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著名

著名

  • 今献著名老军医的治气管炎特效药方

    今献著名老军医的治气管炎特效药方

      配方及用法:苏子30克,半夏30克,陈皮30克,云苓40克,肉桂30克,党参30克,黄皮20克,熟地30克,胡桃仁40克,补骨脂40克,鹅管石50克,莱菔30克,白芥子30克,黑锡丹一副。上药加水三碗半,煎至大半碗服,每日1剂,不可中断,12~15剂根除。   注意:各味药缺一不可,勿用相近药代替,否则无效。   禁忌:服药期间,不宜吃冷寒凉的食物。   荐方人:山东菏泽市一中前街华中服务中心 王军峰   来源:《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

  • 中医著名的补方,十全大补汤,四君子汤,四物汤,人参养荣汤

    中医著名的补方,十全大补汤,四君子汤,四物汤,人参养荣汤

    俗话说:“人参杀人无罪,大黄救人无功!”,可见中国人历来都是喜欢补药,而不喜欢攻伐的。在中医里确实流传了很多著名的补方,气血阴阳无所不至。   一、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补汤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又名十全饮,十补汤。用人参、肉桂(去粗皮)、川芎、地黄(洗、酒蒸、焙)、茯苓(焙)、白术(焙)、甘草(炙)、黄蓍(去芦)、川芎、当归(洗.去芦)、白芍药,各等分,煎煮时加生姜3片,加大枣2枚。能温补气血。   治男子、妇人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拘急疼痛,...

  • 著名的补气血的良方

    著名的补气血的良方

    李东垣,是中国医学史上的“金元四大家”之一,其著作中有一个著名的补气血的良方:黄芪当归汤。   【材料】黄芪30克,当归、红枣各10克。   【做法】   1.将黄芪、当归、红枣洗净,加水适量,煎煮40分钟,取汁;   2.药渣再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取汁,合并药汁。在每日的清晨饮上一碗即可。   【功效】补养气血,可用于气血不足所引起的面色萎黄、头昏目眩、疮疡及不收口、关节疼痛等症的辅助食疗。   据史书记载,远在唐朝时期,黄芪就已是寻常百姓家经常食用的大众保健药...

  • 龙江著名医家华廷芳教授治疗痫症经验

    龙江著名医家华廷芳教授治疗痫症经验

    龙江著名医家华廷芳先生一生钻研医术,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治疗中更是仁心仁术,以己度人,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无不信服求医。华老出身中医世家,却从不自满自得,反而勤奋学习,白首穷经,医学积淀深厚,故而临床中得心应手,疗效显著,名震一时。 痫症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神志异常病证,又称“癫痫”,俗称“羊痫风”。东北地区多称其为羊角风,其症状为猝然仆倒、不省人事、角弓反张、口角流涎、两目上视、口中怪叫、醒如常人、心烦、不避水火、项强、手足拘挛、有咬破口舌者,或发病时作五畜...

  • 银翘散与桑菊饮为温病著名方剂

    银翘散与桑菊饮为温病著名方剂

    银翘散与桑菊饮为温病著名方剂,类似桂枝汤于伤寒论。   银翘散与桑菊饮并为辛凉剂,银翘散为辛凉平剂,桑菊饮为辛凉轻剂。因此,二者常常并论,也是风温初起,卫分证的代表方。二方均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   《温病条辨·上焦篇》第4条:“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辛凉平剂银翘散方药组成为:连翘、金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

  • “和中丸”著名中成药的由来

    “和中丸”著名中成药的由来

    明代嘉靖年间,有一位满腹经纶的学者周慎斋不幸染上一种慢性疾病,当地名医无不请诊,但一直被认为是“中满”症,服药却无效果,腹部仍然胀痛不止,身体日渐消瘦。在无可奈何下,周慎斋毅然踏入自学中医之门。有一天,乘凉时,他看到了风动云散月复明的自然景象,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的病情:天上的云由水湿与湿气聚合而成,属阴;风为空气流动,属阳。阳气通畅,则阴翳自然消散。我的病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吗7 周慎斋心有灵犀一点通,他认为中满症正是阴湿蕴阻,阳气得不到宣畅所致。于是他自己研制、首创了专治中满症的著名中成药&...

