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生方治疗哑瘴。摄生方秘方制作方法。

    摄生方治疗哑瘴。摄生方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摄生方的秘方制作方法,摄生方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哑瘴。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摄生方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哑瘴。...

  • 摄生妙用方治疗摄生妙用方秘方制作方法。

    摄生妙用方治疗摄生妙用方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摄生妙用方的秘方制作方法,摄生妙用方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摄生妙用方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

  • 摄阳汤治疗汗证。摄阳汤秘方制作方法。

    摄阳汤治疗汗证。摄阳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摄阳汤的秘方制作方法,摄阳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汗证。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摄阳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汗证。...

  • 摄脾丸治疗老人乘秋,藏腑虚冷,滑泄不定。摄脾丸秘方制作方法。

    摄脾丸治疗老人乘秋,藏腑虚冷,滑泄不定。摄脾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摄脾丸的秘方制作方法,摄脾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老人乘秋,藏腑虚冷,滑泄不定。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摄脾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老人乘秋,藏腑虚冷,滑泄不定。...

  • 补天丸(《摄生众妙方》卷十一。)治疗虚劳。补天丸(《摄生众妙方》卷十一。)秘方制作方法。

    补天丸(《摄生众妙方》卷十一。)治疗虚劳。补天丸(《摄生众妙方》卷十一。)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补天丸(《摄生众妙方》卷十一。)的秘方制作方法,补天丸(《摄生众妙方》卷十一。)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虚劳。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补天丸(《摄生众妙方》卷十一。)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虚劳。...

  • 多摄取含抗氧化物的蔬果

    多摄取含抗氧化物的蔬果

      (1)每天尽量吃到3种不同颜色(红、橙、黄、绿、紫等)的新鲜蔬菜及2种不同的水果。吃的颜色愈多样,表示吃进愈多不同种类的抗氧化物。(2)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有西兰花、番茄、萝卜、圆白菜、青椒等,水果有橙子、柿子、番石榴、奇异果、草莓、柠檬、鲜枣、山楂等。(3)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包括核桃、腰果、芝麻等坚果类食物。(4)每天喝1~2杯茶,茶里(尤其绿茶)都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温馨提示:       为您提供最新的内科偏方,妇科偏方,儿科偏方,男科偏...

  • 补益肾气摄涎唾

    补益肾气摄涎唾

    谷某,男,65岁,2008年10月12日初诊。主诉唾液多、涎液多,时自口角溢出已一月余。患者平时头晕,健忘,耳鸣,听力减退,小便频数清长。两个月前曾患疟疾已治愈,愈后自觉神疲乏力,唾液、涎液渐多。曾服补中益气汤、理中汤等加减治疗,无明显效果。 诊见面色黧黑,舌淡尖略红、苔白滑,脉沉缓。综上所述,证属肾气虚衰,固摄无权。治宜温肾补气摄津,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淮山药、益智仁、枸杞子各15克,熟地、煅龙骨、煅牡蛎各30克,制附片10克,肉桂5克,炙远志5克,山萸肉9克,参须6克。每日 1剂,连服15剂,涎唾自止,余症也...

  • 夏秋之交“肥胖开关”要合理调摄

    夏秋之交“肥胖开关”要合理调摄

    秋天一到,“贴秋膘”又开始了,但很多人并不情愿,看着日渐丰满的体型,心里着急却没有办法。要想不“贴秋膘”,就要了解到底为什么要“贴秋膘”。一般来说,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多,散热快,能量消耗增加,加上很多人“疰夏”,食欲降低,营养摄入不足,导致体内脂肪代谢加快,人体就会消瘦些。到了秋天,随着天气转凉,出汗减少,能量消耗减少,而且消化功能恢复常态,吸收增加,体内脂肪细胞逐渐积聚,所以人体开始发胖。由此可见,在夏秋之交有个“肥胖开关”,在这个“肥胖开关”开启的关键时期只要合理调摄,身体就不会胖起来。其关键措施有二:  ...

