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加
-
通腑化痰方加减治中风30例全部有效
主治:痰热壅阻,腑实燥结,气机逆乱所引起的急性中风病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语言蹇涩,肢体麻木,眩晕,恶心呕吐,胸闷,喉有痰鸣,大便干结,昏蒙嗜睡,口臭口干,舌红或暗红,苔黄腻或黄白相间,脉弦滑。 配方及用法:法半夏、制南星各12克,茯苓15克,陈皮、枳实、菖蒲、栀子各9克,黄连、远志各6克,瓜蒌30克,生大黄9~15克,芒硝6~9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有颅内压增高者,使用中药利水剂降颅压(茯苓30克,猪苓15克,泽泻、车前子各20克,白术12克);血压偏高加服牛黄降压丸,每次服1丸,每日2次...
-
金石清解方加减治食道癌案例
刘某某,男,64岁。娄底市人。 患者于2009年10月下旬吃馒头时突然感梗塞,牵引至胸部隐痛,去医院作CT检查疑食道癌,并于2010年元月8日去湘雅二医院作食道镜检查,活检病理:(食道)中度分化鳞状细胞癌,该院认为不能手术治疗,即去湖南省肿瘤医院外科亦不同意手术,并于2010年元月15日开始放疗至3月10日停止,诉放疗结束时诸症无缓解,于2010年3月24日求吾师中药治疗。 症见:贫血貌,体瘦,剑下和胸骨处压痛明显,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吞咽梗塞,进食或饮水时加重,并有烧灼感,伴胸痛牵引双肩背部,纳少,仅能进食流质,体...
-
肝癌肿块为毒邪聚集 处方加减
肝 癌 刘某,男,48岁。2012年3月22日就诊。右上腹痛1月。家属陪同,悄悄予检验单予余检视,西南医院今年2月24日CT示“肝左叶占位,肝内胆管扩张,考虑为胆管淋巴细胞癌并腹腔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血常规正常,肝功能显示ALT: 99 U/L,AST:74 U/L,GGT:529 U/L,ALP:172 U/L。患者为石匠,出门打工途中突然右上腹剧痛而发现,但因不识字,家属隐瞒,故至今不明病情,只告其为慢乙肝。刻诊:腹部隐痛,大便稀,口干不欲饮,舌尖红、苔黄厚腻,脉弦滑。 处方:黄芩10 g...
-
食管癌进行性吞咽梗阻胃复方加减
张某某,男,58岁,湘潭市人。 患者因“进行性吞咽梗阻3月余”于2005年6月中旬在湘雅医学院经电子胃镜诊断为“食管癌”,2005年7月8日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食道)低分化鳞癌,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8)。术后予以放、化疗,病情稳定。2010年7月上旬复查PET-CT:食道呈术后改变,局部未见明确异常密度肿块影及团块状异常放射性浓聚影。左下肺背段肿块(3.6cm×3.7cm×3.2cm)、右上肺前段(0.5cm)软组织密度结节及团块影,考虑肺转移瘤。纵隔及双肺门肿大淋巴结。建议放、化疗,患者拒绝,于2010年9...
-
肺癌骨转移 方药肺复方加减
杨某某,男,40岁,湖南常德市人。 患者2004年11月25日无显着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在当地予以抗炎医治无效,CT:左胸占位性病变,左边胸腔积液。行左边胸腔积液抽液1次,量约540ml,为血性胸水,2004年12月17日转诊湘雅医院,复查胸部CT:左上肺尖后段结节,恶性肿瘤可疑,左胸腔积液少数。行支窥镜:左上叶尖段外压狭窄,支窥病理:(左上肺)腺癌。骨扫描示第4、8胸椎,第1、3、4腰椎、左边髋关节及左边胫骨上段骨放射性反常浓聚影,骨转移。患者拒绝化疗2004年12月21日求助吾师。 症见:间有咳...
-
胃癌根治术后 胃脘不适纳呆腹胀 脾肾方加减
程某,男,67岁,长沙人。 2008年1月底,患者因易饥饿、消瘦在湘雅医院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癌,于2008年2月4日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胃)中—低分化腺癌。于2008年3月6日求吾师中药治疗。 症见:胃脘不适,纳呆,食后腹胀,乏力,大便溏,每日2至3次,寐欠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患者正值术后化疗期间。 中医辨证:脾肾两虚,脾胃不和。 治则:健脾和胃,补肾养血。 方药:脾肾方加减。党参15g,黄芪15g,白术10g,茯苓10g,法半夏9g,竹茹10g,紫苏梗10g,女贞子10g,枸杞子10g,菟丝子1...
-
肺癌方药解析 泽漆汤合方加减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为当前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一位。传统医学文献中虽无肺癌的名称,但类似肺癌证候的记载不少。《难经·论五积》曰:“肺气之名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痈。”《内经》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甚则唾血……而面浮气逆也”“肺积曰息奔……久不愈,令人洒洒寒热,有咳,脱形,脉少数疾。”其上所述咳嗽、气喘、胸闷、发热、消瘦、乏力、胸背肩项疼痛不适、咳血等症与现代医学肺癌极其相似。在《金匮要略》中,有许多方剂可以用于肺癌的治疗,比如:泽漆汤、十枣汤...