  • 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朱丹溪的医案

    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朱丹溪的医案

      “丹溪治浦江郑君,年近六旬,奉养膏粱。仲夏久患滞下,又犯房劳。一夕如厕,忽然昏仆,撒手、遗尿、目上视,汗大出,喉如拽锯,呼吸甚微,其脉大而无伦次部位,可畏之甚。此阴虚而阳暴绝也。急令煎人参膏,且与灸气海穴。艾壮如小指,至十八壮,右手能动。又三壮,唇微动。参膏成,与一盏。至半夜,尽三盏,眼能动。尽二斤方能言而索粥。尽五斤而利止,十数斤全安。”(《古今医案按·中风》)   这则医案是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朱丹溪的医案。案中的郑先生,家境优厚,奉养膏粱,素多痰湿。长夏患泄痢,...

  • 桃红四物汤出自清代著名医家吴谦的《医宗金鉴》

    桃红四物汤出自清代著名医家吴谦的《医宗金鉴》

    桃红四物汤出自清代著名医家吴谦的《医宗金鉴》。本方由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组成,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具有攻补兼施,祛瘀而不伤正,补血而不留邪的特点。方中四物汤养血活血,桃仁、红花养血化瘀,原方为妇科月经不调及跌打外伤而设,本人用此方加减治疗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颇有心得。 胸痹心痛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其病在心,然其发病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发作期以标实为主,并以血瘀为突出,缓解期主要有心、脾、肾气血阴阳之亏虚;治疗应补其不足,治其有余。用桃红四物汤加减主要用于治疗瘀血痹阻之胸痹心痛。 方剂...

  • 逍遥散的著名加减方之一为加味逍遥散

    逍遥散的著名加减方之一为加味逍遥散

    “无所待而游无穷”是我国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周在其著作首篇《逍遥游》中所表达、所追求的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哲学,然而在世皆凡人,想达到此“逍遥”恐怕是很难的。倒是在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个调和肝脾的方子,名“逍遥散”,真的可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令人身心轻松而自得。 逍遥散的著名加减方之一为加味逍遥散。所加两味中药,一为牡丹皮,凉血散瘀,有清解郁热之功;一为栀子,可清上、中、下三焦之火,故此方又名丹栀逍遥散。 方中还以君药...

  • 中药汤剂著名的四神汤、四物汤、四君子汤

    中药汤剂著名的四神汤、四物汤、四君子汤

    古人对于中药汤剂的配伍应用有着深入研究,以四种中药配伍,组成应对常证的汤剂,在中药史书上多有记载。 比较著名的汤剂有四神汤、四物汤、四君子汤等,这些中药汤剂应用广泛、药效显著,至今还普遍受到大众欢迎。但也有很多人对这三样汤只闻其名,不知其用。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三种汤剂的用法及区别。 四神汤 【药材组成】茯苓、淮山、莲子、芡实(或薏仁) 【功效】健脾、清火、利尿、养颜、降燥 四神汤是中医著名的健脾食方,其中“四神”是茯苓、淮山、莲子、芡实...

  • 金元四家 著名的养生家和医家

    金元四家 著名的养生家和医家

      金元时期,许多著名的养生家和医家,总结前人经验,提出了许多养生新见解。最具代表性的有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和朱震亨,被称为金元四家。   刘完素主张养生重在养精气   刘完素总结古老长寿者的经验,提出“省约俭育”是“却老全形,身安无疾”的重要论述。所谓“省约俭育”即现在称的节制生育。因为多生多育耗伤人体精气,精气亏损是人衰老的主要原因,要抗老健体就得爱护精气。所以他说:“体者精之元也,精不欲竭”,&ldq...

