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穴
-
手脚同时取穴按摩治头痛效果会更好
一位65岁老太太长期患头痛,经多家医院治疗,久治不愈,时好时坏,有时痛起来很厉害。经一位友人转介向我求助。我本想为她检查一下脚部5穴区,探测一下有无三叉神经痛,因在友人家相遇,按摩脚部穴位实在不便,我只好为她取手部几穴,用梅花针强刺激2、23、31、33、34、35六穴,每手每穴2分钟,然后又点按头部太阳穴、百会穴、风府穴、风池穴,按摩后她即感到头痛不痛了。但我想是不能彻底解决的。对这类病例,如果再加按脚部5、7、2三穴点,并连续治疗1周,是可以收到更好的疗效的。(章丰) 来源:《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
-
针灸治疗中心性肥胖并发胰岛素抵抗取穴规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宿春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玲姝 摘要 目的:对针灸治疗肥胖并发胰岛素抵抗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其取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 1999 年 1 月 1 日到 2016 年 4 月 1 日的针灸治疗肥胖并发胰岛素抵抗的文献,共纳入 45 篇文章。结果:主穴共 63 个,以天枢、中 脘、足三里、关元、气海等为主,分属于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脾经,任脉等。配穴 43 个,以辨证加减为主用穴最多的是 阴陵泉、太溪、内庭等。艾灸 5 个穴位,分别为神阙、中脘、关元、气海、足三里。埋线通常在 27 个...
-
小儿面瘫口眼歪斜 治则取穴轻柔浅刺法
王某,女,8个月,2016年3月10日初诊。主诉:口眼歪斜10余天。患儿10天前由其母携抱外出购物,适值天冷风大,于回家后次日发现患儿面部向左歪斜,哭笑时症状加重,遂到医院儿科就诊,确诊为面神经炎。给予营养神经、抗病毒等治疗10天,无明显效果,经人介绍前来针灸治疗。患儿发育正常,面部向左侧歪斜,右眼闭合不全,伴见流泪,上看时右侧额肌纹消失,饮食二便正常,舌淡红、苔白润,指纹浮现于风关,色泽鲜红。 诊断:小儿面瘫。 辨证:风寒外袭,闭阻脉络。 治则:解表散寒,温经通络。 处方:...
-
如何才能交“好孕”助孕灸常用取穴
时至二十一世纪,虽然人们的生育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家中活泼可爱的孩子仍然是中国绝大多数家庭的快乐之源、奋斗的动力所在。有了孩子,家庭才算完整,才能体会天伦之乐。 然而这看似最自然不过的人类繁衍行为,却成为当今许许多多家庭挥之不去的阴影。这一点从不孕不育门诊前熙熙攘攘的就诊人群和排起的长队就可见一斑。 2015不孕不育大数据调查报告目前不孕不育的发病率高达15%左右,且呈现出不断攀升与年轻化的趋势。由于没有孩子,有的夫妻因此感情破裂、家庭解体,使得不孕不育从单纯的医学问题,转化为成为突出的社会...
-
乳腺增生病 治疗取穴
患者祝某某,女,51岁,干部。因乳房肿块疼痛10月,于2010年3月4日入院。病史:患者10月前与其爱人争吵后,出现左乳外侧局部疼痛,皮肤无红肿,未予治疗,3月前感左腋下肿痛,腋窝皮肤变红,到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求诊,经乳房B超检查后诊断为乳腺增生。给予维生素E100毫克口服,1日3次,服后左腋红肿消退,疼痛不减,延续数月。10天前又因与其爱人生气后出现右腋及右乳出现肿胀疼痛。检查:一般情况尚好,神清合作,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巩膜无黄染,表浅淋巴结未触及,两乳房肿胀疼痛,左乳外侧及右乳外侧均可扪及杏仁大小...
-
急性腰扭伤是取穴针灸治疗
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伤。一旦出现腰扭伤,患者立即腰部僵直,弯曲与旋转陷入困境,疼痛剧烈且波及范围大,咳嗽或打喷嚏会使疼痛有加,难以行走,有的患者尚需搀扶,或抬至附近医院急诊。 急性腰扭伤是针灸治疗最为有效的病症之一。急性腰扭伤的治疗主要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腰肌痉挛与腰部疼痛症状、恢复腰部功能为主。临床上可供针灸操作选取的穴位很多,如肾俞、关元俞、上髎、腰眼等局部穴位,以及人中、八邪、孔最、中渚、腰痛穴等远端穴位,临床选用上各有千秋,下面...
