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
-
治疗白带异常民间小偏方
白带异常,是指白带量突然增多、颜色发黄、豆渣状、有异味或有臭味,伴有瘙痒、尿痛、腰痛、神疲等症状。白带对女性身体是有益的,健康女性一般都会有白带。正常白带量少,呈透明蛋清状,无色无味。 车前草炖猪小肚 【组成】鲜车前草60~90克(干车前草20~30克),猪小肚2具(约200克)。 【做法】将猪小肚、车前草洗净,猪小肚切块,放入锅中,加适量水,没过食材即可,加少量盐,以武火炖30分钟即可,关火,喝汤吃猪肚。 【用法】每日1剂。 【功效】主治由手术后或产后、经期感染所致湿热带下。 鸡蛋白果...
-
用无名异外敷治甲沟炎见效快
主治:消炎止痛,治疗脓肿外伤以及甲沟炎(指甲旁化脓性炎症)。 配方及用法:无名异适量磨成细末,加菜油或醋调成糊状,敷包患处,每日换1次。一般1日止痛,2~3日自行排脓,4~5日消肿收口。 按语:无名异是一种软锰矿矿石,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还有铁、钴、铬等成分,外敷伤口有止血、消炎止痛的作用,为此运用本偏方有见效快,疗效快,省钱方便的特点。 据说有位诗人因患右手拇指甲旁脓肿,日夜剧痛,曾经外科切开排脓,应用大量抗菌素,始终不能彻底根治,为此不能写作,在风景区休养。一个外国医生说,应该做拔除指甲术。...
-
用蜈蚣无名异粉治脚底胼胝80余例,有效率100%。
贾某,男,73岁,因长途步行导致疼痛,发现足跟、掌肌肉深部硬块样,走路脚疼已达30余年,严重时脚着地疼痛难忍。历年外贴鸡眼膏、25%水杨酸火棉胶、风湿膏及针剜刀削,均无效。我视之,诊为足板胼胝角质增生。嘱患者洗净双脚,令干,将蜈蚣2条,无名异2克共研细末,胶布数块,将药粉撒于胶布中心处,贴患处即可。胶布不掉不需换药,局部疼止后,再坚持贴一段时间,旬日疼痛消失。1月后复查,病告痊愈。追访2年,未见复发。 本人先后治疗80余例,均获痊愈,有效率为100%。 荐方人:河南伊川县人民医院 柴红涛 来源:《中...
-
除腋下异味的十个小秘方
夏天,什么是我们最关心的呢?我想应该是美容保健和瘦身、体味了。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除腋下异味的十个小秘方。希望可以帮到每一位朋友噢。1.排汗有助于排泄废物,毒素以及调节体温。2.有些以铝质为主要的止汗剂,部分人使用以后会出现皮肤湿疹现象,应当注意。3.剔除腋毛,不仅可以美观,而且可以减少汗臭。4.衣服的质地,要以吸汗的棉质为首眩5.少吃味道浓烈或者带刺激味的实物,比如辛辣食品和咖啡。6.洗澡也是一个令皮肤和毛孔畅通清爽,减少汗臭的好方法。7.常见的止汗剂有20%氯化铝,70%-90%酒精配成,既可以止汗又可以...
-
“五通法”消除身体异味
人到老年,机体新陈代谢缓慢,而主管消化的酶数量又大大减少——80岁以后,体内的酶只有年轻时的1/30,所以老人消化能力差,不能及时清除体内的各种代谢产物,使得大肠毒素、肠道垃圾长期蓄积,再加上糖尿病等一些慢性疾病本身会产生一些不良气味,所以不少老人身上有异味。 “五通法”可以有效消除身体异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食道 早晨空腹饮果蔬汁一杯,利用果蔬中的食物纤维清除大肠毒素和肠道垃圾。将胡萝卜、芹菜、木耳、苦瓜、苹果各适量打成果蔬汁,再加入一匙蜂蜜,趁新鲜时服下。水果、蔬菜中不仅富含果糖、氨基酸、维生素、...