  • 著名老中医 中医养生法

    著名老中医 中医养生法

    中医养生法近几年风靡全球,很多 著名的老中医已健康硬朗地活到近百 岁,但他们并不提倡吃人参、灵芝等高 级药材滋补,而是建议从生活饮食、运 动等小细节着手保健。 1.饮食有节,以素为主 老中医认为,调节饮食以养脾胃, 这是老年人健身的主要因素。他们喜爱 吃当地生产的五谷杂粮,更爱吃蔬菜、 豆类、水果,而鱼与肉吃得较少。虽有个 别偏食鱼肉的,也是荤素搭配,从不过 嗜。他们的食养经验是:一不过饱、二不 过咸、三不过甘、四不过肥、五不偏食。 有些老中医把清代袁枚的诗作为食养 之鉴,即“多寿只缘餐食少,不饱...

  • 善用陈无择《三因司天方》著名

    善用陈无择《三因司天方》著名

    龙砂医学流派以善用陈无择《三因司天方》著名。清代医家缪问(芳远)在其论著中记述:“吾邑姜体乾先生治病神效,读其方必多至二十余品,心窃非之。然人所不能措手者,投剂辄效,殊难窃其底蕴也。后登堂造请,乃出宋版陈无择《三因司天方》以示,余始知先生之用药,无问内外气血,每于司天方中或采取数味、或竟用全方,然后杂以六经补泻之品。故其方似庞杂而治病实有奇功。” 缪氏当初之惑,余也曾有之,后来侍诊顾植山老师,观其临证善用运气理论指导临床,用方常于现行《方剂学》中未有载录,而多能应手奏效,待顾植山荐读缪问...

  • 著名中医临床家 门纯德

    著名中医临床家 门纯德

    门纯德(1917-1984),字秉洁,河北蔚县人。著名中医临床家、教育家。山西著名中医专家,有山西中医临床“北门”之誉。在应用经方治疗慢性疑难杂病,尤其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银屑病、肿瘤等方面颇具见地,疗效显著。曾任山西省第五、六届人大代表,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山西分会常务理事、山西雁北地区中医学会副理事长。 门纯德任职于大同医学专科学校,至辞世前是山西唯一中医副教授。于1978年率先创办山西省高等中医专科教育,培养数千名中医高等专业人才。在山西中医学术界德高望重,誉满医林。在50多年临床实践中...

  • 罗元恺诞辰百年 著名中医妇科专家

    罗元恺诞辰百年 著名中医妇科专家

    罗元恺(1914年~1995年),著名中医妇科专家、中医教育家。出身中医世家,为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代表医家。1962年被评为“广东省名老中医”。1977年成为新中国第一位中医教授。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当选广东省第三届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有云“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对我而言,父亲不仅是启蒙老师,也是业师、经师和人师。他不仅给予我生命,还将我引入医学的殿堂,是我的研究生导师和人生的引路人。我是父母唯一的孩子,出生时父...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王冰是唐代著名的医学家,号启玄子,又作启元子,活了95岁。曾做过太仆令,故称为王太仆。 他年轻时笃好养生之术,留心医学,潜心研究《素问》达12年之久。他通过分门别类、迁移补缺、阐明奥义,使得《素问》深奥的含义得以明白晓畅。 王冰对祖国医学理论的某些问题,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夫病之微小者,犹人火也,遇草而芮,得木而燔,可以湿伏,可以水灭,故逆其性气以折之攻之。病之大者,犹龙火也,得湿而焰,遇水而燔,不识其性,以水湿折之,适足以光焰诣天,物穷方止矣。识其性者,反常之理,以火逐之,则燔灼自削,焰光...

  • 著名中医临床家 北京四大名医 施今墨

    著名中医临床家 北京四大名医 施今墨

    施今墨是近代著名中医临床家、教育家,北京四大名医之一。 施先生每天都看很多病人,晚上还要躺在床上,把当天应诊的情况回忆一遍,如发现有不妥之处,第二天必派人找到病人予以纠正。如有心得体会,则马上开灯坐起,记录在本子上,经常是不到凌晨一两点不能入睡。这样一来,失眠对他来说就如家常便饭,八十四岁高龄的时候,他曾就自己的失眠赋诗一首: “人因不睡苦事添。 我自欣然愿失眠。 昼夜无分寻乐事, 余生岁月倍流年。” 大...

