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药 第2页

中医药 第2页

  • 胃癌化疗后中医药治验 辨治要点中药处方

    胃癌化疗后中医药治验 辨治要点中药处方

    姜某某,男,61岁,2007年4月17日初诊。胃癌术后1月余,病理:低分化腺癌,淋巴结转移:1/15,T3N1M0,化疗后;有2型糖尿病史。刻诊:胃纳尚可,眠不佳,口干,口渴,大便偏干,小便黄,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辨治要点:胃火炽盛,火极化毒,积聚乃成。手术后气血两伤,火炎伤阴,痰火瘀血留滞,复加气阴两伤。法当扶正与祛邪兼顾。玉女煎加味:   处方:生地10克,麦冬10克,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牛膝10克,玉竹15克,女贞子15克,太子参15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生蒲黄10克,白...

  • 肺癌的中医药对应用经验 李佩文治食管癌方

    肺癌的中医药对应用经验 李佩文治食管癌方

    李佩文应用药对治疗胸部肿瘤的经验 李佩文, 教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中日友好医 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专业首席专家, 全国老中医药专 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 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 擅长应用药对治疗肿瘤, 屡见奇 效。现将李佩文教授应用药对治疗胸部肿瘤的经验归纳 如下。 1  药对的概述 药对亦称“ 对药” , 古人曾以单味药立方( 单方) , 后 发展为精方, 药对可视为过渡阶段, 是历代医家组方用 药经验的高度浓缩。药对相对于单味药往往具有更好 的疗效, 且比药方更容易掌握和应用。...

  • 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中医药酒

    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中医药酒

      老年人身体渐衰,适时地饮用一些药酒,可以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配方:熟地黄45克,枸杞子30克,白茯苓30克,淮山药30克,当归30克,薏苡仁15克,酸枣仁20克,川续断20克,麦门冬20克,莲子肉(去心)30克,桂圆肉120克,木香10克,丁香3克,大茴香10克,白酒5千克。   制法:将以上诸药用细纱布袋装好,扎紧口备用,将药袋放入瓦酒坛中,倒入白酒,加盖密封,隔水加热至药材浸透,取出药酒坛置放于阴凉干燥处,经常摇动几下,经10天后即可开封,澄明取饮。   服法:每日早、晚各温饮10~2...

  • 清晰中医药医治胃癌临床方针

    清晰中医药医治胃癌临床方针

    2018第五届诺贝尔奖取得者医学峰会前不久在海口召开,同期还举办了国际肿瘤研讨高峰论坛。孙桂芝肿瘤研讨所所长王逊应邀作了“以胃癌为例谈中医药在肿瘤医治中的效果”的陈述,介绍了孙桂芝中医药医治肿瘤的研讨成果。孙桂芝“免疫医治,扶正培本”的治则和系列治法,极具临床价值   王逊不仅是遭到正规的西医科班教育于1991年结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并且出身于中医世家,深得母亲孙桂芝的以身作则,临床经验颇丰。王逊在27年的临床实践中,对肿瘤的医治深有感悟。在王逊带领下,我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孙桂芝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取得了丰...

  • 肺癌胸腔心包积液 搜风通络中医药方

    肺癌胸腔心包积液 搜风通络中医药方

    吴某,女,68岁,湖北人。 患者于2006年5月份健康检查,发现左肺肿块,在当地医院手术确诊为左肺低分解腺癌,经吾师医治,状况杰出三年。2009年4月初起,咳嗽、胸痛,时有发热。肺部CT:左边少数胸水,少数心包积液,脑部CT:右侧颞叶区见一小肿块巨细约1.5cm,证明脑搬运、脑水肿,于2009年6月9日,要求吾师中药医治。 症见:咳嗽痰中无血,气促,动则加重,心悸心烦,夜不能平卧,偶有右额颞区及太阳穴区痛苦,厌恶吐逆,无肢体麻痹,纳少,舌淡,苔薄白,脉纤细无力。 中医辨证:气阴两虚,气血亏虚...

  • 延缓衰老的中医药作用概括

    延缓衰老的中医药作用概括

    中国传统医学延缓衰老的研究进展   衰老是在细胞和机体水平发生的渐进的功能退化的过程[1],生理性衰老是生物体自成熟期开始,受遗传因素影响,随增龄而渐进的全身复杂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可逆的退行性变化。病理性衰老是由于疾病或异常因素所导致的衰老加速。世界大多数国家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挑战[2],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损害着人类健康与寿命,通过延缓衰老,降低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延长健康寿命已成为生命科学探索的主要目标。中华文明是孕育养生防病延寿理论的土壤,中国传统医学主要包括汉族医学、维吾尔医学、蒙古族医学、藏族...

