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
-
急性腰扭伤 中医针灸推拿
急性腰扭伤多因姿势不当、过度劳作或运动等原因,使腰部气血壅滞,不通则痛。该病发病突然,患者感腰部僵硬,疼痛不堪,活动不利,即使喘气、咳嗽等,也可使疼痛加剧,需要卧床休息。中医针灸、推拿对急性腰扭伤有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 针刺手三里 手三里穴专治扭伤。针刺手三里,左右捻转,让病人慢慢活动,扭伤即可减轻。同时,按揉手三里也有一定效果。 针刺人中 人中穴是督脉经穴,督脉起于胸中,经鼻唇沟沿后背正中上行,并有膀胱经汇入,总督一身之阳气。急性腰扭伤时,气血壅滞于后背正中的督脉与膀胱经之...
-
便秘中医针灸疗法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排便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却便而不畅的病证。中医根据临床证候及病因病机的不同,把本病分为实秘和虚秘两类。本病预后一般良好,若久延不愈,可致肛裂、内痔、外痔等,并加重影响脾胃的纳化功能。 便秘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本节仅论述以便秘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西医学中的功能性便秘,即属于本病范畴。肠道易激惹综合征、肠炎恢复期、直肠及肛门疾病所致的便秘、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便秘,以及肌力减退所致的排便困难...
-
便秘中医针灸治疗绿色安全具体方法
调气通腑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体会 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on constipation,OOC),又称排便障碍型便秘,是一组多源性功能排便障碍型疾病,主要与肛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排便反射感阈值异常有关。OOC临床表现为排便量少、排便费力、粪便质硬、肛门下坠感或排便不尽感等,长期便秘可伴有下腹胀痛、食欲减退、烦躁、焦虑、失眠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对于OOC的治疗,主要是生物反馈疗法及促胃肠动力药物疗法等,严重者须给予手术治疗。生物反馈疗法属心理治疗范畴,治疗过程较...
-
风寒感冒中医针灸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气机开合受阻所致,症状多表现为怕寒、头痛、鼻塞、流清涕等,通常在冬春、秋冬交替季节发生较多。对于风寒感冒引的起头痛、鼻塞等症状,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葛亚博主治医师建议,可取印堂、太阳穴针刺,每天一次,每次留针15分钟,就能较好地缓解症状。 他解释说,印堂、太阳穴属于人体经络的经外奇穴,印堂穴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有散头部风邪、通窍止痛的功效。此外印堂穴还位于督脉之上,与任脉相通,而任督二脉对人体十二经脉起着维系与沟通作用。故针灸印堂穴不但能治头部...
-
中医针灸治疗近视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随着电子产品日益增多,近视显著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随着屈光度的增加,致盲性眼病如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和青光眼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因此,探寻近视的有效防治措施,尤其是预防其发展为高度近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国内外治疗近视主要以光学矫正和手术治疗为主,中医针灸治疗近视已经进行了多年的临床和机制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本文对近年来中医针灸治疗近视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综述如下。 1 临床研究 1.1 针法 针刺防治近视选择的穴位大致相同,局部取穴均为眼周为主,如睛...
-
眩晕保守中医针灸治疗方法
针刺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30例 颈源性眩晕, 是指椎动脉外段受到各种颈源性病变(颈部 软组织异常解剖结构改变及继发性骨质增生等)因素的影响导 致其供血障碍从而引起的以眩晕和平衡失调为主的临床综合 征, 同时可见头痛、 颈部僵硬疼痛、 上肢乏力等症状, 严重者可导 致昏厥、 猝倒等发生 [1 ] 。目前, 国内外的学者大多数认为, 颈源 性眩晕可能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神经、 体液以及血管本 身的病变具有密切关系, 其具体发病原因仍然没有完全清楚。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按摩推拿、 针刺治疗、 神经阻滞...
-
中医针灸北京专家 朱丹溪医学文化传承
9月18日,由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承办的2015年全省中药特色技术大赛省级决赛结束。经角逐,甘肃省中医院代表队荣获团体一等奖,该院有2名个人荣获一等奖,1名个人荣获二等奖。 此次大赛共有来自全省32支代表队参加,决赛内容包括中药理论和实践技能两部分,理论知识比赛包括中药传统鉴别、中药学及中药炮制基础知识,采用笔答形式,实践技能比赛分小组进行。 9月18日,以“针灸传扬、与我同行”为主题的中医针灸随手拍国际摄影比赛落下帷幕。此次比赛主要内容...
-
中医药地位 中医针灸师宋南华
4月8日,在成都举行的2016年四川省中医药工作会暨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要求,必须把发展中医药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进一步在推进中医药标准化、提升中医药现代化水平、推动中医药产业化、加快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和加速国际化进程等方面下功夫。 会议召开前,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对全省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四川中医药底蕴厚重,具有特色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基础,深受人民群众的信赖。希望全省中医药系统传承四川中医药优势,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坚持质量第一,服务人民群众健康,为助推全省经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