-
胸腺瘤肺转移 方药脾肾方加减
刘某某,女,48岁,长沙市人。 患者2010年9月因胸痛、气促,CT、MRI检查发现:胸腺瘤,肺搬运。已化疗3周期,CT示:胸腺瘤肺搬运化疗后,前纵隔软组织肿块影较前缩小,上腔静脉癌栓构成。纵隔、右腋窝肿大淋巴结较前削减,稍缩小,双颈部、左边颌下、左边颈下区数个小淋巴结同前。右下肺多发结节,较前缩小。患者不同意再化疗,于2010年11月5日求吾师中药医治。 症见:面子浮肿,纳呆,乏力,自汗,寐不佳,便溏,2至4次/日,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 中医辨证:脾肾两虚,瘀毒内结。...
-
益胃散结汤合脾肾方加减治胃癌腹腔广泛转移
赵某某,男,69岁,北京市人。患者于2009年8月初起感上腹部不适,纳食减少,在当地对症治疗病情未减,并逐渐加重,胃脘胀痛、呃逆,进食时有梗塞感,2009年10月初去北京301医院作胃镜检查发现贲门部肿块,病理活检:(胃)低分化印戒细胞癌,部分粘液腺癌。腹部CT:腹腔多个淋巴结肿大,胰腺下方最大的3.6cm×3.8cm,考虑腹腔广泛转移癌。胸部CT:双肺大小不等结节,大的2cm×3cm,考虑双肺转移癌。诊断为:(胃)印戒细胞癌,腹腔广泛转移,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双肺转移,因病情太晚不能手术。从2009年10月11日起...
-
皮肤溃烂用笔者经验方加减
患者陈某,男,62岁,务农,因收割稻谷后,回家自感全身皮肤瘙痒,大便干,小便黄。继而全身皮肤轻度溃烂,但脸部、颈部、手臂等处比较严重,在当地医院用抗生素治疗一周无效,多方医治无效后求诊于我。患者诉口苦,大便干,小便黄,查其面色泛红,舌质红,苔白腻,脉沉数。综合脉症,此乃血热瘀结,治以清热活血祛瘀。用笔者经验方加减。 处方:荆芥12克,防风9克,蝉蜕6克,皂角刺9克,灵仙12克,紫草9克,甘草9克,蛇床子9克,赤芍15克,地肤子9克,白鲜皮12克,苦参15克,野菊花9克,车前子15克,鱼腥草15克。上...
-
以黄芪四君汤为基本方加味治皮肤青紫斑点
陈某,男,12岁,2014年9月8日初诊。主诉:皮肤青紫斑点半年余。现病史:患儿半年前皮肤青紫斑点,血常规:WBC 6.1×109/L,HGB l45g/L,PLT 22×109/L,经骨髓穿刺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曾使用泼尼松及丙种球蛋白等药物。半年来皮肤青紫斑点时轻时重。3天前发现皮肤青紫斑点加重,咽痛咽干,食欲不振,夜寐欠安,舌红、苔薄黄,脉细缓。查血常规PLT 30×109/L,余项正常。据其症及舌脉表现,中医辨证为血证,证型属于脾不统血、外感热毒,治以益气摄血、清...
-
痤疮“肺风粉刺”中医经方加味治疗
痤疮,中医又名“肺风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以面、胸、背等部位出现粉刺、丘疹、脓疱、甚至囊肿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痤疮主要好发于青少年,特别是重度痤疮的炎性皮损常反复发作,消退后常遗留色素沉着,出现持久性红斑,凹陷性或肥厚性瘢痕等,严重影响美观,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据统计13~20岁青少年人群中,50%以上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痤疮发生。 痤疮的治疗无特殊性,临床上以局部抗炎、抑制皮脂分泌、外用药膏为主。本病最易反复发作,临床局部用药很难获得满...
-
当归饮子二妙散合方加减治疗干性湿疹
柴胡桂枝汤、当归饮子、二妙散合方加减治疗干性湿疹 患者女,57岁,2016年11月9日初诊。患者患干性湿疹多年,现以双手为著,干裂、脱屑、痒,腰冷,冒风,大便偏干,舌质淡,脉弦细。辨证:太少不和,血虚风燥。治宜补血和血,太少双解,方选柴胡桂枝汤、当归饮子、二妙散合方加减。 处方:当归20g,白芍20g,川芎15g,熟地20g,柴胡10g,桂枝10g,炒黄芩15g,法半夏15g,黄芪20g,荆芥10g,蝉蜕10g,制首乌30g,刺蒺藜20g,蜈蚣1条,苍术20g,黄柏15g,炒槐花15g,制附片1...
