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异 第4页

异 第4页

  • 口腔异味怎么办?

    口腔异味怎么办?

    张医生: 我今年33岁,身体一直都很好,但是,近两年来口腔异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也试过一些办法,不过效果均不明显,对我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请问,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吗? 湖南长沙 姚先生 姚先生: 长沙市第三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徐红回复,一般来说,口腔异味的病因绝大多数来自口腔自身的原因,如牙龈炎、牙周病、龋齿等。据统计,我国80%的青少年和几乎所有成年人都患有牙周病和龋齿,因此,要解决口腔异味问题,就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从预防和治疗龋病和牙周病开始。 首先,坚持饭后漱口,早晚彻底...

  • 按摩除咽部异物感

    按摩除咽部异物感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经常出现咽部异常感觉,如异物感、阻塞感、瘙痒感、烧灼感或黏着感等。引起这种症状的原因很多:全身因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颈椎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贫血、维生素缺乏、糖尿病等;局部因素,如咽及邻近器官的炎症、肿物等。当感觉咽部不适时,可采用按摩法来缓解症状。 按穴位先用食指指尖分别按揉廉泉(颈部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天突(颈部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膻中(胸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3个穴位各2分钟。然后用拇指、食指指腹夹住廉泉穴两侧揉捏2分钟,每日1次。 揉咽喉用拇...

  • 祛除口腔异味方

    祛除口腔异味方

    藿香、佩兰、金银花、甘草各10克。藿香、佩兰芳香化浊;金银花性寒味甘,气味芳香,能清热解毒。 芦根、甘草各10克。芦根味甘性寒能清热生津:甘草口味甘甜.能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上两方中药物.用200毫升至300毫升开水冲泡.盖上盖子.静置15分钟后,漱口用即可。 藿香30克.桂花3克,红茶1克,芳香辟秽.解毒除臭。以上药置于保温杯中,用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0分钟后,频频代茶饮用。主治口臭、风火牙痛及龋齿牙痛。 (古中)...

  • 中药消除口味异常

    中药消除口味异常

      口臭   口臭多为牙龈红肿疼痛、溃烂出血或流脓、口舌生疮引起的,多伴有口干渴,喜喝冷饮,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滑大而数等。为胃内积热上蒸,使口舌发炎、齿龈化脓而致,宜清泻胃内炽热,方用清胃散加减:当归12克,黄连、生地黄、牡丹皮、陈皮、枳实各10克,升麻6克,生石膏30克,生大黄10克(后下),每日一剂,水煎服。   若患者咳吐黏稠黄痰或浓痰带血而发出难闻的腥臭味,伴有胸闷胸痛,发热,咽干口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此类口臭是肺内痰热壅塞所致。治宜清肺热化痰,方用清肺化痰汤加减:地骨皮、桑白皮、桔梗、瓜蒌、黄芩、...

  • 牙龈出血或口腔有异味 中药含漱法

    牙龈出血或口腔有异味 中药含漱法

      不少人经常因为上火或熬夜后第二天起床发现牙龈出血,或口腔有异味,中药含漱法是缓解牙龈出血和保持口腔清新的有效方法。   下面介绍四种可缓解牙龈出血的中药材。   薄荷 发散风热、透疹解毒。可用于起病初期、牙龈肿痛,有抗炎、镇痛、止痒作用。   淡竹叶 清凉解热。可用于心火炽盛,有清热、抑菌的作用。   两面针 活血散瘀、行气止痛。可用于反复牙龈出血、色泽瘀深、疼痛明显,有镇痛、抗炎、抗菌及局部麻醉的作用。   金银花 清热解毒、消散痈肿。可用于牙龈出血流脓等急性炎症期,有抑菌、抗炎、解毒...

  • 口腔异味嚼鲜橘皮

    口腔异味嚼鲜橘皮

    嚼鲜橘皮清新口气 口腔异味重总是给你带来尴尬?不妨尝试嚼点鲜橘子皮,因为橘子皮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香精油,具有理气化痰、健脾和胃等功能。将其咀嚼后吐掉残渣,重复数次后对去除口腔异味比较有效。特别是现在正是橘子上市的时节,橘子80%的维生素C集中在果皮上,每百克高达200毫克,因此,将果皮洗净食用,会感觉喉间津润、满口生香。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王泽民 鸡蛋壳煮“白”抹布 厨房的抹布经常接触油污,很难清洗,这时就可以使用鸡蛋壳,它不但可以给抹布消毒、杀菌,还可...

