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淋证

淋证

  • 止淋散治疗淋证。止淋散秘方制作方法。

    止淋散治疗淋证。止淋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止淋散的秘方制作方法,止淋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淋证。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止淋散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淋证。...

  • 皂角酒治疗淋证。皂角酒秘方制作方法。

    皂角酒治疗淋证。皂角酒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皂角酒的秘方制作方法,皂角酒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淋证。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皂角酒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淋证。...

  • 香芎丸治疗小儿谱淋证。小肠受气,客于膀胱,销烁肾水,水道涩而不利,小便涩痛。香芎丸秘方制作方法。

    香芎丸治疗小儿谱淋证。小肠受气,客于膀胱,销烁肾水,水道涩而不利,小便涩痛。香芎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香芎丸的秘方制作方法,香芎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小儿谱淋证。小肠受气,客于膀胱,销烁肾水,水道涩而不利,小便涩痛。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香芎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小儿谱淋证。小肠受气,客于膀胱,销烁肾水,水道涩而不利,小便涩痛。...

  • 通肾祛邪散治疗淋证。通肾祛邪散秘方制作方法。

    通肾祛邪散治疗淋证。通肾祛邪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通肾祛邪散的秘方制作方法,通肾祛邪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淋证。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通肾祛邪散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淋证。...

  • 石韦汤治疗产后卒患淋证。石韦汤秘方制作方法。

    石韦汤治疗产后卒患淋证。石韦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石韦汤的秘方制作方法,石韦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产后卒患淋证。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石韦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产后卒患淋证。...

  • 散淋汤治疗肾虚而感湿热,致成淋证。散淋汤秘方制作方法。

    散淋汤治疗肾虚而感湿热,致成淋证。散淋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散淋汤的秘方制作方法,散淋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肾虚而感湿热,致成淋证。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散淋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肾虚而感湿热,致成淋证。...

  • 秘真丸治疗诸淋证已愈,因淋久气化不固,遗精白浊。秘真丸秘方制作方法。

    秘真丸治疗诸淋证已愈,因淋久气化不固,遗精白浊。秘真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秘真丸的秘方制作方法,秘真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诸淋证已愈,因淋久气化不固,遗精白浊。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秘真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诸淋证已愈,因淋久气化不固,遗精白浊。...

  • 蜡丸子治疗淋证。蜡丸子秘方制作方法。

    蜡丸子治疗淋证。蜡丸子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蜡丸子的秘方制作方法,蜡丸子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淋证。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蜡丸子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淋证。...

  • 葵子散治疗淋证。葵子散秘方制作方法。

    葵子散治疗淋证。葵子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葵子散的秘方制作方法,葵子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淋证。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葵子散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淋证。...

  • 加减五苓散治疗淋证轻者。加减五苓散秘方制作方法。

    加减五苓散治疗淋证轻者。加减五苓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加减五苓散的秘方制作方法,加减五苓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淋证轻者。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加减五苓散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淋证轻者。...

  • 调荣散治疗产后淋证。有热邪搏血流渗脬中,血随小便而出,名曰血淋;更有污血阻滞,溺窍不通,以致淋沥,亦名血淋。调荣散秘方制作方法。

    调荣散治疗产后淋证。有热邪搏血流渗脬中,血随小便而出,名曰血淋;更有污血阻滞,溺窍不通,以致淋沥,亦名血淋。调荣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调荣散的秘方制作方法,调荣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产后淋证。有热邪搏血流渗脬中,血随小便而出,名曰血淋;更有污血阻滞,溺窍不通,以致淋沥,亦名血淋。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调荣散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产后淋证。有热邪搏血流渗脬中,血随小便而出,名曰血淋;更有污血阻滞,溺窍不通,以致淋沥,亦名血淋。...

  • 思考淋证治疗方案

    思考淋证治疗方案

      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称为“淋闷”,并有“甚则淋”,“其病淋”等的记载。《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称“淋秘”,该篇并指出淋秘为“热在下焦”。《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描述了淋证的症状:“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以后历代关于淋证论述较多,大致认为,初起膀胱湿...

