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
中医养生治疗风疹食疗食谱常见偏方大全
风疹又名风痧,是一种较轻的出疹性传染病,好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多流行于冬春季节本病初起类似伤风感冒,轻度发热,咳嗽,有细小如沙的特殊皮疹。耳后枕骨下淋巴结肿大为特征,预后良好,恢复快。 中医养生风疹食疗食谱大全 1、鲜香菜30克,水煎去渣取汁;粳米30克,加水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香菜汁,拌匀再煮至烂熟,分2~3次服食,连服两天。 2、胡萝卜60克、荸荠60克。切薄片,炒熟,加调味品分次服食,连服3天。 3、蒲公英30克,加水煮半个小时,去渣取汁,放入绿豆30克,煮至豆烂,加入适量白糖,将水和...
-
中医养生:14个民间偏方击退难闻腋臭
刺鼻的腋臭气味让人感到特别的厌烦,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很多人士只是简单的用香水遮盖气味,但是如果情况严重的,这种方法似乎也是无济于事,下面为你介绍14个民间治疗腋臭高招。 腋臭饮食三忌: 忌吃“有味”食品 味浓或刺激性食物,如洋葱、蒜头和辛辣的食物,含有硫磺的化学物质,可干扰细菌生长,但它们被人体吸收后,异味会随汗腺排出,所以还是少吃为妙。 忌多油花生果仁 人吃了带有油分的食物,部分油就跟着血液全身走,并会随汗腺连接的油脂腺排出体外。如果人身体油分太多的话,就会让细...
-
中医养生 呼吸散步功
每天早晚散散步是大多数老人选择的健身方法,既能消食,又能活动筋骨,还能看看风景,何其乐也。中医养生讲究呼吸吐纳,认为如果在行走的过程中,配合一些呼吸及肢体的训练,能在不知不觉中疏通经络、调畅气血、培育正气,更利于防病治病,维护健康。 1.吐故纳新:松静站立,两足开立与肩同宽,自然呼吸。吸气时,以意领气由下丹田 (脐下1.5寸)至双手,掌心向外、向上、向内至头顶;呼气时双腕交叉掌心向下,从前正中线任脉落于小腹前。如此反复做8-24次。 2.叩击丹田:握空拳,一拳心向内,击打小腹下丹田,另一拳伸向背后叩击命门穴(第...
-
中医养生三处要常拍
前胸 医学研究发现,位于前胸的胸腺是主宰人体整个免疫系统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胸腺分泌出来的免疫活性肽物质,有强大的抗癌作用。每天坚持用手掌上下揉拍前胸(上至颈部下至心窝部) 100-200次,可以激活胸腺,起到防癌防病、健身延年的作用。 背部 位于背部的脊柱是养生学家极为关注的区域,它是人体两条最大的经脉之一督脉的行经之地。经常沿脊柱两侧由上至下拍打,每天3-4次,每次皆以脊背发红发热为度,则可疏通经络,使气血运行畅通,从而有益于全身器官的滋养而健身。脚底 科学家将脚称为人体“缩影”、“第二心脏”。经常弯弯脚趾...
-
舌象与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学家告诉我们,学会自我观察舌象,对于判断疾病进退和轻重,对于确立养生法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舌是机体之外象,向人们“吐露”出机体的阴阳盛衰、寒热交替等变化情况。通过察看舌质和舌态的形态、色泽、润燥等方面的变化,可测知病情变化。我们先看一下舌质。舌质主要是反映脏腑病变。一般以舌尖诊心肺的病变,舌中主脾胃的病变,舌的两边诊肝胆病变,舌根诊肾的病变(注:指中医的脏腑理论,而并非现代医学的脏器)。舌质颜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其形成是由于心血充足,阳气旺盛为健康入主舌色。舌色较淡红舌质浅,红色较少而白色偏多,称为淡白舌...
-
中医养生 巧治六大经期问题
月经期间,女性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如经期腰痛、腹痛、乳房胀痛、心律失常、关节炎等,巧治经期问题,如热敷可缓解腰痛、蒲公英敷脐可调理乳房胀痛等。女性朋友,不妨试试这些小方法吧。 1、经期腰痛 大多数女性在经期或多或少都有腰酸、腰痛的现象,这多是因为体弱、肝肾不足、寒气郁积所致。严重时感觉腰部如绳缠一样又紧又痛,到了后期逐渐减轻。 可以采用热敷的方法调节:仰卧,以热湿毛巾(以不滴水为度)垫于腰间疼痛部和稍下面的骶部,上面再放一热水袋,热敷约10分钟,然后分别在腰两侧热敷10分钟。 提示:经期...
