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事业

事业

  • 名中医周岱翰创建肿瘤专科 开创中医肿瘤事业

    名中医周岱翰创建肿瘤专科 开创中医肿瘤事业

    名中医周岱翰是当代中医肿瘤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首席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传承博士后导师,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周岱翰从医50年,学验俱丰,是我国较早从事中医药治癌、中西医结合抗肿瘤研究及开设中医肿瘤学课程的学者之一,从言传身教的“师徒模式”到创立大学本科选修课及研究生的教学,从主编《中医肿瘤学》《中医肿瘤食疗学》等多本教材到率先在全国开展了中医肿瘤专业分化课程及临床实习,已为本学科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人才,为中医肿瘤学的教育事业开启了一盏明灯。...

  • 振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毛泽东

    振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毛泽东

    客观审视中医药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我们中国如果说有东西贡献全世界,我看中医是一项。” 与西医相比,中医药学的人文属性很突出,它的发展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其有效性为两千多年的中医学实践所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是毛泽东一生重要的思想土壤,他历来十分重视包括中医药学在内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 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的卫生医疗工作状况不容乐观。为了尽快改变疾病丛生、缺医少药的严峻局面,动员广大中医有效投入到新中国卫生医疗工作中来,毛泽东立足中国国情...

  • 科学认识和发展中医药事业

    科学认识和发展中医药事业

    中医药学作为传统医学的突出代表,是目前保存最完整、影响力最大、使用人口最多的传统医药体系。它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惠及东方、影响世界,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确立了“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特别是2009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尤其近年来,中医药的医疗价值、保健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也积极倡导发挥以中医药学为代表的传统医学的作用,并努力使其...

  • 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

    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

    •培养适应“大健康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就是要重点培养五类人才,即中医药临床医疗人才、养生保健“治未病”人才、康复养老人才、国际交流人才和相关支撑学科人才。 四马奔腾辞旧岁,三羊开泰新年来。展望新的一年,中医药事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对改革创新高等中医药教育,特别是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南京中...

  • 过去的2014年 中医药事业继续砥砺前行

    过去的2014年 中医药事业继续砥砺前行

    冬去春来,过去的2014年,中医药事业继续砥砺前行、日日维新。 无论是完善体制机制,还是着重服务大局;无论是推动政策落实,抑或规划引领。过去的一年,中医药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谋大局、重实干的作风自上而下铺展开来。这里,我们用六个关键词,解读中医药事业的2014年。 1 关键词:服务大局 贯彻中央部署,科学研判中医药事业面临的形势,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医药的重大需求,坚持将中医药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卫生计生改革发展全局,积极参与,主动作为。 坚决贯彻落...

  • 李克强 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建言

    李克强 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建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引发两会代表委员热议。3月7日,人民网和中国中医药报社联合主办 “改革发展 2015两会中医药代表委员座谈会”,与会的代表委员发言热烈,为新常态下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建言献策—— 闫希军:中医药要分类指导、分类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天士力集团董事长 中医药一定要分类指导、分类发展,该传统的一定要保证传统,进历史博物馆也好,那是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

  • 骨伤科专家宋贵杰教授 毕生心血从事中医事业

    骨伤科专家宋贵杰教授 毕生心血从事中医事业

    宋贵杰,汉族,1938年2月生,甘肃省清水县人。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中医骨伤科教授、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甘肃省首届名中医。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中医骨伤学会主任委员,《中医正骨》、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甘肃中医杂志》《甘肃中医学院学报》编委,甘肃省高等院校、甘肃省中医药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 满腔热诚 传承创新 宋贵杰教授早年就读于河南...

  • 黄璐琦 立志从事中医药事业

    黄璐琦 立志从事中医药事业

    人物简介: 黄璐琦,1968年3月生,江西婺源人。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中药资源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员,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专家指导组组长,科技部重点领域中药资源创新团队负责人。曾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及植物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在位于北京东直门附近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内的一间办公室,记者见到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专家指导组组长黄璐琦。 不大的办公室内,书架上、书桌上,堆满...