  • 凤尾草治淋证

    凤尾草治淋证

    《现代中药学辞典》对凤尾草功效有了很详细的总结:味淡、微苦,性寒。归大肠、胃、肝、肾经。 功能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可用于治疗痢疾、肠炎、肝炎、咽喉炎、泌尿系炎症、扁桃体炎、痈疮疖肿、风湿等,临床也常用于胆囊炎、乳腺炎、盆腔炎、烧烫伤、肿瘤、鹅口疮、皮炎等等。 梅国强对于小便滴沥疼痛或妇人带下淋漓者多使用本品,常用剂量10克左右。...

  • 张子琳治疗淋证善用五淋散

    张子琳治疗淋证善用五淋散

      读《张子琳医疗经验选辑》,见张老治疗淋证善用五淋散。   五淋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疗“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出少起多,脐腹急痛,蓄作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如砂石,或冷淋如膏,或热淋便血,并皆治之。”原方组成:“赤茯苓六两,当归(去芦)、甘草(生用)各五两,赤芍药(去芦,剉)、山栀子仁各二十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服。”   尽管陈修园说:“(淋病)治者都不重在膀胱,而重在三焦&...

  • 中医淋证的治疗

    中医淋证的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属于中医的淋证范畴,是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病。临床分四型: 湿热瘀阻表现为尿白、小便频急、茎中痛,小腹、腰骶、会阴、睾丸坠胀,舌红苔黄腻,脉数。治疗时可用八正散。 阴虚火动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眼花、遗精尿白、阳事易举,或血精、舌红、脉弦细数。方用知柏地黄汤。 肾阳虚衰表现为腰膝酸冷、阳痿早泄、遗精滑精、头晕神疲、舌淡胖、脉沉弱。采用右归丸合金锁固精丸治疗效果显著。 气滞血瘀表现为小腹、腰骶、睾丸、会阴坠胀隐痛,或血尿、血精,舌紫暗或瘀斑,脉沉涩。治疗时用四逆散加桃仁、泽兰、王不留行等。 (杨晓威/荐...

  • 前列腺增生 淋证病治方

    前列腺增生 淋证病治方

      案例   柳某,男,76岁。2010年4月13日初诊。   患“前列腺增生”10余年,尿细、尿不畅。近1周尿不畅加重,伴尿痛、尿不尽,小便时常有大便出,夜尿4~5次,口中和。舌苔白微腻,脉沉细。辨六经属太阴、阳明合病,辨方证属甘姜苓术汤合当归赤小豆散合蒲灰散去滑石加薏苡仁、血余炭、桑螵蛸证。处方:苍术18克,茯苓15克,干姜10克,炙甘草6克,炒蒲黄10克,生薏苡仁30克,赤小豆15克,当归10克,血余炭10克,桑螵蛸10克。7剂,水煎服。   2010年4月20日二诊:诸症减轻,小便较...

  • 中医淋证挟汗证

    中医淋证挟汗证

    患者为56岁女性,因长期打麻将憋尿,3个月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后在某西医院住院治疗2个月,疗效不显,诊为尿道综合征,该院泌尿专家因无良策,建议中医治疗,故来我院。 患者入院时,三大常规、各项生化检查、尿培养均未发现阳性结果,患者每日排尿多达30余次,有不畅感,畏寒,每晚需穿厚衣棉裤入睡,动则短气,汗出如雨,睡眠差,手足心热,口干,每日需饮冷水2000余毫升,舌质淡,无苔,舌上满布津液,脉沉细。治以金匮肾气丸加减,寓阴中求阳,另用吴茱萸研末外敷涌泉穴引火归原。 再诊时,患者小便次数明显减少,形体...

  • 治淋证中医扶正祛邪

    治淋证中医扶正祛邪

      患者田某,女,47岁。尿频、尿痛反复发作4年余,加重4天,每半小时小便一次,2011年2月16日求诊于武汉市第一医院李恩宽老中医。易疲乏,舌淡,苔黄白、微腻,脉细。武汉市第一医院尿常规示: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1~2个/HP。西医诊断:下尿路感染(慢性膀胱炎);中医诊断:淋证,湿热下注,脾肾亏虚型。处方:党参30g,五灵脂15g,黄芪90g,当归20g,鱼腥草30g,白花蛇舌草30g,板蓝根30g,蒲公英30g,野菊花20g,车前子15g,仙鹤草30g。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口服。  ...

