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
-
采用刺激咳喘点治气喘有奇效
不久前,有一位父亲领着他的儿子到我这里。他进门便说:“大夫,请帮帮这孩子吧!”仔细询问后,才知道这个读小学一年级的男孩患有小儿气喘症。严重时,一夜中便会连续发作几次,不但小孩子痛苦,作为孩子的父母也非常难过。 家中有人患有气喘症,对家人而言,真是一种痛苦的折磨。因此,他希望尽量减少孩子发病时的痛苦。我仔细地观察那孩子的手掌后,便立即教给他防止发病的方法。 在手掌上,有许多穴道对治疗气喘有奇效。现在介绍三处最有效的部位。(见366条图) 首先是咳喘点,位于掌内食指和中指的交叉处。咳喘点是预防咳喘...
-
我采用本方法治愈患了18年的痔疮
我患痔疮病已有18年之久,经医生诊断为内外痔综合征,还有几处肛裂。18年来,我深受痔病的折磨,到过不少医院,也用了不少偏方,但始终没能去除。 后来,一位学医的朋友介绍给我一种办法,经过实践,效果良好,近一年来再没受痔痛折磨。 方法:每天定时大便。养成这一习惯,粪便不至于在大肠中长时间停留,可以避免大便干燥,减少对肛门的刺激。保持肛门卫生和促进血液循环。我每天便后都用温水冲肛门(若加点高锰酸钾粉效果更好),洗时用手揉搓肛门部2~3分钟,这样可以加快肛门附近血液循环速度,防止肛门静脉曲张。(车跃武) 来...
-
采用单药苍耳子虫治各期疖痈很快见效
痈疽,所指范围很广,中医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又有不同的命名,是外科常见多发病。病因虽多,不外乎是热毒所致。又因人的体质不同,若邪从寒化,又多寒湿为患,但均因阳虚所致。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继而化脓溃破,或流稠脓,或淡黄水或清稀脓液等。 配方及用法:将秋季采集到的苍耳子虫放入芝麻油中窒息,每50毫升油内加冰片1克、雄黄0.5克,浸苍耳子虫100条左右,7天后即可使用。视痈疖大小,取虫0.5~2条,放在病变局部,虫头紧贴病变中心,空隙部位用苍耳子油涂抹,然后用无菌敷料包扎固定,隔日或每日换药1次。成脓期溃破者切...
-
采用艾条悬灸法治手癣数日可痊愈
乔某,男,54岁。左手有手癣,经用中西药治疗无效。改用艾灸劳宫、少府、四缝穴,每日灸3~4次,灸至局部微热,皮肤红润为度。数日后指掌疼痛消失,皮肤粗糙亦转为红润,屈伸运动如常。 灸法:用药艾条在皮损处进行悬起灸,每次15~30分钟,每日灸1~2次,7~10次为1疗程。 百姓验证:福建福清市南门深巷65号李金祥,男,63岁,教师。他来信说:“我的学生黄世娇在理发店做洗头工,有一天她来找我,说手背长了很多豆样小粒,很像疥疮,非常痒,要我为她治疗。我用本条偏方和《我以鲜艾汤治掌痒46例全部有效》自制很多艾条送...
-
女性不孕四偏方可采用
很多女性朋友都会问:不孕不育能治好吗?其实诱发不孕的原因有很多,所以我们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进行治疗,今天为您来介绍一些治疗不孕的偏方。 女性不孕六大治疗偏方 1、助孕汤:枸杞子10~15克,覆盆子、茺蔚子、菟丝子、赤芍药、泽兰、香附、丹参各9~10克,紫石英15~30克,于月经周期第11天开始服,每日1剂,连服3~4剂。若肾阳虚加仙灵脾、仙茅、肾阴虚加鲁豆、白芍、女贞、旱莲草,阴虚火旺加知母、黄柏,痰湿加茯苓、半夏,寒湿加附子、苍术,气滞血淤加鸡血藤、归尾、桃仁。本方具有补肾暖胞宫、活血调冲任的功效。...
