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
-
中医药治疗晚期尿毒症11例显特效
主治:晚期尿毒症(均系按1982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确诊。) 配方及用法:蛇舌草30克,六月雪30克,生大黄7~10克。煎成200毫升,保留灌肠。同时推注“醒脑静”,每次2克,加50%葡萄糖40ml缓注,每6小时1次,一般次日神志即清,呕吐亦止,则改为每日2次,继用3日,并予温肾解毒,活血利水之品。处方:熟附子10克,生白术20克,姜半夏10克,紫丹参30克,六月雪30克,插插活30克,党参15克,绿豆30克,半枝莲30克,黄连2克,另用益母草120克煎汤代水煎药,每日1剂。加减法:肌...
-
治疗面神经炎的中医药膳偏方
面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多发生青壮年,目前发病原因不详,可能与病毒或风湿性损害有关,麻痹症状,常只发生于一侧面部,表情动作消失前,额无皱纹,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叠,笑时更为明显。本病中医称“痿证”,由于气血不足,面部遭受风寒热邪侵袭,使经路凝滞,筋脉失养而发生。证见风热风寒两型。用祛风通络的药膳调养,风热型者加辛凉药物,风寒型者加用辛温药物等治疗。 二芍全虫炖金龟 [配方]赤芍、白芍各10克,全虫6克,金龟1只(约300克),料酒20毫升,姜10克,葱15克,盐4克。 [制作] 1.赤芍,白芍润透...
-
中医药治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验方
免责声明:本站偏方均根据民间及网络流传整理而成,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1.取仙鹤草50克,用开水冲泡,加盖焖30分钟,代茶频饮。尤适宜糖尿病伴腹泻者。 2.取地骨皮10克,用开水冲泡,加盖焖5~10分钟,代茶频饮。尤适宜糖尿病伴多汗者。 3.取枸杞子15克,用开水冲泡,加盖焖5~10分钟,代茶频饮。尤适宜糖尿病伴四肢无力者。 4.取透骨草、川椒、木瓜、赤芍各30克,苏木50克,桂枝、川芎各18克,红花、白芷各12克,艾叶、川乌、草乌、麻黄各10克,加水5000毫升煎煮至沸,先熏患处,待温度适宜时,浸泡患处...
-
用中医药膳偏方帮你治疗湿疹
湿疹是一种我们经常能遇见的皮肤玻湿疹的发病不分年龄,大小和季节的变化。但是冬季易反复发作。近年来,患湿疹的病人越来越多,最新研究表明可能与日益恶劣的环境有关,与气候多变,以及精神紧张,生活节奏加快,包含结构的改变都有一定的关系。湿疹的湿热蕴结型,表现为迭起红斑,群集水疱,皮肤瘙痒,糜烂等症状,多为血热,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湿邪困脾,水湿停滞,外为风袭所侵,风、湿、热三邪搏于肌肤,血运不畅,营卫失和而发。湿疹和饮食关系密切,专家推荐中医药膳,进行食疗。主要是清热凉血、除湿止痒的药膳。其中的一个药膳是茅...
-
中医药辨证治疗食管癌的偏方
中医药辨证治疗食管癌的偏方现代中医通过学习历代众多医家的研究成果,结合临床实践,针对食管癌的病机之根本为阳气虚弱,机体功能下降,主强治疗宜温阳益气,扶助正气,提高机体功能,所以治疗主方要体现这一中医治疗原则。为达到辨证治疗、对症下药,特将辨证分型治疗的偏方总结如下。关于食管癌的分证各有不同,立法用药亦随之而异。但治法总不离疏肝理气、降逆化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扶正培本、生津润燥、清热解毒、抗癌止痛、温阳益气等。1.气滞型主证:早期食管癌的表现,无明显吞咽困难,只为吞咽时感食管内挡噎、异物感或灼痛,胸郁闷不适及...
-
中医药美白补水小偏方
中药美容,古而有之。由于中药美容所用的材料大多取自于动植物和天然矿物,尤其是常用的食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小,所以得到古今中外爱美人士的推崇。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发掘和运用中草药进行美容已有数千年历史。目前很多美容中药已被现代医学证实确有很好功效。例如:银杏能够对抗自由基的产生,改善肌肤微循环,防止肌肤干黄,令肌肤粉嫩透白。黄芪因为含有多种氨基酸,甜菜碱、叶酸、生物碱及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改善皮肤营养,补气润肤的功效。当归具有舒缓柔肤功效,也能预防白髮与抑制黑色素增长,消除色素性皮肤斑点。当归成分具杀菌、美...
