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处方

中医处方

  • 治疗青少年痤疮的中医处方偏方大全

    治疗青少年痤疮的中医处方偏方大全

         治疗青少年痤疮的中医处方偏方大全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   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

  • 胃癌术后饮食食谱中医处方辨治要点

    胃癌术后饮食食谱中医处方辨治要点

    胃癌术后饮食食谱   莱菔粥:莱菔子30克,粳米适量。先将莱菔子炒熟后,与粳米共煮成粥。每日1次,早餐服食,此药方消积除胀,腹胀明显者可选用。>>>胃癌饮食 胃癌患者警惕11种饮食法损健康   陈皮瘦肉粥:陈皮9克,乌贼鱼骨12克,猪瘦肉50克,粳米适量。用陈皮、鱼骨与米煮粥,煮熟后去陈皮和乌贼骨,加入瘦肉片再煮,食盐少许调味食用。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此食疗粥降逆止呕,健脾顺气,腹胀者可首选此膳。   莴苣大枣饼:莴苣250克,大枣250克,面粉500克。将莴苣切碎,大...

  • 肺癌术后咳嗽咯痰 中医处方

    肺癌术后咳嗽咯痰 中医处方

    刘某,男,62岁,2013年12月18日初诊。 患者主诉肺癌术后6月,咳嗽咯痰1月。来诊时曾用过抗生素、止咳化痰药物,效果不显。患者现胸闷,稍喘,进食或活动后咳嗽明显,痰少色黄,纳差,嗳气,舌苔黄腻舌质暗红,脉细弦滑。查体:两肺无湿罗音。血象基本正常。 辨证脾虚失运、痰湿郁热、肺失宣肃,治拟健脾助运、化湿清肃。 处方:党参10克,白术10克,陈皮6克,法半夏10克,冬瓜仁15克,生薏苡仁20克,芦根2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藿香10克,砂仁5克,枇杷叶15克,六曲10克。7剂。日服1剂,水煎煮,去...

  • 湿疮多因湿热内生而致 中医处方

    湿疮多因湿热内生而致 中医处方

      湿疮相当于西医的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春夏易发,男女老幼均易患。中医认为,湿疮多因脾胃受损,运化失调,湿热内生而致。但在《医宗金鉴·血风疮》中有“此证由肝、脾二经湿热,外受风邪,袭于皮肤,郁于肺经,致遍身生疮。形如粟米,瘙痒无度,抓破时,津脂水浸淫成片,令人烦躁、口渴、瘙痒,日轻夜甚”的记载。说明其病变部位不拘于脾胃。   张某,男,52岁,2003年7月2日初诊。   患者3年前始有全身散发性湿毒疮疹,瘙痒难忍。到当地医生处诊治,反复、不规律运用地塞...

  • 单纯糠疹“桃花癣”中医处方

    单纯糠疹“桃花癣”中医处方

      白色糠疹,又名单纯糠疹,中医称之为“桃花癣”、“虫斑”等,与寄生虫感染有关。中医认为本病由风热、虫积、脾失健运所致。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尤以冬季多见,好发于儿童和少年。常见于面部,亦可见于颈部、躯干。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斑疹,约1~4厘米大小,淡白或淡红色,上覆少量糠秕状鳞屑,可有轻微瘙痒。   风热型皮损色淡红,上覆鳞屑,轻度瘙痒。舌淡红,苔薄黄,脉滑数。治以疏风清热。处方:金银花、生地各15克,牛蒡子、连翘、当归、荆芥、牡丹皮各10克,蝉脱6克。  ...

  • 黄褐斑属中医“黧黑斑”中医处方

    黄褐斑属中医“黧黑斑”中医处方

    黄褐斑属于中医“黧黑斑”“面尘”领域,是一种在面子部呈现的局限性淡褐色或褐色色素改变的损容性皮肤病,多见于女人。本病病因病机较复杂,肾水缺乏、七情内伤、肝郁气滞、饮食劳倦、妇人经血不调等均可致病。黄褐斑的发病率有逐年添加的趋势,多发于中青年女人。现在现代医学尚缺少卓有成效的疗法。 黄褐斑可分五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隶属榜首医院李志鸿依据多年医治经历,将黄褐斑分为五型。 肝郁气滞型:此型最为多见。患者皮损多为地图状或蝴蝶状浅褐色至深褐色的斑片...