  • 耿鉴庭 著名中医学家

    耿鉴庭 著名中医学家

    搞医的,顶重要的是讲医德。我们过去学医,临出徒,老师总要送两件东西,一把雨伞和一盏灯笼,就是让后人切莫忘掉医生的本分,为病人治病,要不分昼夜,闻风而动,冒雨而行。 ——耿鉴庭 耿鉴庭(1915~1999年),著名中医学家、医史学家、文献学家,他在所从事的每一个领域都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他的博学多才得到了众口一词的好评。耿鉴庭幼承家学,14岁即完成儒学经典教育,后专习医学,遍读医宗经典并随父应诊,从而打下坚实的中医理论功底。18岁开始独立应诊。1935年入镇江江...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行医治病要言求有据,行求有依,不可主观固执。”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王嘉麟教授今年4月8日在京逝世,他的音容和医道格言犹在耳边。   王嘉麟是我国著名中医临床家,中医外科专家,北京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第一至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二届首都国医名师。他按肛肠疾病特点、分不同阶段和类型施用外用中药,注重对患者的整体辨证治疗,形成了一套高超而独特的治疗体系。   师古创新 西法中用   上世纪50年代之前,中医外科沿用古方枯痔散外...

  • 著名中医药学家 关幼波 名关霦

    著名中医药学家 关幼波 名关霦

      关幼波(1913年-2005年),名关霦,北京清河人。出身中医世家,著名中医药学家,擅治肝病,人称“治肝圣手”。曾任安定门联合诊所所长,北京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副院长、顾问,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北京市中医药学会理事长,北京中医药发展基金会会长,全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等职。1990年由人事部、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91年由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明...

  • 怀念谢海洲先生 全国著名中医专家

    怀念谢海洲先生 全国著名中医专家

    谢海洲(1921-2005),男,字鸿波。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全国著名中医专家, 1990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 “性痴,则其志凝。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的这句话,用来形容谢海洲,真是合适极了。 谢海洲说过:“学医必须学两条,一是经典,二是本草。经典是理论源泉,也是临床经验结晶;本草是方剂基础。了解了药性,才能谈善用。” “我治疑难病,处方药味比较多...

  • 著名医药学家 蓝茂(1397年-1476年)

    著名医药学家 蓝茂(1397年-1476年)

    蓝茂(1397年-1476年),明代云南昆明附近杨林镇人。早年是个读书人。后来,有一年瘟疫流行,几天时间,一个城就空了一半。蓝茂见到这种情况,心里实在难过,就下定决心要学医治病,为众人消灾除难。他生性聪明,又好学,几年工夫成了当时著名医药学家。 蓝茂常和农民以及少数民族兄弟生活在一起,他发现云南地区的许多药用动植物。因此,他潜心研究,注意收集和记载当地少数民族的药物,以及用药治疗疾病的经验,终于在明成化年间著成我国最早的地方性本草——《滇南本草》。这是一部记述西南高原地区药...

  • 严苍山 著名中医临床家

    严苍山 著名中医临床家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今年3月启动了丁氏内科严苍山临床研究基地的建设工作。严苍山基地代表性传承人为严世芸、潘华信、潘华敏教授。   基地传承和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严苍山先生。严苍山(1898-1968),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家、中医教育家。他师承名医丁甘仁先生,曾任上海四明医院中医师,并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在近50年的医学生涯中,在内科杂病与外感热病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诸多独到的学术见解。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笔者认识到,严苍山和严世芸(严苍山之子)等大家在学术方面有如下特点。   ...

  • 刘云鹏 著名中医临床家知名中医妇科专家

    刘云鹏 著名中医临床家知名中医妇科专家

    刘云鹏(1910年~2013年),名万程,字云鹏。著名中医临床家,中国现代名医,知名中医妇科专家。 1910年10月23日,刘云鹏出生于现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刘家棚,一个四代中医之家。 刘云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无论什么书,他只要读上三遍,就能倒背如流,于是父亲刘哲人在五个子女中选择了刘云鹏继承家业。十八岁刘云鹏开始跟随父亲学医,边学习边侍诊,侍诊之余刘云鹏博览群书,特别是《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是手不释卷,仔细研读,无所不记,对《伤寒论》中的条文烂熟于...

