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
-
少腹逐瘀汤治疗少腹积块疼痛,或有积块不疼痛,或疼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血见时先腰酸少腹胀,或经血一月见3-5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或孕妇体壮气足,饮食不减,并无伤损,三个月前后,无故小产,常有连伤数胎者。对妇科多种疾患,如冲任虚寒、瘀血内阻的痛经,以及慢性盆腔炎、肿瘤等,均有较好的疗效。少腹逐瘀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少腹逐瘀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少腹逐瘀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少腹积块疼痛,或有积块不疼痛,或疼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血见时先腰酸少腹胀,或经血一月见3-5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或孕妇体壮气足,饮食不减,并无伤损,三个月前后,无故小产,常有连伤数胎者。对妇科多种疾患,如冲任虚寒、瘀血内阻的痛经,以及慢性盆腔炎、肿瘤等,均有较好的疗效。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少腹逐瘀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少腹积块疼痛,或有...
-
利用红藤汤治急慢性盆腔炎121例全部有效
盆腔炎是女性盆腔器官组织发生的炎症性病变,一般以子宫内膜炎和输卵管炎为多见。本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研究青蛙,下腹部持续性疼痛和白带增多为其主要症状。盆腔炎急性发作期常伴有发热、头痛、怕冷等症状,慢性发病期常伴有腰酸、经期腹痛、经量过多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因输卵管闭锁而造成继发性不孕。 配方及用法:红藤、败酱草各30克,桃仁、赤芍各15克。上药浓煎2次,共取药液400毫升,早或晚灌肠1次。每次灌肠后卧床休息1小时,一般7天为一疗程。 疗效:用此药方治疗急慢性盆腔炎121例,治愈94例,好转27例...
-
山楂佛手可治疗慢性盆腔炎
女性慢性盆腔炎的原因复杂,症状表现大致有:1、下腹部常有坠胀痛感,腰骶部有酸痛的表现,个别人还伴有肛门坠胀感觉。这些症状一般在工作劳累及性交后、月经前后表现加重。2、白带量明显增多。3、有痛经或月经量过多的现象。4、有原发性不孕症或继发性不孕症。5、在子宫查体时可看到子宫呈后位状态。治疗的方法也很多,但医院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大都较为复杂,下面贡献民间医生收集的食疗偏方供大家使用。配料:山楂30克,佛手15克制作方法:将以上两味放入砂锅中用水煎30分钟左右即可使用方法:仅喝药汤即可,每日1剂,连服7~8天。适应症:...
-
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炎的偏方
女性慢性盆腔炎的原因复杂,症状表现大致有:1、下腹部常有坠胀痛感,腰骶部有酸痛的表现,个别人还伴有肛门坠胀感觉。这些症状一般在工作劳累及性交后、月经前后表现加重。2、白带量明显增多。3、有痛经或月经量过多的现象。4、有原发性不孕症或继发性不孕症。5、在子宫查体时可看到子宫呈后位状态。治疗的方法也很多,但医院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大都较为复杂,下面贡献民间医生收集的食疗偏方供大家使用。配料:山楂30克,佛手15克制作方法:将以上两味放入砂锅中用水煎30分钟左右即可使用方法:仅喝药汤即可,每日1剂,连服7~8天。适应症:...
-
女性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偏方
女性慢性盆腔炎的原因复杂,症状表现大致有:1、下腹部常有坠胀痛感,腰骶部有酸痛的表现,个别人还伴有肛门坠胀感觉。这些症状一般在工作劳累及性交后、月经前后表现加重。2、白带量明显增多。3、有痛经或月经量过多的现象。4、有原发性不孕症或继发性不孕症。5、在子宫查体时可看到子宫呈后位状态。治疗的方法也很多,但医院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大都较为复杂,下面贡献民间医生收集的食疗偏方供大家使用。配料:山楂30克,佛手15克制作方法:将以上两味放入砂锅中用水煎30分钟左右即可使用方法:仅喝药汤即可,每日1剂,连服7~8天。适应症:...
-
治急性或慢性盆腔炎 疏肝理气化湿利水
梅九如,男,1921年生,江苏省海安县人。1933年师从当代名中医施少秋先生学习中医内、妇科。1941年开业行医,1956年筹建联合诊所,后扩建为海安镇医院,任副院长。1958年至南京中医学院师训班学习,1959年毕业后在海安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1983年~1990年在海安县中医院工作,内科副主任医师。1994年被评为“江苏省名中医”。在全国、省级报刊发表论文45篇。曾任南通市中医学会理事。 组成:沉香5克,乌药10克,枣儿槟10克,莪术10克,小叶石苇30克,滑石15克,...
-
慢性盆腔炎盆腔痛瘀热互结型
处方:红藤20克,败酱草、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三七、当归、白芍、丹皮各12克,浙贝母、元胡各15克,香附、昆布各10克。 加减:腹痛明显加川楝子12克,小茴香8克;带多、色黄加黄柏10克,土茯苓15克;带多、色白加川革薛12克,茯苓15克;腰骶痛甚者加杜仲、续断、怀牛膝各15克;月经量多、色紫加生地15克,黄芩炭10克;腹部包块加穿山甲、三棱各10克;少腹冷痛加艾叶、小茴香各6克;少腹热痛,舌质红或紫加知母10克,黄柏12克;伴头晕、目眩加炒白术15克,天麻12克。每天1剂,水煎分服3次,7天为1疗程,连服3...
