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

  • 针灸治疗颈椎病偏方

    针灸治疗颈椎病偏方

    免责声明:本站偏方均根据民间及网络流传整理而成,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的退行性病变及骨质增生压迫颈部脊髓或颈神经根之疾患,又称颈椎综合症,中医属“骨痹”,“慢性劳损”范畴。民间治疗本病的良方妙药给你介绍两个。 处方一:葛根、黑豆、蛇蜕、黑芝麻、人参、鹿茸、熟地、黄茋、核桃、枸杞、甘草、白酒各适量。 用法:药浸酒内1个月,每服15毫升,日服2次,1月为1疗程 疗效:服药1疗程,有效率95.1% 处方二:茯苓60克白术、苡仁、桂枝、牛膝各30克,银花藤15克。 随症加减:颈部僵硬加乳香,没...

  • 王乐亭针灸治疗体系中的脾胃思想

    王乐亭针灸治疗体系中的脾胃思想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体系之一,在 针灸治疗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王乐亭曾 任北京中医医院( 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 院) 针灸科主任医师,北京第二医学院( 现首都医 科大学) 教授,北京中医学会( 现北京中医药学会) 委员、针灸委员会( 现北京针灸学会) 理事,是京 城针灸文化的代表人物,其学术思想具有广泛的 影响力。 1 脾胃思想的概念 《素问·太阴阳明论》云 : “脾者,土也,治 中央。 ”脾为土脏,灌溉四旁,主运化升清,将水 谷精微上输至心、肺,通过心、肺化生气血以营 养全身。脾胃主一身之气机...

  • 针灸治疗中心性肥胖并发胰岛素抵抗取穴规律

    针灸治疗中心性肥胖并发胰岛素抵抗取穴规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宿春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玲姝 摘要 目的:对针灸治疗肥胖并发胰岛素抵抗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其取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 1999 年 1 月 1 日到 2016 年 4 月 1 日的针灸治疗肥胖并发胰岛素抵抗的文献,共纳入 45 篇文章。结果:主穴共 63 个,以天枢、中 脘、足三里、关元、气海等为主,分属于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脾经,任脉等。配穴 43 个,以辨证加减为主用穴最多的是 阴陵泉、太溪、内庭等。艾灸 5 个穴位,分别为神阙、中脘、关元、气海、足三里。埋线通常在 27 个...

  • 针灸治疗黄褐斑

    针灸治疗黄褐斑

    ①体针取穴:肺俞、肝俞、脾俞、胆俞、肾俞、三焦俞、血海、太溪、太冲等穴。背穴针后加火罐。 ②耳针取穴:面颊区、内分泌、肾上腺、肝、肺、肾等埋豆,3~5日更换。...

  • 中医针灸治疗“湿疮”湿疹

    中医针灸治疗“湿疮”湿疹

      郝学君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治疗中风、面肌痉挛、截瘫、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顽固性湿疹等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笔者有幸师从郝学君,现将其针灸治疗湿疹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多形性皮损,对称分布,易于渗出,自觉瘙痒,反复发作和慢性化为临床特征。本病男女老幼皆可罹患,而以先天禀赋不耐者为多。一般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   中医学称湿疹为“湿疮”,但中医古代文献并无湿疮之名,一般依据其发病部位...

  • 中医治疳证:疳证的针灸治疗

    中医治疳证:疳证的针灸治疗

      疳证是由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慢性病证。以形体消瘦,面黄发枯,精神委靡或烦躁,饮食异常为特征。疳证的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5岁以下小儿多见。起病缓慢,病程缠绵,迁延不愈,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严重者可导致阴竭阳脱,猝然变险。古人视本病为恶候,列为儿科四大证之一。   喂养失当常可导致疳证的发生。一为太过,即饮食失节,饥饱无度,过食肥甘厚味,生冷坚硬,致食积内停,积久成疳;二为不及,即乳食喂养不足,如小儿生后缺乳,过早断乳,或哺乳期间未能及时增加辅食,使营养精微摄取不足,脾胃生化乏...