  • 治热毒疮肿 摄领疮 寻常疣方

    治热毒疮肿 摄领疮 寻常疣方

    治热毒疮肿经验 方法:取鲜苦瓜叶适量,捣碎绞汁,涂抹患处,每日数次, 1~2天可愈。 主治:热毒疮肿,局部红肿热痛。 倪秋华 治摄领疮经验 方法:取槟榔、斑蝥各lO 克,全蝎、蝉蜕、冰片各5克,五倍子2.5克。用75%酒精150 毫升将上药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备用。每日用药酒外擦患处,直至痊愈,治疗3个月无效者停用。 主治:摄领疮,系颈项部癣疮,相当于西医颈部神经性皮炎,好发于颈项部,初起皮损为有聚集倾向的扁平丘疹,皮色正常或呈淡褐色,久之丘疹可融合成片,皮肤增厚干燥,稍有脱屑,呈阵发性剧痒。卢玉楠 治寻常疣经验...

  • 神经性皮炎 中医论治牛皮癣 摄领疮

    神经性皮炎 中医论治牛皮癣 摄领疮

      神经性皮炎,中医称为“牛皮癣”、“摄领疮”,与精神因素有关。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障碍、生活环境变化、衣领摩擦以及局部刺激,均可诱发本病。中医认为本病多由风、湿、热三邪蕴阻肌肤或血虚风燥,皮肤失养所致。   本病多发于颈部、上眼睑、肘窝、腘窝、会阴、大腿内侧、小腿伸侧等部位,称局限型;也有头、四肢、肩、腰等多处发病者,称播散型。常有对称性分布。皮损初起为扁平丘疹,干燥结实,久之丘疹融合斑块,逐渐扩大,皮肤增厚,干燥,发展成苔藓样皮损。自觉剧痒,夜间更甚。病程缠绵,常迁延数年。笔者几年来共收治神经性皮炎患者...

  • 辨治“摄领疮”神经性皮炎

    辨治“摄领疮”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中医称为“摄领疮”,多分以下三型进行辨治。 一、血虚风燥型:皮损处色淡或 灰白,肥厚粗糙,奇痒难忍,伴头晕 目眩,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妇女可 见月经量多。舌淡无苔,脉沉细。治 宜养血驱风润燥。处方:熟地20克, 黄芪15克,首乌、白鲜皮、防风各 12克,白蒺藜、川芎、当归、荆芥、地 肤子各10克,蝉蜕5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二、肝郁血燥型:皮肤奇痒,粗 糙肥厚,纹理加深,伴精神抑郁,失 眠头晕,口干咽燥,舌边尖红,脉弦 细。治宜疏肝养血润燥。处方:当归、 白芍各12克,鸡血藤、夜...

  • 补脾摄血治紫癜验案

    补脾摄血治紫癜验案

    验案:马某,男,12岁。双上肢远端、大腿、小腿、踝足部较密集的紫红色瘀点、瘀斑,压之不褪色20余日。外院诊为过敏性紫癜,经西药常规治疗,当时紫癜有所消退,但过后不断反复再现。诊见其面色萎黄,精神不振,述其肢体倦怠乏力,纳差,舌质淡苔白,脉弱无力。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尿常规均无异常。 辨证:脾气虚弱,固摄无权,血不循经,溢于脉外,瘀滞于皮下呈现紫红色瘀点瘀斑。治以补脾益气摄血,佐以化瘀消斑。处方:党参、黄芪、茜草各15克,白术、茯苓、山药各10克,牛膝、赤芍、炙甘草、砂仁各9克,丹参12克,大枣3枚,水煎分3次服,每...

  • 饮食调摄偏怯弱质儿童药膳调理

    饮食调摄偏怯弱质儿童药膳调理

    “偏怯弱质”是小儿体虚所表现出的以怯弱为特征的状态,属儿童亚健康八种状态中的一种、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常因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后天失于调护、疾病影响等原因引起,譬如先天怯弱、不足,孕母生性即怯弱或儿童属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又如后天原因,由于后天失于调护、相关疾病影响等原因,致使脾胃运化功能受损、气血生成不足,引起心之气血偏虚或胆气虚弱;还有环境问题,因为儿童成长过程、生活环境受到惊吓或是父母教育儿童方式不得当,这些均为引起儿童偏怯弱质亚健康状态的常见原因。 偏怯弱质状态儿童的常见表...