  • 中医药在老年衰弱多学科干预中的特点和优势

    中医药在老年衰弱多学科干预中的特点和优势

    2016 年底,我国 60 周岁及以上人口有 2. 31 亿,占总人口的 16. 7%,其中 65 周岁及以上人口 有 1. 5 亿,占总人口的 10. 8% [1 ] 。研究显示,我 国社区老年人衰弱发病率为 5% ~31% [2 ] ,衰弱严 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增加死亡和并发症风 险,与无衰弱老年人相比,衰弱老年人的平均死 亡风险增加 15% ~50% [3 ] 。 1 衰弱老年人综合评估及多学科干预研究进展 目前对于衰弱尚无有效治疗手段,血管紧张 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 [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黄酒 中医药用价值高

    黄酒 中医药用价值高

      黄酒是尽人皆知的一种饮品。其实,在中医处方中,黄酒既是药引子,又是丸、散、膏、丹的重要辅助材料。黄酒酒精度只有15度左右,多是用糯米酿制而成的。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日,黄酒“主行药势,杀百邪恶毒,气通血脉,厚肠胃、润肌肤、散寒湿气、养脾扶肝、除风下气,热饮甚良”。用黄酒做药引不仅能引药归经,而且对身体具有一定的祛病养生作用。特别是一些因寒湿困脾而引起的胃肠不适,用温黄酒做药引治疗效果更佳。   黄酒长期饮用,具有舒筋活血、补肾益阳、强身壮骨、延年益寿之功效。   黄酒凉饮,有消食化积、镇静作用。温...

  • 毒在中医药文献中的含义

    毒在中医药文献中的含义

    偶读贵报于2017年9月21日发表的朱光先生之《论中医之“毒”》一文,该文从“病因之毒”“病证之毒”“药物之毒”三个方面或角度介绍中医之“毒”。读后觉得意犹未尽,于是书此文再议中医之“毒”。   毒在中医药文献中的含义   毒的本义指毒草。《说文解字》释:“毒,厚也,害人之草”。在中医药(古代)文献中,毒的含义被引申且非常的广泛。大体而言,毒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所有可能伤害机体的物质或致害的特点(病理),如毒虫、毒草、人之恶疮等(如丹毒病症之类),五行暴烈之气(邪之甚)寒毒、热毒、湿毒以...

  • 中医药酒治病详解

    中医药酒治病详解

    传统上,我国药酒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治疗筋骨酸痛的药酒,如大家所熟悉的五加皮酒、木瓜酒、国公酒等。另一类是滋补酒,是用于滋补健身的,如人参酒、蛤蚧酒、三鞭酒、参杞酒、龟龄集酒、首乌酒等。 治风疹风癣酒:蜂蜜120克,糯米120克,干曲150克,冷开水1500毫升。主治:和血疏风润肺。适用于风疹、风癣等。 祛风湿酒:生地15克,藏红花3克,制川乌5克,桑寄生12克,全当归10克,蕲蛇干15克,乌梢蛇干15克,白酒2斤。 腰腿痛酒:熟地250克,红参50克,黄芪100克,当归30克,地龙30克,穿山甲片20克,田三...

  • 中医药戒毒思路探讨

    中医药戒毒思路探讨

    吸毒已不是新鲜的名词, 自清朝鸦片战争以来, 西方列强就用鸦片麻痹了大片中国人, 为其侵略奠 定了基础, 从此中国人开始了和鸦片的斗争, 近代以 来, 毒品的种类越来越多, 吸毒方式也呈多样化, 尽 管国家对毒品的限制越来越严格, 但依旧存在毒品 泛滥的现象。 随着报纸、 电视、 网络等多媒体的报 道, 我们了解到现在仍有大批人在交易、 使用毒品。 毒品是社会的毒瘤, 危害了吸毒者的身体和心理健 康, 危害社会秩序, 危害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 戒毒工作迫在眉睫, 国内外戒毒工作取得了不错成 绩, 虽然中医药戒...

  • 中医药醒酒止吐有妙招

    中医药醒酒止吐有妙招

    乌梅 乌梅性味酸、涩、平,有敛肺、涩肠、生津之功效。取乌梅30克水煎服,可解醉酒后烦渴。   桑葚 桑葚性味甘微寒,具有滋阴补血、润肠作用。解酒时可取鲜桑葚150克捣汁饮用。   竹茹 竹茹性甘微寒,有清热化痰止呕作用。竹茹10~15克水煎饮服,可治饮酒后头痛、呕吐等症。   高良姜 高良姜性味辛热,有温中止呕,散寒止痛之功。高良姜10~15克水煎服,可治饮酒太过,身寒呕逆。   苦参 苦参性味苦燥湿,有祛风杀虫、利尿作用。苦参10~12克煎汤饮服,有益醒酒。...

