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朱丹溪

朱丹溪

  • 朱丹溪治疗痛风的名方

    朱丹溪治疗痛风的名方

      上中下痛风方是朱丹溪治疗痛风的名方,也正是由于本方的吸引,我才开始仔细阅读《丹溪心法》痛风篇的论述,同时又将其与《格致余论》和《金匮勾玄》进行联系。通过学习,对丹溪有关痛风的经验有一定体会,总结如下。   病因《格致余论·痛风论》指出,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这些是通常病因,其后还述有不常见的病因,如肥甘无节、过劳、痢后失治、酒湿痰痛。   病程丹溪在病程长短的论述较少,《格...

  • 痛风方 朱丹溪

    痛风方 朱丹溪

      痛风方是朱丹溪治疗痛风的名方,《丹溪心法》不出方名,仅说“治上中下疼痛”,《金匮钩玄》命名为“上中下痛风方”,《丹溪治法心要》称作“治上中下痛风方”。   《丹溪心法·卷四·痛风》:治上中下疼痛。南星(姜制)、苍术(泔浸)、黄柏(酒炒)各二两,川芎一两,白芷半两,神曲(炒)一两,桃仁半两,威灵仙(酒拌)三钱,羌活三钱(走骨节),防己半两(下行),桂枝三钱(行臂),红花(酒洗)一钱半,草龙胆半钱(下行)。上...

  • 朱丹溪妙法巧治抑郁症

    朱丹溪妙法巧治抑郁症

    元朝医学家朱丹溪对抑郁症的治疗有独特的见解,《丹溪心法》指出内伤情志以致郁的理论,创六郁之说,分气、血、湿、热、痰、食六类郁证;并指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据传,江南名城苏州有位远近闻名的钱老爷,家中唯有一爱女钱月娥完婚年余,其女婿不幸被歹人所杀害。钱月娥悲痛欲绝,伤心过度,茶饭不思,终日不乐,郁郁寡欢。钱老爷听闻浙江义乌名医朱丹溪治疗情志病有绝招,于是亲自登门请朱丹溪到钱府给爱女诊治。丹溪应允,来到钱家见钱月娥精神抑郁,胸胁胀满,咽中梗塞,时欲太息,虚烦不寐,悲忧...

  • 朱丹溪善辨咳嗽发作时间而治 王纶注重四时之咳的治法

    朱丹溪善辨咳嗽发作时间而治 王纶注重四时之咳的治法

    朱丹溪善辨咳嗽发作时间而治 朱丹溪将咳嗽分为风寒、火、劳、肺胀、火郁、痰六类。因风寒而致者,主张行痰开腠理,以二陈汤加麻黄、杏仁、桔梗。因火而致者,要降火、清金、化痰。因劳伤而致者,主张用四物汤加竹沥、姜汁,强调必以补阴为主。因肺胀而嗽者,用诃子、青黛、杏仁,佐以海蛤粉、香附、瓜蒌、青黛、半夏曲。因食积痰作嗽发热者,半夏、南星为君,瓜蒌、莱菔子为臣,青黛、石碱为使。因火郁嗽者,用诃子、海石、瓜蒌、青黛、半夏、香附。咳嗽声嘶者,辨为血虚受热,用青黛、蛤粉、蜜调服。久嗽风入肺者,用鹅管石、雄黄、郁金、款冬花碾...

  • 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朱丹溪的医案

    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朱丹溪的医案

      “丹溪治浦江郑君,年近六旬,奉养膏粱。仲夏久患滞下,又犯房劳。一夕如厕,忽然昏仆,撒手、遗尿、目上视,汗大出,喉如拽锯,呼吸甚微,其脉大而无伦次部位,可畏之甚。此阴虚而阳暴绝也。急令煎人参膏,且与灸气海穴。艾壮如小指,至十八壮,右手能动。又三壮,唇微动。参膏成,与一盏。至半夜,尽三盏,眼能动。尽二斤方能言而索粥。尽五斤而利止,十数斤全安。”(《古今医案按·中风》)   这则医案是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朱丹溪的医案。案中的郑先生,家境优厚,奉养膏粱,素多痰湿。长夏患泄痢,...

  • 李时珍药粥养生 朱丹溪滋阴摄养 张锡纯调气养生

    李时珍药粥养生 朱丹溪滋阴摄养 张锡纯调气养生

    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有人一举成名天下知,也有人屡试不第落孙山。名落孙山者中不乏日后名垂青史的中医大家,但他们的名字远比那些状元们要叫得响亮,他们的经历都说明一个道理:在中医的殿堂上,只要你刻苦努力,甘于寂寞,勤于思索,一样能取得成功!那么,这些名落孙山的名医们都是谁?他们又都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养生之道呢? 李时珍药粥养生 李时珍是著名的中医药学家,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曾经也是落榜生。李时珍14岁考中秀才,之后9年3次落榜,于是他弃官从医,走遍大江南北,参考800多种医书,历经29年编成《本草纲目》这部具有...

