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针灸 第2页

中医针灸 第2页

  • 立法是中医针灸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立法是中医针灸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吴滨江先生早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学习,后游学日本、匈牙利、奥地利等国,1998年移民加拿大,之后长期工作在中医药临床与教学第一线,并经常在世界各地讲学,对世界中医药的发展情况了然于胸,对国际中医药的发展不平衡和多元性有切肤体会。本文作者把握历史发展的脉搏,深入思考中医针灸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从十个方面阐述了针灸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中医药走出去的战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编者 针灸走出国门已有近半个世纪,以针灸为先导的中医药现已遍及世界各地,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中医药针灸文...

  • 中医针灸 理法俱备 理法圆融的疗法

    中医针灸 理法俱备 理法圆融的疗法

    中医针灸已有至少4000年临床应用的历史。从针灸医学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针灸医学理论为中医学、中医药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针灸作为临床实践的应用学科,疗效是最重要的。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深入研究和理解把握学科规律,在此基础上,也有必要横向借鉴现代相关生命科学成就,进行一些有益尝试。但是应该在学术上准确定位这些新尝试、新成果,过度拔高新的针法技术,并不利于其进一步完善、进步,反而可能产生毁弃传统的做法,从而危及针灸的健康发展。 中医针灸 理法俱备、理法圆融的疗法 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有机组成...

  • 中医针灸的发展传承 中医针灸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中医针灸的发展传承 中医针灸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中医针灸的发展传承与创新 2010年11月,我国申报的“中医针灸”项目顺利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代表作名录可以理解为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刻的文化、民族的价值与内涵,是荣誉的象征。 中医针灸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传承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包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不仅局限于物质层面,更是精湛的保健和治病相结合的实践技术;独特的中医治病与预防相结合的思维模式...

  • 中医针灸在治疗重大疾病方面的作用

    中医针灸在治疗重大疾病方面的作用

    20世纪50年代初,在中医药亟待发展的时刻,京、津、冀一批知名的中医专家,胸怀“弘扬中医,报效祖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坚定信念,聚集在渤海之滨的津城,扛起了振兴天津中医的鸿鹄使命。1954年10月18日,天津历史上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医院——天津市中医联合门诊部在和平区建设路41号成立。这开启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几代人以“天津针灸”享誉海内外,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辉煌篇章。 筚路蓝缕,创业维艰 1...

  • 海外中医针灸教育特点

    海外中医针灸教育特点

    作者简介 吴滨江[本杰明•吴(BEN WU)](1957—),男,教授、主任医师、注册中医师、注册针灸师、注册骨疗师;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院长、国际吴氏头部推拿疗法研究会会长/创始人、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世界卫生组织非政府机构)执行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界卫生组织非政府机构)主席团执委、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医针灸传承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著有《吴氏头部推拿疗法》专著,现有英、匈、中3种文字...

  • 中医针灸以“人与天地相应”为理论基础

    中医针灸以“人与天地相应”为理论基础

    针刺疗法在历史的长河中诞生出了许多不同的治疗体系,如被应用日久的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皮肤针疗法,又如后来出现的平衡针、五行针灸、腹针疗法等。这些不同的针刺体系帮助患者解决了各种各样的疾病,也同样在各自的领域得到了更加长远的发展。 上文提到的子午流注,便是中医针灸以“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为理论基础,认为人体功能活动、病理变化受自然界气候变化、时日等影响而呈现一定的规律,并以此选择适当时间治疗疾病,可以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疗效。其含义就是说:人身之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运用这种方法可以...

  • 中医针灸的临床应用范围

    中医针灸的临床应用范围

    中医学日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针灸尤为如此[1-2]。国内学者对于针灸治疗的疾病种类进行了文献研究[3-4],但是国外针灸病例的分析研究为数不多[5]。笔者通过整理统计澳大利亚一所中医门诊6年共757例的初诊病例,归纳总结中医门诊中就诊人群的状况,使用针灸的疾病种类及患者选择针灸作为治疗手段的原因,并了解针灸在国外的使用情况,以期为国内外中医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扩大中医针灸的临床应用范围。 1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澳大利亚布里斯本中医药针灸中心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

  • 中医针灸推拿疗效好

    中医针灸推拿疗效好

    “中医针灸推拿疗法真神奇!15分钟就让我的肩部疼痛症状减轻了。” 11月11日,来自日本政府青年公务员代表团的日本法务省官员荒卷由衣在北京名医师承教育基地锦医堂门诊部进行了中医药交流会谈与体验,与他同行的还有中国外交部工作人员及另外15位日本政府青年公务员,他们均为日本政府人事院等部门的青年公务员,大多数都是第一次来到中国。 在中国外交部工作人员的主持下,双方进行了融洽会谈。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凯告诉记者,经学会秘书处的协调,外交部批准...

  • 瑞士日内瓦“体验”中医针灸治疗

    瑞士日内瓦“体验”中医针灸治疗

    大椎、夹脊、肩外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 不一会儿工夫,记者身上的这些穴位已经“立起”十几根银针。胡卫国医生的进针,让记者感受不到丝毫疼痛。而几分钟后,这些各就其位、各司其职的银针开始“发力”,对应的穴位酸胀感明显…… 这是记者在瑞士日内瓦“体验”中医针灸治疗的一幕。 由于肩颈疼痛已经严重影响工作,记者慕名来到位于日内瓦老城的一所中医诊所寻医问诊。...

  • 中医针灸 经典探理论重构

    中医针灸 经典探理论重构

    编者按:作为中医药走出去的“排头兵”,针灸已传播至183个国家,中国不仅是针灸临床应用、针灸教育和针灸科研等方面当之无愧的大国,也是可以领跑世界的针灸学术强国。然而,大好形势下,针灸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以干针为代表的西方针灸强势而来,怎样让古典针灸学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最有效的保护,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强大生命力?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黄龙祥通过近二十年在针灸理论创新路上的两次行走,重现古典针灸学理论原貌,并深入探究针灸传承创新之道。 作者介绍 黄龙祥,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

  • 中医针灸传承保护丛书评介

    中医针灸传承保护丛书评介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杨金生研究员担纲主编、参加针灸申遗的专家团队和代表性传承人的学术传承团队联合编写的中医针灸传承保护丛书,给中医药特别是针灸学知识的普及带来了佳音。 写针灸发展轨迹 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辨证思维超前化、认知思想系统化、治疗思路多样化的典型标志。正如文明始祖燧人氏对火的发现,既是灸法的肇始又是中药炮制技术的本源,医宗扁鹊的针砭应用与药物治疗具有难分难解的血肉关系一样,通过考镜源流、剥茧抽丝、条分缕析,描绘出针灸的发展轨迹,就是一部浓缩的个性化的中医学发展史。...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