  • 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全面发展

    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全面发展

    一名退休老教师为了健康,自费订阅一些中医药类报刊杂志学习养生防病知识。久而久之,他见识了很多中医处方,偶尔自己照书抄方试试,竟屡屡见效。最近,这位老教师不幸患了不典型性阑尾炎,他自以为是慢性肠胃炎,“照书抄方”到药店抓药治疗2周,导致病情加重,引发腹膜炎,险些丢了性命。 无独有偶,自从新农合实施以来,村民在卫生院看中医能享受“更高的报销比例”,有的卫生院没有合格的中医师,一些连中医基本理论都不知的临床医生,甚至药房人员等一夜之间“蜕变”...

  • 中医药事业中标准和创新的关系

    中医药事业中标准和创新的关系

    中医药标准化对推动中医药事业具有重大意义,标准化战略已成为中医药发展的战略之一。明确中医药事业中标准和创新的关系,使之相互促进,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稳步发展。 标准是创新的根本 中医药事业的创新依赖于长期医疗实践的积累,是在原有的医疗实践基础上,结合社会需求变化,产生的更能适应社会的成果,离不开已有标准作为基础。例如在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的医药学家总结以往医疗经验,并上升为理论, 著成《内经》一书, 成为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的经典著作。此后, 历代中医学家们依据《内经》的理论原则,并在此基...

  • 宋贵杰倾注毕生心血从事中医事业

    宋贵杰倾注毕生心血从事中医事业

    1月22日,全国著名中医学专家、甘肃中医骨伤学科奠基人、甘肃陇中正骨学术流派杰出代表人之一,宋贵杰教授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77岁。宋贵杰倾注毕生心血从事中医事业,享誉陇原。 宋贵杰教授一生不计个人名利得失,为中医骨伤科学之发展殚精竭虑,无私奉献,可敬可佩!他不愧为“中医骨伤界的一面旗帜”。“案上长短书两卷,袖中冷热风几丝”是他工作生涯的真实写照。 宋贵杰教授生前是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中医骨伤科教授、主任医师,中...

  • 中医药事业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中医药事业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民国时期,中医在抗争求存中艰难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认识到中医的价值与重要性,制定了扶持中医的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措施,使中医药事业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新中国成立之初,医疗卫生条件非常落后。1949年9~10月间,毛泽东为中央军委卫生部第一届全国卫生行政会议题词:“必须很好地团结中医,提高技术,搞好中医工作,发挥中医力量。”1949年11月中央卫生部成立。1950年8月,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召开,毛泽东主席又为会议题词:“团结新...

  • 不应忘记那些为中医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

    不应忘记那些为中医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

    人事代谢,时代沧桑,60年前我曾与任应秋先生为新中国的中医事业并肩努力,许多往事时时浮现眼前,就像昨天发生的事,着实令人感慨万千,难以入寐。 我与任老有不解之缘 我是1952年进入卫生部医政司医政处中医科工作的。1954年,毛主席发出了“重视中医,学习中医,对中医加以研究整理并发扬光大,这将是我们祖国对全人类贡献中的伟大事业之一”的指示。为了从行政管理、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来加强中医工作,国务院作出了在卫生部设立中医司,组建中国中医研究院、并在全国建立四所中医...

  • 解决中医后继乏人问题 推动中医事业发展

    解决中医后继乏人问题 推动中医事业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及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中医教育。从1954年开始,先后出台改善中医进修教育、开办“西学中”班、师带徒、创办中医学院等措施,解决中医后继乏人问题,推动中医事业发展。 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后,卫生行政部门在“中医科学化”思想指导下,开办中医进修学校,让中医学习西医,最终目的并不是培养中医人才,而是西医化。1954年初毛泽东主席指示要改进中医工作。1954年10月26日,中央文委党组在《关于改进中医工作问题的报告》中强调&ld...