-
采用固本培元法治类风湿10例均痊愈
类风湿是人类的一种常见病,不管男女老少都有患此病的。治疗此病有多种方法,有药酒擦法、外敷法、药水熏洗法、内服汤药丸散法等,方法之多,举不胜举。 我深入研究了类风湿的病理病机,采用固本培元、标本兼治方法治愈了10位患者。其中,男性3例,女性7例。发病时间最长的9年,最短的一个月;年龄最大64岁,最小16岁。 配方及用法:黄芪50~100克,党参、苍术、茯苓、秦艽、松节、桑枝、蚕砂、忍冬藤各15克,当归10~20克,白术、路路通、蜂房、防己、赤芍各10克,甘草、草乌、川乌、乳香、没药、红花、土鳖、附子各6克...
-
采用三子猪肺汤治老年肺气肿效果佳
每年冬春季节,一些老年肺气肿患者的病情就一天天地加重起来,稍一活动就会出现胸闷、憋气、气急、呼吸困难、咳喘等症状。经过打针、吃药治疗后,诸症明显减轻,但稍不注意,又因受凉、劳累而重新发作。这样长期反复发作,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认为自己的病没法治了。 近来来,我在临床上采用三子猪肺汤治疗老年性肺气肿,疗效较显著。一般服1~2剂后,胸闷、气急、咳喘等症状即可明显减轻,服3~4剂后症状会全消失。再介绍如下,患者不妨一试。 配方及用法:鲜猪肺1个,五味子(捣碎)12克,葶苈子12克,诃子(...
-
采用耳穴压丸法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疗
我在1991年的一次体检时,发现患了糖尿病。经人介绍我施用耳穴压丸效果很好。因为耳压能调节脏腑功能,疏通气血,增强体质,促进全身新陈代谢,减少并发症。 耳穴压丸法:先用医用胶布剪成0.5厘米×0.5厘米的小块,用尖头镊子夹起胶布,再将中药王不留行籽粘在胶布中央,然后贴在耳穴的胰、胆、肝、脾、胃、肾、肺、三焦、膀胱、肾上腺、内分泌的穴位上(耳穴图书店有售)。贴完后患者每日自行按压4~6次,每次1分钟,按压至耳部红热为宜;第二、第三天换药1次,每次贴一侧,双耳交替。10次为1疗程,休息3~4天后再贴压第2个疗程...
-
腹泻不要采用“饥饿疗法”
腹泻导致身体营养丢失,所以即使腹泻也要补充营养,进行合理的腹泻饮食治疗,目的是预防并纠正体内水分及电解质平衡失调,改善营养状况,避免肠道的机械性及化学性刺激,有利于病情早日恢复。一、将病人大便的性状、颜色、次数、有无脓血以及大便时有无腹痛等情况详细记录下来,以帮助医生继续诊治。假如病人是第一次去医院,则应该留好大便标本,交医护人员化验,以便医生对症下药。二、应注意腹泻病人的饮食调养。总的原则是吃一些营养丰富、易消化、低油脂的食物,如稀饭、汤面等半流食,使病人胃肠得到休息。三、腹泻病人要注意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
-
鼻咽癌中医从脾胃角度入手采用益气养阴润燥方
从脾胃角度治疗鼻咽癌放疗术后口腔干燥症验案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是一种发生于鼻咽顶壁或侧壁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恶变部位的生理解剖特点及其对放化疗治疗手段的敏感性,放化疗已被认为是治疗鼻咽癌的主要方法[1]。经放化疗后,部分患者的唾液腺受到损伤,因而出现口腔干燥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2]。目前西医治疗放疗术后口腔干燥症主要采用精确放化疗、应用细胞保护剂、唾液腺移位术及分子生物学层面治疗等,但治疗效果有限,专业领域对此治疗...
-
邪毒蕴郁是肺癌的病因病机 采用益气养阴方医治
康某某,男,58岁,长沙市人。 患者于1991年7月出现阵发性咳嗽,痰中带血,伴右侧胸痛,经对症医治数月未愈,1992年2月7日在我院胸外科行左上肺叶切除术,术中发现病灶坐落左上叶累及上叶开口,纵膈淋巴结增大,故行左上叶并左主支气管楔形切除及淋巴结打扫术。术后病理:鳞癌II级。术后未作化疗,于1992年2月17日求吾师中药医治。 症见:患者神疲乏力,咳嗽,少痰,活动后气促,术后伤口细微隐痛,低热38℃左右,食纳尚可,大便稍干结,舌稍红苔薄黄脉细数。 中医辨证:气阴亏虚,痰热内结。 治...
