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
-
治疗半身不遂的中药方剂
半身不遂又称偏瘫,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患。中医认为,半身不遂主要是由于气虚血运不良、气血淤滞、血脉痹阻,或因风痰阻络、络脉失和,或肝肾虚损、肝阳上亢、痰邪阻窍所致。中医治疗常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配方及用法:黄芪40~60克,炒川芎15克,广地龙10克,炒当归12克,赤芍12克,桃仁10克,红花8克。如风痰阻络、舌结、失语者加制全蝎8克,菖蒲10克,制胆星10克;如肝肾虚,肝阳上亢,见有舌红口干少津者加用元参10克,北沙参15克,石斛12克,麦冬10克;伴头昏、头痛都加钩藤20克(后下),滁菊花10克,白...
-
阴茎硬结症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痰瘀相结。 【治法】化痰逐瘀,软坚散结。 【方名】化痰逐瘀散结汤。 【组成】当归15-20克,白芍20克,蜈蚣10克,红花10克,牛膝12克,夏枯草15克,牡蛎15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中医痰病学》。 中药处方(二) 【辨证】脾肾两虚,寒湿凝结,经络阻遏。 【治法】活血通络,软坚散结。 【方名】丹参散结汤。 【组成】丹参12克,玄参12克,白芥子10克,山药10克,丝瓜络10克,橘核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莪术10克,肉桂6克,金银花藤30...
-
治疗前列腺炎中药方剂
免责声明:本站偏方均根据民间及网络流传整理而成,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治疗前列腺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利湿,分清泻浊。 【方名】萆分清饮。 【组成】川萆6克,黄柏1.5克,石菖蒲1.5克,茯苓3克,丹参4.5克,白术3克,莲子心2.1克,车前子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医学心悟》卷四。 中药处方(二) 【辨证】阴虚火旺,真阴不足,虚火有余。 【治法】滋阴清热,利水通淋。 【方名】化阴煎。 【组成】生地黄6克,...
-
警惕!更年期综合症中医偏方中药方剂有法则
警惕!更年期综合症中药方剂有法则,关于更年期的中医偏方介绍如下: 当处于这个时期的人患有更年期综合症时,切不可着急,中药方剂切不可滥用,以免药不对症,后果严重。另外,在使用更年期综合症中药方剂缓解更年期症状时,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诊断指导下进行。 更年期综合症是由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更年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减退,垂体功能亢进,分泌过多的促性腺激素,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出现一系列程度不同的症状,如月经变化、面色潮红、心悸、失眠、乏力、抑郁、多虑、情绪不稳定,易激动,...
-
外科方剂:慢性骨髓炎中药方剂
慢性骨髓炎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 〖辨证〗病后余邪客于筋骨 〖治法〗育阴潜阳活血驱邪 〖方名〗健骨解毒汤 〖组成〗知母20克黄柏15克肉桂3克锁阳20克枸杞20克巴戟15克苏木9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龟板20克全蝎3克黄芪20克桔梗9克碎补20克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出处〗罗禹田方 另附慢性骨髓炎方 处方与用法 海马1阿胶15克芒硝50克黄蜡150克乳香没药血竭儿茶各15克母鸡1只母鸡去内脏存毛将上药装入鸡腹内封好用黄泥外糊1厘米厚晾至半干用桑柴烧烤先用文火后改武火烤至鸡...
-
【内科偏方】治疗糖尿病八种中药方剂偏方
中药处方(一) 【辨证】气阴两伤,血瘀于络。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方名】活血降糖方。 【组成】生黄芪30克,山药15克,苍术15克,玄参3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益母草30克,丹参30克,葛根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木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毅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肾虚。 【治法】滋肾固本,补益肝肾,活血通络。 【方名】滋肾蓉精丸。 【组成】黄精20克,肉苁蓉15克,制首乌15克...
-
治疗糖尿病中药方剂偏方
中药处方(一)【辨证】气阴两伤,血瘀于络。【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名】活血降糖方。【组成】生黄芪30克,山药15克,苍术15克,玄参3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益母草30克,丹参30克,葛根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木香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李毅方。中药处方(二)【辨证】肾虚。【治法】滋肾固本,补益肝肾,活血通络。【方名】滋肾蓉精丸。【组成】黄精20克,肉苁蓉15克,制首乌15克,金樱子15克,淮山15克,赤芍10克,山楂10克,五味子10克,佛手10...
