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
-
养生堂视频20160523 许乐介绍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
本页提供2016年5月23日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许乐。主题是《识别胃中癌信号》。主要介绍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哪些人不适合喝牛奶、绿茶等饮料,肠化与不典型增生等相关内容,中医中药秘方网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许乐:北京医院消化科主任、主任医师。 萎缩性胃炎是与胃癌相关的三个阶段之一。这三个阶段其实已经可以归属到“癌前病变”的范畴里了!当然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萎缩性胃炎是有致癌几率的,在我国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很高,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
-
运用鸡骨草配伍治疗慢性肝病,慢性萎缩性胃炎
鸡骨草味甘、微苦,性凉,入肝、胃经。具有清热利湿,散瘀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肝胆湿热郁蒸引起的黄疸,可单味使用,或配伍茵陈、地耳草、垂盆草;用于胸胁不舒,胃脘胀痛,常配伍两面针;治疗乳痈,本品鲜叶捣烂外敷。 运用鸡骨草配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李佃贵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以及对当代人们生活起居、饮食规律变化的观察,首次提出“浊毒”理论,认为浊毒即是一种病理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因素,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浊毒黏滞致使中焦瘀滞,气机不畅,热毒伤阴,瘀阻胃络,气不布津,血不养经,胃...
-
秋季食疗萎缩性胃炎
甲鱼益胃汤 用鳖鱼 1只(300克以上),知母20克,沙参30克,山药50克;先把鳖鱼放入沸水中烫死,揭去鳖甲,掏去内脏,洗净,切成小方块。再把知母、沙参、山药洗净,与鳖肉同入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烧沸,改用文火炖至鳖肉熟透粑软即可;用法是单食或作配餐菜肴;此款的功效是养阴益胃,滋补肝肾。适用于慢性胃炎之胃脘隐隐作痛,食欲不振,或饥不欲食,咽干口燥,大便干燥,以及潮热,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等。 猪肚烧姜附 用猪肚250克,熟附片10克,生姜30克,大蒜10克,豆瓣15克,白糖6克,盐6克,味精6克,菜油15克,...
-
自拟方治萎缩性胃炎
乌梅10克,白芍15克,沙参15克,麦冬15克,木蝴蝶6克,刺猬皮6克,麦芽30克,甘草6克。日1剂,水煎服。胃脘胀痛,痛及两胁,嗳气呃逆者,加佛手、香附、没药、青皮;胃脘疼痛部位固定,痛如针刺,舌质有瘀斑或瘀点,或胃镜检查有息肉增生者,可选加活血化瘀药桃仁、红花、三棱、莪术、延胡索、姜黄、九香虫;疼痛喜按,得温痛减,喜热饮,纳呆乏味,腹胀肠鸣便溏,舌质淡,苔薄白,可选加高良姜、炮姜、附片、白术、山楂炭、肉桂;口苦,口干,口中臭秽,口渴欲饮,便干,苔薄黄,舌红,可选加黄连、蒲公英、石见穿、红藤、制大黄、玄参...
-
治萎缩性胃炎病案举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现认为多灶性CAG和自身免疫性CAG均为癌前病变。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CAG伴肠上皮化生的病例列为癌前病变。陈宝贵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益气养阴,健脾养胃法治疗CAG及CAG伴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临床取得较显著的疗效。 陈宝贵认为,CAG病位在胃,但脾胃均居中焦,生理病理关系密切,CAG患者腺体萎缩,胃壁变薄,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减少,与中医之胃阴、津液缺乏相似。脾胃为气血水谷之海,脾胃健运,气血充盈,生机旺盛,疾病无...
-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脘痛验方
胃脘痛(慢性萎缩性胃炎) 林某,女,52岁,2004年9月29日初诊。自述胃脘胀痛10余年。近期胃脘胀痛,泛酸,口干口苦,纳差,大便日行2~3次,不成形,舌红,苔薄白,脉弦缓。胃镜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HP(+)。中医诊断为胃脘痛(寒热错杂,气机阻滞),西医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治以辛开苦降,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方用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金铃子散加减治疗,处方:法半夏10克,干姜1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吴茱萸6克,乌贼骨15克,枳实25克,延胡索15克,郁金10克,炒川楝10克,片姜黄10克,当归10...
