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归脾汤(《正体类要》卷下。)治疗思虑伤脾,发热体倦,失眠少食,怔忡惊悸,自汗盗汗,吐血下血,妇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以及虚劳、中风、厥逆、癫狂、眩晕等见有心脾血虚者。现代临床常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脑外伤综合征、子宫功能性出血等属于心脾血虚者。归脾汤(《正体类要》卷下。)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归脾汤(《正体类要》卷下。)的秘方制作方法,归脾汤(《正体类要》卷下。)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思虑伤脾,发热体倦,失眠少食,怔忡惊悸,自汗盗汗,吐血下血,妇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以及虚劳、中风、厥逆、癫狂、眩晕等见有心脾血虚者。现代临床常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脑外伤综合征、子宫功能性出血等属于心脾血虚者。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归脾汤(《正体类要》卷下。)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思虑伤脾,发热体倦,失眠少食,怔忡惊悸,自汗盗汗,吐血下血,妇女月经不调,赤...
-
服甘草汤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很快消失了
一位姓何的男孩,12岁。10天前齿龈出血,第三天开始四肢皮肤出现淤点,伴少量鼻衄,头晕乏力,时有心悸,唇舌淡红,脉细缓,检血色素11.5%,白细胞7800/立方mm,血小板2.4万/立方mm,出血时间7.6分钟,凝血时间2分钟。血块退缩不良,束臂试验“+”,骨髓穿刺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予甘草6克,立煎服,早晚各服1剂,连服34天,血小板计数上升11.4万/立方mm,淤斑吸收,诸症消失。停药2个月后,血小板复降为5.7万/立方mm,又用甘草汤,第三天时血小板上升至10.2万/立方mm,连服21天,病愈。随访...
-
姚乃中运用温肾益精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
姚乃中(1937- ), 男, 教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主任医师, 上海 市名中医;中国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 1 ~3 届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上海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 学会血液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医临床、 医疗、 教学、 科研工作 50 余年, 历任龙华医院内科主任、 中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 医疗副院长。博采众家之 长, 深研经典古籍, 发皇古义, 融汇新知, 在中医血液病治疗中形成独特风格。 学术上推崇阴阳平衡、 治病求本, 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医药治疗现状综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 临床表现为 自发性皮肤瘀点和瘀斑、 黏膜和内脏出血, 尤以鼻 腔、 口腔、 四肢皮下、 齿龈出血及月经过多为多见, 重 者可引起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西医治疗首选糖皮 质激素, 如果疗效不好, 可考虑脾切除或其他治疗。 现代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环孢素 A 及血浆置换 等方法, 亦取得一定疗效, 但存在着...
-
治病毒性脑炎方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方
治病毒性脑炎方 处方:车前子15 克,泽兰15克,石菖蒲 10克,甘草10克,蝉蜕10克,僵蚕5克,全蝎3克(研末,冲服),板蓝根50克。水煎服,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止惊利尿,治小儿病毒性脑炎,昏迷抽搐,脑压较高,呕吐频繁等。 (朱光城) 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处方: 党参20 克,白术10克,黄芪 30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远志5克,炒酸枣仁10克,木香 5克,龙眼肉10克,炙甘草10克,马齿苋30 克。水煎服,日1剂。 功效:益气补血,止血扶正.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反复发作,心烦乏力,齿鼻衄频发,舌淡...