  • 口腔中异常的味道 中药祛除好

    口腔中异常的味道 中药祛除好

    中医可通过患者口腔中异常的味道来判断其身体状况,具体有以下几种: 口臭患者张口说话时有股脓臭味,多为牙龈红肿疼痛、溃烂出血或流脓、口舌生疮引起的,并伴有口干咽渴、喜喝冷饮、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滑大而数等,此因胃内积热上蒸,致使口舌发炎齿龈化脓而导致的口臭。宜清泻胃内炽热,用清胃散加减:当归12克,黄连、生地、丹皮、陈皮、枳实各10克,升麻6克,生石膏30克,生大黄10克(后下),每日一剂,水煎服。若是患者咳吐黏稠黄痰,或浓痰带血而发出难闻的腥臭味j伴有胸闷胸痛、发热、咽干口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此口臭是肺内痰...

  • 口味异常中医辨治

    口味异常中医辨治

    一、口臭。口臭多为牙龈红肿疼痛、溃烂出血或流脓、口舌生疮引起的,多伴有口干渴,喜喝冷饮,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滑大而数等。为胃内积热上蒸,使口舌发炎、齿龈化脓而致,宜清泻胃内炽热,方用清胃散加减:当归12克,生地、丹皮、陈皮、枳实各10克,升麻6克,黄连3克,生石膏30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若患者咳吐黏稠黄痰或浓痰带血而发出难闻的腥臭味,伴有胸闷胸痛,发热,咽干口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此类口臭是肺内痰热壅塞所致。治宜清肺热化痰,方用清肺化痰汤加减:地骨皮、桑白皮、桔梗、瓜蒌、黄芩、枳实、杏仁、陈皮、茯苓...

  • 祛除口中有异味 口臭

    祛除口中有异味 口臭

      口臭是指自觉口中有异味,或者自己感觉不到,而旁人可以闻到异常臭味。口臭往往伴有口干、口中黏腻、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便秘等炎热之象。口臭是由于胃火炽盛、湿热内蕴、食积不化、肠腑不通等因素所致。消化道菌群失调,口腔、胃肠道内正常菌群受抑制,异常细菌滋生,可以分解食物残渣和人体脱落上皮细胞,产生挥发性硫化物,引起口臭;糖尿病、肝病等身体其他部位疾病产生的病理产物,经血液运输至肺,并由肺部逸出产生的口气;生吃大蒜、洋葱、饮酒等因素引起的口臭也是通过消化道吸收,经过血液循环,由肺呼出的。根据临床表现,口臭可分为胃火炽...

  • 胸痹古今证治差异及原因分析

    胸痹古今证治差异及原因分析

    胸痹之名首见于 《黄帝内经》 ,其论治则肇始 于 《金匮要略》 ,后世医家在 《黄帝内经》 《金匮 要略》的基础上,对胸痹的认识不断深入。纵览 古今文献,胸痹的证治具有很大的差异。本文通过 梳理代表性文献,分析胸痹古今证治差异产生的原 因及对现代中医理论发展的启示。 1 胸痹证治源流 1. 1 秦汉时期 胸痹病名源于 《灵枢·本脏》 ,曰 “肺大则多 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 [1 ] ,说明胸痹与肺和 饮邪停聚有关,但无具体治疗方药 。《金匮要略· 胸痹...

  • 异己手综合征治验1则

    异己手综合征治验1则

    1 病案举例 患者,女,56 岁,2012 年 9 月 21 日初诊。 左利手,既往高血压病史 5 年,2 型糖尿病史 10 年。患者自述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不合作现象, 如穿裤子时左手向上穿,右手向下脱; 系腰带时 左手向里扣腰带,右手向外拉腰带; 拿杯子时左 手去拿杯子,右手却去抢杯子。就诊时患者性情 急躁,经常拍打右上肢,并想让家人将其右上肢 绑起来。查体: 神志清,语言流利; 双侧瞳孔等 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眼活动灵活,无眼 震; 鼻唇沟对称,舌体居中。右侧上肢肌力 5 级,右侧下肢肌力 5 级; 肌张...

