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异 第2页

异 第2页

  • 治阴茎异常勃起经验

    治阴茎异常勃起经验

    经验方:龙胆草、木通、泽泻、车前子、栀子、黄柏各10克,柴胡、当归各7克,生地20克,甘草5克。 加减:大便秘结者加大黄8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本方治疗男子性交后阴茎勃起不倒,中医辨证属肝经实火、湿热下注型患者5例,症见阴茎勃起胀痛,色紫暗,触之坚硬剧痛,排尿困难灼痛,尿色黄赤,烦渴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一般服药1剂胀痛缓解,3剂痊愈。...

  • 治精子异常之不育症 嗣育丹

    治精子异常之不育症 嗣育丹

      赵法新,1937年生,河南省新安县人。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硕士生导师。出身世医,1958年参加工作,师承全国名医张海岑研究员学习五年,1965年本科毕业。   学术上尊从《内》《难》,崇仲景、尚东垣,以脾胃立论,擅治內妇儿科杂病、温热时病及中医急症。曾提出“辨证论治十法”,完善了辨证论治全过程。获“密闭冷却回流陶瓷煎药壶”等5项国家专利和“胃康胶囊治疗胃脘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等7项科研成果奖。主编《国家基...

  • 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内服外敷方

    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内服外敷方

      内服方   桂枝10克,茯苓,夏枯草20克,赤芍、桃仁、红花各10克,枳壳、五灵脂、土鳖虫各12克,薏苡仁30克,延胡索、香附各15克,甘草6克。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于月经干净后3天开始,连服15剂。   外敷方   大黄、侧柏叶各50克,薄荷、泽兰、黄柏各30克,将上药共研细末混匀,蜂蜜调成糊状,外敷下腹部痛处,每天1~2次,月经期停用。   灌肠方   毛冬青、败酱草、忍冬藤各60克,番泻叶,枳壳各50克,浓煎后取汁150毫升,每晚保留灌肠,每天1次,月经期停用,灌肠前排空大便,...

  • 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方

    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方

    处方:党参15克,赤芍、川芎各12克,三七粉2克(分吞)。辨证加减:经期加琥珀粉1克(分吞);经后加黄精10克。非行经期加莪术、三棱各10克。水煎分3次服,第1个月为每日1剂,1个月后改为隔日1剂,3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化瘀定痛。 主治:子宫内膜异位症。 疗效:治疗11例,痊愈(子宫后壁结节及自觉症状消失)4例,显效(结节缩小,自觉症状消失)6例,好转(给节形状同前但变软,自觉症状减轻)1例。...

  • 子宫异常出血 治疗验案

    子宫异常出血 治疗验案

      赵某某,51岁,已婚,务农。2000年8月31日初诊。   主诉:月经周期紊乱1年多,近2个多月月经淋漓不断较前加重,色淡红有血块,并有小腹坠胀连腰骶而来诊。   诊见:面色萎黄,形体偏胖,活动后心悸气短,平素白带量多,色黄无异味,有宫颈炎史,不思饮食,大便稀溏,腹软,耻骨联合上压痛明显,未扪及包块,两腿胫前按之凹陷。舌诊:舌质淡白、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诊:脉虚弦滑。妇科B超诊断:宫颈炎并宫后积液。   中医诊断:崩漏(脾虚失运,湿瘀冲任);西医诊断:1.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宫颈炎并...

  • 中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中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妇人下腹疼痛,甚则痛连腹胁,经期加重为主要症状。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由于异位内膜在女性激素的周期作用下,增生—分泌—脱落出血所致,异位内膜出血而血无出路,积聚在某一部位,刺激局部组织所形成。   异位内膜所出之血,即中医所谓的“离经之血”。其积聚成瘀,成为致病因素,故中医认为“瘀”是产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键,故活血化瘀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子宫内膜异位症属祖国医学“痛经”、“癥...