-
妇女在月经期中医养生保健
妇女在月经期后常易出现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或神疲懒言、心悸怔忡等不适,这是气血偏虚的一种表现。尤其是人到中年,经、孕、产、乳等生理现象伤血无数,气随血耗,经后出现上述症状者更是屡见不鲜。 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本,血与气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气为血帅,气行血行,凡伤于血者,必损其气。为此,中年妇女更应重视经后调补气血,而八珍汤为首选。 八珍汤出自《正体类要》,是补气养血的代表方,实由四君子汤(人参、甘草各6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和四物汤(川芎6克,当归10克,熟地15克,白芍12克)组成,...
-
清明节高血压复发 中医养生条畅肝阳
中医认为“春气者,诸病在头”。一到春季,许多人会出现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等不适症状。这是怎么回事呢?事实上,这是因为血压升高而引起的。在五行中,春属木,与人体的肝脏相对应。肝主疏泄,春季是肝气向外舒展的季节。而肝脏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全身的气血运行,如果肝气郁结无法向外舒发,就像一个闷壶一样一直这么烧着,人体气血运行便会出现紊乱的现象,进而诱发高血压等疾病。如果血压反复升高还会有中风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 所以,您可千万不能大意。想要防止高血压的产生,就需要护理肝脏,条畅肝阳。怎么调呢?眼下...
-
春夏之交的中医养生原则
春夏之交,气温逐渐升高,人体阳气遇到自然界骤升的阳气,内外两阳碰撞,易引动内热而生肝火。饮食上以清淡养肝为主,平时多到户外活动助身体阳气升发。 饮食以清积热为主 唐代药王孙思邈曾讲:“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可适食大枣、蜂蜜之类滋补脾胃的食物,少吃过酸或油腻、糯米团饼等不易消化的食品。还要多吃如芹菜、菠菜、白菜、油菜、莴笋、绿豆芽等蔬菜,补充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的不足。 饮食要清淡戒辛热:除适当进食优质蛋白质类食物外,可饮用绿豆汤、酸梅汤和绿茶等,以清除体内过大的火气。不宜吃羊...
-
高血压病的简单验方 中医养生专家推荐
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有3亿左右的高血压患者,每年新增高血压病例达1000万。中国是卒中高发地区,近年来中国人群中的高血压发病率在24%~27%之间,高血压患者的卒中/心梗发病比例为5:1,因此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标是预防卒中。那么,民间有什么较好的治疗高血压病的简单验方呢?中医养生专家推荐了几个单验方,可供高血压病患者选用。推荐验方如下: 食疗首选:芹菜根汁 芹菜根200克,将芹菜根洗净榨汁,每次100毫升左右,每日服2~3次。 评 芹菜,甘,苦,凉,归脾、胃、肝经。具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
-
中医养生 热无灼灼 寒无沧沧
夏季到了,太阳毒辣辣的。放学路上,走得大汗淋淋的小刚,习惯性地买了两支冰棍,连嚼带舔,几口就咽下肚了,感觉肚腹里一阵凉快,全身都爽透了。到了晚上,小刚腹痛不止,连吐带泻折腾了大半宿。这是常常都发生的事,小刚家人一直认为他天生肠胃虚弱。其实,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这是因为小刚经常过度食冷造成的。 如果多观察孩子们就会发现,他们在饮食上喜凉不喜热。不管在夏季还是冬季,他们会抱着冷饮就往肚里灌,抓着冰棍就往嘴里塞。这可能与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体质有关。 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很可怕的。中医认为,过度食冷,...
-
养生调理 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
我原在航天部门工作,患前列腺肥大多年,长期服药病情不见好转。2005年6月,我被北京某三甲医院诊为前列腺癌。得知这个结果后我精神压力大,情绪低沉,家属心情也很沉重。2005年10月,我开始接触中医,了解到中医的阴阳学说和用阴阳平衡之法调理身体。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学习了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知识,并进行养生调理。 我过去肝火大,容易急躁,于是调整情绪,使自己心情愉快;每天上下午各散步30~40分钟,然后活动一下,使周身轻松。经过半年调整,我的病情稳定,既未化疗,也没有吃药,同时几十年的便秘也消失了。过...
-
著名老中医 中医养生法
中医养生法近几年风靡全球,很多 著名的老中医已健康硬朗地活到近百 岁,但他们并不提倡吃人参、灵芝等高 级药材滋补,而是建议从生活饮食、运 动等小细节着手保健。 1.饮食有节,以素为主 老中医认为,调节饮食以养脾胃, 这是老年人健身的主要因素。他们喜爱 吃当地生产的五谷杂粮,更爱吃蔬菜、 豆类、水果,而鱼与肉吃得较少。虽有个 别偏食鱼肉的,也是荤素搭配,从不过 嗜。他们的食养经验是:一不过饱、二不 过咸、三不过甘、四不过肥、五不偏食。 有些老中医把清代袁枚的诗作为食养 之鉴,即“多寿只缘餐食少,不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