-
采用食补解决皮肤干燥
近期,电视剧《芈月传》很火。剧中有一桥段:葵姑患上眼疾,月公主决定医治好她,遂来宫中寻“水汇五味子”治眼疾。在月公主眼里,“水汇五味子”这种水果浑身是宝,能祛风活脉,调气止痛,清肝明目,果子成熟后还香甜无比。“水汇五味子”真的是可吃的水果吗? 其实,剧中所说的“水汇五味子”并非指我们常用中药五味子,它是一种常绿木质藤本植物,又称黑老虎(根)、冷饭团、仙女抛绣球等。苗语称其为“布福娜”,意思为美容长寿之果。它是一种产于我国两广、海南及西南等地的野生水果,根茎能入药,果实可观赏、食用。 ...
-
手足皲裂症采用中药外治
手足皲裂症中医认为是风寒血燥、肌肤失润所致,治宜养血、润肤、除燥。采用中药外治常常有效。 1.生大黄15克.甘草30克,香油250毫升。先将大黄、甘草切细碎后放入香油中,以文火煎熬,待炸至药成焦黄色,过滤去渣备用。用时取药油适量外搽皲裂处,每天 3次,连用10天。 2.白及30克,生地 30克,香油120毫升,黄蜡120克。先将香油放入锅中加热,加入生地、白及炸枯,去渣,放入黄蜡制成膏状。治疗前先用温水泡洗患处,擦干后,将药膏涂于患处,每天2 次,连用10天。 3.补骨脂15克,赤芍10克,蜂房20克,地肤子10克...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采用方剂治疗
有些人患带状疱疹经治疗皮疹消退后,皮肤依然有针刺、烧灼样疼痛感,此症尤其多见于老年患者。医学上把它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认为是病后气滞血瘀、气血两虚所致。每遇此症,笔者常采用如下方剂治疗,收效颇佳。患者不妨一试。 三七木瓜酒 三七15克,木瓜35克,白酒500毫升。把三七、木瓜同时放入白酒中,加盖密封,浸泡15天后,每天少量饮用。此酒有活血通络,行瘀止痛之功效,对带状疱疹后遗症、疼痛明显者有较好的疗效。 全蝎散 全蝎适量,研末用开水或稀粥冲服,每次服1.5~3克,每日早晚各1次...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采用如下方剂治疗
有些人患带状疱疹经治疗皮疹消退后,皮肤依然有针刺、烧灼样疼痛感,此症尤其多见于老年患者。医学上把它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西医认为是病毒侵犯脊髓神经根,导致神经炎、神经节炎,使神经纤维粘连所致。中医一般认为是病后气滞血瘀、气血两虚所致。采用如下方剂治疗,收效颇佳。 验方1:柴归止痛汤:柴胡15克,当归、白术、生苡仁、防风、防己、桑枝、生地、金银花、连翘、车前子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服药5天见效,15~30天可获痊愈。 验方2:益气化瘀汤:黄芪15克,丹参15克,党参12克,白术10克,白芍1...
-
治带状疱疹采用自拟荆防芩薏汤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蛇串疮”、“缠腰火丹”、“火带疮”等。笔者于2003~2012年应用中药内服外敷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1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我们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标准(①皮损呈群集的粟粒至绿豆大小丘疱疹,疱壁紧张,基底色红,常带状排列,单侧分布。皮损严重者可有血疱、糜烂、坏死、淋巴结肿大等改变;皮损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感觉过敏、烧灼感,可伴有低热无力、全身...
-
带状疱疹伴神经痛 采用中药治疗详解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一种同时损及神经和皮肤的非传染性疾病,这种病毒可长期潜伏于人体神经细胞中,正常人平时不会发病,只有当人体因患慢性疾病、感冒、过度疲劳或遭受精神创伤等原因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容易发病。祖国医学中将此病称为缠腰火丹,又名火带疮,俗称缠腰龙、蛇丹、蛇串疮。本病多发于春秋两季,其他季节也可散发。 本病是由病毒侵犯周围神经而引起该神经支配区出现成簇水疱,同时伴有神经痛的一种疾病。水疱绿豆大小或黄豆大小不等,基底发红,间有血疱或脓疱,排列成带状,各簇集水疱之间皮肤正常,附近淋巴结常肿大。...