-
中医药抗肿瘤大有可为
在肿瘤治疗领域,中医中药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医主任医师张致祥教授告诉记者,中医治疗肿瘤大有可为。 张教授指出,中医药有很好调理作用,中西医结合能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及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在手术后应用能加速病人康复,术后较长时间应用,还可提高免疫功能,减少复发转移,提高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中医药结合放、化疗能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及远期后遗症,并有增加疗效的作用。另外中医的心理养生、气功、饮食调养等对肿瘤病人康复都有良好作用。具体来说,中医治肿瘤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中药可减缓症状,改善精神状态。...
-
中医药防肿瘤复发转移有优势
中医药在临床肿瘤防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使用中药须始终贯彻整体观念,既坚持局部治疗,又重视整体上杀灭癌细胞,充分体现扶正培本、标本兼治的原则。笔者经多年实践发现,中医药不仅可以缓解癌痛、改善症状,运用得当,更可在防止肿瘤复发转移上发挥作用。 中药能够提高免疫功能,使人体自身抗肿瘤能力增强,这是防止肿瘤复发转移的重要条件。免疫功能低下是患者在康复期肿瘤复发转移的首要因素,人体的免疫系统每天要消灭成千上万的肿瘤细胞。如果免疫功能低下,就会有大量的肿瘤细胞存活下来。肿瘤细胞沿着一定渠道,通过淋巴管、血液、腔...
-
中医药在肿瘤治疗
中医药在肿瘤治疗的运用目前已相当广泛,然而其作用也受到一些质疑。我们强调从临床实践体会出发,提出“正确理解中医,让中医在抗肿瘤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观点。 肿瘤是慢性病,它的治疗过程是漫长的。目前没有一种现代医学治疗手段可以贯穿其始终(如手术、化疗之类),很难想象有哪个肿瘤分科医生(如外科、化疗科等)可以陪伴癌症患者走完整个治疗过程,然而中医恰恰可以做到这一点。 这一点我们在跟师明代御医凌云第十六世传人凌耀星教授过程中深有体会。凌耀星认为:肿瘤患者需接受整体调治,其原则可归纳为“攻、补、调、...
-
癌痛不愿用吗啡止痛不会成瘾 中医药减轻吗啡副作用
1806年,德国科学家泽尔蒂纳首次从鸦片中提取出了吗啡,他用吗啡在狗和自己身上进行实验,结果狗吃下去后很快昏昏睡去,而他本人吞下这些粉末后也久睡不醒。由于它那梦幻般的镇痛、镇静效果,科学家以希腊神话中梦境与睡眠之神摩尔普斯(Morpheus)的名字,将它命名为吗啡。吗啡由于其强效的镇痛作用,在医学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直至今日,吗啡仍然是临床上针对癌痛患者以及包括烧伤在内的急性疼痛患者常用的止痛药物,在帮助恶痛病人渡过难关时积累过许多功德。 怕上瘾,癌痛患者不愿用吗啡止痛! 张大叔在两年前被查出肺癌,现...
-
中医药治肿瘤 很多中药比冬虫夏草高得多
“我能不能吃冬虫夏草?”在门诊中,曹洋教授经常被患者这样问。即使一些经济不太宽裕的患者,也千方百计凑钱买。 他能理解这种心情。患上癌症,几近绝望,总想找到救命药。冬虫夏草的光环,让其“抗癌形象”有巨大吸引力。 曹教授却实话实说:“现在把冬虫夏草炒得太贵了。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觉得越贵的就是越好的。” 他认为,若以中医药治肿瘤,其实很多中药的性价比都比冬虫夏草高得多。 “ “不要想象成救命稻草” 而据现代药理研究,冬虫夏草被证实有调节免疫、抗肝肾损伤、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其中也...
-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能力提高
对于艾滋病的治疗,中医药在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思路方法与评价、临床治疗经验、减轻西药毒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形成了许多新认识,积累了许多好经验。 中医药对艾滋病的治疗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于1987年派中医医务人员赴非洲坦桑尼亚进行中医药试治艾滋病工作,积累了初步的临床治疗经验。从1990年开始,科技部“八五”“九五”和“十五”科技攻关计划、 “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中也都有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课题...
-
恶性肿瘤阳虚与肿瘤骨转移的中医药治疗
恶性肿瘤晚期常出现骨转移,中医古籍里并无专门的肿瘤骨转移病名记载,其症状可散见于“骨瘤”“胫阴疽”“肉瘤”“石榴疽”等病,早在《五十二病方》已有骨睢(疽)的记载。《素问·长刺节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华佗神医秘传》:“肿不变色,漫肿疼痛,坚硬如石”,《医宗金鉴》:“骨痹,则骨重酸疼不能举也”,均是对骨转移肿瘤特点的描述。骨转移日久可出现疼痛,其病机不外乎“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但其成因与发展,主要在于阳虚、痰凝两个方面。 1 阳虚与肿瘤骨转移 肿瘤为本虚标...