-
慢性萎缩性胃炎 益胃抗萎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其病理变化是以胃黏膜退化,胃壁变薄,胃腺萎缩为特征。现代医学认为主要与多种因素导致胆汁反流,致使胃黏膜长期处于炎性剌激,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中医认为多因饮食失节,情志内伤等多种因素损伤脾胃所致。病理上以脾胃升降失调为重点,多以脾阳虚弱或胃阴不足为本,湿热郁阻,气滞血瘀为标。临床多见虚实相兼或虚多实少之症,初病在气,久病见阴虚络瘀或虚寒兼瘀。 对于本病的治疗,笔者认为,一要补虚扶正,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加胃黏膜细胞保护因子的释放,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功能;二要活血和络...
-
孟景春治萎缩性胃炎 中医辨病和辨证相结合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孟景春(1922年生),是南京中医药大学首批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从医60年,善于解决慢性萎缩性胃炎必须面对的三大难题(一是治疗胃黏膜萎缩,二是杀灭幽门螺杆菌,三是防治胃的癌前病变),以辨病和辨证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医统筹兼顾、整体调治的特长和优势,形成了系统的临床治疗思路。 治黏膜萎缩:生化气血,补虚通滞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检验报告往往提示:胃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黏膜呈萎缩性改变,分泌物减少。因此,临床上有人认为:萎缩即不荣,不荣则失...
-
治胃痛 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方
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二方 一方:萝卜0.25公斤,鲜姜 l块。二者切片,加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二方:佛手、香橼各1个。与粳米lOO克同煮粥,早晚各服1 碗。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为肝气犯胃型,症见胃脘胀满,嗳气则舒,每因情志刺激而加重,苔薄白,脉沉弦。王婕 治胃痛方 处方:瓦楞子、炙甘草、炒白术各20克,元胡15克。共研成粉,每次服3克,每日3次,饭前 30分钟用温开水送服,7天为1 疗程。 主治:胃痛,中医辨证为瘀血阻滞型,症见胃脘疼痛,痛有定处,痛如针刺或刀割,拒按,食后较甚,舌质紫暗...
-
滋肾养胃法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临床常见病和重要的癌前病变,历来是消化领域的研究重点,也是中医药发挥治疗优势的特色病种。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胃痞”、“胃脘痛”范畴。病因主要与饮食不节、喜进热烫粗糙或刺激性食物,嗜好烟酒,情志不节,郁思恼怒,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劳倦内伤,或用药不当,久病体虚等有关。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免疫、年龄、高盐、过热、低维生素饮食及遗传因素有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现在有的研究结果还证实除上述病因以...
-
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中药方
组成:太子参10克,炒白术10克,黄芩10克,仙鹤草15克,莪术10克,白花蛇舌草15克,半枝莲15克。 功能:益气健脾,清热活血。 主治:气虚血瘀,湿热郁滞,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 方解:太子参配炒白术:益气健脾,顾护后天之本,此是治病之本,为君药。黄芩配仙鹤草:黄芩善清胃热,仙鹤草清热化湿、活血,健胃补虚,两药配伍,清热泻胃之力有增,但不似芩连有苦寒败胃之弊,且仙鹤草尚于清泻之中寓固本之意;两药亦可有效抑杀幽门螺杆菌。 用莪术活血化瘀,消痞散结,与参、术相合,则消补兼...
-
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益胃化瘀汤
组成太子参20克,麦冬10克,石斛12克,半夏10克,黄连6克,枳实15克,刺猬皮15克,没药10克,徐长卿12克,佛手10克,砂仁5克(后下)。 功能养阴益气,理气化瘀。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或伴异型增生者,症见胃脘痞满、隐痛、灼热、嘈杂,纳呆食少,嗳气、吐酸,口干,困倦乏力,心烦少寐,大便秘结,消瘦,舌质紫暗,舌苔黄少津,脉沉细。证属脾胃气阴亏虚、气滞络瘀者。 用法每日1剂,水煎500毫升,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 方解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属于中医“胃痛”、&ldqu...
