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徐经世

徐经世

  • 徐经世扶正安中治肝癌案一则

    徐经世扶正安中治肝癌案一则

    国医大师徐经世擅治各种疑难杂症,其针对肿瘤术后、放化疗后的患者,提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子,采用从脾论治,达到安中以扶正的疗效。徐经世接诊病人,多有妙手回春之效。现将徐经世诊治肝癌经验浅述如下。   诊疗经验   徐经世认为,安中以扶正,重在补土,盖因坤土为万物之母,四运之轴,五脏之中心。若脾健胃旺,则生化有源,水谷精气灌溉四旁,有迹可循,能护心、养肺、柔肝、补肾。徐经世根据自身多年临床经验,自创“扶正安中汤”。   具体方药:生黄芪20~30g,仙鹤草10~20g,怀山药15~20g,石斛10...

  • 徐经世教授提出调理脾胃“三原则”

    徐经世教授提出调理脾胃“三原则”

    徐经世教授在治疗脾胃病方面提倡“补脾土宗东垣,理脾阴崇吴澄,养胃阴效天士”,主张在滋补脾阴时应佐以补气行气之品,使其补而不滞,进一步完善了脾胃学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日常生活中,饮食膏粱厚味者居多,每每伤及人体的脾胃运化功能,从而引发湿邪内生或气滞血瘀。因此,临证多见湿浊内停,蕴而化热者或气血瘀阻,伤及胃阴者。徐经世教授重视脾阴不足之证,认为脾阴不足并不单纯是脾脏本身功能失调所致,而又受肝肾阴虚和阳明及肺经燥热所导致。肝肾阴虚,大多见于生活有失调摄,劳心竭虑,致伤于肝,郁而不达,肝气不疏,久而...

  • 徐经世教授在肝胆病诊疗中提出

    徐经世教授在肝胆病诊疗中提出

    徐经世教授在肝胆病诊疗中提出,要掌握生理,知常达变;明辨病机,把握规律;见肝之病,知其传化。他立“32字调肝法”为诊治肝胆病的基本原则,即“疏肝理气,条达木郁;理脾和胃,和煦肝木;补益肾水,清平相火;活血化瘀,燮理阴阳”。 从肝胆脾胃之间的生理特性及病理制化来看,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郁滞,且体阴而用阳,临床多郁而易热。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其病多湿而易寒。徐经世教授认为,肝胆脾胃同居中焦,生理相用,病理相因,而非各自为用,各自为病,独立存在。肝气郁结,失其疏...

  • 徐经世教授对糖尿病诊疗的认知

    徐经世教授对糖尿病诊疗的认知

    徐经世教授对糖尿病诊疗的认知,在继承古人经验的同时,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其确可隶属“消渴”范畴,“消”如“旱田灌水,日下曝冰”,“消渴”乃热极内耗之意,治疗上提出应注重肝脾,倡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 徐经世教授认为,在临证中重培土,常可峰回路转,对一些疑难杂病也可以取得显著疗效。盖脾胃位居中州,为生化之源,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为“五脏六腑之枢纽&rdq...

  • 徐经世谈头痛的六经辨治

    徐经世谈头痛的六经辨治

    头痛是中医内科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通常是指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头痛的出现既有原发的单一病因,也有附属于许多急慢性疾病之中而发。在治疗上,有些头痛尤其是顽固性头痛在治疗上往往有些棘手。对此中医早有认识,并积累了很多成功诊疗经验,用于指导临床。 笔者有幸跟诊国医大师徐经世,现将他诊治头痛病以六经辨治的法则整理分享,以期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头痛病中的诊疗优势。 头痛辨治,倡辨六经 头痛的论述早见于《素问》“五脏生成篇”&ld...

  • 紫斑 国医大师徐经世治案二则

    紫斑 国医大师徐经世治案二则

    第二届国医大师徐经世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导师,第二、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辨证灵活,用药精准,善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兹举两案,以飨读者。 病案1 刘某某,男,42岁,就诊时令:初夏。患者主诉头昏乏力,手足心热,不时伴有潮热、盗汗,下肢皮肤出现紫红瘀斑,时轻时重,历有多时,检查血小板减少(30×109/L),拟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其舌红少苔,脉细数。此系肾阴不足而虚火内炽之象,...

  • 记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大师徐经世

    记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大师徐经世

    •从医60年,他始终把解除病患、攻克顽疾视为己任,淡泊名利,朴素节俭,博爱宽容,真诚旷达,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竭尽心力。 •他善于思辨,勤于总结,融汇百家,汲取新知,体察世事人情,在学术上独树一帜;提出“尫痹”非风论,“杂病治因在郁,其治在脾,调之在肝”的学术思想;从临床实践当中总结出“肝胆郁热、脾胃虚寒”这一病机理论发前人所未发;提出肿瘤术后治在“扶正安中”的思想,临床运用,效...

  • 徐经世心系中医传承 关注中医发展

    徐经世心系中医传承 关注中医发展

    第二届“国医大师”表彰之后,我就拟定了关于建立安徽省“国医沙龙中心”的建议稿,其宗旨就是面向不同层次、批次的学术继承人及带教老师,通过师生互相问答的形式,以临床疑难问题为导向,解难答惑,集中开展学术讲座,以期提高临床医生中医水平。 我愿秉持大医精诚的医训,与诸位中医同道共同努力,为中医药事业尽绵薄之力;愿后继者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愿中医药精粹发扬光大,普惠千家万户。 徐经世,字筱甫,1933年生,安徽巢湖人,...

