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前
-
癌前多郁癌后多恐 癌与其他情志失调间的关系
浅析癌前多郁及癌后多恐 癌症是公认的人类健康杀手,对于进展期癌症尚无理想的根治策略,人群中“谈癌色变”的现象普遍存在。目前癌症的发病率愈来愈高,“人们普遍存在着高度恐癌现象,尤其是已患癌症的人,更加提心吊胆”[1]。癌症产生的原因有遗传缺陷、慢性疾病的迁延不愈、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情志失调在癌症产生中扮演了重要作用,从来没有被忽视,尤其“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和建立,情志活动在疾病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医学界的关注。 情志活动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之一,如,《素问·阴阳应象大...
-
得了“癌前病变”怎么办
中医中药秘方网: 我长期胃口不好,食欲特差,最近做了胃镜检查,说我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又说这是“癌前病变”。请问癌前病变就是癌吗?发生癌的机会有多少?我该怎么办? 山东东营 惠 民 惠 民 网友: 目前确实把慢性萎缩性胃炎、异型上皮黏膜白斑、某些部位的息肉等看作是癌前病变。所谓“癌前病变”还不能算是癌。它是介于正常组织向癌演变过程中的中间状态,是一种既不同于正常组织又不同于癌的异常病理状态。它既可以继续恶变成真正的癌;也有可能发生逆转。就以慢性萎缩性胃炎来说,病程 10年以上者胃癌发病率为7%—13%。如果早期发现...
-
胃癌前病变病因多端 但瘀血为其主要发病机制
活血化瘀对胃癌前病变疗效的理论机制探讨 胃癌前病变( 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 PLGC) , 是指一类容易发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 变化, 包括肠上皮化生( intestinal metaplasia, IM) 和异 型增生( dysplasia, Dys) , 常伴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 (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GAS) 疾病。不少研究表明, 血瘀是 PLGC 的主要病机之一, 活血化瘀是治疗 PLGC 的常法, 并在一定程...
-
胃癌前病变中医病理学概念
沈舒文教授是陕西省首批名中医,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他从事中医内科工作40余年,擅长脾胃病、肿瘤等疾病的治疗。笔者将对其从“毒瘀交阻”辨治胃癌前病变的学术思想和经验进行总结和阐述。 胃癌前病变(PLGC)为病理学概念,指较易转化为癌组织的胃部病理学变化,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基础上伴发的胃黏膜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及早识别和控制PLGC向胃癌发展是防治胃癌的重要途径。中医药治疗PLGC可在很大程度上逆转胃黏膜异型增...
-
什么是肺结节 注重肺癌前期筛查
临床门诊经常见到一些本无任何不适症状的患者,被查出肺结节后,变得惊惧严峻、焦虑不安,生活、作业遭到严峻不良影响。所以使群众了解肺结节的相关常识很有必要。 什么是肺结节 所谓肺结节是指体检或偶尔查看时发现的肺部小于3厘米的暗影,不是详细疾病称号,是一种影像学体现的描绘。换句话说,就是医师在胸片或CT片上看到的较小的、密度偏高的暗影,一时断定不了是什么疾病,而暂时选用“结节”这个称号进行描绘。其中,小于1厘米的结节称为“小结节”,小于5毫米的结节称为“细小结节”,而大于3厘米的病灶就不称为结节,...
-
单兆伟从瘀论治胃癌前病变经验撷菁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根据Correa级联学说,胃黏膜癌变是多阶段的动态演变过程,通常要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胃癌前病变阶段,此阶段是胃癌转变的重要节点,具有双向转化的特点[1]。临床上常把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或胃癌前期病变,伴中度以上的异型增生和不完全大肠型化生则称为胃癌前病变。而中医药对逆转胃癌前病变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具有较好的疗效[2]。胃癌前病变无特定的中医病名,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如胃脘部疼痛、痞闷等,可归于中医“痞满”“...