  • 中医药物调气 针刺调气 养生调气

    中医药物调气 针刺调气 养生调气

    •以方药调气者,实际上具有治则意味,即应辨别气的乖违状态而分别予以行气、降气、升举而纠偏;以针刺调气者,在于用针刺激以调和经络之气,促使人体发挥潜能以驱邪抗病;养生之调气者,在于通过排除干扰,调匀呼吸以入静修炼身心,强身健体。   调气,也称理气,是中医学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关于如何调气,相关认识与应用并不一致。综合分析,调气的应用一般认为有三个方面,即药物调气、针刺调气与养生调气。兹结合文献把调气法的应用情况作一梳理。   用药物纠正气的异常运行   气是构成人体的精微物质,以流动、弥散...

  • 减肥与中医药养生

    减肥与中医药养生

    肥胖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降低人们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的慢性疾病!这不是危言耸听,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一、肥胖的危害性   根据WHO的统计,在2008年,全世界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有14亿人超重,其中2亿多男性和近3亿女性被诊断为肥胖,预计到2015年全球将有23亿人超重、7亿人肥胖。与此同时,肥胖日益呈现出多龄化、低龄化的特点,统计显示,2013年,全球约有4300万5岁以下儿童超重甚至肥胖。我国的肥胖现状与之类似甚至程度更重、增长更快。我国城市居民的超重率从2002年的28.1...

  • 牙齿黑黄怎么办 养护牙齿的中医药良方

    牙齿黑黄怎么办 养护牙齿的中医药良方

    一口洁白的牙齿人人向往,健康的牙齿也可以让你有更加自信的微笑。近年来,“牙贴”、“烤瓷”、“超声波洗牙”、“电浆牙齿漂白”等快速牙齿美白技术大行其道,受到不少人的追捧。   且不论其价格昂贵,效果维持时间有限,这些方法也会给口腔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威胁,如:烤瓷对牙齿本身结构损害较大,使牙齿质地变得脆弱;牙齿漂白所用药物多为过氧化物,本身对牙齿和口腔软组织都有一定程度的伤害,且有可能引起过敏等不适。   在上千年的中医药用实践中,流传着不少治疗牙齿黑黄、可以养护牙齿的良方,它们取材于自然,简单有效,一...

  • 中医药治疗田螺泡

    中医药治疗田螺泡

    田螺泡西医称为汗疱疹,为一种常见的手掌、足部水疱性皮肤病。发病初期为油菜籽大小的皮下圆形水疱,清澈无红晕,无炎症反应,好发于手指侧面及指端,对称分布。日后干涸形成领口状.白色脱屑,露出红色新生上皮,有轻微的瘙痒及灼热感,成批发疹,春夏交替之际发病,炎热季节则加剧,入冬自愈。常每年定期反复发作,病程漫长,临床治疗比较棘手。 中医认为,本病为湿热内蕴,风邪聚结所致。治则:清热利湿,解毒祛风,健脾养胃。方用:石膏30克 (先煎),黄芩10克,栀子10克,苍术10 克,防风10克,桑枝 10克,蒲公英10克,制黄精10克...

  • 中医药在治疗脓毒症的临床实践

    中医药在治疗脓毒症的临床实践

    脓毒症免疫紊乱的中医应对策略思考 脓毒症(sepsis)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 综合征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进一步发展可导致严重脓毒症或脓毒 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 是导致住院患者死亡 的最主要疾病之一, 在美国每年脓毒症患者超过75 万例, 至少21万人死于脓毒症, 全球每年估计1 800万 例 [1-2] , 脓毒症已成为现代医学面临的突出...