-
治哮喘的中药方,偏方秘方
关键词搜索:搜索相同的问题: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清晨发作。症状时隐时现,可以持续几分钟或者几天,症状可轻可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中医防治支气管哮喘浅谈 支气管哮喘属于祖国医学“哮证”范畴。是以气急、呼吸困难、咳嗽、咯痰,甚者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特征的呼吸系统常见并多发病,个别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者则是一种呼吸系统的疑难玻在临床上,支气管哮喘发病不受年龄的限制,但约有半数在成人以前发玻性别差异在儿童时期较为明显,男性高于女性,而成...
-
治疗癌性发热中药方
癌性发热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目前西医治疗癌性发热主要采用解热镇痛药和皮质类固醇激素,疗效不持久且存在较大副作用,严重影响癌性发热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在治疗癌性发热具有较明显优势,作用较持久,无明显毒副作用临床报道。笔者老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在临床治疗和学习中总结了一些治疗经验,现总结如下: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60岁,因“发热1年余,腹胀半年”为主诉入院,2004年7月行右下肺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低分化腺癌。入院时神清,发热,不恶寒,咳白粘痰,量多易咳,口淡,声嘶,胸闷,呕吐...
-
肿瘤机制及治则 中药方验案举隅
和法之小柴胡汤在肿瘤治疗中的运用 现如今, 肿瘤肆虐已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对 于肿瘤的治疗, 现代医学的手术、 放疗、 化疗等依然 是主流治疗手段, 而在术后的恢复及肿瘤的防护当 中逐渐体现出中医药的优势。 张永康教授从医三十载, 擅长中医内科、 妇科, 对肿瘤疾病的治疗亦有独到见解, 现将张教授治疗 肿瘤疾病部分学术思想整理如下 , 以殇同道。 肿瘤机制及治则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指出: “积阳为天, 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 阳生阴长, 阳杀阴藏。 阳化气, 阴成形” 。 机体阳气不足, 正气亏虚, 气...
-
延长晚期肿瘤患者寿命中药方
目前,西医治疗肺癌的方法主要有外科手术、放化疗、热疗以及分子靶向治疗等,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临床上很多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或因自身的病情,或因经济等原因,往往拒绝西医治疗,进而转求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我在临床工作中也常常遇到这样的患者。 9年前,64岁的彭先生因咳嗽、咯血入院检查,经胸片、CT扫描和病检等诊断为“右肺中央型低分化鳞癌”,且肿瘤已侵犯了主动脉、隆突、胸膜,失去了手术机会。可是经过半年的化疗、放疗,彭先生复查CT显示“肿块增大”,且出现了胸水、肾上腺转移、癌胚抗原升高等,彭先生拒绝再次放疗或...
-
面临癌症 医治办法和适合病况的中药方
临床遇到一个十分典型的左腿滑膜肉瘤手术及放化疗后胃部搬运(又称为胃癌)的病例,面临癌症,只需找到正确的医治办法和合适个人病况的药方,癌症就不再令人惊骇。笔者全程参与此患者的医治,现在分析一下医治有效的原因。 一诊:患者裴某,男,51岁。左腿滑膜肉瘤12个月,通过放化疗,置入粒子术,二次手术8个月。2015年5月10日,胃感不适,舌暗苔白,脉沉细。诊断为左腿滑膜肉瘤术后并配以放化疗。患者现求治于中医医治。处方如下:沙参15g,麦冬12g,瓜蒌皮15g,清半夏10g,干姜5g,黄芩10g,黄连10g,徐长卿...
-
治食道癌吞咽困难中药方
食道癌的发病原因与长期饮烈性酒、常吃过热、过硬及辛辣食物有关。食道癌患者吞咽费力,咽食或饮水时有梗阻感觉或发噎感,吞咽过程较长,伴有或不伴有吞咽痛,严重时不能咽下食物。 处方:麦冬、天冬各15克,半夏、沙参、山药各10克,鸡内金 5克(研末,冲服),威灵仙12克,当归10克,甘草5克,桔梗10克。水煎滤取药汁,文火浓缩至200毫升左右。慢慢呷服,1次服完。 功效:养阴润喉,解毒通窍,治食道癌后,吞咽困难,诸食难下。 (姜峰林) ·食道癌(食管癌) ·食道癌(秘方数:13) ·食管癌预防 ·不手术也可以治食道癌 ·食...