  • 流派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源泉

    流派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源泉

      ●学科是由专业人员以独有的领域为对象,按照专门的术语和方法建立起来的概念一致、体系严密、结论可靠的专门化知识体系。   ●流派是源于或成熟于某一地区,在一定的经济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明确的传承脉络,目前仍拥有传承人,具有独特的学术思想与独到诊疗经验的中医文化和学术现象。   ●流派传承为学科建设开拓深度,学科建设为流派传承提升高度,并且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创造了条件。流派传承和学科建设两者应互相结合,取势、明道、优术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各流派的形...

  • 文化先行,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文化先行,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启动《中医药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5-2020)》研究编制工作,笔者根据就中医药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鼓励文化研究,大力弘扬中医文化 弘扬中医文化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但目前这项事业还只停留在鼓励和提倡阶段,缺少推广和检验的硬件标准。 从小的方面讲,弘扬中医药文化普通中医药知识,对于疑难病和慢性病恢复期能起到促进作用,甚至对一些疾病可以做到少花钱或不花钱,这正是政府和百姓喜闻乐见的事情。可是目前中医文化的弘扬并不涉及到职务晋升...

  • 追思熙明同志 共推中医药事业

    追思熙明同志 共推中医药事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局长张文康: 追思熙明同志,共推中医药事业 我对熙明同志的第一深刻印象还是我当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副部长的时候,当时在一次会议上,我跟熙明同志有过亲切的交谈,他就像一位兄长,亲切,随和,很有信心和大家在一起把地方和军队的药政工作做好。 第二个深刻的印象是我从总后卫生部调到国家卫生部之后。熙明同志在广州出差时突发心脏病,我到广州去看望他。从那时起到现在二十多年来,熙明同志一直战斗在中医药岗位上,为中医药而奋斗,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第三个深刻印象是熙明同志很重视中医药的基...

  • 痛悼胡熙明 为中医药事业发展鞠躬尽瘁的一生

    痛悼胡熙明 为中医药事业发展鞠躬尽瘁的一生

    上世纪80年代胡煕明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担当着掌控全国中医药事业建设与发展工作的历史重任。他不畏艰辛、不辞劳苦地深入开展中医药行业的考察与调研,并在卫生部党组和时任卫生部部长崔月黎同志的支持下,力促卫生部党组就卫生工作,尤其是中医药事业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向党中央呈送了书面报告。中央书记处经过调查研究,及时就卫生工作方针进行了重大调整,做出了“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地位”的重要决定。为了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传达学习中央书记处的重要指示,卫生部党组决定召开一次史无前例...

  • 合力奋进 中医事业大繁荣

    合力奋进 中医事业大繁荣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举国上下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之中,中医药迎来难得发展机遇。 1986年国家中医管理局成立,1988年更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行中医中药统一管理,出台一系列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管理办法,积极推动中医事业顺利发展。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中医药立法提供基本法律依据。1992年国务院颁布《中药品种保护条例》。2003年我国政府颁布第一部专门的中医药行政法规《中医药条例》,这在中医药事业发展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 为山西省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为山西省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013年9月29日,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第八号公告:《山西省发展中医药条例》已由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13年9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0月11日起施行。   《山西省发展中医药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山西省中医药法制建设史上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为山西省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出台背景   此次公布的《山西省发展中医药条例》是在2001年颁布实施的《山西省发展中医条例》的基础上修订的。山西省之所以要修订《条例》,基于...

  • 开创中医药事业发展新局面

    开创中医药事业发展新局面

    同志们: 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迎来了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中医科学院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为中医科学院发展作出贡献的老领导、老专家、老同志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中医科学院全体干部职工并向全国中医药战线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在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里,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奋斗在中医药战线上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的亲切关怀。总书记的贺信和总理...

  • 如何利用“中医热”发展中医药事业

    如何利用“中医热”发展中医药事业

    连日来,我国中医药领域喜事连连,备受关注,在社会上可以说掀起了一场中医热。回首刚过去的2015年,首先是国务院发布《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国办发〔2015〕27号)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两个重要文件,然后屠呦呦发现治疟青蒿获诺奖,紧接着中医药法提请人大审议,中国中医科学院举行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习近平等中央领导人批示发展中医药;2016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中药谷,再次寄语中医药;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李克强总理就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促进中医...