  • 补肾摄涎 治小儿流口水

    补肾摄涎 治小儿流口水

    处方:土炒白术12克,益智仁8 克。 用法:上方研成细粉,平分成12 包,每次1包,每日2次,温开水调 服,1周内服完。 功效:健脾燥湿,补肾摄涎。 主治:小儿流口水,中医辨证为 脾胃虚弱型,症见口水清澈,小便清 长,大便不实,舌淡苔白,脉沉弱, 指纹淡红。 陈 嵩...

  • 徐福松酸甘合以固摄培元案

    徐福松酸甘合以固摄培元案

    徐福松酸甘化阴经验探讨 徐福松(1940年-) , 字达一, 晚号一毛老人, 苏 南江阴人氏。 师承舅父外科大家许履和, 又为针灸邱 茂良、 外科顾伯华之高足, 为孟河马培之一脉传人, 尽得家学不传之秘。 先生初涉针灸, 撰述阔论十二经 筋。 后至外科, 揣摩医道, 熟谙千百载外科医籍, 终 赐缘致隐疾男科 [1]1 , 首创男科四大主症之 “腺、 性、 精、 育” , 是为男科纲目。 先生积数十年学术之经验, 勾勒男科之规范, 有执简御繁、 纲举目张之妙。 酸甘化阴之理论源自 《黄帝内...

  • 治崩漏 补气摄血 固本止崩汤

    治崩漏 补气摄血 固本止崩汤

    李某,女,38岁,2014年4月21日就诊。 患者主诉月经不止52天。患者52天前月经来潮,量适中,夹有小量血块,色暗红,无腹痛、腰酸等症,一周后月经未干净,在附近诊所就医,给予抗炎、止血治疗,无明显效果,后曾陆续就诊3位中医,均效果不佳,月经仍然未止,出现身重,腰背酸痛。观其患者见体胖,面色苍白,表情焦虑,舌淡,苔薄白,左寸脉浮数,右尺脉弱。 辨证:脾肾两虚,气不摄血。 治法:脾肾双补,补气摄血。 方药:生黄芪30克,当归5克,防风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熟地15克,菟丝子15克,仙鹤草3...

  • 妇人妊娠 调养心神 当以摄养

    妇人妊娠 调养心神 当以摄养

      妇人妊娠,当以摄养。医家徐之才有论:“缓带自持而持之,沐浴浣衣,无处湿冷,无著炙衣”,也即讲究卫生,衣着宽大清洁,衣带不宜紧束,以免影响胎儿发育。除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饮食营养   孕妇妊娠需足够的营养,以供给胎儿所需营养物质。古人倡导:孕早期应“饮食精熟,酸美受御,宜食大麦,无食腥辛”,孕中期应“食稻麦,其羹牛羊”,孕后期应“调五味,食甘美”。以上均说明孕妇应注意饮食有节,富于营养,这是母婴健...

  • 固摄止血 吴玫玫治疗经间期出血方

    固摄止血 吴玫玫治疗经间期出血方

    名医治经间期出血(肾阴虚)方 处方:女贞子、旱莲草、生地、熟地各15克,龟版胶(烊化)、山栀子各12克,地骨皮10克,黄柏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肾滋阴,清热止血。用于治疗经间期出血,中医辨证属肾阴虚型。症见月经干净后10 天左右,阴道有少量流血,下腹隐痛,腰膝酸软,口干咽燥,大便干少,舌红苔少,脉细数。 创方者:吴玫玫 名医治经间期出血(肾阳虚)方 处方:仙茅10克,仙灵脾、枸杞子、鹿角胶(烊化)各12克,黄芪20克,艾草炭、红枣各9克,炙甘草6克。 用法:...

  • 月经先后无定期 治当平衡阴阳摄血调经

    月经先后无定期 治当平衡阴阳摄血调经

    王某,女,16岁。 患者月经先后无定期,经行10余日方净。前医用八味逍遥散、四物汤等方加减治疗未果。今正值月经期,量多已1周,求治于笔者。 刻诊:精神不振,少腹稍有疼痛,大便不畅,腰酸,舌质胖淡,苔薄白,脉细数。 分析:此乃女子青春初潮,肾阴阳双亏,症以阴虚为主。肾中阴阳失调致冲任不固,治当平衡阴阳,摄血调经。 方药:太子参10克,生地15克,炒白芍10克,女贞子10克,龟板10克,旱莲草9克,覆盆子10克,肉苁蓉10克,淫羊藿10克,甘草3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 复诊:服药后经净,偶...

