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
-
名医陈可冀用偏方治冠心病确有疗效
名医陈可冀经精心研究,研制出一偏方——冠心膏,其配方、用法如下: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 配方及用法:党参200克,红花90克,苁蓉120克,茯苓120克,黄芪150克,鹿角片150克,杜仲100克,瓜蒌120克,紫河车100克,山药100克,丹参120克,五味子20克,红枣70克,当归120克,仙灵脾30克,枸杞150克,炙甘草50克,合欢皮30克,黄柏100克,赤、白芍各100克,冬虫夏草60克。上药浓煎3次,浓缩后用真阿胶90克,炼蜜250克,冰糖250克收膏。收膏后可加入人参粉50克,...
-
名医张梦农的治胆道结石验方很有效
1994年元月,我村叶巧老太患胆石症,疼痛难眠。经医院检查,结石有黄豆大,嘱她住院手术治疗。她因年逾古稀,不愿手术治疗,而且负担不起1000多元的医药费。因我喜欢研究医学,收集秘验方很多,其儿媳许金花求方于我。我用名医张梦农治胆道结石验方开了5剂药,就治愈了她的胆石症。迄今已1年余,未见复发。 配方及用法:酒炒龙胆草10克,金钱草60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降香15克,夏枯草3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旋覆花10克(布包),天葵子10克,煨三棱10克,红柴胡10克,硝石(即火硝,又名硝酸钾)1...
-
名医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秘方
免责声明:本站偏方均根据民间及网络流传整理而成,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方 处方:枳壳、青皮、香附、当归、五灵脂、川芎各12克,桃仁、红花、蜈蚣、庶虫各9克,三七粉3克(冲服),制乳香、制没药、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青壮年多见,常与跌仆、闪挫等外伤有关,急性发作,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卧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紫暗,或舌边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治腰椎间盘突出症(风...
-
偏方能治大病,草药气死名医
免责声明:本站偏方均根据民间及网络流传整理而成,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偏方一:生梨1个,干荔枝10只,川贝母3克,冰糖少许。 [制用法]梨去心切碎,干荔枝去壳带核,将上药蒸熟后趁热吃下,每日1次,3-5天即可治愈。 [适应证]风寒咳嗽 什么是风寒咳嗽? 中医以辩证法,根据咳嗽的不同表征,将咳嗽分为5种类型: 风寒咳嗽:吐稀痰,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怕冷及发烧,可服用杏苏散治疗。疗法在于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风热咳嗽:多有发热、口干、吐痰不爽、喉痛。可用桑菊治疗,医理是疏风清热、化痰止咳。 燥火咳嗽:干咳...
-
小儿哮喘中医名医中药验方
免责声明:本站偏方均根据民间及网络流传整理而成,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中药处方(一) 【辨证】痰气交阻,肺气不得宣降,上逆作喘鸣,肺管钥启阖受阻,呼吸艰难,憋闷不畅。 【治法】宣肺降气祛痰平喘。 【方名】蜂龙汤。 【组成】蜂房6克,地龙10克,桔梗6克,苏子12克,白果10克,百部10克,天竺黄3克,诃子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丁金元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痰热内蕴,复感外邪,内外相合,痰阻气道,肺气不宣。 【治法】宣肺平喘,清降肺热,搜痰止咳。 【方名】麻杏石甘辛茶汤...
-
主治各系统肿瘤引起的癌性疼痛 名医癌痛方
张士舜,男,1939年生,主任医师,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4年10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成立张士舜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石家庄华光中医肿瘤医院首席专家。张士舜1962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医疗系,从事中医治疗肿瘤50余年,专著7部,发表论文百余篇,专利13项。首倡“三辨治癌”理论,多年来临床获显著疗效,现总结其治疗癌性疼痛验方如下。 组方:元胡10~30克,粟米壳10~30克,鼠妇10~30克,鸡矢藤10...