  • 痤疮刘庆华内治法 针灸治疗外用药及预防调护

    痤疮刘庆华内治法 针灸治疗外用药及预防调护

    刘庆华中医内外疗法结合治疗血热炽盛型痤疮经验 痤疮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皮肤病。《Andrews'Disease of the Skin》中指出其发病率高达90%[1],青春期患者较为多见,不同种族12~24岁青少年的发病率高达85%[2]。痤疮好发于面部及胸背部等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皮疹初起多为粉刺、丘疹和脓疱,严重时伴有结节、囊肿、瘢痕,虽不会危及生命,但影响患者的心身健康[3]。现代医学认为痤疮的发病与高雄激素水平导致皮脂大量分泌、痤疮丙酸杆菌定植、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

  • 如何针灸治疗不育症

    如何针灸治疗不育症

      (1)无精子症:①取关元、气海、命门、肾俞、足三里,隔姜灸,针用补法。②取肾俞、精宫(肾俞旁开1.5寸)、关元、足三里、血海,隔日针灸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每隔5分钟捻转1次,平补平泻,肾俞、精宫、关元各灸20分钟。③取命门和肾俞、腰阳关和三阴交,两组交替使用,隔天一次,采用针法加灸5壮。   (2)少精子症:选用大赫、曲骨、三明交、关元,或上报、中掼、肾俞、命门,两组交替使用,行补法,得气后隔姜灸三大壮。15天为一疗程,隔姜灸时若病人有一股热感向明部方向扩散则效果更佳。   (3)死精子和精子畸形过...

  • 如何治疗不孕 针灸治疗不孕

    如何治疗不孕 针灸治疗不孕

    近年来不孕的病人非常多见。自从二胎开放,不孕问题日益剧增,我们工作室接诊的不孕病人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有被西医确诊为无法自然怀孕的人。 一、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不孕? 一则长期受寒,如冬天穿裙子,夏天露肚脐,久用空调,多吃生冷瓜果,滥用寒凉中药以及抗生素,如此之类都会伤损人体阳气,导致胞宫寒滞; 二则不知持养,如半夜不睡而肝血不足;过于思虑而脾气受伤。胞宫有如土地,太冷太贫瘠都难种子发芽; 三则长期生活于雾霾、食品添加剂、辐射之中,导致毒邪郁于体内; 四则滥做各种...

  • 针灸治疗月经不调

    针灸治疗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症的月经病,临床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几种情况。月经周期缩短,经行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者,称月经先期。月经周期延长,经行错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称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即经行或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先后不定者,称月经先后无定期。本病属于中医学“月经不调”范畴。   病因病机   月经先期主要由于气虚不固或热扰冲任。气虚则统摄无权,冲任失固;血热则流行散溢,以致月经提前而至。   月经后期有实有虚。实者或因寒凝血瘀、冲任...

  • 急性腰扭伤是取穴针灸治疗

    急性腰扭伤是取穴针灸治疗

      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伤。一旦出现腰扭伤,患者立即腰部僵直,弯曲与旋转陷入困境,疼痛剧烈且波及范围大,咳嗽或打喷嚏会使疼痛有加,难以行走,有的患者尚需搀扶,或抬至附近医院急诊。   急性腰扭伤是针灸治疗最为有效的病症之一。急性腰扭伤的治疗主要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腰肌痉挛与腰部疼痛症状、恢复腰部功能为主。临床上可供针灸操作选取的穴位很多,如肾俞、关元俞、上髎、腰眼等局部穴位,以及人中、八邪、孔最、中渚、腰痛穴等远端穴位,临床选用上各有千秋,下面...

  • 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

    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

    据黑龙江省医院南岗分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赵云燕介绍,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多因剧烈转动身体、弯腰提拿重物或姿势不当,使腰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受到扭转、牵拉损伤,导致局部气血淤阻、经脉不通。 急性腰扭伤是针灸治疗最为有效的病症之一,通过针灸可使局部气血运行通畅、松弛紧张的筋脉。另外,针灸同时配合自身运动疗效更好。专家强调,根据腰扭伤部位的不同,所选穴位也有所差别,定准穴位治疗单纯性急性腰扭伤,一般1~2次即可治愈。李明华佟艾玲...