  • 唐玉虬 著名的医家兼诗人

    唐玉虬 著名的医家兼诗人

      唐玉虬先生,名鼎元,号髯公,是明代抗倭名将唐荆川(唐顺之)先生的第十四世嫡孙,江苏省常州人。早岁读书寄园,晚年为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中医古文献及古典文学教学研究,是著名的医家兼诗人。   他1937年曾被聘为中华民国国医馆学术整理委员会名誉委员,并任空军参谋学校、军士学校国文教官,后被聘为华西大学国文教授。出于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挚爱,他一生苦好吟诗,著述极丰;源于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沉浓烈的感情,他选择了以笔为枪,以铮铮铁笔记录了近半个中国近代史;更由于强烈的医者父母心,他选择了以中医作...

  • 著名中医理论学家:干祖望

    著名中医理论学家:干祖望

      他终身从医,经验丰富。21岁起在上海松江开业行医;1951~1956年进入上海松江第四联合诊所,挂出了第一块“中医耳鼻咽喉科”招牌;1956年调至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在医史文献和外科临床工作,并负责中医喉科学教学工作;1972年主持成立耳鼻咽喉科,耳鼻喉科于1984年成为国家卫生部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他于1985年被评为首届江苏省优秀教师,1987年主持成立全国中医耳鼻喉科学会并担任主任委员。国家科技部启动的“十五”攻关计划课题—...

  • 著名的中医临床专家万友生

    著名的中医临床专家万友生

      我的恩师万友生,是当代著名的中医临床专家、理论家和教育家,江西省首批国务院特殊津帖专家。   恩师自幼习文十载,不求仕进,而志于医,求学于江西国医专修院,学成出而问世,行医数十年,不仅为江西省中医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而且连续多年应邀赴北京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讲课,还应约为新加坡中医学院和马来西亚马华医药学院多期毕业纪念特刊以及台湾《华佗医药杂志》等撰写专稿,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还在《伤寒论医学之继承与发展》一书中发表了恩师的著名论文《欲识厥阴病,寒温合看明》。   恩师治学崇尚《伤寒论》与《温...

  • “治病必求于本”是中医学的著名论点

    “治病必求于本”是中医学的著名论点

    “人生全凭一口气”“天有一丸红日,人有一息真气”。维持人体生命者是元气,元气与人生死攸关。元气充足,运行正常,是人体健康的标志;元气不足,或升降出入失调,则疾病发生。临床中,尽管疾病千变万化,病情错综复杂,但其基本病理可归纳为元气的反常变化。《内经》首先提出“百病皆生于气”的理论,强调了气与人体的关系。   中医学认为,致病因素乃邪气。所谓邪气,是相对于正气而言,不正则为邪。医家张景岳早有明示:“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

  • 著名中医专家陈宝贵教授作为天津市全国劳模

    著名中医专家陈宝贵教授作为天津市全国劳模

    陈宝贵1949年10月1日出生在天津农村,从小经历农村缺医少药给农民带来的极大痛楚。1975年他进入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1983年就读于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班,后师从张锡纯关门弟子柳学洙主任医师10年,从医50载。他重医术,更重医德,按照“大医精诚,医乃仁术”的准则,时时处处替病人着想,将济世活人,积善成德,作为他一生的事业。他治学严谨,勤学务实,技术精湛,精益求精。在教学上,以身作则,口传心授,务求实效。陈宝贵曾担任武清中医院院长、书记,用他的睿智、勤...

  • 周岱翰教授 全国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和教育家

    周岱翰教授 全国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和教育家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岱翰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和教育家,从事中医肿瘤医疗、教学、科研50年,多次出国讲学,弘扬岐黄医术、拓展中医治癌特色,是振兴、发展、传承岭南肿瘤学术流派的领军人物,是中医肿瘤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代表人物。作为中医教授,登上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和海外高等学府讲学,被澳洲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系聘为博士生导师,足迹遍及欧、美、亚、澳等20余国,每年有大量的外宾、华侨前来求诊,饮誉东南亚、港澳台等地。 用中医疗效结缘“洋”病人 周岱翰教授作为中医教授...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