-
治妇科良性肿瘤 名医张达旭经验方
张达旭,全国名老中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医药星期三))编辑部特约专家,原广西中医学会内科分会会长,教授,曾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全国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尤其擅长用中医中药治疗内科、妇科、儿科的各种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现将张老治疗妇科良性肿瘤的经验介绍如下。 妇科良性肿瘤,中医称为“瘕瘕”,为腹中结块的病症,坚硬不移动,痛有定处为“瘕”;聚散无常,痛无定处为“瘕”。本病病种较多,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症。张老在临床上一般分以下4型辨证治疗。 一、气滞证 表现:患者小腹有包块,积块不坚,推之...
-
段亚亭名医治湿阻证方
处方:薏苡仁25克,茯苓、猪苓、 党参各12克,藿香、佩兰、石菖蒲、苍 术、厚朴、甘草各8克。 用法:水煎服分3次服,每日1 剂。 功效主治:健脾除湿,主治湿阻 证。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酸软乏力, 头昏重,胸闷腹胀,食欲不振,大便偏 稀,口黏腻苔厚,口干,口苦,口臭,舌 苔厚腻,脉濡等疗状. 方解:方中藿香、佩兰、石菖蒲芳 香化湿,解表和中;苍术、厚朴健脾理 气燥湿;薏苡仁、茯苓、猪苓淡渗利 湿,使湿从小便出;党参、甘草益气和 中。 创方者:段亚亭(重庆市首批名 老中医,曾担任重庆市中医院院长、 重庆市针灸推拿研究所...
-
名医巧用米豆补虚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 京城名医蒲辅周先生, 认为久病之人,胃气大 虚,难胜药力,稍补即 壅,稍通即伤,稍温则火 亢,稍凉则阳伤。由于服 药过久而导致胃气大 伤,纵然药物对症,也难 迅速收效。古人云:“留 得一线胃气,便有一线 生机”。他在用药过程 中,巧妙地运用谷类、豆 类等粮食来补益胃气, 为疾病的治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米 糯米性味甘 温,“补脾胃……则中自 温,大便亦坚实。温能养气,气充则身自多热”。粳米“平和五脏,补益胃气,其功莫逮”。用糯米或者粳米做成的焦锅巴为香燥醒脾健胃之品。取锅巴、山药、砂仁、鸡内金各10...
-
名医熏洗方治皮肤跖疣疗效显著
采用我国名老中医赵炳南经验方剂 “紫蓝方”加味熏洗治疗跖疣3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34例患者均符合泛发性跖疣诊断标准。其中男23例,女11例;皮损208处;年龄8~63岁,平均37.1岁;病程3个月~ 1年,平均7个月。 治疗方法 中药熏洗方以“紫蓝方”加味:紫草、板蓝根、大青叶、生薏苡仁、苦参、黄柏、马齿苋、红花、赤芍、木贼、香附、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 用法:将上13味中药放入锅内,加水4000毫升,煮沸30分钟,过滤去渣再煎,先用蒸汽熏患足,待药液温度适宜,将患足放人泡洗。若药液温度下...
-
四川名医治皮肤瘙痒方
四川名医治皮肤瘙痒(外感风寒)方: 处方:麻黄、桂枝各6克,蝉蜕、炙甘草各5克,黄芪30克,地骨皮、白芍、茯神、大枣各15克,当归、川芎、熟地、杏仁、防风、远志各10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气血,调营卫,祛风寒。用于治疗皮肤瘙痒,中医辨证属外感风寒型。这类证型多因气血不足,营卫失调,卫外不固,感受风寒之邪所致。症见每遇冷风、冷水刺激后,全身起风团,成片,以头面、四肢裸露部位多见。风团常多白色,抓后变红,同时瘙痒难忍,在温暖的环境中逐渐消失。病程较长,常年难愈。体质虚弱,畏...