-
中医采用辨证分型治疗雀斑
雀斑是常见的一种面部斑点状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其颜色呈黄褐色或咖啡色,如同麻雀卵壳上的斑点,故名雀斑。本病多与遗传、内分泌系统失调、日晒等因素有关,好发部位多在眼眶及双颊。中医对本病多采用辨证分型治疗。 风火外袭型:本型皮损呈针尖至粟米大小黄褐色斑点,以颜面、前臂、手背暴露部位多见,在被日晒后色素加重,舌脉如常。治宜祛风泻火,方用犀角升麻汤加减:水牛角30克 (先煎),升麻10克,羌活 lO克,防风12克,绿豆衣 18克,白附子5克,川芎lO 克,红花10克,生地10克,黄芩10克,知母10克,冬仁瓜12克,甘草6...
-
采用针灸等手段 治疗小儿抽动症
小儿抽动症即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期,以快速、不自主、突发、重复、非节律性、刻板、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抽动或(和)发声抽动为特点的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疾病。 该疾病以进行性发展的多部位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表现为眨眼、挤眉、呲牙、做怪相、耸肩、转颈、点头、摇头、转动躯体、甩动手臂等运动性抽动,也可表现为类似咳嗽声、清嗓声等发声性抽动,一般情绪紧张时加剧,精神集中时减少,睡眠时消失。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会产生一些高级的情感...
-
采用中药外治前庭大腺脓肿
笔者自采用中药外治前庭大腺脓肿,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组成:当归、穿山甲、生甘草、桃仁、皂角刺各12克,黄连9克,枳壳、槟榔、天花粉、乌药、赤芍、生地、白芷各 6克,玄明粉、大黄各16克,红花3克。 将上药加水3000毫升浸泡1小时,煎煮30分钟,将煎液过滤待温(约36摄氏度)即可坐浴,每日2次。7 天为1疗程。 福建漳州 刘永华 点评:方中当归、穿山甲、桃仁、皂角刺、赤芍、红花 活血化瘀、和营消肿,而 穿山甲、皂角刺二味相 须为用,力专化瘀,能透 达囊窍以逐痰瘀;黄连、 花粉、生地、白芷、玄明 粉、大黄清...
-
男性不育症的治疗采用脾肾同治中医脾肾理论
我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近10年来男性精液质量呈下降趋势,弱精子症已成为影响男性生育能力的最常见原因,其中约19%的男性不育与精子活动力低下有着直接的关系。近年来活性氧(ROS)为弱精子症研究的热点,研究证实,ROS产生过多是造成男性不育症的重要病因之一。我们在既往的研究中发现,加味天雄散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前期的实验研究也发现其具有良好的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基于此,我们拟通过观察加味天雄散对弱精患者精液SOD、MDA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提高精子活力的可能机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选取20...
-
采用一些补法治疗妇科疾病
补法是一种增强体质、改善机体虚弱状态的治疗方法。中医所谓的补法,是指通过补益或滋养人体的气血阴阳,或通过加强机体脏腑功能,治疗人体气血阴阳不足或脏腑功能虚弱而导致的虚证。采用一些补法治疗妇科疾病,往往效果比较明显,疗效也较为巩固。 妇女有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妇女为血肉之躯,赖血濡养而成,而心、肝、脾皆为气血生化之源,而妇女经、带、胎、产皆耗竭有形之阴血,故临床治疗妇科的方法虽多,皆以补益精血为先,但对妇科疾病也不能一概补之,应根据不同的症候辨证治疗,具体如下: 健脾养胃 补中益气 脾胃...
-
慢性盆腔炎采用下法治疗有较好疗效
慢性盆腔炎常表现为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部疼痛,白带黄黏或脓性,该病易反复发作,并在劳累、性生活后、感冒及经期加重,采用下法治疗可收到较好的疗效,不妨一试。 蒲公英20克,败酱草20克,黄柏20克,元胡20克,丹参20克,刘寄奴20克,威灵仙20克,艾叶12克,乳香12克,没药12克,白芷12克,红花12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赤芍12克,独活12克,姜黄12克。 将上述药物研碎,装口袋,蒸20分钟,敷于下腹部,每次外敷30分钟,外敷时需注意温度,以免烫伤,如果温度过高,可在药袋下加棉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