  • 治口腔异味方 治前列腺增生方

    治口腔异味方 治前列腺增生方

    治口腔异味方 处方:厚朴、薏苡仁、 猪苓、淡豆豉、白术各12 克,赤芍、杏仁、枳实、山药 各10克,白蔻仁、泽泻、姜 半夏、藿香、香附各7克, 通草、大黄、黄连各4克。 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主治:湿热蕴结型口 腔异味。症见口中臭秽, 口中黏腻不爽、分泌物 多,晨起及进食不慎后上 述症状明显加重,时有胃 脘痞满不适,偶有嗳气、 反酸,大便黏腻不爽,每 日2~3次,舌红,苔黄厚 腻,脉滑数。 吴文宁 治前列腺增生方 处方:金银花、滑石、 石韦各15克,桑白皮、黄 芩、栀子、前胡、连翘、葶苈 子、沙参、...

  • 入睡异常困难 治疗失眠感悟

    入睡异常困难 治疗失眠感悟

    叶某,女,49岁,2007年3月2日初诊。患者少寐半年,自述近半年来不明原因入睡异常困难,经常凌晨2点也不能入睡,每晚必口服安定片,方可入睡5个小时,否则彻夜不眠。曾服用天王补心丹,不效。诊时,每日入睡仍极难,下午及晚上双下肢沉重无力,饮食正常。时有腰背酸痛,月经推迟10~20天,量少,经前双乳房胀痛,平时白带、黄带多,外阴部痒,二便正常。舌苔白腻,脉沉。 病机:湿热下注,清阳不升,心神失养。 治则:清化湿热,回升清阳,安神镇静。 处方:山药20g,莲子肉20g,苍术12g,黄柏12g...

  • 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精神异常验案举隅

    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精神异常验案举隅

    钟永平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精神异常经验 钟永平,主任医师,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第6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其从事临床骨伤科工作30余年,擅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创伤、脊柱及关节等骨科疑难杂病,尤其对老年髋部骨折有深入的研究。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精神异常是在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出现的以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精神混乱状态[1]。目前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以预防和对症为主[2]。钟师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精神异常有独到见解,现将其治疗经验浅述如下。 1 病因病机与辨证分型 1.1 病因...

  • 腹痛 温振中阳培土疏木 谨守病机同中求异

    腹痛 温振中阳培土疏木 谨守病机同中求异

    腹痛作为临床常见症状,辨治规律复杂多变。国医大师路志正指出,虽然某些特定性状的腹痛可以作为特异症,“但见一证便是”,为立法处方指明方向,但更多是疾病因机证势的共同结果,因此治疗宜阴阳有纪,脏腑有序,脉络有度,方能取效。 详循举按若网在纲 参经络,定病位腹居人体正中,在脏以肝脾肾为主,在腑以肠胃为先,其外尚有足三阴、足少阳、足阳明、手阳明、冲、任、带等诸多经脉循行,因此后世医家将腹分为小腹、大腹、脐腹、胁腹等区别审视。路志正在腹痛治疗中,尤其强调分区辨证,指出胁腹、少腹为肝...

  • 小儿咳嗽谨守病机 傅延龄擅用经方 异病同治

    小儿咳嗽谨守病机 傅延龄擅用经方 异病同治

    傅延龄应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小儿咳嗽经验 咳嗽是小儿临床常见肺系疾病,各年龄均可发病,多由过敏性疾病、呼吸道感染等原因诱发,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抗过敏、抗感染、镇咳对症治疗,但大部分患儿用药后疗效不明显,且小儿体质娇嫩,对药物耐受性低,为临床处方增加困难,因此及时准确诊治,开出简单味美、行而有效、无不良反应、适合小儿服用的方药是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 傅延龄教授师从临床大医李培生和刘渡舟,是刘渡舟入室弟子及学术继承人,擅长用经方治疗多种疾病,取得显著疗效。在中医治小儿咳嗽方面,傅教...

  • 咳嗽变异性哮喘 伏邪基本内涵

    咳嗽变异性哮喘 伏邪基本内涵

    从伏邪理论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辨治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是 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 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临床表 现, 无明显喘息、 气促等症状或体征, 但有气道高反 应性。 CVA可在各个年龄段发病, 尤其好发于儿童, 有反复发作、 迁延不愈的特点。 诊断标准为: ①慢性 咳嗽, 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 ②支气管激发 试验阳性, 或呼气峰流速日间变异率>20%, 或支气 管舒张试验阳性; ③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有效。 其治 疗原则与支气管哮喘治疗相同, 大多数患者吸入...

  • 咳嗽变异性哮喘 金殿春名方

    咳嗽变异性哮喘 金殿春名方

    金殿春,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扬州市名中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分会常务委员,扬州市中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委员。临证善用经方,自创时方,集诸多名家之精华,疗效确切。擅长治疗肺系疾病和内科杂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多次获市优秀科技论文奖和科技进步奖。   组成:炙麻黄10克,杏仁10克,甘草6克,苏叶10克,蝉衣10克,炙枇杷叶10克(包煎),炙款冬花12克,炙紫菀12克,仙鹤草15克,乌梅6克,徐长卿10克。   功能:祛风散邪、宣肺止咳。   主治:咳嗽变异性哮喘。...