-
瘀痰毒聚而生癌瘤 肝癌肝动脉栓塞术后中药方
陶某,男,80岁,永州市人。患者于2011年7月2日因体检在当地医院行肝脏CT:肝右叶后段病变(直径约4.0cm),考虑肝癌可能性大。甲胎蛋白:34.11μg/L,7月5日至8月14日行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术2次,9月19日查甲胎蛋白:268.12μg/L,肝脏CT:符合肝癌介入术后改变,肝内病灶大小较前无明显变化。于2011年10月12日求吾师中药治疗。症见:头昏,活动后乏力,夜尿多,睡眠较差,面色偏晦暗,两目暗黑,纳食可,舌红,苔薄黄,脉弦。中医辨证:脾肾虚损,瘀毒内结。治则:化瘀解毒,补益脾肾。方药:肝复方加...
-
贲门胃癌术后 调理气机减毒增敏拟中药方
李××,男,74岁,2003年2月12日初诊。贲门胃癌术后5个月,中-低分化腺癌,部分黏液癌,淋巴结转移:6/19(胃小弯6/10,胃大弯0/9),化疗3周期,化疗方案:丝裂霉素+氟尿嘧啶。刻诊:食后胃脘发堵不适,呃逆,有时恶心,呕吐,大便干,小便黄,睡眠尚可,舌质红,苔黄腻,脉沉细。 辨治要点:高龄患者,外有手术、化疗之伤,正气已亏,内之痰火胶结,邪气未服。痰结则脾运不健,火冲则胃气上逆,因而出现纳差食减,恶心气逆诸证,加之化疗药物对胃之刺激,症状更著。先予调理气机,和胃降逆,减毒增敏,协助化疗。拟方...
-
治肝癌验案 坚固中焦扶助正气中药方
姚××,男,69岁,2005年5月20日初诊。肝右叶占位术后2个月,结节性肝硬化,刀口下结节,刀口处隐痛。刻诊:面色苍黄,形体消瘦,倦怠乏力,纳差,口淡不渴,有时腹胀,大便稀溏,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细小弦。 辨治要点:老年男性,经手术之后正气已伤。四诊合参乃脾胃虚弱,兼有肝胆湿热之证,治宜健脾益气,清利湿热,软坚散结,拟四君子汤合小柴胡汤化裁: 处方:太子参15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炒柴胡10克,黄芩10克,清半夏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草河车15克,藤梨根15克,青蒿15克,鳖...
-
胃癌的治疗 自觉胃脘隐痛 佐以补益中药方
柳某,男,76岁。1984年5月15日初诊。诉中上腹胀痛半年余。去年中秋之后,自觉胃纳不馨,中上腹隐隐作痛,自服胃药未缓解,赴外院检查,作胃钡剂造影及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癌”,建议手术治疗。患者考虑到年已古稀,不愿再尝开刀之苦,转而求治于国医大师裘沛然。来诊时患者形体消瘦,面色黯滞,精神委顿,胸闷胀满,中上腹时有隐痛,嗳气频作,口渴喜饮,腹部胀满,胃纳不佳,大便量少较软。舌苔薄腻,舌质略暗,脉弦细。 诊断:(脾虚失运,湿浊内停,又兼本元亏损型)胃脘痛(西医称为胃癌)。 治则:健脾化湿,佐以补...
-
小细胞肺癌,胸腔及心包积液,肺脾同治中药方
廖某某,女,63岁,湖南怀化市人。 患者1997年10月13日因咳嗽、干咳无痰,伴左胸痛1月余并逐步加剧,1997年10月22日在当地行CT查看发现左肺内肿块约3×4cm,考虑肺癌。1997年10月28日收住我院,因支窥未找到癌细胞,无放、化疗根据,于1997年11月26日求吾师中药医治。 症见:咳嗽、少痰,气短乏力,舌偏红、少苔,脉细。 辨证:气阴两虚,热毒内蕴。 治则: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肺复方加减。百合15g,麦冬15g,赤芍15g,陈皮10g,法半夏10g,川...
-
减掉"啤酒肚"香港中药方
要想消除“啤酒肚”,需要从多方面共同努力,比如,平时吃饭吃7分饱;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睡前洗个温水澡,改善睡眠状况等。 也可以用我国香港等地有一种用中药配制而成的“爸爸汤”堪称啤酒肚的克星,该汤不仅能去小腹寒气,消除腹部脂肪,还有暖中除寒和减肥的作用。 材料:水芹菜200克、鲫鱼1条(约1斤)、姜少许。 中药:制香附5克、香砂仁5克、淮山3克、枳棋子3克。 制作:鱼刨净去内脏后洗净,用生油起锅,煎至微黄约八分熟后待用。 芹菜及各种药材先用十碗水煮沸20分钟后,加入鲫鱼同煲约2小时即可。若无水芹菜,单...
