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

  • 四味贴治周围性面瘫40例全部见效

    四味贴治周围性面瘫40例全部见效

      配方及用法:取马钱子0.6克研末,斑蝥(去头足翅)3个,巴豆(去壳)3粒,加生姜(去皮)并捣研成糊状,置于伤湿止痛膏上。药糊面积直径为2厘米,贴于患侧牵正穴,4个小时后揭下。老幼患者适当减少敷贴时间。   疗效:本法共收治40例,痊愈(眼睑闭合良好,面肌功能也基本恢复)36例;好转(临床症状改善,尚有不同程度的面肌功能障碍)4例,总有效率100%。(林茂)   引自:1997年4月3日《老年报》   来源:《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 周围性面瘫 可试试苇管灸

    周围性面瘫 可试试苇管灸

    周围性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以患者自觉一侧眼睑闭合不全,口角下垂,鼻唇沟平坦,额纹变浅或消失,面肌不能随意运动为主要症状。中医学认为,该病多因脉络空虚,外感淫邪,使面部经气不畅,气血不和,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对于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方法颇多,如针灸、理疗、按摩、中西药物等,均有一定的效果。用苇管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可能有些医生比较陌生,但苇管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以其悠久的历史,良好的疗效,流传于世。 苇管灸是利用芦苇的根茎部分制作灸器,插入耳内施灸的一种方法。...

  • 中药湿敷辅治周围性面瘫

    中药湿敷辅治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巾医称之为“门僻”、 “口眼歪斜”。此病发病急、进展快,无明显先兆症状,可发于任何年龄。笔者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在常规约物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敷,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取白附子、川芎、红花、防风、白芷、当归、僵蚕各12 克,全蝎10克。诸药装入布袋扎紧袋口后放入药锅内,加水2500—3000毫升,充分浸泡后大火煮沸,而后将2 条毛巾投入药锅内,温火续煮30分钟,降温至45~ 550C,将毛巾拧至半干(不滴水),敷...

  • 周围性面瘫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

    周围性面瘫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

      口眼歪斜,又称周围性面瘫。多发于春秋两季,不受年龄所限,但青壮年发病较高,男性略多。其以发病突然,口眼歪斜﹑目不能合为特征。多因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而入,以致气血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中医认为,本病主因患者平素气血方虚﹑忧思恼怒﹑外邪侵袭所致。笔者临床体会,口眼歪斜急性发作时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的方法,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针刺   治法:祛风散寒,疏经活络。取穴以手足阳明经为主,手足少阳经为辅。   处方:患侧取太阳﹑攒竹、丝竹孔、悬颅、率谷、下关、颊车、地仓﹑四白﹑翳风、风池...

  • 面瘫治疗,周围性面瘫,逆向思维执两用中

    面瘫治疗,周围性面瘫,逆向思维执两用中

    崔公让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 崔公让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医师学会理事,全国第5、6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崔公让教授从事中医药防治周围血管疾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较高的学术地位。崔公让教授不仅擅长诊治周围血管疾病,在周围性面瘫的诊治方面也有独到见解。 周围性面瘫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医认为本病以“虚”为本,正气卫外...

  • 浅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与周围性面瘫

    浅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与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是茎乳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所导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主要以一侧面部表情肌群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如患侧额纹、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斜,鼓腮漏气,甚者出现耳后疼痛、疱疹,舌前2/3味觉减退等[1]。周围性面瘫属于中医“僻”“口眼斜”“口僻”等范畴。笔者在长期临床观察中发现,患者面瘫发病的左右侧与情绪及外邪关系密切,左侧面瘫者发病前多有情志失调,右侧面瘫者则多由感受外邪所致,故而提出左侧面瘫从肝论治,右侧面瘫从肺论治...

  • 周围性面瘫 头面部穴位针刺配合中药

    周围性面瘫 头面部穴位针刺配合中药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是以一侧口眼㖞斜、眼睑闭合不全、面部肌肉运动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1]。目前临床多采用针灸或营养神经、激素类药物等方式治疗[2]。针灸治疗面瘫效果较西药好,但治疗周期较长,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治疗周期,且愈后较佳[3]。现将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关于面瘫的论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筋》言:“足阳明之筋……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

  • 周围性面瘫中医针灸疗法

    周围性面瘫中医针灸疗法

      中医针灸疗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众观古今史册,对针刺治疗面瘫有着大量的记载和临床报道,临床实践表明,周围性面瘫也是针灸适应症之一。然而,近20多年来部分中西医对周围性面瘫提出在急性期“一周内不宜针刺治疗”的观点,笔者认为此说不妥,现将对“针灸宜在发病一周后进行”观点提出的看法和质疑列举如下,与同行们商榷。   历代中医文献没有否定面瘫一周内治疗的说法:自《黄帝内经》到现在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从古到今中医对针灸治疗面瘫的效果没有怀疑或提出一周内不宜针刺治疗的...

  • 崔公让治疗周围性面瘫案一则

    崔公让治疗周围性面瘫案一则

    全国名中医崔公让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崔公让从事中医药防治周围血管疾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较高的学术地位。崔公让不仅擅长诊治周围血管疾病,在周围性面瘫的诊治方面也有独到见解。 周围性面瘫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医认为本病以“虚”为本,正气卫外不固,而致外邪入侵面部经络,气血阻滞,经脉失养,以致肌肉弛缓不收,其中以“风邪”“寒邪”为首要病因。西医认为本病多由病毒感染引...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