  • 张忠德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经验撷要

    张忠德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经验撷要

    咳嗽变异型哮喘 (cough variant asthma, CVA) , 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 又称咳嗽型哮喘, 过去也称为过敏性哮喘、过敏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咳嗽、隐匿性哮喘和咳嗽性哮喘, 其病理生理改变与哮喘一样, 也是持续的气道炎性反应与气道高反应性。近年来, 随着工业化的进展、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 CVA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据资料显示, CVA可占呼吸科门诊慢性咳嗽患者的30%[1]。由于本病多以反复发作的刺激性咳嗽为主要症状, 容易对患者的生活...

  • 暑热袭人 名同效异 清暑益气

    暑热袭人 名同效异 清暑益气

    暑热证多在夏秋季发病,“暑”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外感因素,但其本质离不开湿和热,故有“暑多挟湿”之说。暑邪虽属外感六淫之一,但与其他邪气袭人有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暑邪直入气分,不形成表证。 暑热袭人,汗出伤津,热不去,湿仍在,津已伤,且气随津脱,这是暑邪伤人的常见病机。病证中湿热是因,气虚和津伤是果。因此,治疗暑热证,当以清热、化湿、益气生津为主。 中医药名方用于防治中暑的方子很多,其中流传最广的当属清暑益气汤。然而,以“清暑益气汤&rdqu...

  • 鼻炎与伤风的差异 防伤风是要害

    鼻炎与伤风的差异 防伤风是要害

    俗话说,“秋天到,鼻炎闹”,秋季是鼻炎的高发季。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孔娟介绍,最近由于气温下降,鼻炎患者日渐增多,我们应注重这个“缺点”,别把鼻炎当伤风,做好防控办法。 鼻炎与伤风的差异 孔娟说,过敏性鼻炎是“小缺点,大损害”,由于初期症状细微,与伤风类似,很简略被人们忽视。以下办法可将两种疾病区别:伤风通常会伴有喉咙痛、咳嗽等,严峻的还会发烧、头痛、全身酸痛。而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是阵发性打喷嚏、流鼻涕、...

  • 糖尿病 正气内虚毒邪内聚 分期而治法有异

    糖尿病 正气内虚毒邪内聚 分期而治法有异

    安徽中医药大学主任中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杰,从事中医教学与临床50余载,熟谙经典,学验俱丰,对许多慢性疾病的诊治具有独到的见解和体会,现将其从虚、毒、瘀辨治2型糖尿病的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2型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等病范畴, 历代医家论述丰富,多不离阴虚燥热之论。由于胰岛素等降糖药的问世,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同时也提前阻断了糖尿病自然病程,导致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少见,加之受现代人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心理情志等各种因素的...

  • 熊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

    熊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

    岐黄学者熊磊为云南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从事儿科多年,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治疗小儿咳嗽,曾提出小儿咳嗽证治三期九法的见解。 咳嗽变异性哮喘系儿科常见多发病,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是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变化,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临床表现多为久咳不愈、夜咳明显、咽痒即咳、咳剧面红胸胀、咳嗽反复发作,属于中医学“咳嗽”“喘证”等范畴。 笔者跟熊磊侍诊两年有...

  • 口味异常中医诊治经验总结

    口味异常中医诊治经验总结

    口味是人的主观感觉,口味异常是脏腑病变的局部表现。南宋医家陈言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口病证治》中说:“ 夫口,乃一身之都门,出入荣养之要道,节宣微爽,病必生焉。故热则苦,寒则咸,宿食则酸,烦躁则涩,虚则淡,疸则甘。”临床上以口味异常为主诉就诊的患者并不鲜见,现将笔者诊治经验总结如下。 口 酸 口酸主要与肝胆脾胃相关,唐代医学家王冰曰:“凡物之味酸者,皆木气之所生也。”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热类...