-
自拟的活血止痛方 治疗胃癌前病变及消化道其他肿瘤
国医大师李佃贵首创的浊毒理论,认为瘀血为浊毒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又是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的病理基础。经过多年的临床探索发现:瘀血与肿瘤的关系密切,70%~80%的癌症患者血液循环都存在微血栓(瘀血),其数量与疾病进展成正相关;有学者研究显示,肿瘤患者血液中存在明显的血黏度增加现象。通过上述叙述可以理解浊毒论中胃癌的形成机理如下:多种原因形成瘀血,其阻碍气机,瘀阻胃络,气不布津,血不养经,胃失濡养,胃液枯竭,使得腺体萎缩,久而不能自愈,黏膜受损,进而发生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最终形成胃癌。 李佃贵根据辨证...
-
爵床对胃癌前期病变的有效性
爵床在“截断”胃癌前期病变中的作用初探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慢性萎缩 性胃炎( CAG) 及在此基础上伴发的肠化生( IM) 和上 皮内瘤变( IN) 是最常见的胃癌前期病变( PLGC) , 是从 正常胃黏膜向胃癌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1 ] 。目 前西医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中医药在减缓癌变进 程、 截断或逆转萎缩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在临床中, 我 们以爵床为主药, 治疗胃癌前期病变, 截断 CAG 向胃 癌的发展, 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现介绍探讨如下。 1 爵床的功效与主治症 爵床, 为爵床...
-
胃癌前病变 采取证素辨证为本研究的辨证方法
胃癌前病变“痰”“湿”证素特征研究 胃癌前病变 (precancerous lesion of gastric carcinoma, PLGC) 是指一类容易发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 主要包括胃黏膜的中重度肠上皮化生和上皮内瘤变, 多伴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相对西医而言存在相对优势, 可使部分肠上皮化生或上皮内瘤变减轻或逆转, 对该病的临床诊疗具有积极意义, 使胃癌的药物预防成为可能。 本研究选择经电子胃镜及病理检查证实存在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或 (及) 上皮内瘤变...
-
治胃癌前病变 化浊解毒中医方药治则
国医大师李佃贵创立的“浊毒理论”依照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将浊毒分为“天之浊毒”“地之浊毒”“人之浊毒”,其更直接、深刻地揭示了疾病的病因和疾病发展的内在规律,将传统中医学的预防原则和现代预防医学的具体措施结合为一个整体,对预防疾病的发生和阻止疾病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为人们的养生保健提供了新思维。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上皮内瘤变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我国最新专家共识将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归类为胃癌前状态,将...
-
治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 处方详解
单兆伟,男,1940年生,江苏人。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65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师从孟河医派传人张泽生教授20年,尽得薪传。1991年拜入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门下,兼收并蓄。曾任江苏省中医院大内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名誉主任、国家优秀中医人才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2011年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单兆伟工作室”指导老师。2013年担任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 临床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
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 经验方中医案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导致的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的病变,常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及上皮内瘤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其内因除Hp感染外,还包括胆汁反流、自身免疫等。单兆伟教授为首届全国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从事脾胃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50余年,尤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学习心得简要整理如下。 1 病机归于气虚血瘀、湿热内蕴 单老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期病变病因病机复杂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病理证实有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为胃癌前期病变。胃癌前期病变病机复杂,因此抓住主要矛盾,切中病机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也是防止胃癌前期病变向胃癌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50余年,善治脾胃疾患,造诣精深,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期病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侍诊李佃贵,现将其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总结如下: 审病因 明病机 全面认识疾病 李佃贵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期病变的发生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引起。①...
-
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前奏吗?
有些人在接受胃镜检查被发现患有萎缩性胃炎,他们听说这个病会癌变,为此非常担心。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上皮遭到反复损害,导致黏膜固有腺体萎缩、消失的一种疾病,是一种慢性胃炎。这种病人会有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餐后较明显,同时伴有其它消化不良症状如嗳气、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经胃镜和病理检查可以确诊,其中以病理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 该病病理分型有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及非典型增生(异常增生)三种情况。病变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大多数资料表明,轻、中度萎缩是可逆的,而重度萎缩可逆性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