  • 三妙丸加味治湿热淋证

    三妙丸加味治湿热淋证

      淋证是因肾、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致的以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其病因为膀胱湿热,脾肾亏虚,肝郁气滞,病机主要是湿热蕴结下焦,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景岳全书·淋浊》谓“淋之初病,则无不由乎热剧”,说明淋证初起多属湿热蕴结膀胱。鄂州名老中医许德甫主任医师以三妙丸加味治湿热淋证,疗效显著。   药物组成:苍术、黄柏、牛膝、茯苓、瞿麦、金银花各10克,萹蓄、益母草、白芷、车前子各15克,金钱草、白茅根各30克。功效:清热利...

  • “尿路感染”淋证急发 清淋凉血方

    “尿路感染”淋证急发 清淋凉血方

      现代医学所说的“尿路感染”可归属于中医学的“淋证”范畴。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其病因病机是“肾虚而膀胱热故也”。故以清热、利湿、通淋为治疗大法。而且,他面对淋证时,会结合湿热的轻重、病情的缓急、病程的长短辨证论治。   淋证急发 清淋凉血   急性期或慢性期急性发作,多呈现湿热下注,或湿热蓄于膀肤,阻滞气化,下窍不利,而引起小便频数,淋沥,茎中急痛或尿血等症状,治疗在清利湿热的同时,须用凉血之品。   他自拟清淋合剂(生地榆、...

  • 中医“淋证”泌尿系感染用中成药

    中医“淋证”泌尿系感染用中成药

    泌尿系感染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西医主要以抗感染为主,治疗后很容易复发,当合并有其他症状时,治疗起来就更加困难。该病属中医“淋证”范畴,中成药有不错的疗效,且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且多数无不良反应。 单纯性泌尿系感染: 二妙散 案例:9岁的莹莹不久前说自己小便时有点痛,妈妈带她来到医院,儿科医生诊断为泌尿系感染(单纯性),开给她2盒。莹莹服药1天后就说“小便不痛”了,但妈妈还是给她连服了3天药。 分析:二妙散含...

  • 治淋证(膀胱湿热)尿频尿急尿痛

    治淋证(膀胱湿热)尿频尿急尿痛

    王某,男,41岁,2009年4月5日就诊。患者主诉尿频、尿急、尿痛反复发作2年余,复发2天,伴腰酸痛。体检,双肾区叩击痛阳性,双下肢未见水肿,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等;化验检查,尿常规白细胞(++),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大于105个/毫升。 诊断:淋证(膀胱湿热)。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处方:金银花15克,土茯苓100克,连翘15克,黄芩10克,泽泻10克,黄柏10克,生地黄15克,蒲公英30克,白头翁10克,车前子15克(包煎),生地榆、鲜白茅根各60克,地骨皮、白花蛇舌草各1...

  • 卢小兵在治疗老年淋证有经验案

    卢小兵在治疗老年淋证有经验案

    淋证是指小便频数、淋漓不尽、涩痛为主症的病证,是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卢小兵在治疗老年淋证有丰富经验,现举案于下,以飨读者。   湿热蕴结案   蔡某,男66岁,2007年8月6日首诊。患者半年来经常小便频数、涩痛,每逢发作经西药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仍间断发作,未能根治。现小便频数,昼夜十五六次,短赤,尿道口有轻度热涩感,面红,目赤,腰酸,烦躁,睡眠不安,大便干,一周一次,粒状,口苦,唇舌红,舌尖有瘀点,苔薄黄,脉弦略数。血常规正常,小便常规白细胞+++,超声波检查双肾、输尿管、膀胱未见结石,膀...

  • 淋证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

    淋证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

    杨某,男,34岁,2019年07月25日初诊。诉尿黄有臭味10天余,苔薄黄,脉濡数。 诊断:淋证(湿热下注、脾肾亏虚)。 治则:益肾固本、清热利湿。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炒黄柏10g,知母10g,杜仲10g,川断10g,山萸肉10g,茯苓10g,泽泻10g,怀牛膝10g,茵陈15g,白茅根15g,蒲公英15g,生甘草5g。7剂,水煎服,分上、下午温服。 2019年08月02日二诊:药后小便清,尿臭减轻,继服上药,以巩固疗效。 2019年08月12日三诊:药后其病痊...