  • 刘明应用中医药治疗脂质硬皮症的经验

    刘明应用中医药治疗脂质硬皮症的经验

    脂质硬皮症(lipodermatosclerosis,LDS)是下肢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下肢静脉曲张严重的并发症 之一,好发于小腿下 1/3 处。临床表现为小腿皮肤 片状红斑、丘疹、硬斑、瘀斑、色素沉着、皮肤粗 糙增厚、苔藓样变,患者多因瘙痒搔抓后继发感染, 重者可形成难愈性溃疡甚至引起皮肤坏死,影响患 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刘明教授对于 LDS 治 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重视 LDS 的临床分期及 鉴别诊断,并结合古代文献、临床经验对 LDS 的中 医分型、辨证论治及中医外治法提出了见解如下。 1 重视 L...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医药治疗现状综述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医药治疗现状综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 临床表现为 自发性皮肤瘀点和瘀斑、 黏膜和内脏出血, 尤以鼻 腔、 口腔、 四肢皮下、 齿龈出血及月经过多为多见, 重 者可引起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西医治疗首选糖皮 质激素, 如果疗效不好, 可考虑脾切除或其他治疗。 现代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环孢素 A 及血浆置换 等方法, 亦取得一定疗效, 但存在着...

  • 尿布疹中医药外治

    尿布疹中医药外治

    尿布疹俗称尿布皮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主要由于臀部和会阴部长期受湿尿布的浸泡而引发。临床表现为初起时臀音B禾口夕h生殖器附近的皮肤有斑块状且成深红色,严重时则有糜烂现象,甚至浅表溃疡形成。因患儿年龄小,体质弱,故治疗比较棘手,主要以中医外治为主。 1.大黄、黄柏、黄连、枯矾、炉甘石、滑石各5 克,冰片2 克。上药共研细粉,每次换尿布时用温水洗净患处擦干后,患处扑上药粉适量,每曰 3次。 2.氧化锌、滑石粉、明矾、乌贼骨、紫草各10克,开水浸泡20分钟左右后,放温用纱布蘸洗患处,每次约 5分钟。 3.苦参...

  • 中医药教授杨志波 整理其银屑病验案

    中医药教授杨志波 整理其银屑病验案

      杨志波教授系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30余载,临床擅于化裁萆薢渗湿汤治皮肤病、性病、前列腺炎等疾病,效如桴鼓。现整理其银屑病验案,管中窥豹,以飨读者。   某男,22岁,2012年6月15日初诊。   躯干及双下肢见红斑鳞屑3年,加重1周。患者3年前因感冒,出现散在的红斑,上覆银白色鳞屑,蜡滴现象(+),薄膜现象(+)。曾在多家医院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其效罔然。一周前无明显诱因皮损再次加重。患者现皮损基底潮红肿胀,鳞屑较薄,瘙痒明显,因搔抓可见血痂,时有渗液,下肢较重,纳呆食少,大...

  • 中医药预防花斑癣几个小验方

    中医药预防花斑癣几个小验方

    孙女士爱出汗,汗多时,不仅在衣服上留下了斑斑汗渍,而且皮肤上也出现了黄豆大小的斑点,这使她倍感烦恼,难道自己患了什么严重的皮肤病?于是,她来到了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的诊室。 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周国秀在给其检查后,诊断孙女士所患是“花斑癣”,俗称“汗斑”。一说到汗斑,很多人都顾名思义地认为汗斑就是因为人身上出汗多了,汗迹印染在皮肤上留下来的。其实并非如此,汗斑是一种叫“正圆形糠秕孢子菌”的真菌病菌引起的,这种病菌喜欢温暖和潮湿,有嗜汗的特点,医学...

  • 阴部热疮 中医药的预防性医治

    阴部热疮 中医药的预防性医治

    阴部热疮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李元文从阴部热疮渊源、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三个方面体系介绍了生殖器疱疹(又称阴部热疮)。他以为阴部热疮感染是因为素体亏虚,内有湿热,外染淫毒,形成毒搏结气血而发病,病程日久耗气伤精,一是脾气亏虚,水湿不化阴滞于内而成水疱、瘙痒,二是邪毒深化肝肾,肝肾阴虚、阴虚火旺而见红斑灼痛。正虚邪恋,重复发作,转为缓慢。本病初期为实证,按湿毒壅滞论证。复发时呈现脾虚湿阻征象。治法为健脾利湿,解毒化浊。如久治不愈,可致肝肾亏虚、正虚邪恋。值得留意的是解毒化浊是医治本病的关键,如兼有清热利湿、...

  • 中医药对预防花斑癣小验方

    中医药对预防花斑癣小验方

    孙女士爱出汗,汗多时,尤其到了夏季,不仅衣服上留下了斑斑汗渍,而且皮肤上也出现了黄豆大小的斑点,这使她备感烦恼,难道自己患了什么严重的皮肤病?于是,她走进了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的诊室。 皮肤科周国秀副主任医师在给其检查后,诊断孙女士所患是“花斑癣”,俗称“汗斑”。一说到汗斑,很多人都顾名思义地认为汗斑就是因为人身上出汗多了,汗迹印染在皮肤上留下来的。其实并非如此,汗斑是一种叫“正圆形糠秕孢子菌”的真菌病菌引起的,这种病菌喜欢温暖和潮湿,...

