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
-
正确护肤 保护皮肤屏障 科学喝水 维持水油平衡
秋天已至,许多人发现,自己的皮肤变得暗淡无光泽,干燥紧绷,还出现了起皮、脱屑的情况,甚至伴有红肿瘙痒等不适。为什么秋天皮肤容易干燥呢?针对皮肤干燥问题,又有哪些应对的措施呢? 秋季气温转凉,降雨减少,使得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中医认为秋天燥邪当令,而燥邪具有损伤人体津液和阴血的特点,最容易伤及肺脏,造成肺阴亏虚等证候。肺与皮毛互为表里,肺阴亏虚之时,皮肤也会因为失去津液和阴血的濡养而变得干燥。 人体的皮肤可以分为三层,由表到里依次为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表皮层和皮肤表面的水脂膜...
-
性早熟的患儿最好应首选中药 调节阴阳平衡
性早熟,是一种以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目前,中国女孩以9~10岁开始乳房发育,13~17岁出现月经初潮为正常,男孩青春期发育比女孩迟2年。性早熟一般是指女性小于8岁、男性小于10岁出现青春期发育征,即女孩出现乳房、外生殖器发育,月经来潮等,男孩出现阴茎、睾丸发育,伴喉结、声粗等。 性早熟可导致儿童体格增长过早加速,骨骺融合提前,生长期缩短,最终导致患儿成人后的身高低于按正常青春期发育的同龄正常儿童的身高,且性早熟儿童虽性征发育提前,但心理、智力发育水平仍为实际年龄水平,过早的性征出现和生殖器官...
-
月经先后无定期 治当平衡阴阳摄血调经
王某,女,16岁。 患者月经先后无定期,经行10余日方净。前医用八味逍遥散、四物汤等方加减治疗未果。今正值月经期,量多已1周,求治于笔者。 刻诊:精神不振,少腹稍有疼痛,大便不畅,腰酸,舌质胖淡,苔薄白,脉细数。 分析:此乃女子青春初潮,肾阴阳双亏,症以阴虚为主。肾中阴阳失调致冲任不固,治当平衡阴阳,摄血调经。 方药:太子参10克,生地15克,炒白芍10克,女贞子10克,龟板10克,旱莲草9克,覆盆子10克,肉苁蓉10克,淫羊藿10克,甘草3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 复诊:服药后经净,偶...
-
平衡整脊术 颈肩疼痛临床应用 任督并调理筋法
平衡整脊术,是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骨科前辈总结和积累下来的运用手法治疗脊柱劳损病的宝贵经验总结。广东省名中医招仕富教授和湛江市名中医范纪钦教授对平衡整脊术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笔者师从范纪钦教授,对平衡整脊手法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发挥。 创立与发展 广东省名中医招仕富自1988年创立研究平衡整脊手法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于2003年整理总结出《平衡整脊三部十八法》(2003年湛江市科技攻关科研课题),获得湛江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湛江市名中医范纪钦在平衡整脊手法的基础上,进...
-
肌筋膜炎好发于腰背部 平衡火罐疗法
45岁的刘女士(化姓)近半年来腰背部持续僵硬、发凉、疼痛,在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经检查后,在排除腰背部骨骼方面的疾患后,初步诊断为肌筋膜炎。 肌筋膜炎好发于腰背部,是指肌肉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又称“腰背肌损伤”,即常说的腰背痛。其病因多为寒冷、潮湿、外伤或睡眠位置不当及慢性劳损,使局部的腰背肌筋膜即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变性等症状。临床常表现为持续或者间断的慢性肌肉沉重、疼痛、酸软无力、麻木僵硬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结合刘女士病痛症状,医生中医辨证后建议刘女...