-
孙浩治小儿双下肢反复浮肿处方加减调治
孙浩,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第四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60余载,尤精于儿科疾病的诊治,擅长用黄芪四君汤治疗小儿杂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选取典型案例与同道共享。 病案 孙某,女,10岁,2014年4月14日初诊。主诉:双下肢反复浮肿一年余加重一周。现病史:患儿一年多前因下肢浮肿,小便检查示:尿蛋白(++++),生化示:白蛋白:25g/L,总胆固醇:10.36mmol/L,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一直口服泼尼松治疗,症状基本控制,白蛋白及总胆固醇检测正常,但尿蛋白...
-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方加减
功能性子宫出血为妇科常见疾病。在中医属崩漏、经期延长范畴。《诸病源候论》:“妇人月水不断者,由损伤经血,冲脉任脉虚损故也。”故本病病机为冲任虚损,气血亏虚,瘀血阻滞。治宜补气生血,扶脾固冲,化瘀止血。笔者侍诊湖北省鄂州名医陈剑平年余,见其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多用下方加减,今介绍与此。 组方党参10克,白术10克,黄芪15克,阿胶6克(烊化),陈皮6克,枳壳15克,益母草15克,红花3克,黄芩炭10克,地榆炭15克,小蓟15克,侧柏炭10克,仙鹤草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日1...
-
阴吹症 以补中气方加减治疗
阴吹症 刘某,女,29岁,2011年2月17日求诊。 患者为产后43日,因难产行剖宫产,产后始觉腹胀,肠鸣转气。产后3日许,不时感觉前阴有气排出,作响而不臭,气出后腹部舒适。近几日来,前阴矢气连连。刻诊:面色苍白,倦怠乏力,纳谷不香,时有带下,腹部平软,苔薄白,脉虚弱。 观其症状,断为阴吹症,此乃脾虚中气下陷,清气不升,浊气下降,浊气在下,腹胀矢气,加之产后损伤,冲任不固,子户不闭故作阴吹。以补中益气汤加减。 组方:黄芪30克,焦白术18克,陈皮5克,升麻5克,柴胡5克,党参24克,当归12克,炒山...
-
不孕症守方加减 服三十多剂而受孕
不孕症 一诊(1987年7月 22日):服上方后阴道不痒,带下正常,但经行仍错后,量少,色稍红。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仍守上方,去槟榔、泽泻、土茯苓,加黄芪20 克,路路通15克,急性子 15克。10剂,每日1剂,水煎服。 三诊(1987年8月1 日):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色红,经量较上个月增多,但经期少、小腹及腰脊仍胀痛,脉沉细弦,舌淡红,苔薄白。 处方:制附子10克 (先煎),茯苓10克,白术 10克,党参5克,赤芍10 克,王不留行15克,刘寄奴10克,穿破石15克,香附6克。10剂,每日l 剂,水煎...
-
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予自拟导痰种子方加减治疗
主诉:结婚同居未避孕2年余未孕,月经经常后期而至 现病史:患者曾经在某医院诊治,服用达英35及多个周期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仍未孕。月经5-6天/35-90天,量中、色暗红。2006年6月查内分泌:LH 15.17IU/L,FSH 7.10IU/L,T 4.93nmol/L。B超:双侧卵巢多囊性改变。诊见:形体肥胖,纳差,疲倦、腰酸,舌暗、苔薄白,脉沉滑。妇检示:外阴阴毛浓密,阴道通畅,宫颈轻度炎症,纳氏囊肿。子宫前位、常大、欠活动,轻压痛,双附件未扪及明显异常。 西医诊断:1.原发性不孕症 2....
-
治妇女经闭典型医案 辨证中医方加减治疗
张锡纯原解 理冲汤出自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女科方中,主治妇女经闭不行或产后恶露不尽,结为癥瘕,以致阴虚作热,阳虚作冷,食少劳嗽,虚证沓来。此方亦治室女月闭血枯,还治男子劳瘵,一切脏腑癥瘕、积聚、气郁、脾弱、满闷、痞胀、不能饮食。方药组成为:生黄芪三钱、党参二钱、于术二钱、生山药五钱、天花粉四钱、知母四钱、三棱三钱、莪术三钱、生鸡内金三钱。煎服法为:用水三盅,煎至将成,加好醋少许,滚数沸服。加减法为:服之觉闷者,减去于术。觉气弱者,减三棱、莪术各一钱。泻者,以白芍代知母,于术改用四钱。热者,加生地...
-
痛经(肝寒气滞)方药:吴茱萸汤合金铃子散合方加减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覆盖于子宫体腔面,如因某种因素,使子宫内膜在身体其他部位生长,在功能上随雌激素水平而有明显变化,临床患者多表现为剧烈痛经。笔者习惯于从肝经入手,治疗此病。今举以吴茱萸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一例,具体如下: 患者,女,35岁。初诊时间:2017年2月28日。患者自述经前期及经期剧烈腹痛一年余。痛时有如大锤锤击,痛不欲生。伴头痛,畏寒肢冷,下腹坠胀,倦怠乏力,眼干,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曾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口服镇痛药稍有缓解,但是病情反复,效果不佳。查见舌胖大、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