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
-
五个小偏方治疗足跟骨质增生有奇效
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收集民间五个小偏方治疗足跟骨质增生有奇效,如下: 1、取没食子40克、皂角20克,二药研成细末,加米醋调成糊状,贴敷患处,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10次为一疗程。 2、取鲜川楝叶30-60克,红糖适量。两者混合捣成膏状,外敷足跟疼痛处,24小时后更换,一般2-3次疼痛可消失。 3、取仙人掌适量,先将仙人掌两面的毛刺用刀刮去,然后剖成二半,用剖开的一面敷于足跟疼痛处,外用胶布固定,敷12小时后再换另半片,冬天可将剖开的一面放在热锅内烘3-4分钟,待烘热后敷于患...
-
老中医分享根治中老年人足跟痛偏方
老中医分享根治中老年人足跟痛偏方:取川芎45克,将其研成细末,分成3份,分别装入小布袋内缝好,把药袋放入鞋里,直接与患足痛处接触,每次用1袋,3袋交替使用,换下的药袋晒干后可继续使用。10天为一个疗程。 本站之前更新过多篇治疗足根痛的偏方,读者反映还是不错的,但也收到一些读者的电话咨询,说使用起来不太方便,希望我能另外提供一些更简便有效的方法。这些读者的反馈并不奇怪,临床上对一个病其实有着不同的治疗方案,但具体到一位患者时,究竟哪个方案最为适合,得试过才能最终知道。下面我结合一个病例来多介绍几个方案。 ...
-
五个小偏方治疗足跟痛有奇效
足跟痛,是指足跟的一侧或者两侧发生疼痛。足跟痛一般不红不肿,但是会影响人的行走,对于工作需要长期站立或者是行走的人来说,很是不便。中医认为,足跟痛的病发主要是由于肝肾亏虚,筋骨失养造成的。另外,外感风寒湿邪也会导致足跟痛。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收集民间五个小偏方治疗足跟痛有奇效,如下: 牛膝透骨草方 【组成】牛膝、透骨草、大黄、黄柏、威灵仙、独活各30克,芒硝5克,陈醋250克。 【做法】将前六味药物用纱布包好,放入锅中,加入约3000毫升水,煎沸30分钟后,取出药包,把药液倒入盆内,加入芒硝、醋,搅拌...
-
用蒸豆腐熏脚治好了足跟痛
几年来我没什么大病,就连感冒也没得过。但是不知什么原因,我的脚突然不能走路了,一走路脚后跟就会钻心似的疼。养成锻炼习惯的我,怎么能耐着性子呆在家里呢?怎么办?去看医生。医生说,这种病是一种老年人的顽症,只能吃点药止痛,在家里走一走,但时间不要太长。天哪!怎么会得这种顽症呢?我非常苦恼,甚至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正在这时,有一位朋友告诉我说,用蒸豆腐就能根治脚后跟痛。我按她说的办法,把老豆腐蒸透了,取出放在脚盆里,先将脚放在豆腐上方熏,等豆腐不太烫的时候,再把脚踩下去。豆腐凉了再热。如此反复做了5天,脚就不痛了。我用...
-
用此偏方治足跟痛有较好疗效
配方及用法:取鲜仙人掌一片,两面的刺用刀刮去,然后剖成两半。将剖开的一面敷于脚疼痛处(冬天可将仙人掌剖开的一面放在热锅上烘3~4分钟后趁热敷),外面用胶布固定,经12小时后再换另半片敷,2~3周症状全部消失。晚上贴敷较好。 注意:治疗期间应穿布鞋;应适当活动,使气血经络疏通,利于病早愈。 荐方人:陕西西安医院大学 周熙平 引自: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老病号治病绝招》 来源:《秘验偏方大成》第3178条 百姓验证:江苏响水县建设局李猛,男,45岁,公务员。他来信说:“我县陈港镇新东居委会赵思英,...