-
“筋”与“骨”颈椎病推拿诊疗“筋骨平衡疗法”
“筋骨平衡”理论在颈椎病推拿诊疗中的应用 现代经济飞速发展伴随的是人们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和超负荷的社会压力。为了追赶社会的步伐, 人们必须长时间伏案工作, 这使得颈椎持续处于以屈颈为主的复杂运动模式。这种模式会造成颈椎关节、椎间盘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损伤、退变进而导致神经根、椎动静脉、颈交感神经以及颈段脊髓受到压迫或刺激, 产生继发性损害而形成颈椎病[1]。颈椎病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不同, 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2]。颈椎病的发生大多集中在过度用颈人群, 其中...
-
冠心病 平衡膳食防治法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冠心病的发生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密切相关。医食同源,药食同根,选对食物,可以辅助药物,起到保护心血管、防治冠心病的作用。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应优先选择一些对心血管健康有益的食物。 在主食方面可选燕麦片、麸皮面包、杂粮米饭、八宝粥等。燕麦片以及麸皮面包中含有葡聚糖,它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杂粮米饭、八宝粥中含有丰富的不溶性膳食纤维。膳食纤维一方面具有促进肠道蠕动,防治便秘等作用,另一方面,也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 副食方面可选择蘑菇、香菇、金针菇、海带、紫...
-
中医治失眠 内服中药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由于记者工作压力大,日常生活不规律,导致失眠已成记者头等疾患。有许多记者朋友由于自身意识不够,甚至自充医师乱服药,导致药物依赖性助眠,常常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期,长期失眠还会引发其他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等。 中医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为营卫失和,阴阳失调。其病位在心,与肝、胆、脾、胃、肾关系密切。中医治疗失眠一般从四个方面入手: 内服中药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中医将失眠分为实证和虚证,针对不同的证型,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实证见肝郁化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痰热内扰,用温胆汤加减。虚证若阴虚火旺,用黄连阿胶...
-
老糖友练平衡“金鸡独立”
各种慢性病人群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最容易发生跌倒。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项针对养老院的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跌倒的几率比正常人高了4倍。在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跌倒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光伟认为,很多糖尿病患者走不稳是事实,但具体的原因国内正在研究,已知的“糖尿病足”可能是造成糖友平衡能力差的一个原因。 301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生刘新胜说,糖尿病眼病、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均可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跌倒。此外,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也容易造成...
-
基于中医阴阳理论认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VEGF与PEDF的平衡关系
阴阳学说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用来概括自然 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 [1 ] 。阴 阳学说被广泛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生理功能、 病 理变化, 并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贯穿中医药实践的 全过程。糖尿病属于中医的“消渴” 范畴, 糖尿病视网 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中医病名为“消渴目 病” , 属于中医“视瞻昏渺” “云雾移睛” 等范畴。DR 作为糖尿病主要的微血...
-
失眠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是脏腑失调失去平衡的结果
失眠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就是人体的阴阳失调,阳不入阴,导致人体气血脏腑失调,失去平衡的结果。 临床上主要分为肝火扰心、痰热扰心、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胆气虚等五种类型。 肝火扰心: 这种类型的人一般都会失眠多梦,严重的彻夜不眠,容易烦躁发怒,伴有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等症状。 治疗这种类型的失眠需要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中成药可以试试龙胆泻肝丸、泻肝安神丸、养血清脑颗粒、解郁安神颗粒、百乐眠胶囊等等。 注意要多调节情绪,多与家人...
-
胃病诊疗的十种平衡思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内科学专家董建华治疗脾胃病提出“通降”理论,著名中医脾胃病专家唐旭东在“通降”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脾胃病辨证新八纲。笔者在学习实践的基础上,认为在“通降”理论基础上的辨证新八纲,实际上就是平衡疗法,于是在此基础上提出胃病诊疗的十种平衡思维。 1调升降失衡 脾主升,胃主降,该升不升,该降不降,升降就失衡,因此消化道疾病的治疗原则之一就是恢复脾胃的升降功能。如健脾益气以止泄,益气升阳以止血,补气升提治下陷,升...