-
膝关节肿痛 治疗方法 取穴体会
膝关节肿痛是一种常见症状,以反复发作的关节疼痛和逐渐出现的关节活动障碍为主的慢性退行性病变。临床常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活动加重,休息后缓解,久不活动有僵硬感,其发病与增龄、关节磨损、肥胖、遗传、内分泌紊乱、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有关。膝关节肿痛可见于髌上滑囊血肿、膝部滑囊炎、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等及风湿病症中。笔者采取温针灸治疗膝关节肿痛疗效满意。 治疗方法 取穴:伏兔、足三里、三阴交、血海。急性期加太冲;巩固期加天枢。 操作:令患者取舒适...
-
痛风性膝关节滑膜炎 结合循经和辨证取穴治之
痛风性膝关节滑膜炎是由于风、寒、湿、热外邪,发生酸痛、重着、屈伸不利, 甚至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河南洛阳正骨医院赵明宇运用中医五行,独创针灸“培土制水”法治疗数例痛风性膝关节滑膜炎,取得良好疗效。 李某,男,46岁,2016年2月3日以“双侧膝关节肿痛1月余,加重6天”为主诉来我院治疗。患者偏嗜海鲜,近一周来疼痛反复发作,查体见:双侧膝关节肿胀,压痛明显,皮温升高,皮肤发红,血尿酸值15mg/dl,红细胞沉降率27mm/h,C反应蛋白15mg/L。...
-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针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穴规律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 是一 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程越久,致 残率越高,个人和社会所承担的经济负担越重 [1 ] 。 目前治疗药物主要有非甾体类抗炎药、改善病情 药、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类,一定程度上可减 缓病情进展,改善关节的功能及预后,对 RA 治疗 起到积极作用,但长期服用药物可引起较多不良 反应 [2- 4 ] ,尤其是肝肾功能及胃肠道损害。针灸治 疗 RA 疗效肯定,无不良反应,患者认可度高 [5 ] , 有其临床优势。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为进行方药分 析...
-
偏头痛中医取穴按摩手法
偏头痛是由多种急慢性疾病引起的,病因病机极为复杂。九宫按摩法治疗偏头痛效果很明显,对于病史较长,反复发作的慢性头痛患者,如能掌握此按摩手法,在家里就可以轻松地自我施治。(急性温热病所引起的头痛,不在此治疗范围。) 中医认为,感受风寒湿邪是偏头痛的一大病因,气血经络受阻导致头痛,经常在阴雨风寒的天气复发,一般痛多在一侧,也有左右交替发作,严重者全身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眩晕等症状。另一个病因是肝阳上亢所致,由于情志忧郁,肝阳偏亢,少阳风热循经上犯,偏于头角疼痛,多在一侧,且善怒面红。 取穴在头部取相应的...
-
高血压的自我取穴治疗方法
一般认为,当人安静休息时,如血压经常超过140/90毫米汞柱,可称之为高血压。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为头晕、头痛、头胀、耳鸣、失眠、胸闷、心悸等,其中尤以头晕、头痛最为常见。 取穴 印堂: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太阳: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中。 百会: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处。 曲池: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
-
常见病穴位疗法的取穴技巧
慢性胃炎 主要症状 轻微恶心感、食欲不振,胃部有持续性或阵发性的疼痛。饭后上腹部有微痛感或呕吐症状。 最有疗效的穴位 合谷穴和中脘穴 注意事项 孕妇最好改用足三里穴,不用合谷穴,因为合谷穴容易引发流产。 手轻握空拳,弯曲拇指与食指,两括指尖轻触、立拳,以另手掌轻握拳外,以大拇指指腹、垂直下压即是合谷穴 取胸骨斜突与脐的中间点即是。 胃溃疡 主要症状 脸色苍白、唇浅黄、疲倦虚弱。伴有胃胀气、呕逆、嗳气或吐酸水,严重时会出现胃出血、吐血、胃穿孔和突发性昏迷。 最有疗效的穴位 神门穴和足三里穴...
-
针灸疗法:脏腑经络辨证取穴或经验配穴
针灸疗法的应用,多以脏腑经络辨证为主,进而确定病机证型、选穴治疗,有些针灸师在此基础上加以经验配穴。笔者在临床中发现,按照脏腑经络辨证取穴或前人的经验配穴,疗效往往也有局限。 笔者自从追随冯世纶教授学习胡希恕经方学说以来,对中医汤液治病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临床中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笔者反思,六经辨证的方法是否可以像胡派六经八纲理论指导应用中药一样,用在针灸治疗的领域呢? 近阶段来,笔者尝试以胡希恕经方理论的应用思路,结合前人针灸的经验穴位,寻求与经方方剂相对应的配穴,然后再用六经八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