-
异位性皮炎 自拟方治疗
异位性皮炎又称遗传过敏性皮炎,发病与遗传和变态反应有关。常见的过敏原有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以及昆虫叮咬也可诱发;精神因素、气候变化、寒冷刺激及出汗等易使本病加重。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先天不足,禀性不耐,湿热蕴结于肌肤所致;或久病耗血,以致营血不足,血虚风燥,肌肤失养而形成。皮疹为红斑、丘疹或苔藓样丘疹,微有渗液。也可呈斑片而伴有鳞屑及色素沉着,多为局限性,瘙痒剧烈,抓后渗液,扩展为大面积弥漫性苔藓样变。好发于肘、腘窝、颈前、颈侧部,以及面部、眼周围、手背等处。笔者在临床上应用养血祛风止痒的方法予以治疗,获得了...
-
儿童异位性皮炎治验一则
吴某,女,5岁,6月10 日初诊。皮疹反复发作1 年余,症状加剧伴皮肤瘙痒2个月。患儿近2个月来全身皮肤瘙痒,尤以面颈部及膝弯部明显,局部有少量渗出。平素易感冒, 1周前因化脓性扁桃体炎而出现高热,经治后身热已退,但近日夜寐不宁,多汗,纳少,大便干燥不畅,形体偏瘦,咽稍红,舌红、苔薄白,脉浮数。辨证:表里并病、虚实夹杂,少阳枢机失利,治法:和解少阳。 方用小柴胡汤加味, 药用:柴胡6克,北沙参6克,黄芩6克,法半夏6克,白藓皮6克,地骨皮9克,鲜石斛20克,荆芥6克,蝉蜕3 克,丹参3克,山楂9克,火麻仁9克,炙甘...
-
异位性皮炎“湿疹”天然疗法
异位性皮炎又称特应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即通常说的湿疹的一种,是具有家族遗传倾向的慢性过敏性皮肤病,常伴有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病程长、治疗难,被医学界视为“湿疹中最难治的一种”。 治疗方:白鲜皮15g 刺蒺藜15g 炒槐花15g 土茯苓12g 威灵仙12g 皂角刺12g 苦参10g 黄柏10g 全蝎10g 乌梢蛇10g。 水煎服,每日一剂。 医学研究表明,异位性皮炎多发于过敏性体质的婴幼儿及青少年,部位遍及脸、颈、手肘、膝窝、四肢背侧等,表现为红疹、皮肤变厚、粗糙等症状。这种病...
-
小儿情志异常源流与“肝常有余”探讨
情志学说作为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集中阐 释了外界事件影响与机体内环境改变所产生的情绪 情感反应, 及其致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充分体现了中 医学天人相应、 形神一体, 精气神和谐有序维持生命 存在的哲学观。 在现代社会生活工作压力加大引发 大量心身疾患的情况下, 情志学说在此类病症防治 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 [1] 。 事实上, 不良情志病证的 形成不单纯体现在发病结果上, 在生命早期(儿童 期或青少期) 即已发生改变, 邪郁于内、 伏而后发。 儿童期与青少期情志异常在中医称为 “小儿情志异 常&r...
-
汗出异常的验案 脾胃论治的经验
王彦刚从脾胃论治汗证的经验浅析 汗是阳气蒸化津液经玄府达于体表而成, 正如 《素问·阴阳别论》所云: “阳加于阴为之汗” 。 若当 人体阴阳失调, 营卫不和, 腠理开阖不利而引起汗液 外泄时则属病理现象, 即为汗证。 临床上汗证多见自 汗、 盗汗、 头汗、 半身汗、 手足心汗等全身或局部汗 出, 笔者在临证过程中, 发现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常 伴有汗出异常的表现, 如: 但头汗出、 手足心汗、 自 汗、 盗汗等, 单纯止汗, 疗效欠佳。 王彦刚教授认为 汗出异常的治疗可从脾胃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