  • 理筋按摩 针灸治疗足跟痛

    理筋按摩 针灸治疗足跟痛

    有些人在生活中常会出现足跟疼痛的症状,这多半是患了跟痛症。跟痛症是指跟骨跖面疼痛的慢性骨内科疾患,该病的治疗如下: 1、注意休息。跟骨骨刺及滑囊炎所致者,应减少站立及行走,少承重。一般卧床休息后,症状会随之缓解。 2、理筋按摩。可在痛点及其周围做按摩推揉,以减轻患部疼痛。 3、针灸治疗。针刺昆仑、太溪、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取补法,隔日1次;药艾外灸(或隔姜灸),取阿是穴,每次灸20-30分钟,每日2次。据临床报道,约80%患者经灸后疼痛明显减轻。一般2-3周为1疗程。 4、封闭...

  • 针灸治疗功能便秘规律分析

    针灸治疗功能便秘规律分析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 王慈,宗蕾 关键词 针灸;功能性便秘;随机;临床 功能性便秘(FC)是指排便困难,2 次排便间隔大 于 3d,伴大便干燥、排便不尽感的一种疾病,排除器 质性便秘及肠易激综合征(IBS)。根据流行病学调查 资料提示,英国、美国、加拿大有 10% ~ 15% 的患病 率 [1] ,我国有2%~10%患病率 [2] ,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搜索到的 46 篇文献中, 明确针灸对于功能性便秘治疗疗效明确,皆优于聚乙 二醇 4000、果导片及乳果糖等西药...

  • 便秘中医针灸治疗绿色安全具体方法

    便秘中医针灸治疗绿色安全具体方法

    调气通腑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体会 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on constipation,OOC),又称排便障碍型便秘,是一组多源性功能排便障碍型疾病,主要与肛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排便反射感阈值异常有关。OOC临床表现为排便量少、排便费力、粪便质硬、肛门下坠感或排便不尽感等,长期便秘可伴有下腹胀痛、食欲减退、烦躁、焦虑、失眠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对于OOC的治疗,主要是生物反馈疗法及促胃肠动力药物疗法等,严重者须给予手术治疗。生物反馈疗法属心理治疗范畴,治疗过程较...

  • 针灸治疗落枕一例

    针灸治疗落枕一例

    患者,女,84岁。2020年3月6日初诊。诉脖子发硬、活动受限,头皮痛5天。5天前午睡醒来起床时发现左右转头受限、脖子发硬、后项挛缩痛,当时考虑是落枕,其老伴据网络介绍将擀面杖在火上烤热后,像擀面条一样在患部擀了十几下,又指压患侧承山穴,感觉脖子舒服,转头灵活了许多。为巩固效果隔2、3个小时又施前法后,症状反加重,除脖子、双肩膀发硬,头不能左转右盼、前低后仰,又加间断性头皮针刺样、抽搐样疼痛,不能正常睡觉,偶有头晕、恶心欲吐。自服三七片、患部喷云南白药气雾剂、烤神灯,可稍事缓解,甚是痛苦。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史30余...

  • 温针灸治疗颞颌关节炎

    温针灸治疗颞颌关节炎

    2018年6月,刘女士在家中吃排骨,当她用力咬排骨时,突然出现右侧耳部、面部疼痛,张嘴困难,曾到医院检查未见明显骨折脱位,口服抗生素后,吃东西还是不能正常咀嚼,一张嘴就疼,还发出咔咔响……被病痛折磨半年的刘女士想到了中医,到扬州市中医院针灸科高慧主任处求治,高慧主任诊断:颞颌关节炎,给予温针灸,10次后疾病痊愈。 处方:取下关、翳风、太阳、颊车等穴针刺并留针30分钟,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每次燃烧枣核大艾团1~3团。给予刘女士温针灸治...

  • 针灸治疗落枕,颈肌筋膜炎

    针灸治疗落枕,颈肌筋膜炎

    患者,女,84岁。2020年3月6日初诊。诉脖子发硬、活动受限,头皮痛5天。5天前午睡醒来起床时发现左右转头受限、脖子发硬、后项挛缩痛,当时考虑是落枕,其老伴据网络介绍将擀面杖在火上烤热后,像擀面条一样在患部擀了十几下,又指压患侧承山穴,感觉脖子舒服,转头灵活了许多。为巩固效果隔2、3个小时又施前法后,症状反加重,除脖子、双肩膀发硬,头不能左转右盼、前低后仰,又加间断性头皮针刺样、抽搐样疼痛,不能正常睡觉,偶有头晕、恶心欲吐。自服三七片、患部喷云南白药气雾剂、烤神灯,可稍事缓解,甚是痛苦。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史30余...