-
小儿咳嗽方 治以调畅气机平衡阴阳
李敬孝系黑龙江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50余年,对经方的运用见解独到,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其治小儿咳嗽经验总结整理如下。 典型医案 张某,女,5岁,2023年9月4日初诊。患儿1个月前因肺炎住院治疗,治愈出院后出现自觉头热,体温波动在36.2℃~36.8℃之间,该症状夜间较重,干咳,少痰,易过敏,易感冒,食欲好,多食易饥,消化不良,大便稍干,小便黄。舌质淡,苔白,舌尖略红,脉细数。 诊断:咳嗽(内伤发热,证属余邪未尽)。 治...
-
中国“古琴”按摩经脉 调节情绪平衡脏腑
中国的“古琴”具备修身养性、教化天下、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的意义。古琴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生命观与道德观。对于人生修养、养性修身、立命进德有莫大助益,其松沉旷远的音色、舒缓简淡的曲调以及宁静庄重之仪容,其中所蕴藏的古朴宁静的意境,传达着静远淡逸的气息,能唤起恬淡悠远的回忆,令人返于原始本然之故乡,这对于紧张而焦虑的现代人实在是非常重要、弥足珍贵。东汉刘向《琴说》论鼓琴用于明道德、感鬼神、美风俗、流文雅等,基本系儒家思想,至唐代薛易简论鼓琴之作用,则兼有佛家绝尘出...
-
春分时节保健养生 保持阴阳平衡
春分时节,人们在保健养生上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春分过后,要避免情绪的波动,调理情绪颇为重要。应当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多做户外活动,放松身心。 要注意食物的阴阳互补。有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疾病的患者要注意,此时的饮食调养应尽量避免偏寒偏热偏升偏降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需要添加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配上蛋类等滋阴食材。 春分后,吃有养阳功效的韭菜,可增强人体脾...
-
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中首先提出“生命以负熵为生”,第一次从非平衡热力学角度,诠释出生命的本质。非平衡热力系统是研究物质内部能量变化理论的规律,与中医理论在细节上有许多契合点。非平衡热力理论将阴阳理论公式化、数据化。 ●在一定时空中,阳区温度逐渐下降,阴区温度逐渐上升,此所谓阴阳互化;温度高低是相对的,没有低温就没有高温,此所谓阴阳互根。阴阳互化中产生热效力,从阳明到少阳到太阴到厥阴,不同的温度梯度产生相对应的热力效应。 ●当人体受到环境不良能量...
-
秋分养生保健 应顺应阴阳平衡规律
秋分过后,真正意义的秋凉开始。养生保健也应顺应阴阳平衡的自然规律,情绪起居饮食运动等调整均应以“平衡为度”。 平静情绪 秋风萧索,万物由盛转衰,草木由荣转枯,逐渐呈现一派萧条颓废的景象。秋天自然界的萧瑟,使人容易触景生情,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易在他们心中引起萧条、凄凉、垂暮之感,勾起忧郁的心绪。此时情绪调养应保持安宁平静,以缓和秋天的肃杀之气对人心理上的影响。精神调节顺应秋气的特性,保持宁而不躁,敛而不泄,清而不浊,神气内敛,做到清静养神,排除杂念,达到心境宁静之状态。秋分过后适...
-
五音入五脏 调理气血和脏腑阴阳平衡
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把人的体质分为九种,分别是:平和、阳虚、阴虚、痰湿、湿热、气郁、气虚、血瘀、特禀。其中比较健康的平和体质仅占32.75%,其他8种偏颇体质占到了67.25%。 古琴五音入五脏,可调理气血和脏腑阴阳平衡,明白自己的体质有针对性的多听相应的调理琴曲,对改善偏颇体质很有帮助。下面为您介绍几种体质特性及调理曲目。平和质的人身体基本健康,暂不论述。 气虚体质 气虚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所谓气,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由肾中的精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