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洗方
-
名医熏洗方治皮肤跖疣疗效显著
采用我国名老中医赵炳南经验方剂 “紫蓝方”加味熏洗治疗跖疣3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34例患者均符合泛发性跖疣诊断标准。其中男23例,女11例;皮损208处;年龄8~63岁,平均37.1岁;病程3个月~ 1年,平均7个月。 治疗方法 中药熏洗方以“紫蓝方”加味:紫草、板蓝根、大青叶、生薏苡仁、苦参、黄柏、马齿苋、红花、赤芍、木贼、香附、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 用法:将上13味中药放入锅内,加水4000毫升,煮沸30分钟,过滤去渣再煎,先用蒸汽熏患足,待药液温度适宜,将患足放人泡洗。若药液温度下...
-
膝关节疼痛行走困难 中药熏洗方
患者张某,女,60岁。2012年9月26日初诊。 主诉:膝关节疼痛,行走困难一周。患者一周前突然发生左侧膝关节疼痛,逐渐加重,伴行走困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深以为苦。今来就诊。症见:患者精神尚可,表情痛苦,形寒。左侧膝关节外观形态正常,无红肿,患肢活动时,舒展功能明显受限,似有弹响声。患处皮温稍凉,受热则痛减,遇寒则加重。诊为骨痹。考虑患者体质较弱,恐难任攻伐,遂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外治之。方用:麻黄10克,黑附片15克(先下),细辛10克,制川乌15克(先下),制草乌15克(先下),威灵仙15克,...
-
治疗痔疮用中药熏洗方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中医科沈鹰(主任医师) 中药熏洗治疗痔疮的主要目的在于清热解毒、化瘀消肿、活血止痛。熏洗的同时还可以配合用药液坐浴,则效果更佳。 中药熏洗疗法是将中药煎成汤剂,趁热以药液蒸汽熏蒸及洗涤、浸泡患病部位,依靠热力和药物的共同作用,而起到治疗的目的。 熏洗时应注意:①先熏后浸洗,以免烫伤皮肤;②坐浴盆以选用搪瓷盆或陶瓷盆为宜;③熏洗前应排空大便,先用清水洗净粪便残渣,然后用中药熏洗;④对病情较重及老年体弱者,应由亲属或护理人员照护;⑤怀孕及经期禁用坐浴;⑥坐浴室内应温暖避风,避免受凉感冒。 在中药熏...
-
治中风后手足肿胀熏洗方
中风后遗症表现为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手足肿胀等。对中风后手足肿胀,采用中药治疗效果较好。 方法:取透骨草、穿山甲各30克,急性子、姜黄、三棱、莪术、汉防己、威灵仙、红花各15 克,水煎取汁500毫升,熏洗患手、患足,每次 30分钟,每日2次,7天为一个疗程,间隔2-3 日再行下一疗程,连续2-3个疗程。 体会:中医认为,本病多为痰瘀阻络、脉络不遂、血液运行不畅所致,方中诸药活血化瘀、祛风通络、行气消肿,能扩张血管,促使组织细胞及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增强血管的弹性及供血,改善微循环,加快血流,以促进神经...
-
可有效治疗面瘫的熏洗方
面瘫也叫面神经炎,是指以面神经发生麻痹,颜面表情肌群出现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面神经炎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面肌瘫痪、额纹变浅或消失、眼裂增大、不能闭合、泪液外流、鼻唇沟变浅或变得平坦、口角下垂、不能皱眉、鼓腮和吹口哨等。中医认为,面神经炎属于“中风”的范畴,多因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侵入脉络,从而导致气血痹阻,筋脉弛缓而发病。 除了进行针灸和功能锻炼以外,此病患者若能选用一些具有疏风散邪、通经活络功效的熏洗方进行治疗,往往可取得更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