  • 崩漏(冲任不固)治则调摄冲任

    崩漏(冲任不固)治则调摄冲任

    崩漏是妇女非行经期间阴道出血的总称。临床以阴道出血为其主要表现。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的称漏。西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等所出现的阴道出血,皆属崩漏范畴。崩漏是妇女月经病中较为严重复杂的一个症状。 陈宝贵教授临床中体会凡见到崩中漏下或月经过多,属于脾肾两虚而致的均用固冲汤治疗。脾为后天之本,脾气健旺,气血生化有源,则冲脉盛,血海盈。肾为先天之本,肾气健固,封藏有司,则月事能按期而来,适度而止。若脾虚而不摄,肾虚而不固,以致冲脉滑脱,则血下如崩或漏下难止。对于舌淡齿痕,面...

  • 饮食调摄胎孕保健

    饮食调摄胎孕保健

    1、饮食调摄   调节孕妇饮食,目的在于滋生气血,使胎儿化育有源,并为分娩、哺乳打下基础。孕妇的饮食当以新鲜清淡、富有营养、易于消化、饥饱适中力原则,又当谨慎忌宜。而且,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要求。   孕早期(自受孕至妊娠3月),胎儿发育缓慢,加上妊娠反应,饮食宜少而精。孕妇可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食品及略带酸味的开胃之品,以新鲜蔬菜瓜果为佳,忌食腥辣刺激之品,以免加重恶阻。   孕中期(妊娠4~7月),胎儿增长加快,孕妇宜摄食富有蛋白质、钙、磷的食品。稻谷、豆类及肉鱼蛋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含于蛋黄、乳类、...

  • 便血老人 让血得以固摄 补气养脾胃

    便血老人 让血得以固摄 补气养脾胃

      有一些老人经常会莫名其妙发现自己有便血的情况,到医院检查也没发现什么毛病,特别是到了秋冬季节,气候干燥,老人更加容易出现这种大便出血的情况。面对这种无病的便血,其实可以选择一些中医中药的方法来调理。   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医院重症病房主任何启扬表示,老人出现肉糜便血多是由于脾虚不能摄血,容易出现面色■白、唇甲淡白,大便时肛门下坠感。便血的老人要适当地补气、养脾胃,让血得以固摄。   补气健中方:黄芪20克、白术10克、党参15克、升麻5克、血余炭10克、柴胡5克、槐花10克、地榆15克、仙鹤草15...

  • 防伤肝 限制糖的摄入

    防伤肝 限制糖的摄入

    肝脏对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生活中,要想保护肝脏这所“工厂”正常运行,就要注意以下环节: 首先,要避免各种损伤肝脏细胞的因素,预防病毒性肝炎,减少药物、酒精等毒性作用。现在社会老龄化,老年人因病用药多了。“是药三分毒”,吃进去的药物都得经肝代谢。因此,除了医师开的处方药,不可随便吃药。 戒酒或是少喝酒,尤其不要在酒桌上劝酒。研究表明,每天喝进去的酒精大于50克就会引起酒精性肝损害,这个量折合成50度的白酒是2两,13度的葡萄酒为半斤,普通啤酒则为2瓶。...

  • 尿频 固摄止尿 缩泉丸验案

    尿频 固摄止尿 缩泉丸验案

    王某,女,55岁。 主诉:尿频、尿急1年,加重1周。 患者小便频数1年余,西医系统检查后,诊断膀胱括约肌松弛,疗效不佳。患者来中医求诊,症见尿频尿急,白天约20分钟1次,夜尿15次左右,腰部酸痛,纳食一般,大便稀溏,脉沉细,舌淡,苔白厚。 中医诊断:尿频(肾气不固,脾虚湿蕴)。 治则:补脾益肾,固摄止尿。 组方:炒白术20克,乌药9克,益智仁15克,山药15克,薏苡仁30克,茯苓10克,续断10克,杜仲10克,川牛膝15克,桑寄生15克,覆盆子15克,金樱子10克,狗脊15克,菟丝子10克,...