  • 尤昭玲辨治泡膜发育异常不孕症经验

    尤昭玲辨治泡膜发育异常不孕症经验

    女子的卵巢必须产生与排出正常的卵子及子宫 内膜正常是受孕的必备条件。 卵泡发育异常是卵巢功 能不良的一种临床表现, 引起女性受孕概率降低, 甚 至导致不孕症的发生。 随着影像医学的发展, 临床医 生可以借助阴道超声观察卵泡发育异常的各种情况, 比如卵泡数量异常 (过多、 过少 ) 、 生长速度异常 (过 快、 过慢) 、 形态异常 (过小、 过大、 扁卵泡) 、 位置异 常等各种情况; 子宫内膜异常如薄厚不同。 卵泡发育 异常及子宫内膜异常成为众多妇科生殖病症如不孕、 辅助生殖失败的基础。 本文浅述尤昭玲教授从宏观...

  • 治白带异常子宫脱垂方

    治白带异常子宫脱垂方

    治白带异常方 鱼腥草、金银花各50克。水煎弃渣,取药汁与鹑卵(煮熟去壳)用温火煮20分钟,食卵喝汤,每日一次。功效清热解毒,安神补血。现代研究具有广谱抗生素作用,防癌、抗癌等功效。此方治疗黄色脓、臭白带作用效佳。新化县湘煤二处医院 治子宫脱垂方 川枳实15克,升麻10克,党参20克,大枣5枚。日服一次,水煎服,7天为一疗程。笔者治疗27例,临床效果令人满意。李典云献方...

  • 肖承悰:葫芦巴丸治子宫内膜异位症

    肖承悰:葫芦巴丸治子宫内膜异位症

    肖承悰,京城四大名医之首萧龙友先生之嫡孙女、学术继承人,全国著名老中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资深专家,首席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传承博士后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医51年,为传承发扬中医事业、学术发展、培养人才,做出了很大贡献,治疗妇科疑难病症疗效显著,具有独特的学术观点和治疗方法,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肖承悰认为瘀血阻滞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贯穿始终的基本病机...

  • 化瘀消症 来齐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方

    化瘀消症 来齐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方

    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气滞血瘀)方 处方:益母草20克,血竭3克,川芎、三棱、莪术、当归各lO克,桃仁、红花各6克,元胡、川楝子各 12克,路路通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活血理气,化瘀消症。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症见经前经行小腹剧痛,经行不畅,量少,色紫黯有块,血块下则痛减,伴经前乳胀,舌紫黯有瘀点,脉沉弦或涩。 创方者:来齐 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寒凝血瘀)方 处方:小茴香、炮姜、乳香、没药各5克,乌药、蒲黄、五灵脂各6克,当归、川芎各10克。 用法:...

  • 异位妊娠中医疗法

    异位妊娠中医疗法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位着床称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本病以输卵管妊娠最多见,约占异位妊娠的95%。且以壶腹部最多,其次是峡部、伞部,间质部最少。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孕妇宿有少腹瘀滞,冲任不畅,使孕卵运行受阻;或脾肾气虚,运送孕卵乏力、迟缓,而使孕卵滞留子宫腔外等有关。孕卵在子宫腔外发育,日久则胀破脉络,血溢于内,蓄积少腹,而形成少腹血瘀之实证;若脉络大伤,则血崩于内,阴血暴亡,气随血脱,变生厥脱之危急重证;或瘀血...

  • 当归调经煎法有异

    当归调经煎法有异

    当归具有补血养血、和血调经、活血止痛的功效,是治妇女内分泌失调不可少的主药。研究表明,针对不同类型的内分泌失调,当归的煎服方法也有差别。 一般来说,妇女体内雌激素与孕激素的比值是保持在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若比值发生改变,就会出现月经失调。月经周期延长、行经期延长甚至淋漓不尽,与雌激素水平相对高有关;月经周期缩短、行经期短、量少,与雌激素水平相对低有关。 【处方】当归30g、红花20g、丹参15g、月季花15g、米酒1500ml 【制法】将上述4味药材研成细末,装入白纱布袋内; 放进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米酒浸泡,封口...

