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方加 第4页

方加 第4页

  • 内伤咳嗽案 方用左金丸麻杏芩龙汤合方加减

    内伤咳嗽案 方用左金丸麻杏芩龙汤合方加减

    内伤咳嗽案 患者耿某,女,32 岁,2014 年9 月 26 日就诊。 自述已咳嗽 3 ~ 4 个月,饥饿及食后加重,胃中反酸,若胸骨后有灼热感时亦会诱发咳嗽,伴见咽喉部干痒,脉弦滑,舌胖苔薄白。 证属胃气不和、肺燥气逆,治以和胃制酸、降逆润燥。 方用左金丸、麻杏芩龙汤合方加减。 生麻黄 8 g,杏仁 10g,黄芩 6 g,地龙 15 g,桑白皮 15 g,葶苈子 15 g,款冬花 15 g,紫菀 15 g,黄连 6 g,吴茱萸 3 g,浙贝母 15g,乌贼骨 15 g,煅瓦楞(先煎)30...

  • 糖尿病脑病药用参芪复方加减

    糖尿病脑病药用参芪复方加减

    糖尿病脑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认知障碍和大脑的神经生理及结构改变的疾病,以获得性认知和行为缺陷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学习、记忆、反应、语言、行为等能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岐黄学者谢春光系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长期从事中医药治疗内分泌代谢病的临床及研究工作。在治疗方面,谢春光善用参芪复方加减治疗糖尿病脑病,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谢春光治疗糖尿病脑病经验总结如下。 临证经验 脑由先天之精、水谷之精、脏腑之精(尤其是肾精)所化生。《灵枢·海论》曰:&ldq...

  • 消渴病阴虚燥热 中药方加减运用

    消渴病阴虚燥热 中药方加减运用

    南征,男,1942年出生,朝鲜族,吉林龙井人,中共党员,国医大师,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提出“滋阴清热、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三法合一治疗消渴,提出“毒损肾络”病机学说并创立“解毒通络益肾导邪法”治疗消渴肾衰。 组成:生地15g,知母15g,黄连10g,葛根20g,地骨皮20g,玉竹20g,枸杞子30g,黄芪50g,黄精50g,佩兰10g,厚朴10g,丹参10g,人参10...

  • 缺铁性贫血中药自拟理虚止眩方加减

    缺铁性贫血中药自拟理虚止眩方加减

    中医学认为缺铁性贫血的形成多由饮食失调、脾胃虚弱、长期失血、劳累过度、妊娠失养等原因导致血的生成不足或丢失过多,病情迁延终致气衰血少,出现气血亏虚之象。肾主髓,藏精,血为精所化,肾虚则精不化血,而致血虚,《张氏医通》曰:“气不耗,归气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若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或房劳过度等导致肾脏虚衰,则肾精不足,精不化血,血液生成不足而见贫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情志不畅、肝郁乘脾或...

  • 外感发热之低热 清虚热组方加减

    外感发热之低热 清虚热组方加减

    周某,男,37岁。2006年2月16初诊:患者低热两个多月,午后37度至37.2度,到大约下午8点后热退,自觉头晕头重,舌红苔少,脉沉细数。2005年11月曾发热至38度。患者有慢性鼻炎病史,无恶风寒,偶有胸前不适感,经西医药治疗,无明显好转。处方:柴胡10g,黄芩10g,青蒿10g(后下),钩藤15g(后下),蝉衣5g,芦根30g,地骨皮15g,桑白皮15g,甘草5g,桔梗5g,乌梅5g,四剂。2006年2月22日二诊:患者胸前不适感减,仍低热,36.3至37.3度,舌红,苔白,脉细稍数。处方:桑叶10g,菊花1...

  • 滋阴补血方加小剂量红花治愈血小板减少症

    滋阴补血方加小剂量红花治愈血小板减少症

    刘某,男,60岁,2020年8月9日初诊。现病史:血小板减少1年余,自服咖啡酸片及泡服花生衣红枣茶等效果不佳,近1年血小板化验结果均在20×109/L左右,做骨穿未见明显异常。刻下:全身酸楚乏力,下肢沉重,下肢皮肤紫癜,便秘。舌红,苔黄腻,脉细弦。 诊断:虚劳(阴血亏虚,湿热内蕴)。 治法:清利湿热,滋阴补血。 处方:柴胡10g,黄芩15g,半夏10g,党参15g,白芍15g,大黄6g,薏苡仁15g,蒲公英15g,藿香10g,佩兰10g,苍术10g,厚朴10g,竹茹6g,枳...

  • 近视眼用驻景方加减 中医综合防治

    近视眼用驻景方加减 中医综合防治

    专家简介 尹连荣,主任医师,眼科博士,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屈光手术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眼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常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医师协会眼科专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 平行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的屈折作用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的玻璃体腔内称为近视。600度以上的近视为高度近视。随着近视发病率增加、低龄化趋势加重,高度近视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近视防控及高度近视的矫治已...