  • 单兆伟用异功散治口臭案解析

    单兆伟用异功散治口臭案解析

    王某,男,42岁。主诉:口臭5年余。患者5年前与朋友吃火锅后腹泻一周,经治疗后腹泻已止,然出现口中异味,认为是伤食,即与吗丁啉、四磨汤等助消化药物治疗,证未减,渐成口中臭秽,与人交谈时常以手捂住口鼻,甚是苦恼。曾经多方医家诊治,多以脾胃积热、食滞不运等论治,取效甚微。遂延请笔者的老师、全国名中医单兆伟教授诊治。 刻下:口中臭秽,无热腥味,无口干,时嗳气,腹部痞满,纳谷欠馨,面黄乏华,大便溏薄,形体瘦削,夜寐不实,查血常规、血生化等无异常,胃镜检查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阴性。舌苔薄白微腻,舌质淡红,...

  • 抑气异香四神散

    抑气异香四神散

    方源明代《证治准绳》。 处方香附240克,乌药120克,炙甘草30克。 用法药为研为粗粉。每日取15克,加生姜3 片,大枣l枚,或用青葱3根同煎,分3次服用。 功效主治调气和阳。主治妇人、室女(未婚女子) 情志忧郁,血气不调,以及妇人胎前、产后肝郁气血失 和诸症。 方解方中香附味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 乃血中之气药,主一切气,利三焦,解六郁;乌药辛温香 窜。上入肺,中入脾,下通肾与膀胱,可疏胸腹邪逆之 气;炙甘草益气和中;姜、枣同用温中健脾,鼓舞气血生 化;青葱通阳以和脉。全方调气和阳通脉,故可用于一...

  • 四逆汤以回阳救逆为主 温阳散寒与回阳救逆之异

    四逆汤以回阳救逆为主 温阳散寒与回阳救逆之异

    再议四逆汤治法 在以寒邪伤阳为基本特征的伤寒病治疗过程中, 四逆汤及其类方, 在温阳散寒, 防止少阴阳亡而绝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四逆汤是《伤寒论》中治疗少阴病阳虚寒盛的基本方。 古今医家对四逆汤治法认识的不同 1.古代医家对四逆汤治法的认识 1.1四逆汤旨在温阳散寒说以陈修园为代表的医家认同此观点, 他提出四逆汤证为“急温症” (《伤寒医诀串解》) :“少阴为性命之根。起首脉沉, 预知已伏四逆吐利烦躁之机, 即《易》履霜坚冰至之义。...

  • 胎位异常(秘方数:10)

    胎位异常(秘方数:10)

    在产科中除枕前位为正常胎位外,其作胎位均为异常胎位,常往往是造成难产的原因。常见的胎位异常不臀位、横位(肩先露)、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面先露(颜面位)、额先露、胎头高直位、复合先露等,其中以臀位为最常见,约占足月分娩总数的2一4%。臀位是以臀部或下肢为先露部,临床上以经产妇居多。分娩时,因胎儿最大的部分为胎头,胎臀小于胎头,且后出胎头无明显变形,又是最后娩出,尤其当产道扩张不充分,产力不佳,胎头俯屈不良,或胎臀上举时,分娩发生困难,对母儿均有一定的危害性,使胎儿死亡率比枕前位高3一8倍。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因不十分...

  • 异位妊娠(秘方数:4)

    异位妊娠(秘方数:4)

    孕卵在子宫腔以外的任何一个部位着床发育则称为异位妊娠,也称为宫外孕。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占异位妊娠的95%。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可引起腹腔内大量出血,发病急,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是最常见的妇产科急腹症之一。引起输卵管妊娠最常见的原因是输卵管炎。此外,当输卵管发育不良,如输卵管过于细长或术后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底部肌瘤等引起的输卵管压迫粘连,均可阻碍孕卵的正常运行而引起输卵管妊娠。由于输卵管壁薄,缺乏完整的蜕膜,孕卵植入管壁肌层,破坏血管引起出血而导致输卵管妊娠流产输卵管妊娠破裂、陈旧性输卵管妊娠。输卵...

  • 非特异性阴道炎(秘方数:5)

    非特异性阴道炎(秘方数:5)

    非特异性阴道炎是阴道受物理因素(如阴道手术的损伤)、化学因素(如口腐蚀性药物)、盆腔炎症所致的分泌物增多等因素,使阴道的正常状态被破坏,病原菌易于侵入而引起的炎症。临床主症为带下增多,有时呈脓液状,阴部有灼热及下坠感,常伴有尿频尿痛等症状。阴道分泌物常能找到病原菌,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西医认为本病发生的原因有多种因素,如阴道内使用了腐蚀性的药物,阴道内有异物(如口放子宫托,阴道内有棉花、木梗等),阴道手术的损伤,长期的子宫出血,盆腔炎,子宫内膜炎,身体虚弱,产后...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