  • 经期异常调理方

    经期异常调理方

    寒凝型痛经:吴萸3 克,肉桂3克,当归10克,制香附12克。水煎分2次服。 冲任不足型闭经:山药12克,茯苓1 5克.当归10克.续断12克。水煎分2次服。此型闭经多见于未婚女子.在治疗上强调脾肾双补.切不可用大剂量活血化瘀药,以免耗伤正气。 湿热性闭经:苍术 10克,六一散30克.苹薜 10克.水煎分2次服。 肝火冲逆型倒经:桑白皮15克.白芍15 克,黑山栀10克。水煎分2次服。 (木棉花)...

  • 子宫内膜异位应根据月经周期调治

    子宫内膜异位应根据月经周期调治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细胞生长在子宫腔以外处,随着月经周期变化,异位的子宫内膜也会剥落出血,这些经血日积月累,若积留在卵巢,慢慢浓度变稠,俗称 “巧克力囊肿”,而长在子宫肌层的则是“子宫肌腺症”。中医属“症瘕” 与“月经不调”范畴。 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是因为月经逆流造成,当月经来潮时,把剥落的子宫内膜经由输卵管推入腹腔,种植在盆腔脏器的表层而形成病灶。中医认为,此症大都因气滞血瘀、气血不足所致。 子宫内膜易异位瘀积...

  • 女性要注意异常白带

    女性要注意异常白带

    白带是从阴道里流出来的一种带有黏性的白色液体.它是由前庭大腺、子宫颈腺体、子宫内膜的分泌物.阴道黏膜的渗出液.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混合而成。 白带中含有乳酸杆菌、溶菌酶和抗体.故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性行为过程中,白带会增多.对阴道有润滑作用.便于进行性生活。一般月经中期白带增多.稀薄透明:排卵后白带又变黏稠,混浊而量少。女性经前及孕期白带均有所增多。 正常白带应是白色的.有时透明,有时黏稠,无异味。白带中含有丰富的糖原.糖原在阴道乳酸杆菌的作用下.产生大量乳酸.使女性的阴道呈酸性,能抑制各类致病菌的生长。这种天...

  • 湿热带下 腥臭异味 治疗偏方

    湿热带下 腥臭异味 治疗偏方

    处方:生薏苡仁50克,忍冬藤、 车前草、败酱草、黄柏各12克,苍术、 红藤各10克,怀牛膝、生甘草各8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主冶:湿热带下,腥臭异味。 张 珍...

  • 从异病同治中医角度论治不孕症

    从异病同治中医角度论治不孕症

    不孕症是指有正常性生活的夫妇,未采取避孕措施,排除男方因素,且同居2年以上而不能使女方妊娠或维持妊娠者。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相关数据表明,全球范围内至少有8000万以上的不孕夫妇,占已婚育龄夫妇的7%~15%。近年来不孕症在我国育龄妇女中的发生率正逐年递增,WHO甚至预测不孕不育会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血管疾病的第3大疾病。对于患者、医生而言,此等形势已不容乐观。虽然近几年人工辅助生殖技术(ART)日益成熟,但存在风险高、周期长、成功率低、费用高等问题,且影响不孕症的因素众多,临床病因病机复杂,临床上也无疗效确切的...

  • 白带异味怎么办 是阴道炎吗?

    白带异味怎么办 是阴道炎吗?

    刚读大学的小丽感觉自己的白带有点儿异味,便到学校卫生室请大夫检查。大夫检查后,又叫小丽取白带化验。看过化验单,大夫对她讲,并没有病,只是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内分泌有点儿紊乱,再加上局部清洁不够造成的。只要多喝些水,清洁一下局部就可以了。 自然,白带异味主要是由阴道炎引起的。阴道炎是妇产科门诊常碰到的问题,其中细菌忭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及阴道滴虫感染占了90%以上。细菌性阴道炎除了白带味道异常及白带增多之外,通常没有其他的症状;滴虫感染的分泌物则为脓状、黄稠,还有瘙痒、性交疼痛或小便痒痛的现象,通常在月经后症状会较严重...