  • 梅核气慢性咽炎方加减治方

    梅核气慢性咽炎方加减治方

    潘某某,女,52岁。2018年2月22日初诊。患者咽中如有炙脔,咽痛,喉中有痰,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平素精神抑郁,苔白腻,脉弦滑。 诊断:梅核气(气滞痰凝,阻滞胸咽),西医称慢性咽炎。 治法:理气化痰,养阴利咽。 处方:慢性咽炎方加减:射干10克,木蝴蝶5克,法半夏10克,茯苓10克,玄参10克,制香附10克,川郁金10克,川厚朴花5克,合欢花6克,桔梗10克,甘草5克。5服。水煎服,每日1剂,分煎2次,取药液250毫升,分早晚服。药后咽痛、胸部闷塞等症渐减,前方既效,毋庸改弦易辙,再...

  • 痛风方加减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疑难疾病

    痛风方加减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疑难疾病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出自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痛风》,有祛风除湿、清热化痰、活血通络之效。中医“痛风”,并非单纯现代医学的“痛风”,是指由风、寒、湿、热、痰、血瘀等引起,以周身疼痛为主的一类疾病。笔者用该方加减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疑难疾病,疗效满意。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出自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痛风》。由黄柏、苍术、桂枝、防己、桃仁、红花、川芎、羌活、白芷、威灵仙、天南星、龙胆草、神曲等组成。中医...

  • 名方加减运用范围相当广

    名方加减运用范围相当广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由黄芪15克,人参10克,白术12克,炙甘草和柴胡各6克,陈皮5克,升麻3克,当归9克组成,主治脾胃气虚及气虚下陷诸证。表面视之,本方在于补中益气,而实则可以调畅气机,交通上下,此方加减运用范围相当广。 精神分裂症长期不愈 此类疾病,多因痰浊内阻,血流不畅,以致心窍壅塞、精神不明,若久治不愈,可致正气亏虚而痰瘀不化,用补中益气汤加法夏、胆星、菖蒲、丹参、桃仁,效果很好。 癫痫久发难愈 此疾顽劣频发,必伤五脏正气,而补中益气汤中人参可“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

  • 主治甲亢早中期伴甲状腺肿大 处方加减

    主治甲亢早中期伴甲状腺肿大 处方加减

    刘文峰,男,第四批全国老中 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 师。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 症、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 心脑血管病等内科疑难杂症。据其 自拟方所制“糖利平胶囊”、“降脂 抗凝颗粒”、“百部止咳糖浆”、 “骨质增生胶囊”等院内制剂,疗效 显著。曾参与著书两部,发表论文 20余篇。现将刘老治疗甲亢经验介 绍如下。 处方:黄芪18克,生牡蛎(先 煎)15克,浙贝母、生地各10克, 龟版(先煎)、夏枯草、...

  • 经方加减治疗杂病5则心得

    经方加减治疗杂病5则心得

    疾病的发展变化错综复杂, 在临床上运用经方 治病, 除了要纯熟掌握辨证论治之外, 还要注意一些 细节问题。 在临床上, 一个医师若能每每治愈疑难 病症, 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医术和技巧。 要 想医术精湛, 笔者认为一方面从医学期刋, 或学术会 议, 或名家学者的经验中学习, 另一方面从 《伤寒杂 病论》中找答案。 《伤寒杂病论》 虽是古代的医学著 作, 但能常读常新, 不但能启人智慧, 而且能解决临 床上问题。 现试述如下 , 还望专家学者斧正。 病案1 患者某, 女, 50岁, 2003年10月20日初诊...

  • 妇女阴道痉挛 用中药方加针灸治疗

    妇女阴道痉挛 用中药方加针灸治疗

    阴道痉挛通常痉挛部位仅限于阴道口周围的肌肉,有时则表现为阴道全部肌肉的紧缩,致使产生外阴部、大腿内侧及下腹部的感觉异常,对这些部位的任何刺激都将加重阴道的痉挛。现提供二方主治:用于阴道痉挛,性交时插入阴道里的阴茎不能自拔及阴道疼痛等症。 1、红花、丹参、当归各20克,桃仁(打碎)、莪术、乳香各15克,水煎服,一次见效。 2、艾叶川乌、草乌各0.5克研末加适量植物油调糊状敷于脐周,20-30分钟见效。 阴道痉挛也可用中医针灸治疗:交合时会阴部肌肉痉挛,拘急疼痛,小腹坠胀,口燥舌干,小便短赤,胸胁胀满,舌红苔黄,脉弦数...

‹‹ 1 2 3 4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