  • 痤疮伴炎性暗红结节时有痛痒 中医处方

    痤疮伴炎性暗红结节时有痛痒 中医处方

    炎症性痤疮 患者,女,26 岁。2006 年 3 月 9 日初诊。主诉: 面部痤疮 3 年,加重 1 年余。面颊、下颌痤疮明显布散突起,并伴炎性暗红结节,时有痛痒。问诊患者有月经不规则出血、痛经、便秘等症,很易辨为血热瘀滞之象。但观前医处方多以气血两清为主,可见辨证之中必有不周之嫌。末次月经 2006年 2 月 20 日。刻诊: 倦怠乏力,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结。舌质淡、苔白浊腻,脉沉濡。 处方: 炮附片 6 g,苍术 15 g,白术 15 g,黄芪 15 g,厚朴 6 g,徐长卿1 5 g ,佩...

  • 五心烦热盗汗或自汗 中医处方组成

    五心烦热盗汗或自汗 中医处方组成

    处方组成   西洋参7克,生北芪7克,紫丹参7克,酸枣仁15克,云茯神12克,龙眼肉10克,肥知母10克,正川芎6克,川郁金10克,生甘草5克。   方药歌诀   益气活血芪参参,   活裁化用酸枣仁,   更加龙眼与郁金,   主治烦热能安神。   功能主治   具有益气活血安神的功效。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症见五心烦热,心神不安,盗汗或自汗,咽干口燥,头晕目眩,舌淡红,苔薄白或苔少,脉弦细,或细数,或虚细无力。   用...

  • 小儿流口水 失音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医处方

    小儿流口水 失音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医处方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32载。1997~2000年作为学术继承人参加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师承教育项目,师从江苏省名中医、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李乃庚主任,2009~2012年参加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班学习,通过重温经典、临证跟师、结合临床实践,深知临证详察四诊,于细微之处撮其本的重要性,尤其对儿科疑难杂病论治更是如此,现将笔者三十多年来治疗儿科疑难杂病数则搜集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失音 成某,女,12岁。因失音4月于2007年6月25日来诊。4月前吃豆腐乳引发整...

  • 阴道流大量豆浆似的白色脂液 中医处方

    阴道流大量豆浆似的白色脂液 中医处方

    王某,女,45岁,1995年3月30日来诊。 诉半月余前突然从阴道流出大量豆浆似的白色脂液,顿时将内外裤浸透。仔细察看该白色膏液上悬浮大、小不等的油珠,并无其他颜色夹杂其中。既非白带又非月经。病者羞不就医,拖延8日,病情加剧。 刻诊:腰部酸痛,头目昏眩,四肢怕冷,略有气短乏力,面色苍黄,饮食尚可,二便正常。平时有白带,但不严重。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微。 此系奇经空虚,带脉不束,冲任不固所致,病名乃“白崩”。故用张锡纯氏固冲汤治崩漏,按其法加附子、阿胶去棕榈炭。 处方:炒...

  • 更年期综合征 耳鸣常失眠 中医处方

    更年期综合征 耳鸣常失眠 中医处方

    更年期综合征 林某,女,51岁。2016年8月10日诊。病者半年来月经延迟,经量少,午后潮热,多汗,失眠。现面颧红,汗流浃背,心烦热,性情急躁,手足心红赤,耳鸣,常失眠,每晚最多睡2小时,有时终夜不眠,噩梦多,口苦口干,少饮,纳少,大便结,3天1次,质硬,小便短赤,唇舌红,舌中央有裂纹,少苔,脉细数,血压135/90毫米汞柱。 处方:百合15克,生地12克,玄参12克,麦冬12克,黄柏10克,知母10克,银柴胡10克,女贞子12克,五味子10克,白芍15克,玉竹12克,地骨皮10克。日煎服1剂。...

  • 慢性盆腔炎小腹疼痛坠胀 中医处方

    慢性盆腔炎小腹疼痛坠胀 中医处方

    治慢性盆腔炎方 处方:薏苡仁、白芍各30克, 丹参、赤芍、败酱草、鱼腥草各15 克,元胡、乌药各10克,甘草6克。 加减:气虚乏力者,加党参15 克,炒白术lO克;腹寒喜暖者,加 炒小茴香、桂枝各8克;带下量多 者,加车前子15克,椿根皮10克; 腰骶痛甚者,加菟丝子15克,续断 10克;有包块者,加三棱、莪术各 lO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主治:慢性盆腔炎,中医辨证为 湿热血瘀型,症见小腹疼痛、坠胀, 腰骶部疼痛,带下增多,色黄有味, 常在劳累、性生活后和经期加...