  • 导引配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疼痛和活动受限的临床研究

    导引配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疼痛和活动受限的临床研究

    肩周炎为临床常见病, 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 为主要表现的病症。笔者采用导引配合温针灸治疗对 改善肩周的疼痛和活动受限有较好的疗效, 现总结资 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纳入本研究的病例共 60 例, 治疗组(导引配合温 针组)30 例, 对照组(电针组)30 例。治疗组 30 例中, 男 14 例, 女 16 例;年龄 41 ~65 岁, 平均 55 岁;病程最 短 1 周, 最长 9 个月。对照组 30 例中, 男 12 例, 女 18 例;年龄 36 ~65 岁, 平均 51 岁;病...

  •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荟萃分析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荟萃分析

    坐骨神经痛为临床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 是一种 由于多种病因引致的刺激与压迫, 导致在坐骨神经通 路及其分布区域内所发生疼痛的综合征 [1 ] 。《灵枢· 周痹》 曰 : “周痹者, 在于血脉之中, 随脉以上, 随脉以 下, 不能左右, 各当其所 ” , 《素问·痹论》 指出 “风寒湿 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也” , 故进一步说明其病因病机为 风寒湿邪客瘀经脉, 所致经脉不通而痛。本病目前尚 无国内外公认的治疗指南, 临床多以止痛剂、 镇静剂、...

  • 颈椎病的针灸治疗 四步六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病的针灸治疗 四步六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病的针灸治疗 魏连海 天津中医药大学 颈椎病的针灸一般取穴:风池、完骨、天柱。以上皆为双侧同取,进针至肌肉层即可。(0.5~1寸)。 颈百劳以及平颈百劳两旁外开约一指宽(中指)的斜方肌外缘处(双)。 颈百劳直刺即可,外开两处45度~75度角刺向斜方肌下0.5寸即可。 (刺法参《灵枢•官针》“十一曰傍针刺,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 颈7夹脊穴;以及平颈7夹脊穴两旁外开约一指宽(中指)处。刺法同上。...

  • 溃疡性结肠炎的针灸治疗思路探析

    溃疡性结肠炎的针灸治疗思路探析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1]。目前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因直肠顺应性降低而引起易怒、失禁、体质量减轻和全身不适等[2]。UC属于中医“泄泻”“久痢”“肠澼”等范畴,病机多为脾肾两虚、肝脾失调、湿热阻滞大肠,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肾亏虚,标实为湿、热、瘀、毒壅滞大肠[3]。针灸作为重要的中医治疗手段,治疗UC效...

  • 针灸治疗失眠效果较好

    针灸治疗失眠效果较好

    失眠有很多治疗方法,在面部施行针灸,就是治疗失眠效果较好的方法之一。 市民林女士失眠两年了,自述经常凌晨三四时都无法入眠,并且会出现头痛欲裂,精神萎靡不振的症状。一个月前,林女士找到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中医师黄新教授。黄新解释,失眠是一种脑科常见病。中医认为,失眠乃因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所致。失眠症的形成主要都是经络不通所致,而人体的十二条经络都通过面部,通过面部针灸疏通经络,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黄新避开危险区域,在林女士头面部取了20多个穴位(包括印堂穴、太阳穴、迎香穴等穴位)施...

  • 颈性眩晕 采用针灸治疗以飨同道

    颈性眩晕 采用针灸治疗以飨同道

    颈性眩晕是以颈椎病为基础所引起,以发作性眩晕、颈肩痛为主要症状,多见于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例如不正确姿势、受寒等因素引起的颈椎周围软组织发生急慢性无菌性炎性反应,刺激、压迫穿行其间的椎动脉,当椎动脉受到挤压或刺激时,可造成痉挛扭曲,导致脑供血不足;椎间盘的退行性病变压迫交感神经引起眩晕、头痛、颈肩痛等临床症状。笔者采用针灸治疗颈性眩晕取得一定疗效,以飨同道。 取穴:风池、天柱、百劳、大椎、百会、晕听区(从耳尖直上1.5厘米处,向前及向后各引2厘米的水平线,共长4厘米)穴,穴位用75%酒精常规消毒,1寸毫针常规...