  • 徐经世:中医“治未病”理念溯源与再思考

    徐经世:中医“治未病”理念溯源与再思考

    “治未病”始见于《黄帝内经》,其源于医疗,又不限于医疗,是具有中医原创性的健康认知体系,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已成为中华民族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 今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不知持满,不时御神”,“逆于生乐,起居无节”,因“嗜欲劳目,淫邪惑心”而出现“欲而不达,郁久成疾”的状况在临床上屡见不鲜,更需要通过调节精神情志,使全身气机出入升降通畅...

  • 国医大师徐经世“从中调治”学术思想内涵

    国医大师徐经世“从中调治”学术思想内涵

    •“从中调治”是国医大师徐经世治疗内科杂症的主要学术思想,是其独特中州学术理论体系在临床实践中的集中体现。先生提出“杂病论治,重在中州”“从脾论治,调肝为主”。 •“中州”即肝、胆、脾、胃,四者同居中焦,治疗杂病强调“中气”,昔人有云“人身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轮运轴灵”,中气者乃脾胃二经中间之气也,人身之十二经气升降变化皆以中气为核心...

  • 记全国名老中医安徽中医药大学徐经世

    记全国名老中医安徽中医药大学徐经世

      “高官百姓,传诊千家,一样眉慈目善;难症风寒,调理百草,多能药到病除。”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经世老中医的书房里挂着这样一幅笔法遒劲的字,这是一位病人撰写所赠,是病家对徐经世的由衷赞扬,也是其医德医术的真实写照。   徐经世年过八旬,从事中医临床60年,所接诊治疗过的病人数以万计。每每与病人谈及徐经世,莫不交口称赞,无不为他的德术与高风亮节所折服。   徐经世是公认的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全国第二、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和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工作指导老...

  • 徐经世临床行医60余年 安徽中医学院教授

    徐经世临床行医60余年 安徽中医学院教授

    徐经世是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教授,第二届国医大师,全国首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指导老师,安徽省国医名师,第二、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徐经世继承家学,为人师表,悬壶济世,医术精湛,厚德广施,深得当地百姓尊崇和赞誉。徐经世在传承中既有家训和传统的熏陶,又有现代教育的经历;既融汇朴素中医理论和儒学经典,又研修贯通当代中西医学和科技成果;尊古而不泥古,法新而不囿新,德医并举,世人称道。 本人有幸成为全国首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跟随老师学习,收获良多。进站学习之初,徐经世就亲自撰文《为医须立...

  • 徐经世:把对中医的一片痴心坚守下去

    徐经世:把对中医的一片痴心坚守下去

    近日笔者采访了安徽省中医院十佳医生获奖者国医大师徐经世教授。 中医看病关键在辨证 “你看看这个小宝宝可好玩”,徐经世教授指着一个病人家属寄来的照片说,这个小宝宝名字当中有一个“易”字,家里人认为他来之不易。家住巢湖的赵女士多年不孕,辗转多家医院诊治也不见效果,家里人甚至想放弃治疗,一个不经意间,赵女士的母亲听说徐经世的医术高明,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了他的门诊。“能不能治好”,这是病人在门诊反复问的一句话。徐经世首先疏通病人...

  • 跟师徐经世:中医漫道求索远

    跟师徐经世:中医漫道求索远

    •国家多年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重视老中医经验的继承和整理,因其关系到人民健康生活水平,更关系到祖国医学这门国粹的生存和发展。 •当前医学界在现有的教育目标的设定上,特别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却没有把培养学生的人格作为最主要的目标。 •针对中医现在弱小的队伍,如不尽心尽力去做承前启后的工作,那么“振兴中医”必将成为一句空喊的口号。 拜师徐经世老中医门下,一晃17年过去了。徐老的大家风范、治学严谨的圣严师德、诚恳待人和与人为善的国学精神...

  • 以案解析徐经世的辨证思维

    以案解析徐经世的辨证思维

    众所周知,中西医对应着两种不同的诊疗思维模式,中医辨证思维是古代医家在漫长的实际诊疗过程中结合中国古代哲学、天文、地理、生物等多学科知识,从宏观上对人类疾病的认识而形成的。中医辨证思维是指中医这个群体在从事中医医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思维方式。简言之,即用中医理论及经验去辨别、诊察和治疗疾病。故而中医疗效的关键在于正确地运用中医理论辨析症因。中医辨证思维内容上包括整体思维、取象思维、中和思维、阴阳五行思维、脏腑表里思维、易思维、顺势思维、循经思维以及衷中参西思维。笔者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徐经世的弟...

  • 徐经世运用煨生姜治验二则

    徐经世运用煨生姜治验二则

    生姜味辛,微温,生品解表散寒功效较强,煨制后解表功效减弱,温中止呕、和胃降逆作用增强。煨生姜是国医大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徐经世临床辨证施治常用品种,也是脾胃科的常用中药饮片。 医案一 查某,男,43岁,2019年3月29日就诊。患者素多劳思,胃疾有年,曾行胃息肉切除术,近两年来反复出现胃脘受风寒则易腹痛而泻,矢气频作。刻下症见四末欠温,夜眠入睡困难,舌质淡胖,苔白厚腻,脉来弦缓。 诊断:(肝胃不和,气机逆乱型)胃脘痛。 治法:降逆和胃,温化寒湿。...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