-
慢性盆腔炎三证诊治
慢性盆腔炎是内生殖器的子宫、输卵管、卵巢发生炎症而渐渐蔓延到盆腔结缔组织的一种病变,在妇科疾患的范围内是比较常见而难根治的一种疾病。一般由急性转为慢性,在症状方面一般没有发烧或剧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往往病人自觉腹部隐痛或阵痛,尤其在经期前后,感到腹部胀痛,有的有腰腿痛、白带异常或月经不规则,甚至闭经及出血等。而且大多数人因此而患不孕症及其他兼症,其中最常见的是月经不规则或痛经,而调经也就是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主要方法之一。 中医对慢性盆腔炎的诊断和治疗,必须结合脉象及其他症状来综合分析,以审其病在脏、在腑,还...
-
慢性盆腔炎 腹疼痛治方
李某,女,42岁,2009年5月8日初诊。 自诉少腹疼痛一年余,常有带下伴腰酸乏力,月经先期,量少色淡,延日不止。曾经医院妇产科诊断为慢性盆腔炎,经输液服中、西药,效不佳,望其面色萎黄,精神萎顿,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辨证为脾气不足,清气不升,浊阴不降,冲任不畅,治以升阳除湿汤加减:生黄芪18克,焦白术15克,柴胡6克,升麻5克,木香6克,香附6克,白果仁5克,桂枝5克,炒苡仁12克,元胡9克,乌药5克,厚朴9克,车前子12克(包),甘草3克。5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药后腹痛少有发作,白...
-
慢性盆腔炎临床自拟清经化滞汤
慢性盆腔炎常伴发月经失调、带下、痛经、不孕、癥瘕等,在临床治疗中,宜疏导调理,治以活血化瘀,清热通络。笔者在临床自拟清经化滞汤,收到良好效果。 方剂组成:柴胡9克,当归15克,白芍12克,延胡索10克,川楝子9克,红藤9克,忍冬藤12克,香附6克,甘草3克。方中柴胡有疏肝解郁之效,名医刘奉五先生曾言:“是气分药,又能入血而行血中之气,在气能调血,在血能调气,所以在调理月经时,多以柴胡配伍而组方。”当归养血活血,白芍和营敛阴,二药合起养血柔肝之功。川楝子合延胡索名金铃子散,为行气活血、...
-
慢性盆腔炎如何根治 祛湿泻浊
钱某,女,35岁,2010年3月2日初诊。带下赤白,少腹胀痛不适2月余,伴腰酸乏力,经医院诊断为慢性盆腔炎,曾服中西药多种,罔效。近几日,腰酸腹痛加重,带下黏稠,红白相兼,大便干结,食欲不振,观其面黄消瘦,触之腹部胀满,脉滑数,舌红苔黄,此乃下焦气滞,湿热壅结之故,治当祛湿泻浊,以调胃承气汤加减:大黄10克,厚朴9克,枳壳9克,芒硝6克,木香6克,炒苡仁15克,黄柏10克,甘草6克。3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服药后泻下烂便3次,腥臭,且矢气连连,腹胀痛明显减轻,带下减少,饮食增进,舌红苔薄黄,脉濡弱,下...
-
慢性盆腔炎怎么治?名医治方
慢性盆腔炎怎么治(脾虚湿盛)方 处方:白芍、车前子、山药各15克,党参、苍术、炒白术、陈皮各10克,柴胡、荆芥穗、生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乏力、下腹坠胀明显者,合补中益气汤;少腹痛伴浮肿者,合当归芍药散;病久白带如崩者,加乌贼骨、芡实、煅龙骨、煅牡蛎等。 功效主治:疏肝健脾,渗湿止带。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中医辨证属脾虚湿盛型。症见小腹坠胀,或隐隐作痛,经量增多或周期紊乱,白带清稀量多,绵绵不断,伴头晕、心悸、气短、面色不华,遇劳加重,舌质暗淡,苔白微腻,脉沉细。 慢性盆腔炎怎么...
-
慢性盆腔炎如何根治 中药热敷下腹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一般是指除子宫以外的上生殖道炎症,包括附件炎、盆腔腹膜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盆腔脓肿、盆腔血栓静脉炎。选择有效及适当的治疗方法很重要,笔者用中药热敷下腹部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药方以清热解毒、行气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为原则。基本方:千年健、透骨草、艾叶、川椒、羌活、独活、血竭、乳香、没药各60克,川断、五加皮、白芷、桑寄生、赤芍、归尾各120克。将上药加工成细粉末,搅均,每份 250克,装入布袋(布袋由纱布缝成20厘米x12厘米长方形,一边封口,一边为可收缩拉紧的开口),隔水蒸20...
-
慢性盆腔炎伴积液 加减运用基本方
慢性盆腔炎类似于中医带下病、少腹痛等,常表现为下腹部坠胀或疼痛,甚至牵扯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以及月经前后加重,大多数病例伴有带下量多、异味,月经不规则等。本病容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年轻女性反复发作容易导致不孕证、输卵管妊娠等。笔者临证以来,常用三仁汤加减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基本方:杏仁5克,滑石8克,通草10克,砂仁10克,淡竹叶10克,薏苡仁30克,厚朴8克,苍术10克,白术15克,野菊花10克,甘草3克,将所有药物放入煎药袋内,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温服。7剂为1疗程,...
-
慢性盆腔炎 治疗方法效果 典型病例
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48 例,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48例患者,年龄25。35岁者16 例,36~50岁者32例;其中合并盆腔包块者34例;病程6个月~4年。 临床表现:一般全身症状多不明显,下腹坠胀疼痛及腰骶部疼痛,在劳累、性生活后或经期加剧,常伴有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体检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在子宫以及卵巢一侧或双侧可触及索状物,并有轻度压痛,盆腔结缔组织炎患者一侧或双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可扪及包块。舌红,苔腻微黄,脉弦或滑。中医辨证为湿热血瘀型。 二、治疗方法 处方:薏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