  • 至阳穴针灸治疗胃脘痛

    至阳穴针灸治疗胃脘痛

    胃痛一般位于中上腹部,偏左侧,多伴有嗳气、泛酸、腹胀等消化道症状,中医称为“胃脘痛”。因疼痛部位在心口窝附近,古书上所指的“心痛”有些就是指胃痛而言。 针灸治疗胃脘痛有很好的效果,如足三里、中脘、内关、公孙等穴位治疗胃脘痛及胃病,均有较好疗效。最近笔者在急诊尝试按压至阳、灵台穴,也有较好缓解急性胃痛的效果。 针灸专家高树中教授多年来以指代针,按压至阳、灵台穴治疗急性胃痉挛,短则3~5秒,长则3~5分钟,必能止痛,屡试屡效。按压至阳穴具有散寒温胃止痛之效,对各种...

  • 感冒后咳嗽 针灸治疗处方

    感冒后咳嗽 针灸治疗处方

      【穴性特点】   “风门者,风所出入之门也(《会元针灸学》)。”《广雅·释言》云:“风,气也。”故“风”并不单指风之邪气。   本穴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在肺俞上方,为肺气出入的必经之处,内应肺脏,亦是风邪侵犯人体之门户。因此,不管是风邪外感还是上气咳逆,治风治气皆宜取之。   同时,风门是督脉与足太阳经之交会穴,膀胱经主一身之表,督脉统一身之阳,本穴内应于肺,又为风、气出入之门户,故可疏通卫阳、祛风...

  • 古老的治病手法 针灸治疗失眠的作用

    古老的治病手法 针灸治疗失眠的作用

    针灸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治病手法,能够有效的帮助我们强生健体。针灸治疗失眠效果非常好,因为针灸能够帮助身体调节阴阳平衡,并且达到疏通经络和扶正祛邪的效果,最终完成改善睡眠质量的目的。 第一:针灸治疗失眠的作用 1、调节阴阳 针灸最重要的功效就是帮助身体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人体在睡眠的状态之中,身体是保持相对的阴阳平衡状态。如果出现了失眠的情况,那么从中医方面认为,很有可能是出现了心脾两虚或者是阴虚火旺的情况,这些原因都会导致体内的阴阳出现失衡的情况。针灸治疗失眠的关键,主要就在于根据症状属...

  • 针灸治疗近视 300度以下的儿童近视可尝试

    针灸治疗近视 300度以下的儿童近视可尝试

      (记者/徐一方通讯员/黄海燕詹金容)近几年来,患近视的中小学生越来越多。桂林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王希琳表示,孩子近视速度加快,不妨试试针灸治疗。   “引起近视的原因,除了有眼局部屈光不正的因素外,同时也有体质因素。”王希琳说,比如劳心伤神,使心阳耗损,阳气不能上达,导致目络淤阻不畅。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肾同源,精血互生。因此,久病过劳也会导致肝肾亏虚,使精血不足。再加之久视微细,使目筋挛急,血络淤阻,最终导致近视。   针灸治疗是通过针灸在相关穴位上产生一定刺激,对肌肉...

  • 眼睑下垂的针灸治疗

    眼睑下垂的针灸治疗

    眼睑下垂是由于提上睑肌功能不全或丧失,或其他原因所致上睑部分或全部不能提起,遮挡部分或全部瞳孔者。 眼睑下垂作为一种发病率日益上升的眼科疾病,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重度的眼睑下垂使人视力下降,形成弱视,给人的健康带来极大的麻烦。 眼睑下垂的病因 中医认为上睑下垂多因饮食不节,或忧思伤脾;或平素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升举无力;或外感淫邪,入里中络,使眼胞筋脉受损;或眼、头额部遭受外伤,瘀血阻滞经络致眼睑纵而不收,胞睑无力提举致上胞覆盖黑睛,欲睁不起。 眼睑下垂在《诸病源候论》...

  • 中医针灸治疗近视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中医针灸治疗近视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随着电子产品日益增多,近视显著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随着屈光度的增加,致盲性眼病如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和青光眼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因此,探寻近视的有效防治措施,尤其是预防其发展为高度近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国内外治疗近视主要以光学矫正和手术治疗为主,中医针灸治疗近视已经进行了多年的临床和机制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本文对近年来中医针灸治疗近视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综述如下。 1 临床研究 1.1 针法 针刺防治近视选择的穴位大致相同,局部取穴均为眼周为主,如睛...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