  • 肾病综合征 调治纵擒宣摄法

    肾病综合征 调治纵擒宣摄法

    纵擒宣摄法是通过宣泄与固摄功能相反的药物配伍,调节脏腑机能的太过与不及。所谓脏运不及,纵而宣泄,使其张之;脏运太过,擒而固摄,使其敛之,它是“宣可祛壅”“涩可固脱”两种治法的结合,具有宣泄滞壅与固摄精气的反向调节作用,使滞与泄相反的病机状态归于平复。 疾病在多数情况下,脏腑机能失调只表现为一种病势状态,但在有些慢性病症中可存在两种病势相反的状态,如肾病综合征既有精微下漏的尿蛋白,又有水湿潴留的水肿;在部分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中既有肠津不固的大便稀,又有...

  • 脱肛治验 升举固摄益气清利

    脱肛治验 升举固摄益气清利

    脱肛又名人洲出、截肠、肛门脱出、肛肠脱出等,《诸病源候论·卷之十七·痢病诸候·脱肛候》谓“脱肛者,肛门脱出也”,是指肿物(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部分乙状结肠)自肛门脱出于肛外的疾病。《临证指南医案》有“脱肛”专篇,然列案有限,解案失准,邹滋九谓“观先生治脱肛之症,亦不越乎升举、固摄、益气三法”,简明扼要,却遗清利一法。而徐灵胎“评点《指南》多所攻击”,于此篇治验评失公允。华岫...

  • 补脾摄血治血小板减少症

    补脾摄血治血小板减少症

    枸杞子、党参各15克,红枣10枚,鸡蛋2只。 将枸杞子、党参、红枣洗净,鸡蛋洗干净。同入锅中,加适量水,先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5分钟;取出鸡蛋剥除蛋壳,再煮30分钟。 佐餐食用,吃蛋饮汤。每日或隔日1次,连服7日。 此方有补脾摄血,益气养血之功效,适于治血小板减少症,证属脾不统血,症见皮下有出血点,精神不振,气短乏力,头昏心慌者。...

  • 治疗多寐案 燥湿培土化痰湿 急宜固摄精气神

    治疗多寐案 燥湿培土化痰湿 急宜固摄精气神

    张恩树是扬州市名中医,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任氏“然”字门中医内科第十二代传人。业医50年,临证喜用经方,自创时方,长于内科疾病的治疗。笔者有幸侍其左右,收益良多,现将吾师治疗多寐案三则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燥湿培土化痰湿 赵某,男,63岁。患者多寐欲卧3月余,日趋严重,胸闷,纳差,痰多,恶心,形体肥胖,舌苔白腻,脉象濡缓。查脑电图未见异常。证属痰湿困脾,脾阳不振;治以燥湿培土,以化痰湿。处方:藿香10克,佩兰10克,炒苍术10克,川厚朴10...

  • 晨起鼻痒 喷嚏半年余 自拟益气祛风摄津汤

    晨起鼻痒 喷嚏半年余 自拟益气祛风摄津汤

      湖北省鄂州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朱祥麟是湖北名医。他倡言六气皆能化风、五脏病变皆能生风的学术观点,倡导奇经八脉辨证论治,认为八脉辨证可以羽翼脏腑辨证。笔者今以治疗鼻鼽为例,简介其学术理论,以飨同道。   朱某,女,31岁,1994年9月9日初诊。   主诉:晨起鼻痒、喷嚏半年余。患者每晨起出户,遇冷气即发鼻痒、喷嚏频作、流清鼻涕半年余。先以为是感冒,初服伤风感冒胶囊有效,后不效。经西医诊断为过敏性鼻炎,服西药消炎、抗过敏治疗,效不显,遂求治于中医。   刻诊:鼻痒,喷嚏频作,鼻流清涕,伴口干少饮、恶...

  • 气不摄血鼻出血 补气养血治鼻衄

    气不摄血鼻出血 补气养血治鼻衄

    患者徐某,男,12岁,2014年12月10日初诊。 患者因反复鼻出血3年余就诊。患者诉每月均会有鼻出血,次数不等,出血量在10~15毫升左右,曾于当地卫生院治疗,用药具体不详,未见好转,遂前来就诊。刻下症见:畏寒,头晕,乏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二便调,舌淡,苔白滑,脉细。既往无特殊。 西医诊断:鼻出血 。 中医诊断:鼻衄。 病因病机:气不摄血。 治疗原则:补气养血。 处方:黄芪3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