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
-
推拿督脉少生病
督脉循行于背部正 中,总督一身之阳经,是人体重要的经脉之—。 其循行起于会阴部位, 向上沿着后背纵向正中线—直向上,到达头顶 后一直向前,最后达到上唇处。在循行途中,督脉与腰部的带脉相交, 又与背部的膀胱经相 交。按摩后背督脉循行 部位,不仅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改善脊神经营养,而 且通过点按经络穴位的 反射作用,可增强五脏六腑的功能,疏通带脉, 防治腰背部肌纤维组织炎、肥大性脊柱炎、腰肌劳损,以及腰背部的酸、麻、胀痛等症状。督脉保健的具体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推抚法 医者两手全掌着力,从上向下,沿着脊柱...
-
基于中医气血理论探讨推拿与中医美容的关系
中医美容是在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运用中医特有的方法对损美性疾病进行掩饰或矫正,主要运用中药口服、膳食、针灸、推拿、按摩、气功等手段对身体进行养护和调理,从而达到防病健身、延衰驻颜的目的[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养生保健、美容意识的增强,中医美容作为医学美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备受医学界的关注和广大群众的青睐。推拿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手法的运用以疏通气血、舒筋活络,使机体失调的功能得以调整,减轻或解除由于局部或全身疾病带来的痛苦,同时能够消除疲劳,调节血液和淋巴液循环,促进机体软组织修复,改善新陈代谢,调整人体...
-
小儿腹泻试试中医推拿疗法
1.摩腹即用一手掌在患儿腹部轻柔地打圈,范围以肚脐为中心,由小到大,至整个腹部,约2~3分钟。先逆时针按摩两分钟,再顺时针按摩1分钟。摩腹速度宜慢,约两秒钟一圈。速度太快,会致患儿腹部不适,甚至出现呕吐,若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停止摩腹,并将患儿抱起,轻拍其背部,以顺气止呕。摩腹时要带动患儿腹部皮下组织,速度均匀,不要时快时慢。 2.揉脐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的指腹在孩子脐部按揉,力量可稍重(三指按于肚脐,指下感觉有物顶住即可),约l~2分钟。注意按揉时力量不要太重,否则患儿会感觉不适而哭闹,影响治疗的进行。...
-
小儿推拿疗法适应证 禁忌证
推拿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推拿疗法在很多疾病的治疗和养生保健中,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儿科疾病的治疗中,更是体现了其独有的优势。小儿推拿虽然运用广泛,但有些情况下也是不能使用的,今天的这篇文章就为您介绍小儿推拿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收好不谢! 小儿推拿疗法的对象一般是6岁以下的小儿,尤其适用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 1 适应证 小儿推拿适应证较广,常用于感冒、咳嗽、发热、腹痛、腹泻、呕吐、咽炎、肥胖、消化不良、少食厌食、疳积、哮喘、支气管炎、夜啼、梦呓、惊风、肌性斜颈、脑瘫、佝偻病、近视、盗汗...
-
中医守护儿童健康 儿童健康调理中心 少儿推拿调理
孙德仁中医主任医师作为全国少儿推拿调理专家委员会的主任委员,30多年来献身少儿亚健康推拿调理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创办了全国唯一一所中医少儿推拿学校,带领着一支生力军,为少儿亚健康推拿事业辛勤耕耘。 模式创新 硕果累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充满激烈竞争,优胜劣汰。山西河东中医少儿推拿学校20年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越办越好,得益于改革、得益于创新。孙德仁校长从办学一开始就提出了“政、产、学、研、用”五结合办学模式。学校时刻关注政策和产业需求,根据变化适当调整教学思路。学校不仅专门设置...
-
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学术思想及技法特色介绍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已故名老中医张汉臣先生是国 内著名小儿推拿专家, 通过著书、 讲座、 录像片等培 养了大量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的学习者, 为小儿推拿 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其创始的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 学术思想及技法特色鲜明, 本文介绍及探讨其学术思 想及技法等特色, 旨在传承和发展张汉臣小儿推拿流 派, 以期 “深刻认识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 [1] 。 该流派传承链代表人物: 张汉臣 (1910年-1978 年) 、 李安域、 侯英祥、 王乐慈、 苏蕴芳、 姜佩玉、 田 常英、 范作云、...
-
儿科推拿典籍之理论 临床经验
作者:业师单养和,江苏武进芙蓉圩人。父镇安,擅长小儿推拿,吾师承家学,尽得其传。悬壶沪上后,与江阴名医朱少鸿先生相互切磋,穷究义理,造诣益深。求诊者踵相接,名著一时。其临床经验极为丰富,精于望诊,对面、舌之观察,有精湛心得;处方用药,以轻灵、辛凉见长,并自制多种有效丸散;对小儿推拿,手技熟练,颇多独到之处。曾著《单氏尊传》四卷,既集历代儿科典籍之理论,并将临床经验参与其间,但未及付梓而存稿毁于兵燹,殊为可惜。茲就个人记忆所及,简介于下。 如何能使推拿起到一定的效果? 业师单养和说: 1.医者...