  • 农村中医药事业才有希望

    农村中医药事业才有希望

      据笔者观察,有的县级卫生行政管理管理部门没有设立专门的中医股或中医科,甚至好多县级卫生局没有中医专业的管理者,导致中医管理和发展在县级以下成了“自由发展”模式。   这种情况导致县级以下中医事业成了“虚拟”式管理。比如,哪些是真正的“铁杆中医”,哪些是“冒牌中医”,哪些是需要扶持的中医......管理者心中没数。有的卫生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对如何看好中医、如何评价中医疗效等几乎一窍不通,特别是有关中医药发展的方针...

  • 展望新的一年中医药事业

    展望新的一年中医药事业

      ●明年中药产业的行情依旧阳光灿烂;由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培育出的几艘中医医院“航母”将逐步浮出水面;中医药在民众和国家的影响力与地位会更加提高。   银蛇辞岁,金马迎春。在此,我们医林撷英,药海逐浪,满怀豪情,论旧谈新……   小龙年峥嵘岁月稠   评价中医最重要的是看医疗服务。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医医院门诊总量增长的人数和速度都远远高于综合医院,出院病人的增长幅度也明显高于综合医院。中医药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医医院为减轻...

  • 党和国家重视、发展中医药事业

    党和国家重视、发展中医药事业

      编者按:2012年11月8日,刊登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韩洪洪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述论——《从存废之争到走向复兴》。该文回溯了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歧视和排挤,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前10年中国共产党重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历程。时隔1年,今天本版将韩洪洪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重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述论刊出,以冀读者对我们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是如何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上,给中医药事业指明前进道路的历史有一个完整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医药事...

  • 蒙中医药事业发展

    蒙中医药事业发展

      公立蒙医中医医院是蒙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主阵地,2012年,我们在推进蒙中医药事业发展中,以加强蒙医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建设为基本,以提高蒙中医药服务能力为主线,加快蒙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等可持续发展。   壮大蒙医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正式运营,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改扩建工程启动;12个盟市全部成立盟市级蒙医中医医院,所有旗县至少有1所蒙医中医医院;全区苏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蒙中医科占86.6%、88.7%;全区嘎查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

  • 壮大朝医药事业

    壮大朝医药事业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于1952年9月3日。自治州从一个边疆闭塞的民族地区,发展为中国沿边开发开放的前沿和窗口,各项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延边各族人民开拓进取、努力奋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政治安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   近些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医药管理局在国家和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利用中医民族医各项方针政策,本着中医药和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增进人民健康的原则,切实发展中医朝医,充分...

  • 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

    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

      2014年中医药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统领各项中医药工作,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着力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强化规划统筹,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深入开展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推进行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的作用,切实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   一、深化改革推动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   (一)深化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开展中...

  • 认识和把握中医药事业发展“大势”

    认识和把握中医药事业发展“大势”

      ●中医药发展“大势”:中医药发展正处在能力提升推进期、健康服务拓展期、深化医改攻坚期、政策机制完善期。   ●中医药发展“大事”:不断扩大中医药服务覆盖面、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转变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容;紧紧围绕医改总体目标,努力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着力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   ●全面深化改革:正确、准确、有序、协调推进中医药改革。   ●完善中医药发展政策机制:宏观上,着力建立健全中医药...

  • 罗元恺对于广东中医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罗元恺对于广东中医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罗元恺老师已经离开我们10多年了,但是,恩师的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他对于广东中医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广东中医教育的践行者   为了使广东中医专门学校的毕业生能够立足于社会,他请了很多有经验的师资来教学。这些授课的老师大多数是中山医学院或社会上的名医。除了中医课程之外,学校还开设了西医课。当时学校没有西医实习基地,罗元恺从其他医院得到支持,给我们联系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一些名医跟诊,还联系了传染病医院供我们实习,使我们对传染病也有一些较为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1954年,北...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