  • 元代医家“丹溪翁”朱丹溪

    元代医家“丹溪翁”朱丹溪

    元代医家,字彦修,学者皆尊之为“丹溪翁”,金华(今浙江义乌)人。 其对刘完素火热论有所发挥,倡导“阳有余阴不足”论,主张滋阴降火,后世称其为“养阴派”之祖。 其主张临证灵活用药,反对时医忽视辨证,套用《局方》与滥用辛燥药物之治法。著述有《格致余论》、《丹溪心法》、《局方发挥》、《本草衍义补遗》等。 朱丹溪 (1281 — 1358年) 春夏秋冬药飘香 迎春花开千里红, 半夏牡丹最迷人。 中秋常山遍...

  • 金元名医朱丹溪的养生法

    金元名医朱丹溪的养生法

    朱丹溪(1281~1358),名震亨,字彦修,婺州义乌(今属浙江省)人。因家居义乌丹溪,故时人称之“丹溪翁”,后人称之 “朱丹溪”,是金元时代的四大名医之一。 朱丹溪的养生法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饮食,二是色欲。丹溪所处的时代元朝是相对平定的时期,他所接触的人既有达官显贵,又有贫穷百姓。一方面,他看到那些富贵者娇养而体弱,恣食反多病,纵欲早夭;另一方面,他又看到那些贫穷之家穷苦终日而身体强健,饥寒交迫反少病长寿。两相对比,他悟出了其中的奥妙,养生之道在于节饮食,戒色...

  • 朱丹溪焚经成名医

    朱丹溪焚经成名医

    □山东杨吉生 朱丹溪自幼聪明好学,记性特别好,长大后更是四处寻访名师指点,以期有朝一日考取功名。但有一天他忽然把所有经书搬到院子里,放一把火烧毁了,这在同窗朋友中引起轰动。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他的老师和他的一席谈话,彻底改变了他对人生的看法。 他的老师叫许文懿,很有学问,当时年事已高,一身是病,常多日卧床不起,他很希望有个好医生给他治病,可是当时的医生都很平庸。这也难怪,因为世风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能力强的人都读经书去了,没多少人学医。老师对这种现状真是痛心疾首。一天...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朱丹溪,字彦修,名震亨。元代著名医学家,人们尊称他为丹溪翁,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了丹溪学派。他精于医道,兼通理学,在理论上独树一帜。笔者通过对其专著《格致余论》、《金匮钩玄》、《丹溪手镜》、《丹溪心法》等细心研读,深感丹溪在喘证的辨治方面有着精辟的论述,而且与临床结合密切。今浅析如下。   病因病机   《内经》最早记载了喘证的名称、症状、病因病机。《素问·调经论》“气有余则喘咳上气,气不足则息利少气”,“劳则喘息汗...

  • 中医针灸北京专家 朱丹溪医学文化传承

    中医针灸北京专家 朱丹溪医学文化传承

    9月18日,由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承办的2015年全省中药特色技术大赛省级决赛结束。经角逐,甘肃省中医院代表队荣获团体一等奖,该院有2名个人荣获一等奖,1名个人荣获二等奖。 此次大赛共有来自全省32支代表队参加,决赛内容包括中药理论和实践技能两部分,理论知识比赛包括中药传统鉴别、中药学及中药炮制基础知识,采用笔答形式,实践技能比赛分小组进行。 9月18日,以“针灸传扬、与我同行”为主题的中医针灸随手拍国际摄影比赛落下帷幕。此次比赛主要内容...

  • 葛可久将秘方 传授给朱丹溪

    葛可久将秘方 传授给朱丹溪

    元代苏州葛可久(1305~1353年),是个名医,他所撰的《十药神书》为我国现存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书,名声很大。而朱丹溪(1281~1358年)当时也是名医了,为了学到更多的医术,尽管年龄比葛可久还大,他依然坚持隐姓埋名投之于葛门拜师学艺。三个月过去了,葛可久发觉他切脉、处方有时还超过自己,因此很器重他。过了一段时间,葛可久变得闷闷不乐起来。一天,葛可久说自己要出远门访友去,关照女儿一切听师兄安排。 有一天,朱丹溪突然问师妹:“你身体有些不舒服吗?”师妹点头称是,他便认真给师妹切脉...

  • 朱丹溪与寡妇桥

    朱丹溪与寡妇桥

    从前,婺州(今浙江金华一带)境内有条小溪,叫怪溪。这条溪大雨三天涨大水,天晴三日见溪底。溪上建有一座石桥,叫贯婺桥,意思是从这里贯通到婺州,但当地人仍却称其为寡妇桥。 相传有一年春天,连日阴雨,天花病流行。怪溪岸边村上有个寡妇的儿子也染上了天花病,到处求医服药,病情并未减轻。天花透不出,如果病毒归心,眼看就要死亡。一家人急啊,邻居也都替她担忧,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赶快去义乌求名医朱丹溪来看看吧。寡妇救子心切,哪怕路途遥远,怪溪阻隔,还是雇了人,抬了轿子涉水去请。 赶到义乌丹溪,找到了神医朱丹溪。寡...