-
从肿瘤糖代谢探讨中医药抗癌策略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长期协同作用下发 生的基因水平突变与功能调控异常,导致局部组织 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 社会发展的疾病。2012 年全球恶性肿瘤新发病例 1409 万例,死亡人数达 820 万例 [1 ] 。而 2016 年全 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的资料显示,2013 年中国恶 性肿瘤新发病例 368. 2 万例,恶性肿瘤发病率为 270. 59/10 万 [2 ] 。目前对于肿瘤发生发展的机理仍 有诸多疑问,其中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进展与转移 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3 ] 。研究证明,肿...
-
非霍奇金淋巴瘤 软坚散结中医药方
祖国医学将其归入“瘰疬”,“肿毒”和“痰毒”的范畴,众所周知,针对肿瘤进行化疗除了杀伤肿瘤细胞外,同时也损伤机体,经常导致人体不能耐受而中途退出化疗。因此根据中医辨证论治,针对患者化疗中及化疗间隙运用“扶正祛邪”的原则,对患者“因人制宜”的结合中药治疗,能够取得较单独化疗较好的疗效。 沈师认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多与脾、肝、肾关系密切,初期为实,后期虚中夹实。因此在组方时沈师主张以补虚治本,泻实治标。临床中常见本病患者多在进行了化疗之后求治于中医,病情反复迁延,一方面具有正气不足的“虚”象,...
-
艾滋病 中医药辨证施治体系初具规模
初冬的河南,阳光透过树枝间隙,还有一些暖暖的温度。尉氏县大营镇枣朱村中的工地上,老李拿着砖头、抹刀,忙着垒墙。爽朗的笑声,灵活的动作,丝毫看不出他是一名艾滋病患者。 谈起自己的病,他落落大方:“我大概是2002年左右染上的。病重时都只能搁地上趴着,根本没法出去干活,家里连棺材都备好了。”随后,他被纳入了河南省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项目治疗对象。从2004年起,除了服用抗病毒西药,每天还服用该项目研制的抗艾滋病中药“益艾康”胶囊。“用了药以后,眼看着身体一天天好起来。现在我也能出来跟着建筑队打...
-
中医药治疗肿瘤 全方位对应
当前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从少见病衍变为多发病、常见病,成为健康的首要杀手,中医药治疗肿瘤,从单一的扶正补虚、姑息治疗,甘当配角,进展到全方位对应,在多个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彰显了自身的价值。笔者现就实践中的感悟,提出若干理念问题,以供研讨。 “癌毒”是癌病的特异性致病因子 基于临床审证求因所获得的感性认识,中医界治癌普遍应用抗癌祛毒治则的客观反证,提示“癌毒”是导致癌病的一类特异性致病因子。它是在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郁滞的基础上,受内外多种因素诱导而生成,与相关非特异性病理因素杂合而为病,...
-
中医药防治肿瘤有优势
每年4月17日是“世界肿瘤日”,我国也在这个时段设立了“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可见肿瘤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乃至世界人类健康的一大顽疾。 中医药在防治肿瘤上有优势。这在于中医药能提高全身抗肿瘤机能的同时,还能局部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同时还可以减轻治疗中的痛苦。对于化疗后的副反应.中医’调理从调和脾胃,补益脾肾出发,可有效减轻各种药物的毒副反应。 1.放疗。放疗后人会出现口干舌燥、耳鸣、头痛、胃口不佳、恶心、呕吐、白血球降低等症状。从中医角度上称为“火邪热毒”,因此“养阴清热”是放疗后中医调养的原则。在放疗期间,宜多饮清肺滋...
-
中医药治疗肿瘤 用药不宜多
肿瘤为常见病,多发病,但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中晚期恶性肿瘤,目前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其存活时间。中医药在肿瘤的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往往能补现代医学之不逮。笔者在临床上运用中医药治疗肿瘤时有一些粗浅的体会,与同道们分享讨论。 中医药治疗肿瘤强调辨证论治,调整人体生态平衡,以扶正为主,健脾益气,并适当配伍抗肿瘤中药。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脾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此,健脾益气,可使脾胃功能强盛,气血生化有源;气血生化旺盛,正...