-
用热醋浸脚法治好了足跟痛
跟骨骨刺属骨性关节炎,即骨质增生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多发于中老年人。一般临床表现为明显的足跟痛,伴麻胀痛,疼痛以初立或初走时明显,尤以晨起下床开始站立或走动时疼痛剧烈,活动一阵后疼痛反而减轻,但久站久行后疼痛则又加重。疼痛一般在局部。 我患足跟痛多年,用醋(米醋也可)1000毫升适当加热,将脚浸在热醋中约50分钟,醋温下降后再适当加热,这样连续浸泡一个多月,我的足跟痛竟治好了,上街行走也不觉得痛了。另外,我还长期患脚气病,每到晚上时奇痒难忍,这次用热醋治足跟痛的同时,我意外发现多年的脚气病也治好了,至今没...
-
治足跟溃疡中药外用方
高某,男,58岁。2012年3月7日初诊。2年前左小腿外踝、足跟处外伤,经在某院治疗后,惟足跟处伤口至今不敛。患者述其平时伤口处有少许黏液渗出,经常用硼酸粉开水浸液后纱布湿敷,暂能缓解。近半年来午后及晚间稍有痒感。查见左足跟处有1.2×1.0平方厘米大溃疡面,深5毫米,皮肤呈淡紫红色,有较多黄色黏液附着。化验空腹血糖、尿十项、血常规、跟骨X线摄片均正常。诊断:足跟溃疡。证属病程较久,湿热蕴结,血络瘀阻,肌肤失养而致溃疡。治则:渗湿清热,活血化瘀,生肌敛口。处方:土茯苓30克,萆薢30克,薏苡仁30克,黄柏3...
-
治脚垫 足跟痛 鸡眼足癣方
治鸡眼方 处方:生石灰30克,糯米20克。用法:生石灰加冷水100毫升冲泡,1天后滤出石灰水。将 20克糯米放入水中浸泡24小时,即可使用,可供数次使用。用时将浸泡过石灰水的糯米2~6 粒敷在鸡眼上,用胶布固定,24小时更换1次,直至鸡眼除尽。一般在7日内可显效。功效:解毒蚀腐,收敛止血。主治鸡眼。 梁世贤 葱内膜除鸡眼 先将脚放在热水里泡15-20分钟,然后用剪刀将鸡眼周围的坏死白皮剪掉,再用带浆的葱皮擦鸡眼口周围,最后将葱内膜贴到鸡眼口上。为防止葱掉下来,可用橡皮膏将其固定住。隔一天重复一次。 治脚垫...
-
中药迅速消除足跟痛
足跟痛多见于中老年人,属中医骨痹范畴。病因多与年老肾亏劳损、外伤和感受寒湿有关。以足跟肿胀疼痛、局部压痛、行走困难为特征。中药治疗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及时缓解疼痛,迅速消除症状。 内服法以活血补肾、通络定痛为法。药用熟地、鸡血藤各30克,当归、牛膝、地龙、丹参(后入)各15克,透骨草、威灵仙、木瓜各12克,皂角刺、穿山甲(先煎)、三七末(冲服)各9克。每天1剂,水煎3次,兑酒少许,分3次服。15天为1疗程,直至局部体征及伴随症状消失。治疗期间,应加强足部防寒保暖,减少活动,避免负重。妇女月经期及孕妇禁...
-
熏洗治疗足跟痛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症,其主要表现为足跟或脚底有酸胀感,有时呈针刺样痛,影响走路,发病多与慢性劳损有关。用"五川灵仙汤"熏洗治疗足跟痛一般在2周左右即可治愈。现将该方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川芎20克,川乌20克,川牛膝30克,川断30克,川椒20克,威灵仙30克,木瓜2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玄胡2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芒硝(另包)50克,食醋25毫升。 用法:将前12味药物放砂锅内,加冷水3000毫升左右,浸泡1一2小时,煎沸30一40分钟,倒入盆内,加入芒硝、食醋,搅匀。先用热气熏...
