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
-
利用祛风通痹活络汤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甚佳
配方及用法:当归、赤芍、秦艽、五加皮、荆芥、防风、木瓜、牛膝、苍术、茯苓、威灵仙各9克,红花6克,防己、桑寄生各12克,丝瓜络15克,黄酒100毫升,红糖50克。以上诸药盛砂罐内加水浸泡后,置有水的锅内蒸煎两次,然后滤出药液加入黄酒、红糖。早晚两次分服。服药后微汗。 以此药方治疗数十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临床观察疗效甚佳,轻则服药三五剂,重则十余剂可治愈,且无复发。 验例:张某,男,24岁,矿工。1987年5月因双膝关节疼痛,不能行走来院门诊治疗,门诊给予安乃近、强的松等药物治疗疼痛暂缓解,但仍不能行走...
-
利用根治疝气不必开刀的特效药方治病大显奇效
多年来,一直认为疝气病非开刀不能好,其实不然。我花了很大代价获得一个偏方,已治好了许多患者,特献出,让读者中患有此病者早日康复。 内服方:橘核、木香、荔枝、柴胡、八月瓜壳、厚朴各10克,川楝子、白芷、桃仁、青皮、小茴香各7克,大茴香、海藻、昆布各3克,水煎服。 外用方:青盐、雄黄、白矾、花椒、樟脑粉各10克,蓖麻籽50粒,共研成细末,分成5份。每次将1份粉末用开水调成糊状,敷在左手手心,一天换1次。 说明:内服、外敷药同时进行,轻者1次可愈,重者2次可愈,不用开刀。 引自: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老...
-
利用鸭子炖黄精治肺结核收到满意效果
罹患肺结核的中、老年人,采用下列食疗方法可获满意疗效。 宰杀家鸭(不分雌雄)1只,加黄精10克,不得加盐,清炖吃肉喝汤,每天吃1次,分7次于一周内吃完。坚持连续服食2~3个月,此症便可明显好转或痊愈。此方经济、简便、易行且无副作用。(高云阁) 引自:1997年7月10日《老年报》 百姓验证:广西来宾县糖厂卢任送,男,67岁,退休。他来信说:“朋友之父患肺结核多年,曾到县医院住院治疗,花医疗费3000多元不见好转,由于经济困难没有再治疗。我得知后用本条偏方为他治疗两个多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来...
-
生活小偏方 牙膏巧利用
一、洗澡时用牙膏代替浴皂搓身去污,既有明显的洁肤功能,还能使浴后浑身凉爽,有预防痱子的作用。二、夏日身体长了痱子,可用温水将痱子处洗净,涂擦一层牙膏,痱子不久即可消失。三、皮肤小面积擦伤,局部肿胀,可在伤口处涂些牙膏,这不仅具有止痛、止血、减轻肿胀的功效,还有防止伤口化脓的作用。四、皮肤被蚊、蜂、蝎、蜈蚣等咬后,患处疼痛难忍,用牙膏擦抹患处,可起到止痒、止疼的作用,起到凉血消肿的效果。五、男子剃须时,可用牙膏代替肥皂,由于牙膏不含游离碱,不仅对皮肤无刺激,而且泡沫丰富,且气味清香,使人有清凉舒爽之感。六、夏日人...
-
利用本药方治脑动脉硬化已收良效
配方及用法:首乌、女贞子、仙灵脾、丹参、当归各20~25克,川芎、山楂、玉竹各15克,枸杞子、红花、牛膝各10克。每日1剂,上下午各服1次。20~30天为一疗程,如有改善(症状和脑血流图好转,血黏稠度、血脂降低),则再用1~2个疗程巩固。如见气虚加黄芪15~30克,党参10克;痰浊加胆南星5克,制半夏9克;四肢麻木不灵活加地龙15克,僵蚕10克;肝阳上亢血压高加天麻6克(另炖服),钩藤12~15克,决明子15克。 此药方对脑动脉硬化有综合性和针对性的治疗作用,疗效较好。 荐方人:广西南宁市医院医师 王书...
-
利用红藤汤治急慢性盆腔炎121例全部有效
盆腔炎是女性盆腔器官组织发生的炎症性病变,一般以子宫内膜炎和输卵管炎为多见。本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研究青蛙,下腹部持续性疼痛和白带增多为其主要症状。盆腔炎急性发作期常伴有发热、头痛、怕冷等症状,慢性发病期常伴有腰酸、经期腹痛、经量过多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因输卵管闭锁而造成继发性不孕。 配方及用法:红藤、败酱草各30克,桃仁、赤芍各15克。上药浓煎2次,共取药液400毫升,早或晚灌肠1次。每次灌肠后卧床休息1小时,一般7天为一疗程。 疗效:用此药方治疗急慢性盆腔炎121例,治愈94例,好转27例...
-
我利用手脚按摩法治病的体会
我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干休所的医生,我所住着20多位离休老同志,我按"脚部穴位病理按摩法"(http://fuwenhao.com/?archives/456/)为老同志按摩,收到奇效。李宾同志长年患有肺气肿、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肾下垂、风湿病,经常要住院治疗,近两年又出现心脏室性早搏。我第一个为他按摩治疗。第一个疗程他只是感到口渴,第二个疗程热到上身,第三个疗程热到各个器官,咳嗽减轻,风湿病未发,胃口大为好转,室性早搏基本好转。消息一传开,不少老同志都要求我按摩。目前我为患老年性的白内障、震颤性麻痹和...
