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部

一部

  • 第一部官修药方巨著《太平圣惠方》

    第一部官修药方巨著《太平圣惠方》

    历史的时光总是意味深长。如果北宋医学家王怀隐没有遇到后来成为宋太宗的赵光义,他应该会在开封皇家道观——建隆观里修养身心,悬壶济世,度过相对静寂的一生。然而,历史没有假设,王怀隐从初为道士到奉诏还俗,到贵为翰林医官史,再到后来奉诏领撰多达百卷的宋代第一部官修药方巨著《太平圣惠方》,这一路走来,看似偶然的背后却是必然积淀的使然。   公元954年,后周皇帝柴荣在开封皇城外修建了太清宫。这一年,笃信道教、“善医诊”的王怀隐从老家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来到太清...

  • 走近国医大师郑新 走近一部厚重医书

    走近国医大师郑新 走近一部厚重医书

    有人说,走近国医大师郑新,就是走近一部内容丰富的厚重医书。 7月30日,记者深入重庆市中医院肾病科进行探访,正赶上89岁高龄的郑新在指导病例分析。时值盛夏时节,处处热浪袭人,郑新却一丝不苟地穿着白大褂,虽然耳朵有些背,但看上去精神矍铄,且思路清晰、谈吐不凡,尽显大家风范。 1925年出生于河南郏县的郑新,是资深中西医结合专家、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肾病科创始人,学验俱丰,蜚声杏林,医名广播海内外。 &ldqu...

  • 中药仅仅是中医的一部分 中医不是只有喝汤药

    中药仅仅是中医的一部分 中医不是只有喝汤药

    @选择中医__董洪涛 中医不是只有喝汤药。中医的内涵很广,包括养生、防病以及治已病。《内经》首重养生,次及治未病,再及治已病。中医既有神农至伊尹至仲景一脉相传的汤药学派,亦有《灵枢》所倡导的针灸学派。后世衍伸了许多养生、防病及治病的方法,如气功、按跷、拔罐、刮痧、拉筋、运动等,都可算是中医的组成部分。 气功有意守丹田之说,认为有培元固本之效。何处是丹田?一般来说,多以脐下气海或关元为丹田。王正龙先生提出:丹田在自身皮囊之内,也就是说全身无处不是丹田。其理源自《内经》,“存精于肝,存精于心,藏精于...

  • 走进了一部美妙的中医古书中

    走进了一部美妙的中医古书中

    每次走进平凉市庄浪县中医馆,古色古香的布置,草药香味似浓还淡,悠远绵长,总让人好像走进了一部美妙的古书中。看到馆里大夫案头厚厚的书册,不由想到这句话:书中自有“养生堂”。 中医养生方法众多,不同的方法作用于人体不同系统,效能不同,不可互相代替。运动锻炼、针灸、推拿,调节经络、脏腑、气血,可使经络通畅、气血充沛、脏腑机能协调;药物保健则借助药物以强壮身体,益寿延年。中医一再强调,只有按照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适度、持之以恒地进行调摄,才能真正颐养天年。《太平御览·...

  • 佛教医药属于中医的一部分

    佛教医药属于中医的一部分

      佛教医药的实用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寺院的医疗经验、诊疗方法和单验秘方,至今仍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开发研究价值;二是佛学理论和佛教思想,对人生的启迪和心理疾病的治疗具有无与伦比的生理与心理效应;三是史料价值、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   从广义来说,佛教医药属于中医的一部分。但从狭义来讲,中医指的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医药体系,这时的佛医、藏医、蒙医等与中医则为并列关系,他们长期以来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和相互包容,共同构建了辉煌灿烂的中华医药文化。   佛教医药是以古印度“医方明”为...

  • 一部《难经》知要义 内经释惑之篇

    一部《难经》知要义 内经释惑之篇

    临江仙·赞秦越人《难经》 一部《难经》知要义,内经释惑之篇。提精答要解疑团。询题八十一,化困渡津关。 秦越人功长不没,宛如灯塔光燃。医河病海导航船。拨迷还破雾,泽惠两千年。(萧炬) 《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或《八十一难》,相传为秦越人所作,但尚无定论。“难”是“问难”或“疑难”之义,“经”指《内经》。《难经》以问答形式,对《内经》中脉诊、脏腑、经络、俞穴、针刺等的难点和...