  • 朱丹溪口述 丹溪弟子记录的罗氏治验

    朱丹溪口述 丹溪弟子记录的罗氏治验

    《罗太无先生口授三法》(以下简称《三法》)旧题为朱丹溪口述、丹溪弟子记录的罗氏治验 。 罗氏名知悌,字子敬,号太无,浙江钱塘 (今杭州)人,生于南宋嘉熙年间(约1238年),卒于元代泰定年间(约1327年),“世称太无先生,宋理宗朝寺人”。 罗知悌 此书以抄本形式传世,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以下简称《联目》)载,有两处馆藏:一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一为苏州中医医院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馆藏为清光绪戊子(1888)卓颖抄本,全书首录孔行素的《至正直记》,述...

  • 朱丹溪应用附子经验探析

    朱丹溪应用附子经验探析

    朱震亨, 字彦修, 元代著名医学家, 浙江义乌人, 因世居丹溪, 故学者尊称之为丹溪翁。 江南地域湿热 相火为病最多, 加之当时局方辛香温燥之剂盛行, 因 此, 丹溪著《格致余论》 《局方发挥》等书, 提出 “阳 有余而阴不足论” “相火论” , 阐明阴虚导致火热的 病机, 立滋阴降火的大法, 还针砭时弊, 主张戒用温 补辛燥之法。 但朱丹溪并不固守滋阴, 其应用温阳药 也颇具特色, 以下就以朱丹溪应用附子等温热药为 例, 介绍其用药特点。 真寒假热—&...

  • 朱丹溪

    朱丹溪

    浙江义乌。 这里现在是个热闹非常的地方,在中央电视台的早新闻间隙可以看到这个地方的广告:物流之都,这是现在的事情了。 让我们回到遥远的古代吧,回到元朝,那时候这儿可没那么热闹。 在义乌南边,有条曲折蜿蜒流淌而过的溪水。 世界上每条溪水都是美丽的,这条溪水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特别的是溪水两岸的岩石,它的颜色是红色的,所以,这条溪水又叫丹溪。 公元1281年11月28日,朱丹溪就降生在这里。 有趣的是,朱丹溪本来不叫朱丹溪,他正式的名字叫朱震亨,字彦修,就因为...

    养生秘方 2024-03-06 12 0 朱丹溪
  • 朱丹溪学派的主要学术思想

    朱丹溪学派的主要学术思想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盛增秀   浙江乃“文化之邦”,人杰地灵,历代名医辈出,中医学术流派纷呈,诸如医经学派、钱塘学派、绍派伤寒、温病学派、永嘉学派等,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当首推朱丹溪学派。   朱丹溪,浙江义乌人,是养阴学派的倡导者。他信奉理学,援儒入医,是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朱丹溪著作甚丰,亲自撰写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本草衍义补遗》,还有后人整理《朱丹溪心法》《朱丹溪治法心要》《金匮钩玄》《脉因证治》《朱丹溪手镜》,其他散佚的著述仍有许多。  ...

  • 朱丹溪得七仙方 晏子施妙法

    朱丹溪得七仙方 晏子施妙法

    朱丹溪是元代著名的医学家、养生学家。自从他医好自己母亲多年心口痛的老病后,就弃儒从医。他治好了邻近村落的不少病人,可他从来不摆架子。   一天,有个乞丐一瘸一拐地走到朱丹溪的店堂门就再也走不动了。朱丹溪正在店堂里忙着给人看病,直到中午病人都陆续回去了,他才走出店堂。一瞧,乞丐躺在了门外,他连忙走过来,扶起他问:“你怎么啦?”乞丐哼了一下,说:“我前世不修,你看,我的腿烂着哩!”乞丐卷起裤脚,朱丹溪仔细一瞧,右腿烂得淌脓血,叫人见了可怜。   朱丹溪...

  • 朱丹溪的师父——罗知悌及其“口授三法”

    朱丹溪的师父——罗知悌及其“口授三法”

    罗知悌的生平 罗知悌,宋末元初医学家,生于1238—1243年之间,卒于1327年,字子敬(一说字敬夫),号太无,世称太无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罗氏史书无传,其生平及轶事少量散于史料。如《古今医统》载:“罗知悌,字敬夫,世称太无先生,精于医术,得金刘完素之传,旁通张从正、李杲二家之书,有异见,惟好静僻,厌与人接。惟丹溪为得意弟子,遂尽教以所学。《杭州府志》载:“(罗知悌)以医侍穆陵,甚见宠厚。”“知悌能词章,善挥翰,贫病无告,予之药,无不愈...

  • 朱丹溪:浙派中医的骄傲

    朱丹溪:浙派中医的骄傲

    如果要在千百年来中国中医药史上选出前十位在历史节点上有巨大贡献的医家,朱丹溪一定算一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提到“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并不是指金元四大医家的学术流派之争,另有含义。 首先,“医之门户分于金元”涉及朱丹溪的学术思想与官方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争。《局方》作为官方主持编撰的成药标准,在当时是所有医家行医的标准与指南,而朱丹溪所提出的“阳有余阴不足论”,汲取了宋...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