌贼骨各15克,术香、砂 仁、陈皮、炙甘草、瓦楞子各 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
小儿夜咳 产后咳嗽 医案二则
咳嗽一症,临床最为常见,其分为内伤外感二大类,尤以内伤咳嗽缠绵难愈,其治疗多难以速愈,病程冗长。余近年来对咳嗽一症以活血化瘀法收效颇良,今摘医案二则以示同道。 小儿夜咳 李姓小儿,男,5岁,09年2月5日初诊。其母代诉:患儿咳嗽二月余,初起发热,鼻塞,咽部红肿,时有咳嗽,少痰,经当地卫生所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经输液及抗菌素治疗,热退,感冒症状减轻,但持续咳嗽不止,尤以夜间入睡为甚,也曾服中药治疗,给予桑菊饮,清燥救肺汤,止嗽散等治疗,罔效。近些日来,咳嗽持续不停,每遇夜间加重,呛咳少痰,影响睡眠,...
-
白长川治颅内感染验案二则
颅内感染的成因多是颅脑开放性损伤,或细菌污染颅内所致,严重者有静脉血栓形成或血管壁坏死而出血,死亡率为3.8%~30%。本文仅以全国名中医白长川治疗颅内感染的两例会诊病例为前提,浅谈颅内感染的辨证思路和治法。 治则治法 本病的病机为毒热直接上犯脑窍,治疗颅内感染强调急则治其标,治法主要可分为清法、透法、泄法和开窍法四法。 清法即清热法,是指用寒凉性质的方药,通过其泄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解除热邪的治疗大法。高热或伴寒战是颅内感染患者最常见的主症,且以热入营血为主,首选清法治疗,以清营...
-
丁书文治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验案二则
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糖尿病从西医角度看是三种独立的疾病,有着不同的发病机制,但三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互相影响。中医的两大特点为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患有不同疾病的同一患者,通过症状、体征找到其所属证型而确定治疗思路,即中医讲的“异病同治”。遵循这一原则,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全国名中医丁书文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心系疾病热毒学说。临床中常见大量患者同时罹患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和糖尿病,严重影响着生活质量。丁...
-
扫毒汤与清暑汤二则验方
扫毒汤:绿豆50克、桑白皮15 克、丹皮10克、蝉蜕10克、牛蒡子 10克、连翘10克、丝瓜络15克、甘草5克。功用:清热解毒。主治:湿疹、疮疡、麻疹、水痘、风疹、皮肤病后余毒不完除尽者,用以清扫余毒,清解余热。 清暑汤:茯苓18 克、滑石15.克、扁豆 32克、通草15克、青蒿12克、连翘12克、甘草5克。功用:利湿、消暑。主治:感受暑湿之邪。症见身热有汗,心烦口渴、小便短黄,或咳嗽、精神困乏,脉濡数或洪数,舌红苔黄腻等。 加减:有微寒或汗少,头痛者,加藿香、香薷、白芷;咳嗽加瓜类壳、杏仁;壮热烦渴加知母、生石膏...
-
经方脉证指导下运用加味栀子豉汤治验二则
仲景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陈建国《经方脉证图解》提到经方脉证是适用于某一张经方治疗的病机所对应的脉诊表现。笔者在临床中会偶尔遇到某些疾病,即使在辨证正确的情况下却无法取得如期效果,故笔者尝试从仲景阴阳脉法出发,找到对应脉证,以期提高临床疗效。以下两则病案,一则为头痛案,另一则为头晕案,在经方脉证指导下均用加味栀子豉汤治疗,效如桴鼓。 头痛案 屈某,女,16岁,2023年8月15日初诊。主诉:头痛2日。头痛时需用手指按住两侧太阳穴来缓解疼痛,痛如针刺,眼、鼻痒...
-
驱寒黄酒药膳二则
黄酒营养丰富,功效显著 黄酒的主要成分含有十八种氨基酸,其中有八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另外,温饮黄酒,可活血祛寒、通经活络,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预防感冒。适量常饮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并可补血养颜。 温饮黄酒的最佳温度是38℃左右 温饮是黄酒最传统的饮法,但加热时间不宜过久,否则酒精都挥发掉了,反而淡而无味。黄酒的最佳品评温度是在38℃左右,此时酒味甘爽醇厚,芬芳浓郁,又不失养生韵味。 黄酒药膳二则 黄酒白糖核桃泥 5个核桃仁,50克白糖,250克黄酒。把核桃仁加白糖捣成泥状,放入锅中,再加黄酒。然...
-
脐疗治病二则
尿潴留 将30克食盐填满脐部及其周围,取一块小毛巾放在热水中浸湿、拧干,折叠届用手测试毛巾温度.以不烫为度,敷于脐部,上盖棉垫保温,3分钟更换毛巾1次,既要注意保持毛巾的温度,又要避免烫伤。一般15分钟即可解除尿潴留。中医认为,食盐味咸.走肾经,有通利小便之效。脐疗刺激脐部的神阙穴。通过经络作用于脏腑.从而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松弛则可自主排尿。 痔疮术后疼痛将萝卜子300克(中药店有售)装入布袋中,在微波炉中加热至约50℃。痔疮术后1小时开始敷脐治疗,每隔2小时将萝卜子袋加热后敷脐.连续治疗4次可有效...
-
壮族民间验方十二则
1.治腰疼:桃仁10克,酸葡萄10粒, 透骨草8克,威灵仙5克,水煎服,早晚各 一次,7天为一疗程。 2.治便秘:蜂蜜、猪油各等份,放在碗 内用锅蒸熟,早晚各服一汤匙,即可通便。 3.治外痔:河中鲜螺5个,用明矾研成 细末撒在螺肉上,把化来的水擦于患处。 4.治烫、烧伤:马铃薯2个,削去表 皮,捣碎取汁,擦于患部,效果佳。 5.驱蛔虫:南瓜籽50克,烘干研末,用 蜂蜜炼成小丸,每天2次,每次服5丸。 6.治鼻出血:韭菜100克,切碎加食盐 少许,捣出汁液,用50克醋泡10分钟,连 醋吃下,每天二次,两天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