-
北京名医治连续性肢端皮炎方
北京名医治连续性肢端皮炎(气滞血淤)方 处方:萆薜20克,土茯苓、鱼腥草、车前子、川芎、栀子、降香各10克,三棱、莪术、黄连、黄柏、黄芩、泽泻各9克,鸡血藤、当归尾各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活血通络。连续性肢端皮炎,是一种以指(趾)末端的慢性、局限性、无菌性脓疱为特征的少见的皮肤病,病因不明,其发生常与指趾外伤或感染有关。本病初发于一个指(趾)末端的末节背侧皮肤,表现为化脓性甲沟炎,后出现指(趾)末端的群集小脓疱,常伴有甲损害。缓慢发展逐渐向近端蔓延,其...
-
四川名医治再发性皮炎方
四川名医治再发性皮炎(肺经风热)方: 处方:桑白皮、地骨皮、牡丹皮、僵蚕、蝉蜕各10克,生地15克,白芍1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泻热祛风止痒。用于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中医辨证属肺经风热型。症见皮损多表现为明显红斑上覆少许鳞屑,患者自觉颜面皮肤紧绷灼热,伴轻度瘙痒,二便调或大便干,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专家点评:颜面再发性皮炎为在颜面反复发生红斑鳞屑性皮炎,多发生于女性,属于中医学“桃花癣”范畴。方中桑白皮、地骨皮清泻肺热;牡丹皮、生地凉血清热而不伤阴...
-
河北名医治皮肌炎方
处方:生石膏、白花蛇舌草各30克,知母、金银花、生地各18克,牡丹皮、赤芍、生甘草各10克,玄参、大青叶各15克,玳瑁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散瘀通络,凉血消斑。用于治疗急性进展期皮肌炎、多发性皮肌炎,中医辨证属热毒内盛,痹结血络,气血瘀滞者。此期发病急骤,症见高热烦躁,肌肉、关节疼痛无力,胸闷心悸,严重者可见神昏谵语、抽搐,皮肌炎有紫红色水肿性斑,面、颈和胸部红斑,舌红绛,苔黄厚,脉数。常有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此阶段,人体内自身免疫反应活跃,免疫性损伤严重,实验室检查示血肌酶明...
-
名医妙治季节性脱发症
河南中医学院已故名老中医石冠卿教授,生前长期从事《内经》教学与研究,在国内《内经》研究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诊病往往从《内经》理论立法,遣方用药味少而量轻。石老曾治一8岁男孩,患一种奇怪的脱发症,其脱发特点为一到立春之后,头的前半部分的头发即脱的一根不剩,后面部分不脱,一到秋天,则脱发部分则长出茸茸新发,至夏天则与后面头发长短一样。服了很多中西药如养血生发胶囊、半胱氨酸及一些中药汤剂均无效。 后找石老诊治,只见患儿身体赢弱,骨瘦如柴,石老诊后开了一个方子,竟是六味地黄汤原方。石老依据《内经》理论到:立春后阳气升发,...
-
名医治痤疮经验
陈彤云,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著名皮肤科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擅长诊治皮肤科疾病,尤其在诊治黄褐斑、痤疮、扁平疣等损容性皮肤病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从事中医皮肤科临床工作的 60余年中,陈彤云教授曾治愈过无数的痤疮患者。痤疮又叫青春痘、粉刺,是最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在我国,约有80%~90%.的成年人患有痤疮或曾经患过痤疮。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陈彤云将痤疮分为红色丘疱疹型、脓疮型、经前型和聚集型,并总结出可有效治疗痤疮的一些验方,现介绍如下。 一、红色丘疱疹型 此型痤疮患者的面部、背部可长出数量不等的红色丘疱...
-
河南名医治面部色素斑方
河南名医治面部色素斑(气郁血瘀)方 处方:柴胡、赤芍、薄荷、炙甘草各10克,当归、白术、茯苓、生地、白芍各15克,川芎、桃仁、红花各 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若气郁明显者,加香附、砂仁,以行气化湿和胃;若血瘀明显者,加水蛭、虻虫,以破血祛瘀;若夹热者,加牡丹皮、玄参,以清热凉血散瘀;若大便干结者,加大黄、芒硝,以泻热软坚通便等。 功效主治:行气解郁,活血通脉。用于治疗面部色素斑,中医辨证属气郁血瘀型。症见颧部及前额有黄褐斑,或色素沉着,或黑色斑,或胸胁闷痛,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或大便干...
