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证
-
散余汤治疗阳明虚火,销烁骨髓之痿证,症见烦躁口渴,面红耳热,时索饮食,饮后仍渴,食后仍饥,两足乏力,不能起立,吐痰甚多。散余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散余汤的秘方制作方法,散余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阳明虚火,销烁骨髓之痿证,症见烦躁口渴,面红耳热,时索饮食,饮后仍渴,食后仍饥,两足乏力,不能起立,吐痰甚多。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散余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阳明虚火,销烁骨髓之痿证,症见烦躁口渴,面红耳热,时索饮食,饮后仍渴,食后仍饥,两足乏力,不能起立,吐痰甚多。...
-
连服单药木通治肌肉瘫痪(痿证)能短时间治愈
一位姓张的男性青年,医院诊断为周期性麻痹。于清晨突然不能起床,别人以为他开玩笑。肌肉瘫痪自下肢开始,两侧对称,肢体近端重于远端,向上发展,伴有肢体肌肉疼痛发僵等情况。查体可见完全性瘫痪,肌张力减低,反射减低,但感觉良好,无病理反射。用木通75克,水煎50~100毫升,每次服用25~30毫升,日服2~3次。4小时后感觉周身有力,8小时后能扶床走动,又服1剂能走动,第三天痊愈,要求出院。 引自:《辽宁中医杂志》(1977年第1期)、《中医单药奇效真传》 来源:《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
痿证 治拟补中益气 方用补中益气汤
刘某,男,45岁。 主诉:双眼睑下垂半年余。患者双眼睑下垂半年余伴有复视,有时讲话含糊,饮水呛咳,晨轻暮重,活动后明显,休息后可略减轻。在外院明确诊断为重症肌无力,服用吡啶斯的明1片,tid;并用强的松30mg,qd,逐渐加量至60mg;仍有眼睑下垂,复视,咀嚼无力,夜间出汗,大便溏,日行2~3次,饮食调。 中医诊断:痿证。治拟补中益气,柔肝息风,方用《脾胃论》补中益气汤。 组方:炙黄芪80克,炒当归12克,白术15克,陈皮6克,党参30克,山药15克,淫羊藿30克,苏梗9克,炙甘草...
-
中医痿证,重症肌无力,治当补中益气升阳处方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李庚和教授自20世纪60年代起,即开始运用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在诊治本病的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中医学术观点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形成了脾肾理论学术思想。笔者有幸跟师随诊,现将李师治疗本病的经验和一例典型病例作简要概述。 李师对重症肌无力最具特征性的八大主症进行了证名辨识、审证求因,将上睑下垂(睑废、睢目)、复视(视歧)、言语低嘶(声喑)、舌软弱(舌萎)、抬头困难(头苦倾)、咽嗌不利、呼吸困难(大气下陷)和四肢不用(痿证),高度地概括为病在肌肉。...
-
痿证处方以黄芪生脉饮 右归丸合三妙丸加减
康某,男,69岁。主因双下肢无力、步态不稳2年,于2013年10月17日就诊。患者起病初自觉双下肢无力,平衡力差,走路摇晃,到外院就诊,磁共振检查示小脑萎缩,诊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经多方求治效果欠佳,遂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就诊。刻下症:行走时身体向右侧倾斜,不易维持直线行走,双下肢无力,走路摇晃不稳,伴有腰部胀痛,无头晕耳鸣症状,口干眼干夜间明显,口不苦,汗出多,以头汗为主,排尿欠畅,有尿不尽感。既往有前列腺肥大病史。查体:无眼球震颤,双上肢肌力Ⅴ级,右下肢肌力Ⅳ-级,左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无肌肉萎缩,...
-
中医“痿证”重症肌无力症
重症肌无力属中医“痿证”范畴,而根据疾病不同阶段再结合西医分型,又可属于中医的不同病证。笔者临证将该病分为8种证型论治,由于脾胃气虚多为常见证型,故拟健脾益气汤,针对重症肌无力(西医分型:眼肌型;中医辨证:脾胃气虚证),症见以上睑下垂或伴斜视、复视,目睛转动不灵或上下睑闭合不全,伴见四肢倦怠,少气懒言,气短胸闷,纳呆食少,思睡,大便稀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者疗效良好。 组方黄芪30~90克,党参15~60克,白术15克,茯苓25克,炙升麻12克,柴胡12克,当归15克,陈皮12克,...
-
中医痿证简易疗法
肢体萎缩,筋脉弛缓,软弱没有劲,想动也动不得的, 叫做痿证。引起痿证的原因,大致不外两种:一种是长期关 节肿痛,湿热流注,使人身的气血不能很好的流通;一种是 人身气血不足,不能营养筋骨,故痿症在临床上一般常见的 有湿热流注、气血不足两种证候。除这两种外,在发高烧的 时候,神识昏迷,手足抽筋,骤然两脚痿了,也叫做痿证。 这种病多见于小孩,跟上面两种痿证不同。 湿热流注 初起多四肢关节肿痛,或足趾麻木发痒,渐 渐两脚关节轮流作痛,痿软没有力,甚至不能走,小便短 少现红色,大便稀薄,舌苔白腻。治宜清热化湿。 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