-
治足跟骨刺 骨质增生方
治足跟骨刺方 川芎45克,研为细末,分别装在3个薄布袋内,每袋15克左右。将药袋放在鞋内足跟疼痛处,每次用药1袋,每天换药1次,换过的药袋晒干后可再用。一般7天后疼痛明显缓解。 治骨质增生方 生麻黄、制马钱子各20克,乳香、没药各30克,冰片10克,小米(炒焦)200克。上药共研细末,用温开水调成糊状,分数次外敷患处,以干净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更换1次,至愈为止。(本方只可外用,不可内服)。 治水土不服方 陈茶叶、台乌药、谷芽、厚朴、神曲、枳壳、山楂、陈皮各6克,泡水代茶饮,可缓解水土不服引起的腹胀、腹泻、食欲不...
-
喝药粥缓解足跟痛
足跟痛常见于中老年人。中医认为,此病与素体亏虚以及感受外邪有关。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不健,跟骨疼痛,也可由于外邪侵袭导致局部疼痛发作,当以补益肝肾,强健筋骨,防止外邪侵袭为治。治疗可通过中医辨证分型,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不同的药粥治疗。 风邪侵袭型 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行走不利,行走则疼痛加剧,或伴畏风、舌淡苔薄白等。治疗应祛风通络,可选用生姜萝卜粥:大米50克、生姜3 片、萝卜50克(切小块)、蜂蜜 30毫升。大米先熬粥,快熟时加入萝卜块,待熟时加入生姜片,再煮一二沸,关火后加入蜂蜜调匀即可。分2次当...
-
足跟痛患者鞋里放包川芎粉
足跟痛患者可取川芎45克,将其研成细末,分成3份,分别装入小布袋内缝好,把药袋放入鞋里,直接与患足痛处接触,每次用1袋,3袋交替使用,换下的药袋晒干后可继续使用。山东济南张正修 江苏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魏睦新点评: 中医认为,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善于行走到人体周身,发挥活血、消淤、止痛的作用。川芎外用不仅有效,还很安全,可以试用。 另外,每天用温水泡足3次,每次15~20分钟,并进行足跟部自我按摩,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具有活血通络、消炎止痛的功效。穿有弹性的软底鞋或在鞋底部放置海绵足跟垫,可减少局...
-
中药外洗治“足跟痛”
很多老年人经常感觉脚后跟痛,特别是走路较多时,足跟部位总是隐隐作痛,十分难受。足跟痛,医学上称“跟痛症”,常见于跖筋膜炎、跟骨下脂肪垫炎、足跟滑膜炎、跟骨骨刺等病症,与劳损和退变有密切关系。 祖国医学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足跟痛多由于中老年人肝肾亏损,筋骨失养,再加上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而发病,用中药外洗有一定疗效。 肝肾亏虚型足跟疼痛,伴有腰膝酸软、头目眩晕、失眠、耳鸣、肢体乏力等症。治法宜滋补肝肾、强筋壮骨,给以补肾壮骨汤:熟地、枸杞、山药各20克,茯苓、泽泻、木瓜、威灵仙各15克...
-
治足跟痛偏方 木灸疗法
木灸材料木条数根,电炉一个,牛皮纸若干张。取长约15-20厘米,直径2-5厘米的树枝或树干,贮藏备用。 治疗方法患者坐位,暴露足部,医者取2~3根木条树枝放到炉火上点燃,熄灭明火。用两三层牛皮纸包裹暗火,以足跟部寻找压痛最明显处作为治疗点,直接熨灸。如此反复操作,约15分钟左右,一般灸至足跟表皮发红为度。每天1次,5天为1个疗程。 一般治疗1个疗程。治疗期间宜穿宽松舒适的软底鞋,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防止足跟部受凉,注意避免患肢负重,以减轻压力,达到肌肉松弛、解除无菌性炎症的目的。 典型病例 患者,男,4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