-
辽宁名医治肛门湿疹方
辽宁名医治肛门湿疹(湿热下注)方: 处方:革薜15克,薏苡仁、土茯苓、滑石、鱼腥草各20克,丹皮、泽泻、通草、防风、黄柏各10克,蝉蜕6克,大黄3克(后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治疗肛门湿疹,中医辨证属湿热下注型。症见发病急骤,肛门皮肤潮红,伴有丘疹、水泡、黄水淋漓,局部灼热、瘙痒,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数。 加减:湿热较盛者,加龙胆草、栀子各10克;剧痒者,加白蒺藜12克。 专家点评:方中革解、薏苡仁、土茯苓、滑石清热利湿;泽泻清热...
-
四川名医治湿疹方
四川名医治湿疹(热毒壅滞)方 处方:忍冬藤、山药各30克,紫花地丁、蒲公英各20克,野菊花、桑椹各15克,丹皮、僵蚕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祛风。用于治疗湿疹,中医辨证属热毒壅滞型。症见皮疹鲜红,以上身及头面为多,皮肤瘙痒、疼痛,皮温增高,发热口渴,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浮数。 四川名医治湿疹(湿热侵淫)方 处方:怀牛膝、苍术各15克,黄柏12克,薏苡仁、山药各30克,佩兰、鸡内金、丹皮、蜂房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运脾化湿。用...
-
名医姚春海治湿疹方
北京名医治湿疹(风湿蕴肤)方 处方:苦参、黄芩、地肤子各10克,萆藓、白鲜皮各15克,防风、生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祛风胜湿止痒。用于治疗湿疹,中医辨证属风湿蕴肤型。症见患者皮肤潮红,瘙痒剧烈,抓痕糜烂渗出,伴神倦便溏,舌质淡,舌苔薄腻,脉弦滑。 专家点评:方中苦参、黄芩为君药,清热燥湿;萆藓为臣药,渗湿去浊;白鲜皮、防风、地肤子为佐药驱风止痒;生甘草为使药,清热解毒并调和诸药。 创方者:姚春海 北京名医治湿疹(血虚风燥)方 处方:玄参8克,生地、当归、熟地各10克,丹参、夜交藤、...
-
湖北名医治慢性淋病性前列腺炎方
湖北名医治慢性淋病性前列腺炎(湿热下注)方 处方:石菖蒲15克,苍术8克,黄柏5克,土茯苓12克,车前子、萆解、篇蓄、瞿麦、石韦、败酱草各 10克,甘草梢、通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用于慢性淋病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属湿热下注型。常见小便频数,淋漓不尽,排尿时有灼热感、刺痛,尿色黄浊,尿末或大使后滴白,舌苔黄厚而腻,脉弦数或滑数。 创方者.金志雄 湖北名医治慢性淋病性前列脲炎(湿瘀阻络)方 处方:丹参、茯苓、川牛膝各15克,赤芍12克,生蒲黄、五灵脂、...
-
浙江名医治带状疱疹经验
陈学达系浙江省名老中医。陈老 从医50余载,学验俱丰。在临床上 治疗带状疱疹有其独到的见解。现结 合医案介绍陈老诊治经验如下。 病案:沈某,男,61岁。初诊 主诉5天前右胁及背部出现成簇水 泡,痛如刀割、针刺,曾于某医院皮 肤科就诊,诊断为带状疱疹,予泛昔 洛韦、甲钴胺片等治疗3天后,疱 疹有所控制,但疼痛尚无减轻。刻 下:患者右胁肋部疱疹,皮肤发红, 伴灼痛,难以入睡,大便干结,小便 黄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让属 肝胆热毒瘀滞。治拟清肝解毒,缓急 止痛,活血化瘀。方用芍药甘草汤加 味。处方:白芍20克,蒲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