  • 女子不孕症 中医处方治疗

    女子不孕症 中医处方治疗

      白某,女,30岁,已婚,工人。1996年6月11日初诊。1990年人工流产,此后再未孕。1996年4月做输卵管通液检查,诊为双输卵管不通。平时腰腹痛,活动则两侧少腹痛加重,带不多,月经周期正常,经期4~5天,血量少,色暗有血块,经前、经期乳房胀痛不能触衣,舌正常,苔薄黄,脉沉无力。证为气滞血瘀致不孕。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方用逍遥散加减。处方:当归12克,益母草15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甘草10克,砂仁6克,赤白芍各10克,香附12克,槟榔片10克,柴胡6克,木香6克,薄荷3克。7剂,水煎服。另:大黄虫...

  • 中医处方治胎动不安

    中医处方治胎动不安

    处方:菟丝子30克,桑寄生30克,续断15克,杜仲15克,人参15克,白术10克,黄芪30克,当归15克,熟地15克,首乌15克,升麻6克,甘草6克。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多次服。连服30剂为1疗程,连用2~3个疗程。 说明:怀孕后出现腰酸腹痛下坠,或伴有阴道出血者即为胎动不安。如发生于三个月以前的为“堕胎”;三个月以后的为“小产”,又称为“半产”;若连续发生二次以上如期而堕者,为“滑胎”。怀孕后阴道...

  • 产后身痛 治疗中医处方

    产后身痛 治疗中医处方

    产后身痛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以全身关节酸楚、疼痛和肢体麻木重着为主证,兼有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等症状。如治疗不及时可延至数月、数年甚至痿痹残疾。 产后身痛属痹证范畴 该病临床多见于严寒季节分娩后产妇,因发于产后,气血津液俱虚,纵有血瘀与外感亦可致病。根据产后多虚夹瘀的病机特点,临床往往多见本虚标实证。多因产后失血耗气,体虚未复,四肢百骸、经脉关节失于营血灌溉充养,不荣而引发疼痛;或因产后气血亏虚,腠理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稽留关节经络,不通则痛;也有因产后瘀血排出不畅,稽留关节经络,气血运...

  • 带下量多腥臭佐以固涩中医处方

    带下量多腥臭佐以固涩中医处方

    陈某,36岁,工人,1991年11月12 日初诊。 1年来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如水,有腥臭气味,不痒。半年来带下量增多,质稀,常湿内裤,伴四肢冰冷,常觉头晕,腰骶酸痛,肢体倦怠,精神较差,夜尿3次。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分析:《素问·生气通天论》有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之说。本例患者,人至中年,脾。肾已虚,阳气不足,不能封藏固密,故见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如水。多尿,困倦腰痛,神疲,均为阳虚不固之征,此为脾肾阳虚,蒸化失常所致。 诊断: 肾虚带下。...

  • 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淋漓不尽中医处方

    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淋漓不尽中医处方

    患者王某,女,37岁,2017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以“月经淋漓不尽3周”就诊。患者4周前月经按期而至,与往常按期而来无差异。惯例5~6天后,月经仍旧量多不净,自以为过两天就好,未及时诊疗。又过1周,仍旧不净,到卫生院诊治,分别做了B超、血惯例、血糖等辅佐查看,均为查出实质性疾病,确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给予口服云南白药胶囊、乌鸡白凤丸等医治,医治2周后,未见显着效果,前来就诊中医。 诊见:体胖,时有忧虑感,易发脾气,阴道不规则出血,每天大约30~50ml左右,偶然出现少数血块,血...

  • 乳癖 非肿瘤性乳房肿块 中医处方

    乳癖 非肿瘤性乳房肿块 中医处方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其功效主要是“和解少阳,和胃降逆,扶正祛邪”。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其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消癥”,临床用于妇人宿有癥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等。笔者跟随家父、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中医医院已故老中医杜浩昌临床实践,获益匪浅,现将其用小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非肿瘤性乳房肿块”临证经验整理分析如下。 袁某,女,31岁,2020年7月初诊。自述双侧乳房胀痛2年,加重2月。现病史:患者自诉2年...

  •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 中医处方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 中医处方

      上肢水肿为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手术损伤局部络脉,气血运行受阻,津液运行失常,水液储留,泛溢肌肤致上肢水肿,笔者用益气活血利水法内服中药配合外敷,收效甚佳。   张某,女,62岁,2009年11月27日初诊。   主诉:右乳腺癌术后6个月,右上肢水肿4月。患者2009年5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右乳腺癌根治术,病理检查为浸润性导管癌,予辅助化疗。第三疗程化疗后,右上肢出现水肿,右上臂较健侧明显增粗,前臂不能抬举。5天前右手提重物后肿胀加重,并伴麻木,不能握拳。查体:右上肢肿胀,抬举受限。症见:右侧手臂肿...