  • 存“一部之神”寿无穷

    存“一部之神”寿无穷

    一部之神,指泥丸中心之神。泥丸,脑神的别名,道教称脑神为精根。道教认为,人身体各个部位关节皆有神居而主之。《黄庭内景经·至道章》日:“泥丸百节皆有神。”而统领全身之神的则是泥丸中心之神,因此称为一部之神。所以修炼之人,只要存想这一部之神,就可以延年益寿。南岳魏夫人曰:“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圆一寸处此中,内服紫衣飞罗裳,但思一部寿无穷。”泥丸居眉心处人内三寸,为炼神所在。在存想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选择环境,设立静室,避喧哗之声,有良好采光,并且通风;另一方面则...

  • 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

    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

    我国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是宋代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成书于公元1247年,是世界上第一部有系统的司法检验书,比公元1602年意大利人福寞乃·法特里所写的法医专著要早355年。后来传到海外,有英、法、荷、德、朝鲜、日本、俄文等译本。 我国的法医学有悠久的历史,很早就执行法医检验。汉代蔡邕解释礼记月令中认为,其损害在皮肤部分的叫伤,在血肉部分的叫创,在筋骨部分的叫折。可是在宋以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医专著。宋慈出身于福建建阳的一个官僚家庭,曾四次担任高级刑法官。据史料记载,他为官期间办事公道,能听讼清明,扶弱除奸...

  • 西方的第一部中医法 将中医针灸和中药全部合法化

    西方的第一部中医法 将中医针灸和中药全部合法化

    《时代》杂志于1973年4月同时报道了美国内华达州通过“中医法”和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低调复出的消息。两则看似毫不相关的报道,却因后来中国改革开放的主线自然地连到了一起。内华达州的“中医法”是西方的第一部中医法,将中医、针灸和中药全部合法化,历史影响深远,起到了星火燎原的作用。 1973年美国内华达州针灸示范安排在卡森市最大的一间旅馆赌场的二楼会议厅里,距离州立法大楼只有一街之隔。经游说公司和媒体的宣传,针灸示范在当地广为人知,志愿者源源不断,以至一票难...

  • 《南村辍耕录》是一部写在树叶上的书

    《南村辍耕录》是一部写在树叶上的书

    元代陶宗仪所撰《南村辍耕录》是一部写在树叶上的书。孙作在书序中写道:“余友露台陶君九成,避兵三吴间,有田廛,家于山南,作劳之暇,每以翰墨自随,不时辍耕,休于树荫,抱膝而叹,鼓腹而歌,遇事肯綮,摘叶书之,贮一破盎,去则埋于树根,人莫测焉,为是者十载,遂累盎至十数。一日,尽发其藏,俾门人小子萃而录之,得凡若干条,合三十卷,题曰《南村辍耕录》。上兼六经百家之旨,下及稗官小史之谈。昔之所未考,今之所未闻。” 陶宗仪(1321~1407年),字九成,号南村,浙江黄岩人。相传为东晋陶渊明之后嗣...

  • 《血证论》为我国第一部血证专论

    《血证论》为我国第一部血证专论

    论唐宗海《血证论》辨治内伤咳嗽思想 唐宗海, 字容川, 四川彭县人, 晚清著名医家, “中西汇通派”代表人物之一, 其著作《血证论》为我国第一部血证专论。书中所载“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法, 内涵极其丰富, 被后世医家遵奉为“通治血证的大纲”, 广泛运用于内外妇儿各科[1]。对于咳嗽一病, 唐氏在学习经典和继承前贤临证辨治经验的基础上, 触类旁通, 发前人之不足, 认为“失血家, 十有九咳”, 从虚劳失血的...

  • 伍连德撰写了第一部英语中医史著作

    伍连德撰写了第一部英语中医史著作

    □ 韦钦国 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品牌文化中心 1913年,美国医史学家嘉里逊(Garrison,1870-1935年)用英语出版了一部讲述世界医学史的专著《医学史入门》,在当时颇具影响。该书虽厚达700多页,但其中涉及中医中药的史料甚少,内容不足一页,且有不少谬误。虽然现在看来这种现象难以理解,但这恰恰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当时西方对中医中药认知的匮乏。 我国近代著名的公共卫生学家伍连德看到此书时初觉意外,继而写信给嘉里逊,指出其错误,并提出自己对中医中药的观点。嘉里逊颇为傲慢,他回复:&...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