  • 治淋证验案

    治淋证验案

    病案:孙某,男,28岁。诉小 便频数,尿急尿痛1周。饮酒后 加重。小便浑浊不清,口干,舌质 红,舌苔白腻厚,脉弦滑。尿常 规:白细胞(++),尿潜血(++)。 中医诊断:淋证(膀胱湿热下 注)。治疗:清热除湿,利尿通淋。 处方:萆薜、石菖蒲、乌药、益智 仁、赤芍、滑石(包煎)、车前子 (包煎)、侧柏叶、大蓟、小蓟、桃 仁各10克,土茯苓、薏苡仁30 克,丹皮、桂枝各6克,泽泻8 克,通草5克,白茅根20克。3 剂,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二诊:服药后诸症减轻。上 方去止血药白茅根、侧柏叶、大 蓟、小蓟,加炒杜仲...

  • 淋证,慢性膀胱炎,清心莲子饮化裁

    淋证,慢性膀胱炎,清心莲子饮化裁

    陈某某,女,61岁,衡南县人 患者自述8年前在夏末秋初之时,下到鱼塘中打捞水草后,即出现发热,下腹疼痛,伴有尿急,尿频,在当地乡卫生院就诊,诊断为“急性膀胱炎”,经给予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但从此以后,经常出现尿急、尿频、尿痛,腰酸痛,下腹阵发性疼痛,曾服用氟哌酸、环丙沙星和清热利湿中药,效果不明显,病情缠绵难愈,痛苦万状。入院时症见时有尿频、尿急、尿痛,下腹部隐隐作痛,口舌干燥,心慌易汗,纳呆乏力,精神倦怠,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腰膝酸软。查体:T:36.5...

  • 淋证中医处方治泌尿系感染

    淋证中医处方治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以尿频、尿急、尿痛、尿血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之“淋证”范畴。常用龙胆泻肝汤、五苓散、小蓟饮子、桂附地黄汤加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近日遇到一患者急性泌尿系感染,膀胱刺激症状比较明显,痛苦不堪,腰痛下腹部酸困,笔者给予复方萆薢渗湿汤3剂,症状大减,7剂痊愈,临床疗效非常显著。   孙某,男,28岁。初诊,2017年6月26日。诉小便频数,尿急尿痛1周。饮酒后加重。小便浑浊不清,口干,舌质红舌苔白腻厚,脉弦滑。尿常规:白细胞(++),尿潜血(++)。...

  • 治淋证辨证阴虚夹瘀 处方加减

    治淋证辨证阴虚夹瘀 处方加减

    李某,男,55岁,2008年11月6日初诊。前列腺炎史2年,近日小便频数、灼痛、色黄,尿痛,伴阴部胀,舌淡紫,苔薄黄腻,脉细数。 辨证:阴虚夹瘀。 治法:滋阴清热,化瘀通淋。 处方:知柏济生汤合金铃子散加减。黄柏10克,知母10克,生地15克,怀山药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枣皮10克,土茯苓30克,车前子15克,川膝15克,川楝子10克,玄胡10克,黄芩10克。15剂水煎服。 二诊(2008年11月21日):药后尿频、尿痛、尿热大减,但会阴部仍胀痛,痛及少腹,舌红,苔...

  • 淋证分类多 中医病案介绍分析讨论

    淋证分类多 中医病案介绍分析讨论

    提起淋证,人们并不陌生。而外感淋证,几乎闻所未闻,更侈谈亲眼所见了。笔者算是幸运之人,难得一见。 淋证分类虽多,但被沿用比较多的要数宋代严用和《济生方·小便门》的五淋,即气淋、血淋、劳淋、膏淋及石淋。其病因可能是受《金匮要略》中“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的影响,认为系膀胱有热所致。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巻十四·淋病诸候》即持此说:“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尽管古代医家有涉及外感者,但始终未...

  • 张锡纯对肾系病论述 淋证癃闭大气下陷

    张锡纯对肾系病论述 淋证癃闭大气下陷

    张锡纯学术经验拾珠之治肾病思想探要 张锡纯(1860年-1933年) , 字寿甫, 山东诸城 籍, 河北省盐山县人, 近现代中西医汇通学派之泰 斗。 其精研《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 《难经》 , 旁 参张仲景, 历代各家之说无不披览。 其 “法古不拘, 大胆创新” , 且汇通西学, 常起危殆之证, 活人无数。 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洋洋百万言, 绝少凿空臆 说, 广受推崇, 谓: “费尽心神五十秋, 中西合撰几研 究; 瑶编字字皆珠玉, 普济苍黎遍九州”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