  • 阴痛,性生活阴道疼痛感,中医处方

    阴痛,性生活阴道疼痛感,中医处方

    患者,女,46岁,2016年7月22初诊。以性生活时阴道疼痛半年为主诉就诊。 半年前,患者始有性生活时,阴道突然疼痛感,因疼痛不严重,并未在意。后几乎每次性生活时,阴道都有隐痛感,次日明显精神不振。患者到县级医院妇科诊疗,做相关检查后,被诊断为阴道干涩症,采取外用药与口服药结合治疗后,疗效不显,自行停止治疗。最近1个月来,症状有所加重,前来就诊中医。刻见:性生活时阴道隐痛,偶尔无法完成性生活,消瘦体型,时有叹气,偶有阵发性肢体麻木、下肢痉挛,伴有腰膝酸软,舌淡红苔少,脉细。 诊断:(肝虚风动型)...

  • 乳房胀痛 中医处方

    乳房胀痛 中医处方

    乳癖案 患者某, 女, 47岁, 2014年12月27日就诊。 患者两 侧乳房胀痛约6个月, 近2月加重, 月经前疼痛加重, 连及两胁, 平素性急, 双目干涩, 偶耳鸣, 食后胃脘 痞, 反酸, 噫气, 月经淋漓不尽约10d, 量少, 寐差, 易 醒。 舌淡红, 苔白齿痕, 脉弦。 乳腺彩超示: 乳腺小 叶增生。 西医诊断: 乳腺增生, 中医诊断: 乳癖, 证属 肝郁痰凝。 处方: 柴胡15g, 酒芍15g, 当归15g, 焦术 15g, 茯苓15g, 郁金15g, 清半夏15g, 枳实15g...

  • 乳腺癌辨治要点 中医处方方义

    乳腺癌辨治要点 中医处方方义

    金某某,女,66岁,2005年7月13日初诊。左乳癌术后,浸润性导管癌。化疗6周期,化疗方案:紫杉醇+烟曲霉醇(TNP–470)。既往有糖尿病、血压高病史。刻诊:自诉乏力,纳不香,胃脘不适,口苦,手足麻木,肌肉酸痛,大便干,3~4日1解,舌质暗红,苔少,脉细数。   辨治要点 乳头为厥阴肝经所属,乳房为阳明胃经所司。肝胃热毒郁结,灼津为痰,碍血为瘀,并耗伤阴血,久而不解,而成乳岩。拟以疏肝解郁、清热解毒、软坚散结、补血养阴为法,同时兼以和胃降逆以减轻化疗的副作用。橘皮竹茹汤和滋水清肝饮化裁。处...

  • 腰痛中医处方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痛中医处方 腰椎间盘突出症

      陆某,男,55岁,农民,2008年6月12日初诊。   患者因“腰痛5年,下肢麻木,活动受限3月”就诊。3年前,患者因腰痛行腰部CT,发现有“腰椎间盘突出”,以牵引、理疗、针灸、内服中药等治疗,稍好转。3月前,患者腰痛加重,伴有双下肢麻木,逐渐双下肢活动受限。某综合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经理疗、牵引等治疗2月余,未见明显好转,被要求手术治疗。患者因经济困难,前来中医就诊。   刻...

  • 放射性结肠炎 典型病例中医处方

    放射性结肠炎 典型病例中医处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素贤   治痢当以虚实、寒热、气血为纲领,从消导、去滞、调气、和血、行血入手,将清湿热、解热毒、行气滞、和营血、化血瘀、祛寒湿、补虚损、固脾胃、益阴液、收敛固涩等治法按需结合。①清湿热当以黄连为主,例如芍药汤中黄连、黄芩组合,可清热燥湿解毒;②解热毒当以双花为主,双花是治疗痢疾的常用药,其解毒的功效优于黄连;③行气滞当以木香为主,例如芍药汤中木香、槟榔的组合,可行气导滞;④和血当以当归为主,例如芍药汤中芍药、当归、甘草同用,以和营理血;以上清湿热、解热毒、行气滞及和血的药,是中医...