-
治恶性腹腔积液的中医药处理原则
“健脾补肾”四个字在中医学里司空见惯,耳熟能详,“塞因塞用”作为治疗原则也是人人尽知,但就临床看来,在恶性腹腔积液治疗中并未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重视,绝大多数情况下仍在走古代医家批判的“见胀消胀,见水利水”的路子,取效一时,但毕竟未能更进一步改善患者状况。这其中有病人急于解决痛苦的需求,但也有医生对于此理认识之不明,值得注意。 恶性肿瘤引起的腹腔积液称之为恶性腹腔积液。恶性腹腔积液是肿瘤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腹水在中医称之为臌胀、单腹胀等,虽有近似于恶性腹腔积液的“血鼓”的提法,但...
-
肿瘤患者在新冠肺炎影响下的中医药心理干预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肌痛、乏力(疲劳),而上呼吸道鼻塞、流涕相对少见,同时可有消化道症状。重症病例常伴有呼吸困难。中医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当属“湿毒疫”范畴,感受“湿毒之邪”致病,“湿毒”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理核心。所以早期正确、及时化湿,通腑泻浊是治疗本病的一个关键环节。 这一次的新冠肺炎影响十分巨大。人的喜怒哀乐五志七情无时不在活动和变化中,如果不引导可能造成心理损伤...
-
食管癌术后转移 中医药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案1 周某某,男,58岁,湖南衡阳市人。 患者因“进行性吞咽梗阻1月”于2007年6月初入住湘雅附二医院,经电子胃镜+活检诊断为“食管癌”,2007年6月20日行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示:高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侵犯浅、深肌层和外膜,手术两切缘未见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2)。术后定期复查。2009年9月17日开始出现明显声嘶。胸部CT提示:右上纵隔气管旁软组织结节,结合病史,考虑食管癌术后复发并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患者于2009年9月18到10月17日给予TP方案化疗两周期。化疗后2009年10月30日...
-
肝癌的分阶段中医药治疗策略
林丽珠论肝癌的分阶段治疗策略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是全球关注的重大疾病之一, 在世界范围内致死率排在恶性肿瘤第2位[1], 中国每年新发肝癌患者数量排在常见恶性肿瘤第4位, 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早期肝癌推荐手术切除, 但由于起病隐匿, 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即属于中晚期, 失去手术机会, 且发展快, 并发症多, 单一治疗作用有限。因此, 肝癌治疗提倡早期发现, 防治结合, 多学科综合治疗。 林丽珠教授从事肿瘤临床30余年,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 尤其对肝癌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认为,...
-
中医药辅助治疗胃癌术后化痰去瘀
付某某,男,52岁,2007年1月13日初诊。患者于2006年11月3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全胃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胃体小弯侧浸润性溃疡性中分化腺癌,侵透肌层达浆膜外,累及幽门,淋巴结转移:1/23,化疗2周期。 刻诊:自诉纳差,吞咽不利,口干,口中无味,下肢无力,眠可,大便不调,时干时稀,小便可,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细。 辨治要点:湿热蕴于气分,痰瘀结于血分,诸邪留于胃脘,久而不散,积聚乃成;瘤毒与正气不两立,瘤毒日长正气日亏。治当利湿热,化痰瘀,固中气。拟方如下: 处...
-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治疗
由于肝癌发展较快,株连脏腑,尤其是脾胃首当其冲,损伤正气形成正不抗邪之势,尽管全力以赴,辨证施治,其结果往往是带病延年者多,治愈者鲜见。不言而喻,在当前仍有必要探讨中医药治疗肝癌的规律。 肝癌治疗原则 一、扶正与祛邪的治疗原则 若早期肝癌,体健如常者一定要坚持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只有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方可使部分病人得到临床治愈,否则只能使病人延长生命而难以治愈。若中晚期肝癌,体弱转移者,一定要坚持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如若一味攻伐,少用或不用扶正气中药,造成病人正气衰败,尽管瘤体很缩小,但多数病人仍...
-
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中医药治疗
循证医学是遵循证据的医学,强调临床上对各类疾病制定治疗方案和决策,要以最新、最好和最确切的证据为根据,以人为本。如何运用循证医学指导中医药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AL),文章从运用循证医学指导小儿AL的辨证论治、科学分析治疗小儿AL方剂的综合疗效及中药有效成分、帮助明确评价小儿AL的临床疗效、规范小儿AL治疗方案的制定等多方面进行了思考,以期为指导和推进中医药治疗小儿AL提供有力论据,造福广大患儿。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其特征为骨髓或其它造血组织中白细胞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恶性增殖,浸润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