  • 饮食改变白带异常

    饮食改变白带异常

    白带是女性阴道排出的液体,来源于子宫颈和阴道,它使阴道保持一定的湿度.对防止病菌侵入很有好处。健康的中老年女性都有白带.通过看白带可以判断女性健康。正常的白带应是白色.透明,有时黏稠,没有异味。此外,当体力活动以及性冲动时.白带分泌量会增加.有时还可能外流。如果白带有异常,不妨试试食疗方法。以下都是一些有较好疗效的验方。 脓性白带 白带呈黄绿或黑色泡沫状.有腥臭味.大多为滴虫或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常见于滴虫性阴道炎、慢性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和阴道异物等。可以食用马齿苋白果鸡蛋汤:把马齿苋30克、白果7枚混合捣烂....

  • 治白带异常方

    治白带异常方

    处方:仙鹤草30克,山药、海螵蛸、白蔹各15克,炒苍术、炒白术、鸡冠花、茜草、忍冬藤各10克,扁蓄、车前子各8克。 用法: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健脾祛湿,固精止带。 主治:宫颈炎、阴道炎等引起白带异常,中医辨证属脾虚寒湿型,症见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稠无味,绵绵不断,面色萎黄,四肢不温,神倦乏力,足跟浮肿,舌淡,苔白或腻,脉缓而弱。 李彬...

  • 马齿苋治白带异常方

    马齿苋治白带异常方

      方药鲜马齿苋汁250毫升,鸡子清2枚。   用法微温顿饮之,一日服2次。   说明本方出白《集验良方》。马齿苋嫩苗,余乡里人以之为菜蔬,炊熟蘸蒜酱食用,其味甚美,且有预防痢疾、肠炎之功效,因其能清湿热,其汁有兴奋子宫的作用,治疗因湿热所致之白带,效果甚佳。(程宝书)...

  • 带下增多气味异常 孙氏清带洗剂处方

    带下增多气味异常 孙氏清带洗剂处方

    处方组成   蛇床子15克,白鲜皮12克,白花蛇舌草10克,蒲公英12克,金银花12克,地肤子15克,生薏米15克,紫苏叶10克,百部根12克,煅龙骨15克,煅牡蛎15克,芡实仁15克。   方药歌诀   清带洗剂蛇白白,   金花蒲地苏薏百,   龙骨牡蛎芡实仁,   解毒敛湿止痒灵。   功能主治   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收敛止带的功效。主治湿热下注之证。症见带下增多,色、质、气味异常,可伴有外阴、阴道瘙痒、灼热、疼痛等症。带下量多...

  • 经行情志异常 治宜疏肝解郁理气

    经行情志异常 治宜疏肝解郁理气

    金季玲,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著名妇科专家。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妇科分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金季玲教授从医40余年,医术精湛,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经行情志异常是生育年龄妇女中较常见的病症,指每值经行前后或经期,出现烦躁易怒,悲伤啼哭,或情志抑郁,喃喃自语,或彻夜不眠,甚或狂躁不安,经后复如常人者。其确切病因现代医学虽尚未定论,但多认为与黄体后期雌孕激素撤退及黄体后期循环中类阿片肽浓度异常降低有关。西医多采用抗抑郁及抗焦虑药物,但临床效果不显,且患...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型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型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 (简称内异症) 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 (腺体和间质) 在子宫以外的部位引起的一种于育龄期妇女常见疾病, 发病率为10%~15%[1], 其中, 36%~87%异位内膜存在于卵巢[2], 不孕率高达40%[3]。内异症的病因病机至今尚未阐明, 治疗上目前主要采用激素类药物改善内异症症状, 但不良反应较多, 前景较差, 停药后易复发[4,5], 手术切除卵巢的根治性治疗, 又会给育龄期患者带来精神痛苦。中医药治疗内异症有其独特的优势[6,7], 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而且能改善卵巢...

  • 子宫内膜异位症取关元穴、中极穴、子宫穴、温溜穴、次髎穴

    子宫内膜异位症取关元穴、中极穴、子宫穴、温溜穴、次髎穴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及宫体肌层以外的其他部位,并且生长、浸润、反复出血形成结节和包块,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妇科疾病,根据病变累及部位,分为腹膜型、卵巢型以及阴道直肠隔型,其中卵巢型最为常见。临床主要表现包括经行腹痛渐进性加重、慢性盆腔疼痛、月经不调甚至不孕不育、排便改变、性交痛等,甚至累及其他盆腔邻近器官出现错综复杂的相应临床症状,如便血、尿血等。其中疼痛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症状且疼痛形式多样,定位不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87.7%会出现痛经症状,71.3%会有非经期下腹部疼痛症...