  • 重症肝病多因肝脾肾俱虚 中医处方

    重症肝病多因肝脾肾俱虚 中医处方

    重症肝病在临床上治疗困难、预后不良、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故备受关注。病因多由黄疸肝炎久延失治,湿热侵袭,酒食不节,劳欲过度,情志、药毒损伤所致。初病及气,继病及血与水,由肝及脾,进而及肾,终至肝、脾、肾俱虚,气血水积于腹内。重症肝病急性发作多湿热壅滞、疫毒炽盛邪实为主;慢性则多因肝脾肾俱虚,气血水互结为患,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若病势暴急,湿热疫毒,熏灼肝胆,内陷心营,阴液耗竭,三焦俱病,阴阳皆伤,每致邪闭正脱。 1 清利法 李某,女,34岁,2010年3月22日初诊。 患者有乙肝伴肝硬化...

  • 乙肝重型肝炎病人 中医处方治法

    乙肝重型肝炎病人 中医处方治法

    冯浪, 男。出生日期: 1986年5月。初诊日期:2015年2月28日。 主诉:发现表面抗原(HBsAg(+))阳性2年,反复身目黄染7月。在当地医院就诊(具体不详)。2日前再次出现身目黄染,并进行性加重,伴有低热。为进一步诊疗前来就诊。就诊时身目重度黄染,发热,无恶寒,乏力,纳差,无口干、口苦,尿黄,尿量尚可,大便通畅。 刻诊:面色晦暗,皮肤中度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胸前毛细血管扩张,巩膜重度发黄。腹部平坦,青筋显露无,按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浊音界无缩小,移动性浊音阴...

  • 乙肝乏力尿黄身目黄染 中医处方治法

    乙肝乏力尿黄身目黄染 中医处方治法

    梁彰茨男1985年7月生,2015年1月30日初诊。 主诉:乏力、身目黄染、尿黄1周。 现病史:发现乙肝携带十余年,期间未予以诊疗。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后逐渐出现尿黄、皮肤黄,并双目黄染,纳差,厌油腻,无恶心呕吐的。后身目黄染逐渐加重,为进一步诊疗来我院就诊。见身目重度黄染,纳差,厌油腻,乏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痛,小便黄如浓茶色,大便黏腻,1次/日。 体格检查: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击痛无,Murphy's征阴性,舌...

  • 癃闭 小便点滴而下 中医处方

    癃闭 小便点滴而下 中医处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康书慧   癃闭,主要表现是小便点滴而下,或点滴全无,小腹胀或疼痛,但尿道无痛感,可缓慢发作或突然发作。常见于老年急慢性前列腺炎或膀胱炎,为泌尿系急症。严重时并发心衰、肾衰。随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名老中医陈五一侍诊时,看到多名癃闭急症患者被治愈,经验值得总结,现分享如下:   李某,男,86岁,2017年3月21日就诊。半年前因小便点滴不利,尿等待等症状,到某西医院就诊,诊断为前列腺肥大、急性前列腺炎,经插尿管、抗炎治疗后好转出院。但不及2个月,上症又发作,又住院治疗,反复...

  • 淋证中医处方治泌尿系感染

    淋证中医处方治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以尿频、尿急、尿痛、尿血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之“淋证”范畴。常用龙胆泻肝汤、五苓散、小蓟饮子、桂附地黄汤加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近日遇到一患者急性泌尿系感染,膀胱刺激症状比较明显,痛苦不堪,腰痛下腹部酸困,笔者给予复方萆薢渗湿汤3剂,症状大减,7剂痊愈,临床疗效非常显著。   孙某,男,28岁。初诊,2017年6月26日。诉小便频数,尿急尿痛1周。饮酒后加重。小便浑浊不清,口干,舌质红舌苔白腻厚,脉弦滑。尿常规:白细胞(++),尿潜血(++)。...

  • 石淋输尿管结石 中医处方治疗泌尿系结石

    石淋输尿管结石 中医处方治疗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病,以肾、输尿管结石最为多见,典型表现为肾绞痛与血尿,亦可无任何症状,属中医学“石淋”“砂淋”范畴,基本病机为肾虚湿热。 笔者跟随江苏省太仓市名中医葛友庆学习,现介绍1例其运用四金汤加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医案。 蒋某,男,52岁,2019年5月21日初诊。主诉:右侧腰痛2天,加重3小时。患者近两日来右侧腰痛阵作,痛时感恶心,今晨起已痛3小时,无尿痛及血尿,舌红,苔薄白腻,脉细弦。既往史:30年前有输尿管结石病史,后反复发作过数次,...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