-
治胆囊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新鲜葡萄100克(葡萄干30克),乌梅7个。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用于胆囊炎急性发作时,可将煎汁喝完后,把葡萄及乌梅也吃掉。若无胆囊炎急性发作,可适当减少用量,取乌梅3~5个即可,方法同上,连服或间断服用均可。 山东省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郭旭光 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黄连、白糖各500克,山楂片1000克,食醋500毫升,加开水5000毫升,混合浸泡7天后即可服用(禁用塑料制品装)。每日3次,每次50毫升,饭后服,可连服半年。 山东省沂南县中医院主治医师 李祥农...
-
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方:芪草萎胃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为病变特征的临床疾病,常见上腹部隐痛、胀满(进食后更甚) 、嘈杂、食欲不振、嗳气等症状。目前对于萎缩性胃炎尚没有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主要是对症治疗,主要有: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改善胃动力、减轻胆汁反流、维生素治疗、大蒜素治疗及胃粘膜营养因子治疗等。 中医认为,本病病机特点是脾胃虚弱为本,邪气干胃为标。脾胃虚弱多为脾胃气虚,部分可伴有阴血不足;邪气包括六淫、肝胆气火、不节饮食、痰浊、瘀血等。《类证治裁》指出:胃脘痛“初痛邪在经,久痛必入络。经主气,络...
-
健脾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患者,男57岁,干部。诉胃脘隐痛3年。诊见神疲乏力,两肋胀满嗳气,纳呆,大便烂,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细。胃镜及病理诊断为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部分肠上皮化生,幽门螺杆菌阳性。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部分肠上皮化生。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属脾虚气滞。治宜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方用:黄芪30克,茯苓15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丹参15克,柴胡12克,枳壳12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蒲公英30克,白花蛇舌草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1周后症状明显改善,3周后症状基本消失。治疗2个疗程(半年)后胃镜检查:...
-
和胃理气止痛 朱慧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名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方 处方:茯苓15克,白芍、白术、当归、合欢皮、鸡内金各12克,制香附6克,柴胡、甘草、佛手、郁金各 8兜,麦芽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疏肝和胃,理气止痛。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肝胃不和型。症见胃脘胀痛,痛及胁背,得嗳气痛减,急躁易怒,失眠多梦,泛酸,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 创方者:朱慧渊 名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瘀血阻络)方 处方:党参、茯苓、白花蛇舌草、山药各15克,白术、当归、鸡内金、白芍各12克,白芷、陈皮、甘草各 8...
-
治萎缩性胃炎单方
中医认为脾胃虚弱、气机壅滞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本病理机制。老年阴亏、七情内伤、饮食痰积、久病致瘀诸因素都可使脾胃功能受损,升降无力,气机运行不畅,而呈现胃脘部胀满、隐痛、纳差、乏力等症状。本病属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证,以正虚为本,正越虚则邪越结,邪越结则正越虚,常互相影响,难以速愈。 治方:五味子100 克,研末.瓶储。每次3 克,日2次,开水送服,30天为1个疗程。 功效:助酸抑菌,开胃益阴,治萎缩性胃炎,胃腔胀满,纳食减少,大便稀薄,胃镜诊断为萎缩性胃炎者。 萎缩性胃炎要根据体质调理饮食: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根据体...
-
治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 处方详解
单兆伟,男,1940年生,江苏人。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65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师从孟河医派传人张泽生教授20年,尽得薪传。1991年拜入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门下,兼收并蓄。曾任江苏省中医院大内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名誉主任、国家优秀中医人才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2011年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单兆伟工作室”指导老师。2013年担任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 临床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
萎缩性胃炎治疗验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它多见于中老年人。这种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出现持续或间断性饱胀感或钝痛,少数病人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以及消瘦、贫血等营养不良现象。如果患者同时存在胃溃疡、胃息肉、胃黏膜脱垂等症,其症状往往会加重。 治疗方: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三七粉5克(冲服),丹参15克,砂仁10克,炙升麻10克,陈皮10克。 水煎2次,合2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0天为1个疗程。 血淤重者,重用丹参;气虚甚者,重用黄芪;黏膜血管网显露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