-
小儿流口水 失音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医处方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32载。1997~2000年作为学术继承人参加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师承教育项目,师从江苏省名中医、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李乃庚主任,2009~2012年参加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班学习,通过重温经典、临证跟师、结合临床实践,深知临证详察四诊,于细微之处撮其本的重要性,尤其对儿科疑难杂病论治更是如此,现将笔者三十多年来治疗儿科疑难杂病数则搜集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失音 成某,女,12岁。因失音4月于2007年6月25日来诊。4月前吃豆腐乳引发整...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血小板减少而引起的以皮肤、粘膜、内脏及其它组织出血为特征的疾病。热毒郁营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症为起病较急、初起恶寒发热、皮肤出现紫斑,以下肢为多,口渴、便结、尿黄或有鼻衄、牙龈出血、尿血、便血等,舌红苔黄,脉弦数。临床止常用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猪皮500克,白茅根印克(布包),冰糖适量。将猪皮切碎,加人煎好的白茅根水中炖至稠粘,再人冰糖拌匀,分4--5次食用,1日1次,连服数剂。 本方清营解毒,适用于热毒郁营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方二] 水牛角30...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常见的 出血性疾病。中医认为,本病属 血证范畴,中医古籍中所记载的 “葡萄疫”、“肌衄”、“斑毒”等病 证,与本病有相似之处。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急性期多表现为血 热妄行,慢性期多表现为气不摄 血或阴虚火旺。 1.血热妄行 证候表现:起病较急,皮肤出 现瘀点瘀斑,色泽鲜红,或伴鼻 衄、齿衄、呕血、便血、尿血,血色 鲜红或紫红。同时并见心烦、口 渴、便秘,或伴腹痛,或有发热、舌 红、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
炙黄芪淫羊藿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经验方:炙黄芪25克,淫羊藿、仙茅、肉苁蓉、鹿角胶(烊化)、当归各12克。 加减:鼻出血者,加白茅根、侧柏叶各15克;咯血者,加仙鹤草、白及各12克,血余炭 6克;便血者,加地榆炭、槐花各10克;尿血者,加旱莲草15 克,大蓟、小蓟各10克;月经过多者,加蒲黄炭、艾叶炭、棕榈炭各8克;脾弱血虚者,加党参、匀术各10克,龙眼肉、红枣各15克;血热者,加生地12 克,赤芍、紫草、丹皮各10克;阴虚者,加服大补阴丸。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 1剂。 疗效:本方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57例,有效 (血小板计数...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分清虚实和标本缓急诊治经验
现代医学认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也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复杂的、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表现为病人对自身血小板抗原免疫失耐受,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与血小板生成受抑,导致血小板减少,伴或不伴皮肤黏膜出血。病因迄今未明,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治疗的目的是使病人血小板计数提高到安全水平,降低病死率。 全国名中医、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中医师邱健行行医58年,擅长用中医药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尤其是慢性难治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慢性乙型肝炎、...
-
治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方
处方:川芎、丹参、当归各12克,红花8克,鸡血藤15克,赤芍20克,益母草30克。加减: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各15克;脾胃虚弱者酌加白术15克,茯苓、山楂、陈皮各10克,谷芽20克;肾阳虚者加巴戟、菟丝子各15克;肾阴虚者加女贞子、枸杞子各15克;有感染者酌加蒲公英、千里光各20克,板蓝根、贯众各15克,黄连8克;出血倾向严重者或值女性月经期暂停本方3-5天,或减少活血化瘀中药剂量。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活血化瘀。主治: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治疗31例,有效28例(90.32%),无效3例。...
-
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验案
湖北中医药大学张正浩教授自1968年从本校中医本科毕业后,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学验俱丰,善治临床各科疾病。笔者有幸侍诊于旁,对张师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感触良多,获益匪浅,现特择录吾师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验案一则,与同道共赏。 郑某某,男,65岁,2012年9月11日初诊。患者于2011年6月出现散在皮下紫癜,2012年8月又因出现严重双眼充血,患者自述双眼色深如“猪肝”色,伴口腔黏膜出现血疱和出血,前胸和四肢散在出现较多大小不等的瘀斑,紧急入院,经相应检查后确诊为...
-
仙鹤草良方“三仙汤”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验
病例:李某,女,记者。因反复出现刷牙牙龈出血、稍碰则皮下瘀斑2个月就诊。诉疲倦困乏,四肢无力,动甚则气短,月经期长,量偏多,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查血常规,血小板43×10-个/升,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四诊合参,中医辨证为血证,气不摄血。 予归脾汤加减:仙鹤草 50克,黄芪30克,仙灵脾、党参、当归、白芍、补骨脂、制首乌、阿胶(烊化)、炙甘草各10克,仙茅6克,大枣 12枚。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15 剂后复查血常规:血小板106×10个/升,达到正常值,疲乏、出血等症状...