-
小儿推拿 古已有之 重在手法
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家提倡通过推广中医适宜技术,让中医在基层遍地开花,造福民众。而小儿推拿就具备了中医适宜技术的特点——简、便、效、廉,笔者觉得应作为中医适宜技术的一个项目大力推广。 小儿推拿,古已有之,可此方式在北方较流行,南方比较少见,其实很多患有腹泻、发热或者腹泻、便秘等常见病的小朋友,采用小儿推拿再结合食疗的话,往往效果很好。很多病例都可达到推拿一次效,二次愈的奇效。而且小儿服药较难配合,治疗小儿疾病,推拿就更...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析推拿治疗小儿伤食泄泻选穴规律
泄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大便次数增 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要特征。小儿乳食不 当、饮食失节或过食生冷瓜果或不消化的食物, 皆能损伤脾胃,脾伤则运化功能失职,胃伤则不 能消磨水谷,宿食内停,清浊不分,并走大肠, 因成泄泻 [ 1 ] ,伤食泄泻临床较为常见。推拿作为 常用的中医外治疗法,对小儿伤食泄泻具有调理 肠腑、渗湿止泻、健脾助运而止泻的功效。推拿 不使用药物,不会增加肠胃的负担,无痛苦和不 良反应,容易被患儿接受。本研 究 通过对 近 1 0 年推拿治疗小儿伤食泄泻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 临床选穴规律,以便...
-
小儿秋季腹泻的实证推拿经络通畅疗法
秋意渐浓,早晚温差变大,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率在逐步增高。 轮状病毒肠炎传染性较强,可以表现为发热、呕吐,1-2后出现腹泻,大便表现为黄色稀水样或者蛋花汤样。 孩子腹泻,家长不仅感同身受,更因患儿服药不配合而发愁。 我院儿科倡导绿色医疗,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肠炎,方法简便、经济实用,直达病所,缩短病程,奏效快捷,免除小儿服药的痛苦,也深受家长们推崇。 推拿疗法是外治法的一种,具有促进气血循行,经络通畅,神气安定,脏腑调和的作用,秋季腹泻病程早期以实证多见。 下面介绍...
-
小儿夜啼中医推拿疗法
夜啼是指小儿经常在夜间啼哭的一种病证。有的阵阵哭啼,哭后仍能入睡。有的通宵达旦,彻夜不眠,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一般多见于半岁以内的婴幼儿,持续时间数日至数月不定。 病因病机 小儿夜啼多由脾寒、心热、惊恐、食积所致。 中医认为由于中焦脾寒,寒性收引,气血凝滞不通;胎热结于心脾,邪热上乘于心而扰乱心神;偶见异物,暴受惊恐,以致心志不宁,神不守舍;或食积胃脘,胃不和则卧不安等致使患儿阴阳失调,不寐而啼。 推拿治疗 1.治疗原则 该病的治疗原则为安神宁志。中焦脾寒者温中散寒,健脾安神;心经积热...
-
小儿常见病证推拿手法举例
小儿推拿是传统中医的组成部分,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推拿按摩小儿身体特定穴位,以调和阴阳,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身体健康及日常保健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于小儿,都希望能少受药物的影响,能使用一些无副作用的疗法,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小儿推拿、饮食调养等正顺应了这一趋势,所以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和信赖。小儿推拿手法与成人手法有别是由自身生理特点所致。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清灵是脏腑受损后再生与修复能力的必要条件,而推拿则能激活脏腑的清灵之气,从而起...
-
运用振腹推拿法治疗儿童自闭症
儿童自闭症属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范畴,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精神及行为障碍疾病,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交际及言语障碍、行为刻板重复及兴趣狭窄,少数可伴有智能障碍。目前尚无治疗自闭症的特效药物。总体以教育训练为主,有需要时兼用西药辅助治疗可缓解部分症状。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笔者利用振腹推拿手法,以调理脾胃为基础,以形气神三者同调为特点,从调理气机入手,濡养形体、调和五脏,从而达到调神的目的,在儿童自闭症的治疗上取得良好的疗效。 病因病机 中医理论认为儿童自闭症的病因病机多为先天不足、肾精亏虚、心窍不通、神失...
-
小儿病 五运六气理论结合于《推拿三字经》手法
“三字经小儿推拿”在青岛可谓家喻户晓,清光绪年间,登州宁海(今山东牟平)人徐谦光著《推拿三字经》(著成于1877年),在推拿手法上自成一家。民国时期,威海李德修偶得《推拿三字经》,并于1920年来青岛开设诊所,专以推拿为主,颇具声望。1955年,李德修因推拿医名被聘为青岛中医院小儿科负责人,自此他将三字经推拿专用于小儿。李氏三字经小儿推拿一时影响深远,李德修也被誉为“小儿推拿三字经学派的奠基者,李氏小儿推拿学派的创始人”,该特色推拿疗法在青岛中医院也传承至今。...
-
推拿方法很简单 轻松调理宝宝食积问题
儿童脾胃虚弱、运化能力差,所以平常饮食稍不注意,或饮食过量,或生冷不均,均易导致食积。如果不及时调理,常常引发感冒、发烧、咳嗽等问题。 专家推荐的推拿方法很简单,轻轻松松就能调理宝宝的食积问题。 第一招:掐揉法 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是四横纹。小儿食积时,用掐一下、揉三下的方法,掐揉小儿四横纹处50下,可清热散结,化积消食。 第二招:分推腹阴阳 沿小儿肋弓做八字分推,边做边向下移动,到肚脐时,改做横推,每次推150~200下。可通行中焦之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