  • 非特异性外阴炎 治法处方

    非特异性外阴炎 治法处方

    □ 丁树栋 山东省诸城市精神卫生中心 非特异性外阴炎,是指妇女的外阴部在一般性细菌(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粪便、阴道分泌物或其它物理、化学因素刺激下而发生的皮肤黏膜炎症。中医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以下3型辨治。 脾虚湿盛型:阴部瘙痒或肿痛,搔抓后流水,伴有白带量增多,质清稀、食少纳呆,大便溏,舌质淡,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缓。 治法:健脾、祛湿、止痒。 处方:黄芪、苦参、薏苡仁各30克,山药20克,茯苓、白术、蛇床子、陈皮各12克,党参、苍术、车前子...

  • 异位妊娠中医辨治

    异位妊娠中医辨治

    孕卵在宫腔以外的部位种植、 发育称为异位妊娠.又称宫外孕。是 常见的妇产科急症之一。异位妊娠 可发生于输卯管、卵巢、宫颈、腹腔 等部位,而以输卵管妊娠最多见.约 占异位妊娠的90%。 中医学认为.异位妊娠的病因 病理与少腹宿有瘀滞、冲任不畅.或 先天肾气不足等有关。由于孕卯未 能移行至胞宫,在输卵管内发育.以 致胀破脉络、阴血内溢于少腹。发生 血瘀、血虚、厥脱等一系列病理机制 而出现气血虚脱、气虚瘀阻、瘀阻包 块等证候。 1.气血虚脱:证见输卯管妊娠 破裂大出血,面色苍白、四肢厥 冷、冷汗淋漓、腹痛拒按、恶心呕...

  • 同是“闪腰”治疗各异

    同是“闪腰”治疗各异

    在人体的腰部,有三个地方容易受到损伤,第一是脊柱两侧的腰肌扭伤;第二是脊柱上的小关节错位;第三是脊柱内的韧带受伤。对以上3种不同的“闪腰”,患者常常因为不明白受伤部位,而不能进行有效治疗。有的患者发生脊柱小关节错位或伤及脊柱韧带时,以为是腰肌扭伤,于是私自进行按摩理疗,导致病情加重。那么,“闪腰”后该如何正确治疗呢? 因扛重物造成的腰肌扭伤,最好卧床休息。一般腰肌扭伤由腰肌用力不当引起。在急性扭伤后24—48小时内,不宜热敷和贴伤筋膏药,因为会加重肿胀和淤...

  • 尿酸代谢异常治疗验方

    尿酸代谢异常治疗验方

    痛风是尿酸代谢异常所引起的全身疾病,主要表现为血尿酸增高,反复发作的关节炎,约75%在拇趾的关节,其他为膝关节。.女性一般在50岁之前不会发生痛风,因为雌激素对尿酸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但是在更年期后会增加发作比率。现介绍三款治方: 1.土茯苓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具有降低尿酸的作用。 2.桃仁15克,粳米50克。先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用粳米煮为稀粥,即可服食。可防治痰阻血瘀型痛风。 3.生葛根50克,水煎代茶饮。预防痛风复发效果良好。...

  • 异病同治便秘案 痿证案 肾结石案

    异病同治便秘案 痿证案 肾结石案

    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学的内容之一,是中医学基本特点——辨证论治的重要体现。深刻理解和掌握两者的意义,对于中医学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异病同治的提法始见于《内经》。异病同治就是对于几种不同的疾病,也会因各种不同的因素,而产生相同性质的证候,即有异病同证一说。 针对相同的症候,也就可以有相同的治疗方法,即异病同治。本文所论的痿证、便秘、肾结石、急性腰扭伤属于不同的病证,由于基本病机为气虚血弱所致,可用益气生血,养血通脉的方法进行治疗。 痿证案 王某,女...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