-
生活中轻松减肥:附中药方
一边听音乐一边吃饭。最好不要边看电视边进食,但是可以一边听轻音乐,一边享用菜肴。轻柔缓慢的音乐,可以放慢进食的速度,在你还没来得及吃下很多食物之前,神经中枢就会告诉你已经饱了。 一边吃饭一边闻菜香。吃下第一口东西之后,“吃饱”的信息至少要10分钟才能传送到大脑中。如果一边进食,一边闻闻菜肴所散发的香味,这会加快“饱”的信息传送到大脑中,就会提早出现饱感。 进餐前休息5分钟。当身心高度紧张、压力过大时,很难做到细嚼慢咽,常常会狼吞虎咽地将饭菜吃到肚子里,而且很容易吃得过饱。而进餐前养成休息5分钟的习惯,就可以预防这种...
-
减肥中药方
黄芪白术汤 黄芪15克,白术10克,防己6克,炙甘草9克,生姜6克,大枣4枚。水煎服,每日2次。不仅能有效降低体重,减小腹围,而且能明显降低体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尤其是对肌肉结实型肥胖症的治疗更为理想。 白术黄柏汤 白术、黄柏、荷叶、苍术、牛膝、薏苡仁、黄芪、桂枝、木瓜、茯苓、泽泻、山楂、车前草、虎杖、夏枯草、甘草各等份,水煎服。肥胖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者服用,效果尤为明显。 丹参牛角汤 丹参20克,水牛角15克,黄芪15克,首乌15克,茵陈15克,泽泻10克,山楂10克,防己9克,白芷9克,川芎9克,...
-
能使人皮肤光白如玉的中药方
白嫩肌肤的三白汤 流传比较广泛的中医美容方,可能要数明代(16世纪)医学著作《医学入门》记载的三白汤,“白芍、白术、白茯苓各5克,甘草2.5克,水煎,温服”。这个方子最初治疗伤寒虚烦,后来发现可以补气益血、美白润肤,遂在民间流传开来。此方配伍精当,适于气血虚寒导致的皮肤粗糙、萎黄、黄褐斑、色素沉着等。 白芍、白术和白茯苓是传统的润泽皮肤、美白的药物,它们与甘草一起还可以延缓衰老。在中医理论中,白芍味甘、酸,性微寒,有养血的作用,可以治疗面色萎黄、面部色斑、无光泽;白术性温,味甘、苦,有延缓衰老的功效;白茯苓味甘、淡...
-
主治喑痱中药方
1980年秋天,我在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随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国医大师张琪老师进行临床实习。一天,一个重症患者求诊。患者20多岁,1米85的大个,在一次火灾中救火时被浓烟薰倒,昏迷不醒。经抡救,保住了生命。但因一氧化碳中毒,导致小脑萎缩,出现失语,步履蹒跚,需两个人扶持,才能勉强走几步。在上海、北京等地多方求医而未能见效。西医诊为不治之症。患者家属执意让张琪治疗。张琪先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服用数月后,未见丝毫效果,便改投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创立的地黄饮子。服用半年后疗效渐显,一年后,患者康复,结婚生子,创造了奇迹。我...
-
手足皲裂几则行之有效的外治中药方
手足皲裂是老年人冬季较为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冬季气候寒冷,皮下汗腺分泌减少,皮肤干燥,皮肤角质增厚,失去弹性,故当手足活动时极易发生皲裂。主要表现为手指、足跟、足缘及手足掌侧皮肤干燥、增厚,并出现深浅长短不一、顺皮纹方向的裂口,严重者裂口伴有出血和明显的疼痛。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风寒血燥,肌肤失润所致。治疗主要是养血润肤除燥。现介绍几则行之有效的外治中药方,有关患者不妨试试。 1.取补骨脂15克,赤芍10克,蜂房20克,地肤子10克,地骨皮10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浸泡患处20分钟,再用热水洗去药汁,将...
-
汗疱疹中药方
汗疱疹是湿热引起的夏日湿疹类皮炎,一般在汗腺兴旺的手掌、手指重复起粟粒巨细的丘疹和水疱,周围没有明显炎症,最大的特点就是瘙痒、灼痛。在潮热的夏日,越是天气炎热,这种皮肤病越是高发。现在该病防备和医治没有特效方法,患者一旦呈现水疱不要用针挑破,更不要撕皮,不然导致水疱延伸,呈现感染发炎,加剧病况。患者可吃有健脾除湿成效的蔬菜水果等食物,如山药、甘薯、冬瓜、西瓜、赤小豆、南瓜、薏苡仁。 中医以为,汗疱疹属湿邪偏盛的一种表现。患者在医师指导下可选用以下中药方: 1.黄芩10g,黄连10g,苍术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