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
-
肖承悰:葫芦巴丸治子宫内膜异位症
肖承悰,京城四大名医之首萧龙友先生之嫡孙女、学术继承人,全国著名老中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资深专家,首席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传承博士后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医51年,为传承发扬中医事业、学术发展、培养人才,做出了很大贡献,治疗妇科疑难病症疗效显著,具有独特的学术观点和治疗方法,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肖承悰认为瘀血阻滞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贯穿始终的基本病机...
-
王子瑜制“乌丹”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方
王子瑜,男,1921年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妇科主任、妇科教研室主任。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7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应用中医药治疗妇科疑难病症,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更年期综合征、功血、盆腔炎、不孕症、产后身痛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妇科主任医师王子瑜,运用中医药治疗妇科经、带、胎、产、杂病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对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更年期综合征等颇有研究,自制...
-
化瘀消症 来齐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方
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气滞血瘀)方 处方:益母草20克,血竭3克,川芎、三棱、莪术、当归各lO克,桃仁、红花各6克,元胡、川楝子各 12克,路路通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活血理气,化瘀消症。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症见经前经行小腹剧痛,经行不畅,量少,色紫黯有块,血块下则痛减,伴经前乳胀,舌紫黯有瘀点,脉沉弦或涩。 创方者:来齐 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寒凝血瘀)方 处方:小茴香、炮姜、乳香、没药各5克,乌药、蒲黄、五灵脂各6克,当归、川芎各10克。 用法:...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型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 (简称内异症) 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 (腺体和间质) 在子宫以外的部位引起的一种于育龄期妇女常见疾病, 发病率为10%~15%[1], 其中, 36%~87%异位内膜存在于卵巢[2], 不孕率高达40%[3]。内异症的病因病机至今尚未阐明, 治疗上目前主要采用激素类药物改善内异症症状, 但不良反应较多, 前景较差, 停药后易复发[4,5], 手术切除卵巢的根治性治疗, 又会给育龄期患者带来精神痛苦。中医药治疗内异症有其独特的优势[6,7], 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而且能改善卵巢...
-
子宫内膜异位症取关元穴、中极穴、子宫穴、温溜穴、次髎穴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及宫体肌层以外的其他部位,并且生长、浸润、反复出血形成结节和包块,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妇科疾病,根据病变累及部位,分为腹膜型、卵巢型以及阴道直肠隔型,其中卵巢型最为常见。临床主要表现包括经行腹痛渐进性加重、慢性盆腔疼痛、月经不调甚至不孕不育、排便改变、性交痛等,甚至累及其他盆腔邻近器官出现错综复杂的相应临床症状,如便血、尿血等。其中疼痛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症状且疼痛形式多样,定位不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87.7%会出现痛经症状,71.3%会有非经期下腹部疼痛症...
-
中医学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面积累丰富经验
当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在30~40岁妇女, 妊娠期可缓解,绝经后可萎缩退化吸收。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疾病,但较为难治。主要症状表现为痛经、月经失调及不孕,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医学在本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效果较显著,具有独到之处。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中医学中属于痛经、癥瘕、月经不调及不孕症等疾病范畴。内膜异位症病灶是由于周期性出血蓄积于局部,而成瘀血。瘀血凝滞,阻滞气机,不通则痛,故痛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