-
治小儿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统血消癍汤
孙浩,男,1928年生,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国医名师”,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仪征市“臣”字门中医儿科第五代继承人。早年跟随其父孙谨臣学医,后又跟随当代中医儿科泰斗江育仁教授左右,临证擅治儿科内科杂症。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管理60余年,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150余篇。 组成:党参10~15克,炙...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秘方数:4)
本病系血小板减少造成的一类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瘀点和济斑、粘膜及内脏出血。本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在临床上有急性、慢性之分,儿童多系急性型,尤是2一9岁小儿为多,起病前I一2周多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发病急骤,可有发热、恶寒,突然出现广泛、严重的皮肤粘膜出血,造成大片瘀斑或血肿。瘀斑常见于四肢,尤以下肢为多,分布不均,粘膜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胃肠道与泌尿道出血也并不少见。多数数周后缓解或痊愈,少数可迁延至数月甚至数年,并可转为慢性型,瘀斑反复发作,脾脏轻度肿大。继发性者,为有明确病因或由某些原发...
-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秘方数:10)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疾病。临床上分急性和慢性两型,前者多见于儿童,后老多见于成年女性。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和粘膜的自发性紫癜或出血。急性型在发病前1一3周内常有上呼吸道或病毒(如麻疹、风疹、水疲等)感染史,起病急骤,多有畏寒、发热、突然发生广泛的皮肤粘膜出血,表现为大量瘀点、瘀斑、甚至血肿;紫癜通常先出现于四肢;粘膜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及舌面;颅内出血虽不多见。一且出现常危及生命。80%患者于6个月内自行恢复,少数患者转为慢性。慢性型发病缓慢,出血症状较轻.主要为反复发作的皮...
-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秘方数:11)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指各种有明确病因或在一些原发病基础上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与原因不明性(即原发性)为那类似,必须仔细区别。本病的病因主要是骨髓的器质性病变,使血小板生成发生障碍,引起血小板减少;病毒性或立克次体的急性感染,造成血小板过多破坏;抑制骨髓性化学物和放射性同位素等化学和物理因素破坏巨核细胞,影响血小板的生成;脾功能亢进以及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尿毒症、血管内凝血、过敏性疾病等,均可发生血小板过度破坏,而致血小板减少症。本病诊断除有血小板减少或出血症状外,尚有发病前有用药史、并有明显的...
-
中医食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医认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因脾虚血弱所致,食疗原则以清凉滋润为主,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在服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采取食疗,可加快康复。 大枣汤:取大枣20~30克,加水适量煮烂后,吃枣喝汤,每日1次。 花生餐:取花生仁(连衣)60克,每日分4次嚼食。 花生龙眼肉大枣汤:取花生仁(连衣)、大枣(去核)各20克,龙眼肉15克,加水适量煮30分钟左右即可食用,每日1次。 花生煲大蒜:取花生仁(连衣)100克,大蒜肉50克,放瓦煲内煲熟食用,每日或隔日1次。 上海市中医医院血液科夏乐敏...
-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食疗处方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中医学血证、发斑等范畴。中医学概括其病因病机为热盛迫血妄行,或阴虚火旺、灼伤脉络,或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以致脾肾亏虚、气虚不能统摄血液正常运行所致。该病属于疑难病,中医治疗有较独特优势,但需要坚持治疗一段时间;有的患者病情较顽固,时间相对较长(1~2年),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饮食疗法也可采用,方法如下: 一、食疗原则: 中医学认为血热则妄行,血寒则凝滞,故出血属血热者,宜选用性偏寒凉食物。无明显热象的虚证患者,饮食宜偏凉或性平,急性出血期间应慎用温补。蔬菜水果之性凉者,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