  • 小儿紫癜 常用治疗中医药对

    小儿紫癜 常用治疗中医药对

    本文所论紫癜,专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该病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临床上西医多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及(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长期使用激素有较大的副反应,丙种球蛋白费用昂贵,一时不易推广,免疫抑制剂易损害肝肾功能。中医按照标本缓急的原则,辨证辨病相结合对ITP进行治疗,不仅能显著改善临床出血症状,而且能双向调节免疫功能,抑制抗血小板抗体产生,使血小板破坏减少,血小板计数逐渐恢复正常,长期应用无明显副反应。 臣字门儿科第五代传人孙浩治疗小儿ITP主要从脾气虚弱...

  • 小儿发热的中医药治疗

    小儿发热的中医药治疗

    并非巧合,中医与西医一样把小儿发热分门别类,随症治疗。早在唐代,孙思邈就把儿科列为专题,提出外感风寒及内热均可至发烧。宋代的医学家钱仲阳更是细述为:“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赤者,热也,随症治之。”这个随症治之就是要求根据不同的病因,而用不同的药物来解决“热”的问题。在新医学临床中,除了可以用西方医学的先进诊疗和影像学手段来确认患儿发热的病因,最紧迫的就是需要有一种广谱的小儿退热中药,因为患儿年幼,发育未成,抵抗力低下,一旦感冒发热,继而就会引发...

  • 银屑病性剥脱性皮炎常用中医药对

    银屑病性剥脱性皮炎常用中医药对

    红皮病型银屑病,也称银屑病性剥脱性皮炎,是银屑病中比较严重且容易反复发作的一种亚型,属中医学“火丹疮”“洪烛疮”“红皮”等范畴。本病通常在寻常型银屑病或脓疱型银屑病基础上,因治疗不当(如急性进行期应用刺激性较强药物,或长期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或应用生物制剂,停药及减量方法不当)所致。表现为在原有皮损基础上出现皮肤潮红,迅速扩大成片,出现全身弥漫性潮红浸润,皮损面积超过身体表面积的90%,仅有少量片状正常皮岛,每日大量脱皮屑,伴有畏寒、发热等...

  • 阴囊湿疹(瘀血内阻)中医药方

    阴囊湿疹(瘀血内阻)中医药方

    阴囊湿疹是湿疹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是成年男性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将阴囊湿疹称为“绣球风”“肾囊风”等。 阴囊湿疹病因较为复杂,有内因和外因之别,内因包括过敏体质、精神长期紧张、情绪起伏较大、慢性疾病并发等;外因包括内裤不适、药物过敏、环境潮湿、外界刺激等。中医认为,阴囊湿疹归属于湿疮范畴,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急性湿疮多以湿热为主;亚急性湿疮多与脾虚湿恋有关;慢性则多为久病好伤阴血,血虚风燥而致。《医宗金鉴·血风疮》指出:&ldqu...

  •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血燥证用药类别分析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血燥证用药类别分析

    银屑病中医学称之为 “白疕” , 是一种常见的红 斑鳞屑性疾病, 本病病程长久, 易于复发, 缠绵难 愈, 严重时泛发全身, 伴有大量脱屑, 肥厚、 干燥、 瘙 痒难忍, 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巨大影响。 治疗本病 主要以辨 “血” 为主进行辨证治疗, 分为血热证、 血 燥证、 血瘀证三大基本证型。 其中血燥证临床表现 为: 皮损颜色淡红, 鳞屑减少, 干燥皲裂, 自觉瘙痒, 伴有口咽干燥等症 [1] , 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可以缓解患 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且疗...

  • 银屑病引发的并发症 银屑病的中医药治疗

    银屑病引发的并发症 银屑病的中医药治疗

    银屑病又被称为牛皮癣,青壮年发病最多,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北方多于南方,春冬季易发或加重,夏秋季多缓解。本病呈慢性经过,治愈后容易复发。银屑病的诱发原因很多,只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注意环境卫生,积极消除诱发因素,如忌酒、辛辣、鱼虾、海味、羊肉及腥发动风之物,慎防感冒、扁桃体发炎,患病要到正规医疗部门治疗,慎用有些控制性药物等等,才能减少复发机会。 银屑病的常见症状 常见症状:丘疹、点状出血、全身弥漫性潮红、皮肤瘙痒、脓包、类风湿关节炎、非对称性关节痛、广泛红斑浸润损害伴有脱屑、大量皮肤脱屑...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