-
利用道光皇帝使用过的龟板酒方使白发变黑发
配方及用法:龟板、黄芪各30克,肉桂10克,当归40克,羌活12克,五味子12克,生地、茯神、熟地、党参、白术、麦冬、陈皮、山萸肉、枸杞、川芎、防风各15克。以上各药研为粗末,放入布袋,浸在酒内(酒的多少,以淹没布袋为宜),封闭半天。早、中、晚各饮一杯。连服2剂,不但会使白发变黑,而且身强力壮。 按语:提起龟板酒方,还有一段来历。山西省大宁县野鸡垣村有一位姓贺的老人,他高寿108岁,身体十分健康。1981年《山西日报》特约通讯员报道了他。当我们采访他时,他端出一罐子龟板酒,自述从70岁开始,每天三杯,至今耳...
-
利用本祖传秘方治惊风和羊羔风收到了特别好的效果
惊风方:乌鸦翎7根(翅膀上的长羽),干柳条7根(柳树下寻找自落的),葱胡头7个(吃大葱时切下的带根部分),生姜7片(干、鲜均可)。与一般草药一样用水煎,煎好时用该药水(汁)冲适量红糖,并趁热服1~2片安乃近(根据年龄大小),然后立即睡下,加厚被褥,使全身都发透大汗,到汗如雨淋为止( 发透汗是关键 )。隔天服1次,连服3次后看效果。 煎药用水多少可根据患者年龄大小,以能一次服完为限。 羊羔风方:活蜥蜴7条(蜥蜴是爬行动物,俗名叫“四脚蛇”,身体像蛇,但有四肢和脚爪,大小如壁虎,但是生活在野外,有的地区叫“...
-
利用呼吸练习减掉腹部脂肪
腹部肥胖是多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肥胖者可利用呼吸练习来减掉腹部脂肪。呼吸练习可以按摩腹腔内器官,促进消化液分泌,加快体内代谢,有助于消减“将军肚”。 站立位,两膝微弯,两脚分开略小于肩宽。上身从腰部向前倾,双手放在两大腿上,手指向内,尽量用双臂支撑躯干,以便能放松腹部。深吸气,然后慢慢彻底呼出2-3次;闭气将腹部向内、向上收,收腹1-2秒钟,然后将腹部有力地向下、向外推放出去,迅速使腹部恢复原状,连做5次;直立,慢而深地呼吸。休息30秒钟,重复上述动作3-5次。...
-
利用颜色辅治肝病
研究发现,肝病患者在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可以借助颜色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如粉红色的灯光可使发怒的肝病患者镇静,粉红色的房间可减少镇静剂用量,并协助狂躁和肝性脑病先兆的患者平静。如果肝病患者情绪暴躁,不妨在房间里放一些粉红色的饰物,或者把窗帘、床单等换成粉红色。 浅蓝色的房间有利于减轻肝病患者的心理紧张和对疾病的恐惧感,经常坐卧不安、感到害怕的患者,不妨利用浅蓝色装饰居室,或者穿浅蓝色的衣服。 户外的绿色树荫、嫩绿草坪、风平浪静的湖水及幽雅的绿色环境,都能促进肝病患者康复。患有肝病的老人可以经常到户外走走,欣赏一下大...
-
刘东汉 灾后疾病利用中医药防治
近日,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发生6.6级地震,造成300余人受伤,云南省各级中医院在第一时间驰援灾区。回顾历次重大自然灾害,从不缺少中医人的身影,在舟曲泥石流灾后,曾创造了灾后用中药人数最多、煎药规模最大,且疗效佳、费用低廉的记录。现景谷灾区已进入灾后疾病防治阶段,本报特刊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刘东汉教授治疗感冒、腹泻、皮肤病等灾后常见病的经验,以资借鉴。 自然灾害后疾病是指地震、泥石流等发生后引发的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因为灾后,人群对病菌的抵抗力下降,加之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造成垃圾遍地,污水流溢;再加上畜禽尸体...
-
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
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既是重点任务也是重要抓手,此项工作应放到新形势和大背景下系统考量,才能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加强中医药血脉传承是发挥五大资源优势的前提 中医药古籍在存世的中华古籍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是中医学术传承数千年最为重要的知识载体,也是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繁衍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见证,更是中医药学继承、发展、创新的源头活水;中医药典籍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中医药古籍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法、生命理论和医疗经验,体现了中华民族...
-
如何利用“中医热”发展中医药事业
连日来,我国中医药领域喜事连连,备受关注,在社会上可以说掀起了一场中医热。回首刚过去的2015年,首先是国务院发布《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国办发〔2015〕27号)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两个重要文件,然后屠呦呦发现治疟青蒿获诺奖,紧接着中医药法提请人大审议,中国中医科学院举行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习近平等中央领导人批示发展中医药;2016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中药谷,再次寄语中医药;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李克强总理就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促进中医...
-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开发和利用的几个问题(一)
记者:为什么说中医学和民族医药是两个伟大的医药宝库? 诸国本: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惟其历史悠久,传统医药的资源特别丰富;惟其长期统一,主流文化的优势显然突出;惟其民族众多,“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自然形成。民族不分大小,每个民族在历史上都有自己的传统医药,这是由生存的需要来决定的,也是由当时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来决定的,而不是哪一个皇帝敕封的,也不是哪一个官员或权威承认不承认所能决定的。在中国历史上,中医学是以汉文化为背景并吸收了众多少数民族的医药经验创造的传统医学,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