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骨草
-
保护肝脏的岭南小偏方鸡骨草
多年来,我只知鸡骨草具有清肝热、解肝毒的作用,治疗急性肝炎为好。可是,到新西兰后的10多年间,我发现广东、香港、台湾、马来西亚、新加波等地华人,广泛用鸡骨草煲汤或煮水来保肝。经长期临床观察,我发现鸡骨草对于肝经湿热引起的口苦、黄疸、尿黄及呃逆、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特别是乙肝、丙肝病人长期乏力,偶有肝区不适、腹胀、口淡无味或口苦、尿黄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乙肝、丙肝引起的胆红素及3项转氨酶升高,用大量鸡骨草(每天60~120克),10日内可使其明显下降。煲汤:将10~30克鸡骨草放在所煮的肉汤中。肉以牛、羊...
-
运用鸡骨草配伍治疗慢性肝病,慢性萎缩性胃炎
鸡骨草味甘、微苦,性凉,入肝、胃经。具有清热利湿,散瘀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肝胆湿热郁蒸引起的黄疸,可单味使用,或配伍茵陈、地耳草、垂盆草;用于胸胁不舒,胃脘胀痛,常配伍两面针;治疗乳痈,本品鲜叶捣烂外敷。 运用鸡骨草配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李佃贵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以及对当代人们生活起居、饮食规律变化的观察,首次提出“浊毒”理论,认为浊毒即是一种病理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因素,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浊毒黏滞致使中焦瘀滞,气机不畅,热毒伤阴,瘀阻胃络,气不布津,血不养经,胃...
-
入秋前后食 田螺粥 鸡骨草煲田螺
田螺不仅肉质鲜美细嫩,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田螺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无机盐、核黄素及多种维生素。田螺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田螺肉甘性寒,具有清热明目、利尿、通淋等功效,主治目赤肿痛、尿闭、痔疮、黄疸等疾病。螺壳也可以人药,有散结、止痛等功效,主治湿疹、胃痛及小儿惊风等症。每年中秋前后,田螺最为肥美,用其做药膳,对一些疾病有较好的功效。 一、田螺粥 做法:将10~15只大田螺清水漂养2 天,勤换水,并滴人几滴植物油,除去螺肉污秽之物。用针或竹签挑出螺肉,然后加盐、葱、姜、酒等调料适量,拌好备用。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